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互批互改之我见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作文批改之我见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并且文章的修改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多次,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如何实现这项工程的最优化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改。
因为写作过程需要精力高度集中,所以一旦成文后,有些学生往往长舒一口气,不再回头看自己的文章。
教师应引导学生做自己习作的第一个读者,重点看一看是否存在错误,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存在哪些问题,然后认真逐项改进。
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一般印象最深刻,以后就会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小组互评。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批互改,写明优缺点,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写作者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及自改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评改者说说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对于存在分歧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出来,与本组习作的亮点一起上报给老师。
三、教师面批。
面批是最有效的一种批改方式,小组互评是学生间的面批,教师也应根据各小组评改的情况,依据好、中、差兼顾、各小组并重、学生机会均等的原则,抽出一部分学生进行面批。
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写作过程、思维状态,给予最有效地指导,又能为讲评搜集更多第一手材料。
四、教师讲评。
首先,要注意时效性,讲评越及时,效果越好。
其次,要有针对性、鼓励性、指导性,对学生的闪光点要大力表扬,
对存在的典型问题要结合例文进行深入地剖析,有针对性地予以具体地指导。
五、总结反思。
每一轮作文批改之后,都应引导学生写一写总结与反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重点是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个问题仍然解决得不满意,将其铭记于心,以便日后不断思考和探索,直至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作文批改论文:作文批改之我见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或是评分,或是评级,或是评语,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学生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
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
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探讨了一种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文批改方式。
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关系,使作文批改由传统的老师批改变为学生自主操作的形式。
首先,引导学生理解生生互动,自主批改作文的好处,激发学生批改作文的积极性。
在学生对这一新的作文批改方式产生兴趣之后,再把学生分成七——九个小组,每组6人左右,有正副组长各一人,组内两两结成对子。
在分组时,为了便于组织和调控,可以让学生自愿组合,但要提醒学生注意考虑以下原则:从性格、习惯、爱好等方面考虑自愿,从水平方面考虑互补。
这样就能名组成合理的小组人员配置,在批改作文时也就有了较好的能力保证。
而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水平提高比较明显的人要及时调换小组,以形成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其次,每次批改作文时,我们先引导学生严格掌握评改作文的一般要求,例如内容、结构、语言、书写等,在此前提下再灵活处理特殊情况,如某类文体的某个或某些相关要求。
可以分成两步实施,首先,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有关作文知识、规律,组织全体学生商讨决定相应标准;当学生对评改作文标准较为熟悉之后,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交换意见直至明确批改要求。
第三,正式批改时,先由结成对子的同学互批:改正错别字、改通语句、改妥标点、写好眉批及总批、给定分数或等级,再由两位组长把关,复改自己以外的作文,不只对作者而且还对初评提出补充或修正等方面的意见。
最后教师对全部作文,特别是学生吃不消的作文进行总体把关,了解学生作文的整体写作情况,尤其是批改状况,摸清行情,积累材料,为相互指导做必要准备。
作文批阅方式之我见作文批改是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
怎样进行有效作文批改一直是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语文的教师,我对批阅学生作文的方式互批,群批,面批,背批都一一作过实验,也有过比较,下面我就以上四种批阅方式谈谈我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学生互批的优缺点学生进行作文的互批互改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方法。
让学生在实际批改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写作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鉴赏水平。
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评改与写作的兴趣,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思维的活跃性。
同时,学生用自己的学生腔语言为同学批改,可能更容易为同样是学生的被批改者所理解。
具体来说有以下好处:一是实践出真知。
经过不断的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
知道哪些词语用得生动、准确,哪些不够恰当;哪些语句优美,哪些累赘等。
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是取人之长补己所短。
任何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他们的作文中总会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
如成绩好的学生会在成绩差的学生作文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及所存在的不足,而成绩差的学生能从成绩好的学生中学到写作的方法,积累他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
而每个同学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
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三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孩子好奇心大,看不同同学的作文或不同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有新鲜感。
