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止血方法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74.50 KB
- 文档页数:21
对于⼩动脉、⼩静脉、⽑细⾎管出⾎,现场⾸选的⽌⾎⽅法有哪些 ⼩动脉、⼩静脉、⽑细⾎管出⾎该怎么去正确⽌⾎是⽇常⽣活的治疗常识,那么你对出⾎⽌⾎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相关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常⽣活中四种常⽤的⽌⾎⽅法: 1、压 当伤⼝流⾎时⽤⼿按住出⾎区。
分两种:⼀种是伤⼝直接压迫,⽆论⽤⼲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区,都能有效⽌⾎。
另外⼀种是指压⽌⾎法。
⽤⼿指压在出⾎动脉近⼼端附近的⾻头上,阻断运⾎来源,以达到⽌⾎⽬的。
后者需要培训才能学会。
2、包 包扎所⽤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净的棉布或⽤棉织品做成的衬垫。
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度适中。
先盖后包,即先在伤⼝上盖上敷料(够⼤、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绷带或三⾓⼱包扎。
这是因为常⽤的普通纱布容易摩擦伤⼝,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
⼒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缺氧坏死。
3、塞 ⽤于腋窝、肩、⼝⿐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法,是⽤棉织品将出⾎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确实⽌住出⾎。
填实后,伤⼝外侧盖上敷料后再加压包扎,达到⽌⾎⽬的。
此⽅法的危险在于⽤压⼒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同时⼜将外⾯的脏东西带⼊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伤风或⽓性坏疽。
所以,除⾮必要时,尽量不采⽤此法。
4、捆 ⽌⾎带⽌⾎法,通常⽤于⼿术时,⽤以控制肢体出⾎是有效的,但可能造成神经和肌⾁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引起全⾝性并发症,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此法。
⼩动脉、⼩静脉、⽑细⾎管出⾎时现场的⽌⾎⽅法: (⼀)指压动脉⽌⾎法:适⽤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出⾎。
⽅法为⽤⼿指压迫伤⼝近⼼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头,阻断⾎液流通。
这是⼀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法,但因为⽌⾎时间短暂,常需要与其他⽅法结合进⾏。
1、头⾯部指压动脉⽌⾎法: (1)指压颞浅动脉:适⽤于⼀侧头顶、额部的外伤⼤出⾎,在伤侧⽿前,⼀只⼿的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只⼿固定伤员头部。
急救包扎的基本方法_急救包扎方法1、止血1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
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
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3加垫屈肢止血法。
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
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
4止血带止血法。
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
2、包扎。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毛帕、毛巾、衣物、腰带、领带等。
绷带包扎一般用于支持受伤的肢体和关节,固定敷料或夹板和加压止血等。
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悬吊受伤肢体,固定敷料,固定骨折等。
3、固定。
1、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作清洁消毒处理,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断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
2、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
3、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
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
4、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端处的下端。
如捆绑次序颠倒,则会导致再度错位。
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屈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清洁伤口前,先让患者适当位置,以便救护人操作。
如周围皮肤太脏并杂有泥土等,应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再用75%酒精或0.l%新洁而灭溶液一种常用消毒液消毒伤面周出的皮肤。
