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张云红
- 格式:ppt
- 大小:7.18 MB
- 文档页数:31
探讨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探讨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行为主义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护理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发展以研究为基础的、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研究方法。
护理教育由注重教学内容转向注重学习者的体验,注重体验交流,注重构建平等的师生合作关系[1]。
叙事教育(NarrativePedagogy)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著名的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即是经验的重构”。
叙事教育是通过叙述、解释和重构教育者和学生的故事、经历,达到教育目的和研究目的[2]。
20世纪90年代始,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护理教育者开始在护理教学和研究中应用叙事教育。
本文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应用的形式及效果,以期为国内护理教育者开展叙事教育提供依据。
1 叙事教育的特点(1)叙事教育是一种描述经验,解释现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研究方法;(2)叙事教育创设了一个合作、信任的教学环境;(3)叙事教育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框架基础之上》(4)叙事教育通过对叙事资料的解释、分析和重构,达到教育目的。
2 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形式2.1通过艺术、电影和文学作品理解人类体验并做出判断和决策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小说、电影和艺术作品中,作者叙述人物的行为、关系和体验,学生通过阅读、解释和反思作品,领悟其内涵。
2004年,国外学者Kirkpatrick和Brown运用文学、电影等叙事教学方法讲授护理本科老年护理课程,让学生理解生与死、爱、原谅等概念的深刻内涵[3]。
国外学者Wall和Rossen在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反映精神病患者生活的电影,使他们身历其境的了解精神病患者的生活和痛苦,为学生提供理解和认同价值观的平台。
2.2通过讲故事信息传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讲故事。
讲故事能够促进移情和理解,是护士了解人类经验的特殊途径,并间接获得体验。
2006年,国外学者Kirkpatrick和Brown在老年护理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倾听老年人讲他们以前的故事,学生评价很受启发。
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护理教育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叙事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经被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中,近年来在护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介绍了叙事教育的概念、素材和教学程序,以及在学校教育和临床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叙事教育对我国护理学未来发展的启示,以期能为叙事教育在护理行业更好的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叙事教育;护理教育;应用现状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护理教育事业改革的步伐。
不管是在学校中传统的授课方式,还是在临床中传统的带教方式,教给护生都是死板的书本知识和临床技能。
然而在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叙事教育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带给老师和学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使所学内容更加深入人心,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叙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993年由美国护理教育学家Diekelman首次将此方法引入护理教育领域[1],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9年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至少有69所院校将叙事教育作为必修课程[2],可见叙事教育早已在国外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本文通过对叙事教育在我国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这一新的护理教育思路和模式能被更多的护理学者注意并加以应用,推动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叙事教育的内涵叙事,指的是叙事者向他人讲述某种经历或故事[3]。
叙事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框架基础之上的教学和研究方法,它的作用是通过对叙事资料进行解释,讨论分析来达到描述经验,解释特定现象的目的,让学习者有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和领悟[4]。
叙事教育应用在护理学科中,可具体解释为是以研究为基础,解释、分析和重构护生、教师和临床护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经历,帮助学生进行评判性思考,提升教育者教学素养,以达到深层次教育目的,让师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感知和领悟的一种教学方法[5]。
浅谈叙事疗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1 概念1.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指在护理时间中,护士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榛?础,按一定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缓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
1.2 叙事疗法叙事疗法就是指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的一种,由于其独特的理念受到广泛关注。
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和问题,帮助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2]。
1.3 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叙事心理治疗主要是让当事人自己选择性地讲出自己的生命片段故事,以此为主轴,再透过与治疗者的对话,逐渐修正、重写,丰富故事内容。
故事叙说中,我们重新体验、解构、建构,通过不同的词汇语言,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3]。
叙说好的故事不仅可以使人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还可以使扭曲的精神恢复正常,而且可以从中寻找自信和良好的认同;隐喻故事令人愉悦、感动,通过隐喻故事,我们可以为烦恼的现实状况重新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勇敢正视我们的过去,并且找到一个继续积极努力、正向发展未来的深层动机和强大动力。
1.4 外化技术——将人与问题分开问题外化是指通过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反映其态度。
外化问题时,人们带入咨询时的问题被当成一种为来访者带来影响的外界存在,而不是一个人内在个性或人格特质。
治疗师把问题视为对来访者的攻击、束缚,对其生活的入侵、叨叨不休的影响,或伤害他的企图。
通过隐喻外化问题是叙事治疗的特点:人们需要回应的是问题情境,而非问题本身;因此,人们可以将问题排除在生活之外,或者以某种方式控制问题的影响。