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有益于学生从同学的文章或批语中“寻宝”,开阔视野,增强信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四是角色互换之美。
作文——学生写,老师改,似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界线。
老师把批改权让给学生,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互批互改分享感受,交流心得沟通见解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修改文章的具体要求是“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修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叶圣陶先生指出“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
”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
教师批改学生作文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浅谈几点认识。
一、教师示范,正确指导,让学生明白修改之方法。
大多数学生并不懂得多少作文的“修改之道”,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课堂作文完成之后按文章的不同水平精心挑选几篇“范文”,进行精批细改,然后系统的向学生讲解如何修改,如何写评语等,让他们明白作文的修改之法。
1、多读范文教师读,学生听,听范文是否做到了文从字顺;学生读,学生听,听范文中是否有值得自己欣赏借鉴的妙语佳段,同时要教给学生一些修改文章的符号,如错别字更正、词句的颠倒增删等符号。
2、增删范文增就是看范文的语句是否确切、生动形象,交代是否清楚、具体。
针对这些问题适当进行增补,可加一些修饰词语,把句子写得更具体生动,加一些句子使文章事理表述的更清楚;删就是将文章中与中心无关的语句、段落毫不留情的大胆删去。
3、剖析范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文章的中心、观点是否正确,选材是否合理,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真实;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楚;语言运用是否凝练富有表现力;文章的题目是否形象含蓄,富有韵味等。
4、评价范文就是通过以上形式对范文进行整体的评价,然后再用书面评语的形式写在范文后面。
写评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即:评价范文的内容、中心、观点;文章结构特点;写作手法及语言运用;题目特点;卷面书写。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定要引导学生多发现文章优点,避免过分挑剔。
二、学以致用,互批互改,让学生养成修改之习惯。
作文批改之我见摘要: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是一次作文训练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写前指导、也是写作中指导的继续,是作文讲评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写后的得力指导,可见教师批改学生作文大有意义。
本文是对作文批改的几点浅谈,以此启发大家共同来探讨作文批改过程中的心得,以达到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批与评;闪光点及评语;面批法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55-01多年来,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步骤之一,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把握好作文这一重要环节,从“改”上下功夫,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及时批改,及时讲评教师应当在作文布置收交后及时批改出来,并及时评讲,否则时间长了,学生对自己当时写作的感觉、写作的内容已经遗忘,再做讲评,效果甚微,一般最好在收交后三天内完成批改和讲评任务。
作文批改要及时有效,还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方法。
1、就其一点,集中批改许多教师批改作文时总力求全面,总认为批得越全面、详细,对学生越负责任,殊不知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从哪方面改进,哪方面提高,倒不如就其一点集中批改,比如本次作文专改学生错字错句,下次作文专改学生审题立意,这样教师既省了力,提高了批改速度,学生也明确了改进方向。
当然这种批改要有计划、有目标、有程序地进行,切忌随意性。
2、详批、略批两相结合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详批、略批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一次作文中对部分作文进行详批,窥一斑而见全貌,针对作文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讲评,也可以这次详批,下次略批,至于哪些详批,哪次略批要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
3、互批互改,共同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互批互改,这种方式往往比教师批改还有效,学生在互批互改中可以培养辩析修改作文的能力,可以交流作文经验,学习他人作文长处,找到作文中的不足。
当然,这种批改方式教师要做到改前有指导,改中有监督,改后有检查、总结,切忌放任自流,还要注意要跟其它批改方法结合使用。
作文互改随笔(共五篇)第一篇:作文互改随笔作文互改心得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根据课改精神,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自改,互改,或者教师批、学生改,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把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到作文批改教学实践中去。
在参与课题研究中,我不断摸索,反复实践,促进了教学相长。
当学生拿到作文本后,教师按照作文评分标准,在课堂上明确评改要求,如书写不规范、整洁,错别字多,滥用标点符号,句子毛病多等,在作文教学和作文评改中,教师必须反复强调。
——互批互改。
在实际批改中,学生个人修改有时不如相互修改。
限于个人认识的局限性,常常“当局着迷”,自己文章中的毛病往往自己看不出来;如果通过学生共同磋商,师生共同研究,就能发现其中的不足。
教师让学生把自改的作文交给同学互相修改,相互评价,由于学生相互之间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接近,对学生的批改比起对教师的评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因此,我要求学生二人一组,相互评议,互相修改,如意见不统一,可请老师定夺。
在相互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修改者可以在被修改的作文本上,附上简短的评语,指明亮点、优点及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等。
在相互批改中,学生相互取长补短,既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学生间相互沟通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更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最后,老师将学生互改后的作文本收上来复查一遍,检查互改中有无大的偏差或失误。