消毒伤面周围的皮肤要由内往外,即由伤口边缘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消毒区,这样越靠近伤口处越清洁。
如用碘酒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必须再用酒精擦去,这种“脱碘”方法,是为了避免碘酒灼伤皮肤。
应注意,这些消毒剂刺激性较强,不可直接涂抹在伤口上。
伤口要用棉球蘸生理盐水轻轻擦洗。
自制生理盐水,即1000毫升冷开水加食盐9克即成。
在清洁、消毒伤口时,如有大而易取的异物,可酌情取出;深而小又不易取出的异物切勿勉强取出,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或增加出血。
常用的5种止血方法
1. 紧压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或纱布进行紧压,直接放在出血的部位上,用力压住出血部位,保持至少10分钟,直至出血
停止。
2. 提高患肢:如果手或脚部出血,可以将患肢抬高以减少出血。
抬高患肢,直至出血停止。
3. 冷敷止血法:用冰袋或冷水毛巾冷敷出血部位,可缩小血管,起到止血作用。
每次冷敷10-15分钟,可重复数次。
4. 温水冲洗:适用于刀伤、割伤等较为严重的出血。
用温水冲洗出血伤口,轻轻清理杂质,然后用干净纱布进行紧压。
5. 敷布止血法:用消过毒的棉球或纱布在出血伤口上进行敷贴,然后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出血情况。
常用止血方法包扎止血适用于表浅加压包扎止血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清洁的毛巾、绷带、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1)直接加压法通过直接压迫出血部位而止血。
伤员坐位或卧位,抬高患肢(骨折除外),用敷料覆盖伤口,如果敷料已被血液浸湿,再加上另一敷料。
用手加压压迫,然后用绷带、三角巾包扎。
(2)间接加压法伤口有异物的伤员,如扎入体内的剪刀、刀子、钢筋、玻璃片等,应先保留异物,并在伤口边缘固定异物,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指压止血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端(近心端),以压闭血管,阻断血流。
采用此法救护人员需要熟悉各部位血管出血的压迫点。
仅适用于急救,压迫时间不宜过长。
(1)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面部的大出血常压住双侧才能止血。
(2)颞部出血用拇指在耳前对着下颌关节上用力,可将颞动脉压住。
(3)颈部出血在颈根部,气管外侧,摸到跳动的血管就是颈动脉,用大拇指放在跳动处向后、向内压下。
(4)腋窝及肩部出血在锁骨上凹处向下向后摸到跳动的锁骨下动脉,用大拇指压住。
(5)前臂出血上臂肱二头肌内侧用手指压住肱动脉。
(6)手掌手背出血一手压在腕关节内侧,通常摸脉搏处即桡动脉部,另一手压在腕关节外侧尺动脉处可止血。
(7)手指出血用另一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别压住出血手指的两侧,可止血,不可压住手指的上下面;把自己的手指屈入掌内,形成紧握拳头式可以止血。
(8)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中间处,稍屈大腿使肌肉松弛,用大拇指向后压住跳动的股动脉或用手掌垂直压于其上部可以止血。
(9)小腿出血在腘窝处摸到跳动的腘动脉,用大拇指用力压迫即可止血。
(10)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填塞止血用消毒的急救包、棉垫或消毒纱布,填塞在创口内,再用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四头带作适当包扎,松紧度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加垫屈肢止血在肢体关节弯曲处加垫子,如放在肘窝、腘窝处,然后用绷带把肢体弯曲起来,使用环形或“8“字形包扎,此法对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急救止血法适用于周围血管创伤性出血;某些特殊部位创伤或病理血管破裂出血;减少手术区域内的出血。
【方法】1.手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血区域近侧动脉干,暂时性控制出血。
压迫点应放在易于找到的动脉径路上,压向骨骼方能有效,例如,头、颈部出血,可指压颞动脉、颌动脉、椎动脉;上肢出血,可指压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肘动脉、尺、桡动脉;下肢出血,可指压股动脉、腘动脉、胫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厚敷料覆盖伤口后,外加绷带缠绕,略施加压力,以能适度控制出血而不影响伤部血运为度。
四肢的小动脉或静脉出血、头皮下出血多数患者均可获得止血目的。
3.强屈关节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不能制止,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时,立即强屈肘关节或膝关节,并用绷带固定,即可控制出血,以利迅速转送医院。
4.填塞止血法:广泛而深层软组织创伤,腹股沟或腋窝等部位活动性出血以及内脏实质性脏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
可用灭菌纱布或子宫垫填塞伤口,外加包扎固定。
在做好彻底止血的准备之前,不得将填入的纱布抽出,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5.止血带法:止血带的使用,一般适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并常常在采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况下,才选用止血带。