外化是“去病理化”,并通过语言的拣选为人们带来希望和鼓励[4]。
1.5 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己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经验有好有坏。
好的经验大多是成功的经验,形成正向积极的自我认同,坏的经验大多是挫折的经验,形成负面消极的自我认同。
叙事医学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思考摘要:几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叙事医学教育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通过综述其相关概念、归纳其应用方法和分析其相应效果,探讨当前尚且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临床叙事教学问题,并提出相应教育策略上的思考,以为临床护理教师开展高质量、适合临床实际的叙事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叙事医学教育;临床护理教学;应用分析;思考引言近年来,我国各大医学院校明确了实践“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希望把人文精神重新带回医学领域,但“医学人文”教改的现况面临极大的困境与挑战,系统的人文教育是目前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叙事医学兴起于21世纪初,重视医护人员共情、反思、信任,为医学人文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目前,的叙事医学教育发展较快,理论体系较成熟。
因此,本研究对叙事医学教育在医学院的应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以及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叙事医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理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叙事医学教育的相关概念叙事即叙事者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是人们将经验组织成具有现实意义事件的基本方式。
叙事是一种教学方法,提倡在讲故事、叙述真实情境或描述经验的过程中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思考和研究。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护理学家Diekelmann就率先将叙事医学教育法引入了护理教育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医学实践中应用叙事,亦可构建一种富有人文关怀色彩的医疗模式。
美国医生Charon曾首创性地将叙事的方法融入医学实践中,其倡导具有叙事能力的医务人员通过“吸收、解释、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为患者提供充满尊重、共情和生机的医疗照护,且认为叙事医学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具有叙事能力的医务工作者。
叙事也是一种心理护理手段。
叙事疗法是通过倾听来访者故事,帮助其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其重构故事,以唤起其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过程。
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全文) 【【近年来,我国护理教育事业进展迅速,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尤其是教育方法上仍采纳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而对于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还比较陌生。
二十世纪末期,美国护理教育家首次对不同层次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实行了叙事教育方式,开拓了在护理教育研究方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就是经验的重构。
”我们可以将这句话作为叙事教育的诠释,叙事教育就是通过对以往的教育经验、经历,学生与教育者之间发生的教育事例等进行重新的解释、叙述和重构,以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一种新的教育手段。
将叙事教育应用到我国的护理教育当中,在教育实践中可以不断的进展和创新出符合我国特色的独特教育方式,促进我国护理教育进展。
1 叙事教育的基本特点叙事教育是通过描述经验,合理的解释现象的教学、研究方法。
叙事材料有的可以是故事,比如说一次阅读或者与其他人谈话当中了解到、听到的生活故事。
也可以是利用其它途径而获得的材料,如护理教育工XX工作日记。
叙事所搜集的材料可以直接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作为研究分析其他护理教育问题的辅助媒介。
通过故事来启发别人,提高自己,将叙事教育的教育研究过程看成是经验积存和经验反思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地进展和创新。
叙事教育的实施要遵循一定的基础原则,如解释学,女权主义,现象学等。
叙事教育是想通过叙事的手段,挖掘出故事背后隐藏的技术与理性的东西,让学生接受故事的同时掌握和理解故事的真正意义。
叙事教育能够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分析、解释重构等手段来达到教学教育的目的。
同时还能制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信任,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叙事教育源于生活,利用生活作为衔接点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制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意义,还能够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2 叙事教育应用于护理教育中的主要形式2.1 利用电影,文艺作品等形式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通过理解人类体验并且做出相应的推断与决策。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摘要:叙事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尊重证据,通过锻炼引导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查询临床证据和经验,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形成理论,为患者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护理。
患者急危重症多,病情发展快,要求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且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也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叙事;循证医学;护理引言循证医学是目前主导的医学模式,在科学化、精准化诊疗护理中具有优势,但对于患者主观体验关注不足,易弱化患者疾病背后的潜藏需求。
2001年美国学者Rita基于叙事与医学内在关联提出叙事医学(narrativemdicine,NM),源于人本主义思想,倡导医护人员回归医学照护的情感和社会文化维度,强调尊重患者独特性,成为人文关怀走向实践的有效工具,在临床中迅速推广。
由此延伸出的叙事护理也成为护士易于掌握的心理护理和人文护理必要技能,在护理实践应用中成效显著。
有学者基于叙事医学提出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其核心为叙事医学与循证医学的整合,可促使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间的优势互补,在护理领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本文即从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整合视角,探讨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护理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1叙事在护理中的应用(1)在开展循证护理同时根据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进行叙事护理计划制定,制定叙事护理计划应以患者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为依据。