带共性的问题,则在课堂上纠正;若是个性的问题,就个别辅导。
这样的批改方式,我归结出这样几个好处:首先是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二是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文,往往是被动地看看,盲目地服从,不敢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而对于相互批改的作文,由于没有盲从心理,因而学生不仅能认真去看,而且敢于质疑求异,善于提出问题,无形中提高了作文的训练效益,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小学生作文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浅谈小学生作文自评自改》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写的作文就像自己种的小花朵,需要我们用心照顾才能开得更漂亮。
而自评自改作文,就是照顾小花的重要一步。
比如说,有一次我写了一篇《我的周末》。
我一开始写“周末我很开心”,可后来我一读,觉得太简单啦。
我就改成“周末真是让我心花怒放”,这样是不是更有趣?自评自改的时候,我们要多读几遍自己的作文。
看看有没有写错字,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
比如“我今天吃了个苹果,很甜。
” 感觉很平淡,那我们可以改成“我今天咬了一口大大的苹果,那香甜的滋味瞬间在嘴巴里散开,像小精灵在跳舞。
” 是不是好多啦?小朋友们,只要我们认真自评自改,作文就能像漂亮的蝴蝶一样,越变越美!《浅谈小学生作文自评自改》作文二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写作文就像盖房子,得自己好好检查检查,这就是自评自改。
我给你们讲个事儿。
有一回我写《我最喜欢的动物》,写着“小猫很可爱”。
等我再看的时候,就想,这可不行,得写清楚怎么可爱。
我就改成了“小猫的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它的毛软软的,摸起来像棉花糖,真可爱呀!”咱们自评自改的时候,要看看自己有没有把心里想的都写清楚。
比如说写“我去公园玩”,这太简单啦,改成“我兴高采烈地去公园玩,公园里的花开得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这样是不是更棒?小伙伴们,只要咱们用心自评自改,作文这座房子一定会盖得又漂亮又牢固!《浅谈小学生作文互评互改》作文一小朋友们,咱们写作文还有个很有趣的办法,那就是互评互改。
就像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我们经常互相改作文。
有一次,他写了一篇《我的校园》,我一看,发现他写“校园里有很多树”。
我就跟他说:“你可以写一写树是什么样子的呀,比如高高的、绿绿的。
”他听了我的建议,改完之后作文好看多啦!还有我写《我的好朋友》,他说我写“我的好朋友很爱笑”太普通,让我改成“我的好朋友一笑起来,脸上就像开了一朵花。
”我觉得他说得真好!通过互评互改,我们能学到好多,作文也会越写越好哟!《浅谈小学生作文互评互改》作文二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说一说互评互改作文这件好玩的事儿。
作文互批互改之我见
对于作文批改,叶圣陶先生颇有感慨:“我当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过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
”所以他多次在文中倡导让学生自己改作文,认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说出了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心声。
多年来,我校要求语文教师每周全批全改两班120——140篇作文,语文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疲于应付,作文教学陷于劳而无功的境地。
今年,我校为了切实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突出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地位,把语文教师从全批全改的固化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出了一条作文教师批改和学生互批互改相结合的新路。
在本学期作文互批互改的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重视第一次评改。
第一次评改就是要立规矩,树框架
(一)把常见的评改符号以直观的形式引发给学生。
(二)明确作文互批的基本步骤。
我把步骤大致分解为:初读关注语言,找美挑刺(找出好词好句,标出错别字病句);再读关注审题,明确立意;三读关注训练重点,看是否达标;四读关注文体写作中的存在的难点问题,提醒改进。
(三)明确作文互批的基本要求。
至少两处旁批,有总评,有签名,有建议分。
二、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之前有一种反对学生互批的声音呼声甚高,认为学生互批,教师
就偷懒了。
是呀,现在教师每班改10——15本,从量上乍一看,教师轻松多了,其实不然。
教师把时间花在了宏观整体的把握上,在这样的基础上,批改十几本;这样,在互批时教师就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互批。
“既节教师之劳,不损学生之益。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还有,学生互批结束后,教师还要再通览一遍,对学生的互批情况做出总结,给作文打上分数,提出建议,有的还要找学生面批。
总之,在作文互批的各个环节,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得到彰显,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可或缺。
三、重视同学互助合作,找对负责人
作文批改的水平有高有低,这是客观情况。
所以,同学间的合作必不可少。
以写作评改水平高的同学辐射带动写作评改水平一般的同学,否则,评改只能在较低水平上进行。
还有,想要全体学生不打折扣自觉地完成互批这也不太可能,所以,还有必要指定专人负责提醒督促,看作文互批的基本要求达到没有。
四、重视激励互批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
在作文批改中,要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
”学生的评改热情从哪里来?我想主要靠激励。
我主要采用游戏式的星星制。
互批基本达标,一星;良好,二星;优秀,三星。
如果评改特别认真,评语中肯甚至精辟,那四星五星也是可以的。
作文综合讲评时,他评和自评自改特别优秀的在投影上投影出来,和优作享有同等待遇。
这星星虽小,但激励作用不可小视。
学生私下里会比较谁的星星多,为什么多,
下次会争取评改得更好,希望在原有基础上加星。
五、重视学生的自改
以前出现过这种现象,被教师批过的那十几个同学,在作文互批时就无所事事,那怎么办?再批再改。
让学生把教师评改中的留白部分补出来。
被别人批改过的作文如果不加以消化吸收,效果还是微乎其微。
所以,“改”应该成为作文互批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改”不能贪多求快,想一口吃成胖子,量要少,质要精。
还要根据每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互批互改这种作文评改形式给我们的作文教学略微送了绑,我们可以有点自己的想法和作为。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很有必要坚持下去的,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对作文的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作文写作水平,还可以让教师从低效的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微观的宏观的角度把握学生的作文现状,点面结合,有效指导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