肾性水肿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50.50 KB
- 文档页数:28
水肿又称浮肿, 为肾病较突出的一种症状。
中医除辨证论治外, 正确合理的调护对肾性水肿的转归和影响甚大。
一般调护病室应通风( 环境要优美, 经常消毒( 保持清洁干燥, 病床平整柔软。
患者注意保暖, 防外感, 勿涉水、居湿地、穿湿衣。
饮食调护利食物及药物应温服) 中药宜浓煎且少址多次饮食宜温热之品, 多食补中益气温阳食物, 如南瓜、扁豆、胡桃、栗子、龙眼、大枣、豆制品、土豆、牛羊肉等。
平时宜用大蒜等调味( 忌生冷瓜果、凉拌菜。
脾虚食后腹胀, 宜少食产气食物, 如牛奶、豆类等( 避免硬固粗糙、辛辣刺激、生冷滋腻之品。
肾脏机能尚佳时可少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如瘦肉、豆、鱼等。
体质较虚者, 宜食鲤鱼、甲鱼、木耳、西瓜、动物内脏等。
限制水、盐摄人( 也是该病调护中的重要一环( 入水量要以每日排出尿量决定, 通常以一天的小便量加500ml为宜;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1-2g,轻者可加为3-4g,重者则为无盐饮食。
低血钠者, 盐从不可过于限制, 尿闭时应少食橘子、蘑菇、香蕉等, 以免血钾增高。
病情观察定时测体重, 准确记录出人量, 定时测T、P、R、BP。
用利尿剂时, 需注意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是否紊乱,如低血钠、低血钾、高血钾等症的发生。
同时还需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如利尿剂和降压药有协同作用, 利尿剂还可引起低血钾或高血钾, 也可使糖尿病人病情加重。
用药调护利尿剂是治疗之方法, 但常常只能治其“标”。
服峻下逐水剂时, 应在其前后各测体重、血压,并记录出入量,以做对照。
中药保留灌肠时, 应注意灌人和保留的时间,以使药液充分吸收。
防感染水肿患者因水湿浸淫, 皮肤极易破损或疮疡,因此尤须注意皮肤护理。
定时温水擦浴后外涂滑石粉, 三石散, 同时衣服要宽大柔软。
另外水肿者因脾气不足、湿邪内生, 苔多厚腻,浊邪从口中排出,而易发口腔感染, 应嘱患者饭石漱口;尿味明显时( 1:5000峡喃西林液、黄花水、银花甘草水含漱。
调情感、和气血水肿之为病, 或病发急骤、肿势较重, 或病情缠绵,日久不愈, 而致患者恐惧、优虑、急躁、悲观,因此要设法使患者梢神愉快、气机调畅、气血和平。
肾性水肿护理措施引言肾性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特别是在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中。
它是由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体内过多的液体积聚,并在身体组织产生水肿的病症。
治疗肾性水肿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肾性水肿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1. 限制液体摄入对于患有肾性水肿的患者,限制液体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液体摄入量,一般建议每天摄入的液体量不超过1500毫升。
患者应该减少饮水量,并尽量避免摄入高盐分的食物,以减少液体积聚的风险。
2. 控制蛋白摄入量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重肾性水肿症状。
因此,患者应该限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如肉类、奶制品和豆类等。
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适当的蛋白摄入计划,以满足身体所需,同时避免对肾脏产生不必要的负担。
3. 控制钠摄入量钠是导致水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控制钠的摄入量对于肾性水肿的治疗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避免食用高盐分的食物,如咸肉、咸鱼和咸菜等。
此外,还应该尽量避免食用含钠过高的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
适当的低钠饮食能够有效减少水肿症状。
4. 积极治疗原发病肾性水肿往往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如慢性肾脏疾病、肾炎和肾衰竭等。
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是肾性水肿治疗的关键。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用药物,接受适当的治疗,以减轻肾脏负担,并改善肾功能。
5. 使用利尿药物利尿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排尿排出多余的液体,从而减轻水肿症状。
常见的利尿药物包括利尿酮和噻嗪类药物。
但是,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利尿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6. 根据病情调整体位肾性水肿患者通常会有肢体水肿的症状,根据病情调整体位有助于减轻水肿的症状。
患者可以尝试抬高患肢,以促进液体的排出,并减少水肿的程度。
此外,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和理疗,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和液体排出。
7. 注意个人卫生患有肾性水肿的患者容易出现皮肤湿疹、溃疡等皮肤病变。
肾性水肿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讨论肾性水肿患者的护理。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身心均需要休息,平卧可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水钠潴留。
轻度水肿病人卧床休息与活动可交替进行,活动量要限制,严重水肿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①询问病人有何不适、进食情况。
②观察水肿部位及程度的变化,有胸腔积液者注意呼吸频率,体位要舒适,有腹水要测腹围。
③准确记录出入量,出量包括尿量、大便量、呕吐物,进行透析治疗者记录超滤液量;入量包括食物含水量、饮水量及输液量。
