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50
一、教学目标1.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重要性;2.掌握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3.能够设计一份符合要求的实验方案;4.能够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二、教学内容1.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2.实验方案的基本要素;3.实验方案的评价指标;4.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重要性,并提问学生对实验方案设计和评价的理解和看法。
2.理论讲解(20分钟)2.1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2.1.1目的明确:实验方案的设计应明确实验的目的,确定预期的实验结果。
2.1.2方法合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选取合适的实验方法,以确保实验目的的实现。
2.1.3条件合适:实验方案的设计应合理安排实验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1.4数据处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应合理考虑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以便能够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2.1.5安全可靠:实验方案的设计应考虑实验中的安全问题,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可靠。
2.2实验方案的基本要素2.2.1实验名称:明确实验的内容和目的。
2.2.2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所依据的理论知识。
2.2.3实验材料:列出所需的实验仪器、试剂等。
2.2.4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什么时候添加什么物质、加热、搅拌等。
2.2.5数据处理:说明实验数据的处理方式,如何计算、绘制图表等。
3.实例分析(3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验方案的例子,学生们分组进行评价分析。
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素,对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4.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要求同学们选择一个化学实验,然后按照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进行设计。
同时,同学们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5.实验方案的评价(10分钟)学生们交换设计好的实验方案,互相评价对方的实验方案。
每组学生都要提出至少两个改进意见,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作为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介绍其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 确定研究目的:明确实验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实验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确定实验对象和样本:根据研究的目的,在样本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3. 设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实验需要,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方案,并在实验设计中进行充分的随机化和对照。
4. 制定实验步骤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流程等,确保实验可行性和结果准确性。
5. 考虑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在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稳定性,合理安排实验重复次数和实验条件的控制。
二、实验方案的评价1. 可行性评价: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考虑实验条件、费用、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因素,评估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风险评估:对实验方案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实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3. 方法的合理性评价:评价实验方法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和实验目的,方法是否可行、可操作。
4. 数据的准确性评价:评价实验方案对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否规范和准确,数据是否可靠和具有可信度。
5. 结果的可解释性评价:评价实验方案能否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科学原则和实际情况,确保实验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总结: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是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实验方案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和科学评价实验方案,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专题22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知识网络】多种仪器连接方式的设计气体制备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的设计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设计物质性质探究实验的设计明确目的原理选择仪器药品思路方法设计装置步骤记录现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评价理论上是否可行评价操作是否简便实验评价评价是否安全可靠评价原料是否经济评价是否给环境造成污染【考点梳理】考点一、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基本要求:(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2)安全性:实验操作要尽量防止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
若无法避免有毒物质,则应采取安全措施,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体伤害。
(3)可行性: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真正切实可行,所选药品、仪器、装置经济可靠。
(4)简约性:实验设计应简单易行。
装置简单,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
2.实验方案设计的几种思路:(1)对比实验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设计的一种基本思路,有利于实验现象观察对比,有利于推理论证结论。
如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
(2)控制变量实验设计:一个问题常常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为了研究每一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常常采取控制变量法逐个检验,每一个现象只说明一个问题,换一个条件再检验。
综合各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作出综合性的判断。
如课本上燃烧条件实验设计和铁的生锈条件设计都是控制变量实验设计。
(3)综合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多方面的问题,如设计一个组合实验探究某一混合气体的成分、某一气体的性质和组成等。
3.实验设计题的类型:(1)单项实验设计题:设计实验求证某一单项问题,或求证某一规律。
设计的特点是围绕某一问题设计一个指向很单一的实验,而且实验通常一步到位。
如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如下图所示)。
(2)综合实验设计题:设计实验求证多个问题,其特点是多步操作、装置复杂、现象多样。
常见的有对某气体从制取到组成、成分含量、性质、尾气处理等多项目标进行实验检验和求证。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计划专题五科学探究5.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3年版)【⑴提出问题⑵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⑶制定计划、⑷进行实验、⑸收集证据】⑹解释与结论⑺反思与评价⑻表达与交流(迁移与知识的拓展) 。
作为探究题,一般并不需要完全具备以上八个步骤,通常因题目的需要而选择其中重要的步骤呈现。
2.3.⑴不要答非所问:一般而言,最终的结论与开始的猜想与假设有一致性,至少也是有关系的。
同时,探究过程方案的设计,也是与探究目的紧密相关的。
⑵注意猜想或假设的合理性:虽然猜想和假设有很多可能,但是我们的猜想与假设,不能脱离题目给出的条件,否则就是无源之水。
⑶正确选择实验用品:首先要弄清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要紧扣假设,正确选择仪器和药品,正确选择装置。
⑷答题的发散性:探究性的问题往往在假设的提出、方案的设计等方面,答案并非唯一。
所以,我们往往从最熟悉、最符合题意入手,从而有效防止错误的发生。
⑴科学性: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要正确;⑵可行性:切实可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⑶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⑷简约性:要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选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用品,并能短时间内完成实验;⑸创造性:有创新意识。
2.实验方案的内容:⑴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仪器和药品等)及规格;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⑤实验现象及结论;⑥问题与讨论。
⑵对于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的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思维程序进行:①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或假设);②根据实验原理(或假设),选择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③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④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⑶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可信、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