(2)引导叙事。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理特点,根据每位患者表达出不同的负性情绪为基础引导患者进行叙事,使其能自我宣泄。
护理人员应在此时耐心倾听患者叙述,对患者表达负性情绪赋予形象化命名,使问题具体化。
(3)叙事改写。
在每次患者进行叙事后,护理人员主动记录并整理内容将积极的内容进行放大化。
同时梳理所有叙事内容将以文字、图片、PPT等方式进行制作,帮患者重新对原有叙事认知进行重新构建,以转变态度。
浅谈叙事疗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作者:吕秀芳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第04期【摘要】心理护理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日益受到重视。
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与临床护理实践中。
心理护理是现代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自身的修复功能,为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力条件;帮助患者建立稳定协调的心理内环境,合情合理表达自己需求,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减少矛盾冲突,提高护理质量。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概念和技术,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具体化”、“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现代整体护理中以人为中心和后现代心理治疗的人本主义理念相吻合,叙事疗法作为后现代心理治疗,以其独特性在众多心里流派和心理技术中一枝独秀,简单易学,非常适合护理人员学习操作。
【关键词】心理护理;叙事疗法1 概念1.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指在护理时间中,护士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按一定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缓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
1.2 叙事疗法叙事疗法就是指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的一种,由于其独特的理念受到广泛关注。
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和问题,帮助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2]。
1.3 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叙事心理治疗主要是让当事人自己选择性地讲出自己的生命片段故事,以此为主轴,再透过与治疗者的对话,逐渐修正、重写,丰富故事内容。
故事叙说中,我们重新体验、解构、建构,通过不同的词汇语言,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3]。
有关“叙事疗法”在医务社工的应用
有关“叙事疗法”在医务社工的应用如下:
叙事疗法在医务社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帮助患者重新构建生命故事的意义上。
它重视社会观念和主流价值信念对困扰人们的问题的影响,并认为这些观念和信念在创造和定义问题时起着隐蔽而无所不在的角色。
叙事疗法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人们把问题和人分开,从社会和文化的脉络思考,外化、解构、探索、发展、重构新的故事意义。
在面对罹患乳腺癌的患者时,社工不仅需要从资源链接上给与患者正式的支持,也需要在心理情绪、疾病适应上为患者提供非正式的支持。
叙事治疗的方式,借用生命曲线的技巧,帮助患者重新建构生命故事的意义,让患者能够从自身过去的经历中,获得更多的信心与力量,以协助其提高应对疾病的抗逆力。
叙事疗法在医务社工中的应用可以因个体情况的不同而变化,但总体来说,其核心是通过理解和重构个人经历和故事,帮助患者找到面对困境的力量和信心。
2022年第8卷第8期Vol.8,No.8,2022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叙事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吴印霞,张学凤,胡媛媛(江苏省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48)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焦虑状态的干预效果。
方法80例神经内科患者通过摸球法确定分组。
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叙事护理干预。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程度,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患者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叙事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情绪,并提高专科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叙事护理;焦虑情绪;心理护理;精神障碍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2)08-0037-04Effect analysis of narrative nursingintervention on anxiety in neurological patientsWU Yinxia,ZHANG Xuefeng,HU Yuanyuan(Department of Neurology,Nanjing Jiangbei Hospital,Jiangsu,Nanjing,210048)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ar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in neurological patients.Methods A random drawing balls method was conducted to divide80neu⁃rological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Forty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during the treatment,and40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combined with nar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was adopted to assess degree of anxiety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and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to assess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Results The SAS score decreased in both two groups,and SA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P<0.01).The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 The narrative nursing shows a positive effect on relief of anxiety in neurological patients.KEY WORDS:narrative nursing;anxiety;psychological care;mental disorder神经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因病痛折磨易发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在治疗中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方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