④隔日测量体重,体重变化能有效观察水肿消长情况。
【关键词】肾性水肿护理1.护理评估(1)护理病史及心理社会资料1)水肿部位、持续时间及与活动、体位的关系水肿是否先从眼睑开始,以清晨为重;一天活动后下午以双下肢水肿为主;若水肿是全身性,有否胸腔积液、腹水。
2)水肿诱因1~3周前是否患过感冒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皮肤感染,以后继之出现水肿,此种情况以肾炎可能性大。
3)伴随症状是否伴血压高、或血尿、蛋白尿。
4)既往史有无肾脏疾病病史及其治疗情况。
5)心理、社会情况肾性水肿急性期患者多不了解疾病知识,常易紧张、恐惧。
慢性期患者多因疾病迁延不愈而易产生忧虑、悲观,应了解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对患者的态度、家庭经济情况等。
(2)身体评估:测血压、体重,观察眼睑、面部有无水肿,咽部、扁桃体是否红肿,测心率,听两肺有无啰音,腹部有无移动性浊音,腰骶、双下肢有无水肿。
(3)有关检查①尿常规检查有无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采集尿标本多以清晨第一次尿液,晨尿较浓缩,且不受饮食因素干扰。
②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上述三项测定均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以内生肌酐清除率最为可靠而灵敏。
临床还常用酚红排泄试验(PSP)测定近端小管曲部功能。
2.主要护理诊断(1)有感染的危险:与体内蛋白质不足、贫血导致抵抗力下降有关。
(2)焦虑:与慢性病程反复发作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纳差、尿蛋白排出过多有关。
肾性水肿辨证施护方法刍议【摘要】肾性水肿是由于肾脏疾病而引起的水肿。
病位在肺、脾、肾三脏,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正虚中气虚、阳虚、阴虚皆可见,亦可为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标实则多为风热、风湿、湿热、瘀血。
护理上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做好辨证施护。
【关键词】肾性水肿;阳水;阴水;辨证施护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致使体内水液储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胸腹部甚至全身浮肿者,称为水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肾性水肿是由于肾脏的功能障碍致使体内水肿的一种疾病,急、慢性肾炎属于肾性水肿的范畴。
1 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肾性水肿的患者150例,男85例,占53%,女65例,占47%,年龄12~63岁,平均37.5岁。
其中风水相博38人,湿热蕴结40人,水湿困脾22人,肝脾阳虚22人,肾虚肝旺16人,阳衰浊气上逆12人。
住院期间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辨证施护,痊愈112人,好转38人。
住院时间最短21 d,最长65 d,平均48 d。
2 辨证2.1 阳水(急性肾炎),多属表证、实证。
2.1.1 风水相搏多见于急性肾炎的初期,发病迅速。
常见眼睑浮肿,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四肢及全身水肿,肢节酸重,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小便量少,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
2.1.2 湿热蕴结多见于急性肾炎,全身浮肿严重,烦热口渴但不欲饮。
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2.2 阴水(慢性肾炎)多属里证、虚证。
2.2.1 水湿困脾水肿反复消长,晨起面部较重,午后下肢较重。
腰酸乏力,面色萎黄,腹胀纳呆,尿少。
2.2.2 脾肾阳虚浮肿严重,日久不消,按之深陷,面色苍白,腹胀食少,腰酸肢冷尿量少,畏寒乏力。
2.2.3 肾虚肝旺头痛头晕,面红耳鸣,两眼干涩。
2.2.4 阳衰浊气上逆面色苍白,贫血,头晕昏花,精神恍惚,嗜睡乏力,腹胀浮肿,尿少或尿闭。
3 辨证施护3.1 病情观察询问发病之缓急,辨清阳水与阴水,区别实证与虚证。
水肿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水肿发生的部位、时间、程度、性质,与饮水量、尿量、体位、活动的关系等。
2.观察有无水肿的伴随症状和体征,如高血压、蛋白尿、心脏增大、肝脏肿大、尿量减少、头晕、呼吸困难、腹胀等。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尿量、体重、腹围等。
4.观察患者是否因水肿引起躯体不适和形象改变而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护理措施】1.轻度水肿患者应适当限制活动,重度水肿者应卧床休息。
2.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量:给予低盐饮食,限制钠的盐的摄入,每天以2~3克为宜。
肾性水肿者,每日尿量达1000ml以上,一般不需严格限制水,但不可过多饮水,每日尿量少于500ml或有严重水肿者需限制水的摄入,每天液体入量不超过前一日24小时尿量加上500ml。
心源性水肿一般每日入水量限制在1500ml以内。
3.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每日在同一时间、着同一服装、用同一体重计测量体重,时间安排在患者晨起排尿后、早餐前为宜。
有腹水者应测量腹围。
4.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5.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被褥松软,患者宜穿宽松、柔软、吸汗性强的衣服。
6.做好全身皮肤清洁,清洗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7.长期卧床者,注意更换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防止压疮的发生。
8.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男性患者可用托带支托阴囊部。