常用的止血带有以下类型:(1)橡皮管止血带:常用弹性较大的橡皮管,便于急救时使用。
(2)弹性橡皮带:用宽约5cm的弹性橡皮带,抬高患肢,在肢体上重叠加压,包绕几圈,以达到止血目的。
(3)充气止血带:压迫面宽而软,压力均匀,还有压力表测定压力,比较安全,常用于四肢活动性大出血或四肢手术时采用。
【注意事项】1.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
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度要合适: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
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
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
常用止血方法止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救技能,正确的止血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伤口大量出血,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伤害,比如割伤、擦伤、挫伤等,因此了解常用的止血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止血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轻微的擦伤和挫伤,我们可以采用直接压迫止血的方法。
当受伤部位出血时,我们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直接压迫伤口,并且保持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出血,可以迅速止血,是最常见的急救方法之一。
其次,对于较为严重的出血伤口,我们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止血带是一种具有一定弹性的绷带,可以用于临时止血。
在使用止血带时,我们需要将止血带缠绕在伤口的上方,然后用一根棍子或类似的东西固定住止血带,并逐渐加大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止血带时要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另外,对于一些较为深的伤口,我们可以使用止血粉进行止血。
止血粉是一种具有吸收血液和促进凝血的作用,可以迅速止血。
在使用止血粉时,我们需要将适量的止血粉撒在伤口上,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较为深的伤口或者出血较为严重的情况。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鼻衄、口腔出血等,我们可以采用冷敷止血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冰块或者冷水毛巾进行冷敷,可以有效地收缩血管,减少出血量,达到止血的效果。
最后,对于一些无法自行止血的情况,比如出血量过大、无法止住的出血等,我们应该及时寻求医疗救助,以免延误治疗。
在等待医疗救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继续进行压迫止血等急救措施,以减少出血量。
总之,正确的止血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了解并掌握常用的止血方法,以便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常用的止血方法,做好自我急救和他人急救的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感谢阅读!。
常用的创伤急救止血方法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觉得学会创伤急救止血方法可重要啦!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压迫止血法。
就好像小伤口在哭,我们要赶紧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手帕,轻轻地压在伤口上。
就像给伤口一个温暖的拥抱,让血不要一直流出来。
比如,你不小心擦破了膝盖,这时候就可以找一块干净的纸巾,压在伤口那里。
一定要用力适中哦,不能太轻,太轻血就止不住啦;也不能太重,太重会让伤口更疼的。
还有一种是加压包扎止血法。
当伤口比较大,血一直流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纱布或者绷带紧紧地包扎伤口。
不过要注意啦,包扎的时候不能太紧,不然就像有人使劲勒住你的胳膊或者腿一样,会让血液没办法好好地流动。
就好像给小河流做了一个太紧的堤坝,河水就会被堵住啦。
可以先轻轻地包扎,然后再稍微紧一点,看看血有没有止住,要是还在流,就再稍微紧一点点。
止血带止血法也很有用,不过这个方法有点危险,小朋友们一定要在大人的帮助下才能用哦。
就像给伤口那里的血液设了一个小关卡,用止血带来阻止血液流动。
不过要特别小心,止血带不能绑太久,不然会让被绑的地方坏死。
就像小树枝被绳子绑住太久,就会枯萎一样。
一般绑了止血带后,要赶紧去医院,让医生来处理。
还有一种是指压止血法。
这就像是给伤口附近的小血管按了一个暂停键。
比如胳膊受伤出血了,我们可以用手指用力压住伤口上方的动脉。
就像捏住小水管,让水不要流出来一样。
不过这个方法也有点小难度,因为要找到正确的压血点。
小朋友们,这些止血方法都很有用呢。
如果我们不小心受伤出血了,或者看到别人受伤出血,就可以用这些方法来帮忙。
但是如果伤得很严重,一定要赶紧告诉大人,让大人带着去医院哦。
你们说,学会这些方法是不是很厉害呀?。
