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资料学案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资料学案

2018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专题1 货币 价格与消费

一、货币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工具

【特别提醒】

(1)区分货币、纸币、信用卡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信用卡的本质是电子支付卡。

(2)纸币发行量与经济形势的关系图

2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经常变动的。 (2)汇率与币值的变化

【特别提醒】外汇汇率与人民币的汇率变化成反向关系,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反之亦然。 (3)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影响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人民币币值稳定与企业生产、消费水平、经济全球化等的关系

二、价格

1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1)根本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重要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商品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3)其他因素

【拓展归纳】正确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对需求量的影响

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关系

(3)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拓展归纳】生产与生活中常见的价格变动曲线图

三、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类型

3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消费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核心考点总结归纳:

1.政府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消费对生

产的促进作用。

2.大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

(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在国外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降低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3.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的措施

(1)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2)实行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保障供应。3)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打击价格违法行为。(4)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5)规范、整顿市场秩序。

4. 商品判断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凡是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属性法,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非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3)根据所处的具体环节来判断。劳动产品只有处于流通领域才是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

而进入消费领域,劳动产品就不再是商品。

练习:

考点一货币

例1.(2017年高考天津卷政治5)随着我国银行卡用卡环境的持续改善,在线支付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使用。对银行卡用户而言,这不仅方便了国内的日常消费,也满足了境外消费的支付需求。这里的银行卡在线支付

A.体现了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B.规避了汇率波动的风险

C.体现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D.增强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答案】C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乙卷)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答案】A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产能利用率不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产能利用率不足,这会导致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从而导致企业投资萎缩,居民收入下降,消费低迷,这样会使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引发通货紧缩,故其传导路径是①→④→②→③,A项当选。B、C、D三项传导路径错误。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甲卷)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占比为10.92%。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明( )

①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③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④人民币汇率稳

定性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表明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①②入选;“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不能表明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和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增强,因此,③④排除。

考点二价格

例2.(2017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答案】C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乙卷)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标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 )

①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

②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

③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

④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汉堡包与饮料组合在一起能满足人们的饮食需要,二者是互补关系,①入选;汽油与天然气的功能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二者可以相互替代,②与题意无关,排除;喷墨打印机与墨盒组合在一起能满足人们的打印需要,二者是互补关系,③入选;由于玉米与小麦可以相互替代,玉米价格升高,饲料厂为降低成本,而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④与题意无关。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甲卷)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创作完成后,都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写得好,争相传抄,一下子使纸帛的价格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若用S、D 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正确反映“洛阳纸贵”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