【健康指导】1.教会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每日食物含盐量和饮水量。
2.教会患者通过每日出入液体量、体重等评估水肿的变化。
3.指导患者保护皮肤完整性,避免皮肤受损。
4.指导患者有关药物的用法、用量、作用和不良反应,告诉患者不可擅自改变剂量。
水肿病人的护治原则水肿是指体内液体过多积聚在组织间隙或腔隙中,导致肿胀和膨胀。
水肿病人常常伴随着肾脏、心脏、肝脏等多种疾病,因此,在护理水肿病人时,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介绍水肿病人的护治原则。
一、饮食护理1. 控制钠盐摄入量水肿病人的肿胀部位多是由于体内过多的盐分引起的,因此,控制钠盐的摄入量是很重要的。
建议水肿病人每天的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2.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水肿病人的蛋白质分解速度较快,因此,需要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维持正常的营养状态。
建议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在1.2-1.5克/公斤体重之间,可以适当增加鱼类、瘦肉、豆类、蛋类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
3. 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水肿病人需要适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以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促进水肿的消退。
建议每日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应占总体积的50%以上,可以选择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铁、钙等元素的食物。
二、运动护理1. 适当运动水肿病人需要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有利于水肿的消退。
建议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次运动时间不超过30分钟,运动强度适中。
2.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加重水肿症状,因此,水肿病人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可以适当休息或换个姿势。
三、药物护理1.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水肿病人的常用药物,可以促进体内液体的排泄,减轻水肿症状。
但是,利尿剂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导致副作用。
2. 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水肿症状。
但是,血管扩张剂的使用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导致副作用。
综上所述,水肿病人的护治原则需要从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护理,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病案分析归纳总结泌尿系统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一、肾性水肿护理问题1.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大量蛋白尿致血浆清蛋白浓度下降等因素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水肿、抵抗力降低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与营养不良、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有关。
4. 自我形象紊乱与水肿及激素副作用引起的颜面或身体外形改变有关。
护理措施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大量蛋白尿致血浆清蛋白浓度下降等因素有关。
护理措施1)休息和卧位重度水肿病人应卧床休息,轻度水肿者也应多卧床,避免劳累,卧床期间经常变换体位,并用软垫支撑受压部位。
安静卧床能减轻肾脏负担,并有利尿作用,可促进水肿消退。
对眼睑面部水肿者枕头应稍高一些,有胸腔积液者以半卧位。
2)饮食护理限制水盐摄入:轻中度水肿、尿量大于1000ml/d者,钠盐摄入少于3g/d,轻微限水,严重水肿者少尿者,无盐饮食,限水少于1000ml/d。
调节蛋白质摄入:肾功能不全者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调节蛋白质的摄入量。
严重水肿伴低蛋白血症者给予蛋白质1g/(kg.d),轻度水肿伴低蛋白血症者0.5~0.6g/(kg.d),以上均需有60%以上为优质蛋白(瘦肉、鱼肉、鸡肉等)。
补充足够热量:低蛋白饮食的病人需注意补充足够的热量,以免引起负氮平衡。
每日应供给热量为126~147kJ/kg。
3)病情观察定期测量病人的体重,监测24小时液体入量,观察水肿消长情况,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
注意有无胸腔、腹腔、心包积液等的表现;有无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甚至神志不清、抽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密切监测尿常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浆蛋白、血清电解质等的变化。
4)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观察药物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利尿剂的副作用主要有低钾、低钠及低血容量性休克,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查看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