最正确的止血方法大全为更加适应现场及时、有效地抢救外伤出血伤员的需要,介绍以下几种简便可行、有效的止血方法。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指压止血法指抢救者用手指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达到止血目的。
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首选止血方法。
止住血后,应根据具体情况换用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
这种方法仅是一种临时的,用于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不宜持久采用。
下面是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采用的不同的指压止血法。
1.颞动脉止血法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压迫耳屏上方凹陷处,可感觉的动脉搏动,其余四指同时托住下颌;本法用于头部发际范围内及前额、颞部的出血。
2.颌外动脉止血法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一手拇指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5厘米处,向下颌骨方向垂直压迫,其余四指托住下颌;本法用于颌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3.颈动脉止血法用拇指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搏动处,向颈椎方向压迫,其余四指固定在伤员的颈后部。
用于头、颈、面部大出血,且压迫其他部位无效时。
非紧急情况,勿用此法。
此外,不得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
4.锁骨下动脉止血法用拇指在锁骨上窝搏动处向下垂直压迫,其余四指固定肩部。
本法用于肩部,眼窝或上肢出血。
5.肱动脉止血法一手握住伤员伤肢的腕部,将上肢外展外旋,并屈肘抬高上肢;另一手拇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搏动处,向肱骨方向垂直压迫。
本法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中或远端出血。
6.尺、桡动脉止血法双手拇指分别在腕横纹上方两侧动脉搏动处垂直压迫。
本法用于手部的出血。
7.股动脉止血法用两手拇指重叠放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大腿根部搏动处用力垂直向下压迫。
本法用于大腿、小腿或足部的出血。
8.?动脉止血法用一手拇指在?窝横纹中点处向下垂直压迫。
本法用于小腿或足部出血。
9.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止血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以及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处(胫后动脉)。
各种有效的止血方法外伤后引起的大出血往往可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只有迅速、果断、有效地进行止血,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1)抬高伤肢:若是四肢小动脉或小静脉出血,可将患者的伤肢抬高,以降低出血部位的压力,以减少出血。
(2)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将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压向深部的骨骼,以阻断血流,从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①前头部出血。
救护者或患者自己用拇指压迫耳屏前方对着下颌关节部位的颞浅动脉。
②后头部出血。
按压耳后突起下面稍外侧的耳后动脉。
③颜面部出血。
压迫下颌骨角前方1.2厘米处的面动脉。
④颈部出血。
在喉结之下,胸锁乳突肌前缘可摸到颈总动脉搏动,将其压向颈椎即可止血。
但请注意,由于颈总动脉的血液主要供应脑神经,禁止同时按压双侧颈总动脉。
⑤腋窝和肩部出血。
在颈根下方凹陷处(锁骨上窝)锁骨中点上方按压跳动的锁骨下动脉。
⑥上肢出血。
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明显处,将肱动脉压向肱骨。
⑦手掌手背出血。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在腕部的尺、桡动脉上。
⑧手指出血。
用健侧手指从两侧(而不是上下)紧捏伤指根部。
⑨大腿出血。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大腿根部)摸到股动脉,用双手拇指重叠加压将股动脉压向股骨。
⑩小腿出血。
按压腘窝中部的腿动脉。
①脚出血。
在踝关节下方的是背动脉处和内踝稍后有跳动处(胫后动脉),分别用双手拇指按压之。
(3)屈肢止血法: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腘窝放一棉垫,前臂或小腿极度弯曲夹住,然后将前臂与上臂或小腿与大腿用绷带做“8”字形包扎。
(4)加压包扎止血法:在患者伤口处覆盖消毒敷料或干净的手绢,用力加以包扎,以能止血为度。
但请注意,由于加压包扎止血压强较小,仅仅能阻断静脉回流,而动脉血流依然流动,因此在采用这一措施时,应加以注意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5)止血带止血法:①常用方法。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布条止血带止血法,也可用三角巾、手绢代替。
②注意事项。
用止血带止血是一种临时性措施,由于易引起组织坏死,应慎用。
常用止血带的部位是上臂和大腿上,前臂及小腿不宜上止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