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19
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培训一、采样的定义和原理采样是指将连续时间信号在时间上进行离散化,即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信号进行采集。
采样的目的是将连续时间信号转化为离散时间信号,使得信号能够通过计算机等数字设备进行处理和传输。
采样的原理是利用采样定理,即尼奎斯特采样定理,它规定了一个信号必须以至少两倍于信号最高频率的样本率进行采样,才能完全恢复原始信号。
具体而言,如果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max,则采样频率fs必须满足fs≥2fmax。
二、常用的采样方法1. 理想采样理想采样是最简单且最理想的一种采样方法,它假设采样过程中不引入任何失真。
理想采样的原理是在采样时将连续时间信号直接抽取出特定时间点的信号值,并保持不变。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采样器的限制,无法完全遵循理想采样,会引入采样误差。
2. 均匀采样均匀采样是常见的一种采样方法,它使用固定的时间间隔对信号进行采样。
均匀采样能够简化处理过程,适用于需要周期性采样的信号。
然而,如果采样频率不符合尼奎斯特采样定理,会出现采样失真和混叠等问题。
3. 非均匀采样非均匀采样是根据信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进行采样,不固定时间间隔进行采样。
非均匀采样能够有效提高采样效率和质量,适用于信号变化很快的情况。
但是,非均匀采样需要更复杂的处理过程,并且对系统时钟要求较高。
三、采样频率的选择采样频率的选择是采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信号的重建质量。
通常来说,采样频率应大于信号的最高频率,以避免混叠现象发生。
而为了获得更好的重建结果,采样频率的选择应大于2倍信号最高频率,即要满足尼奎斯特采样定理。
当采样频率与信号频率非常接近时,会出现赫讲限制现象,即信号的高频部分出现大量高频噪声。
因此,采样频率的选择应远大于信号频率,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信号的完整性。
四、采样的相关技术在采样过程中,除了以上讨论的采样方法和采样频率的选择外,还需要考虑一些相关技术,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习题解答1、求下列序列的z 变换()X z ,并标明收敛域,绘出()X z 的零极点图。
(1) 1()()2nu n (2) 1()()4nu n - (3) (0.5)(1)nu n --- (4) (1)n δ+(5) 1()[()(10)]2nu n u n -- (6) ,01na a <<解:(1) 00.5()0.50.5nn n n zZ u n z z ∞-=⎡⎤==⎣⎦-∑,收敛域为0.5z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1)。
(2) ()()014()1414n nn n z Z u n z z ∞-=⎡⎤-=-=⎣⎦+∑,收敛域为14z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2)。
(3) ()1(0.5)(1)0.50.5nnn n zZ u n z z --=-∞-⎡⎤---=-=⎣⎦+∑,收敛域为0.5z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3)。
(4) [](1Z n z δ+=,收敛域为z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4)。
(5) 由题可知,101010910109(0.5)[()(10)](0.5)()(0.5)(10)0.50.50.50.50.50.5(0.5)n n nZ u n u n Z u n Z u n z z z z z z z z z z z --⎡⎤⎡⎤⎡⎤--=--⎣⎦⎣⎦⎣⎦⋅=-----==--收敛域为0z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5)。
(6) 由于()(1)nn n a a u n a u n -=+--那么,111()(1)()()()nn n Z a Z a u n Z a u n z z z a z a z a a z a z a ----⎡⎤⎡⎤⎡⎤=---⎣⎦⎣⎦⎣⎦=----=-- 收敛域为1a z a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6)。
(1) (2) (3)(4) (5) (6)题1解图2、求下列)(z X 的反变换。
采样信号的概念采样信号是指连续时间信号在时间轴上以离散形式采样后得到的离散时间信号。
在信号处理中,采样是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的过程。
采样信号常用于数据采集、数字化通信、移动通信、音频处理等领域。
采样信号的概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1. 采样定理:采样定理是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的基础。
根据采样定理,对于频域限制在一定带宽范围内的连续时间信号,只需以超过其最高频率两倍的采样频率进行采样,就能够完全还原原信号。
2.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是指每秒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的次数,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采样频率的选择应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以避免出现混叠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采样频率为声音的44.1kHz或48kHz。
3. 采样间隔:采样间隔是指连续时间信号在时间轴上两个采样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秒(s)来表示。
采样间隔与采样频率的关系为采样间隔= 1 / 采样频率。
采样间隔越小,对信号的描述就越精确。
4. 量化:量化是将连续时间信号的幅度离散化的过程。
在采样后,信号的幅度需要用有限数量的离散值来表示,这就需要进行量化。
量化过程中,通常将连续幅度值映射到最接近的离散值,常见的量化方式有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5. 采样误差:采样信号引入了采样误差,即由于采样和量化过程导致的原始信号与重构信号之间的差异。
采样误差可通过增加采样频率和增加量化位数来减小,但不能完全消除。
6. 重构:重构是将采样信号恢复为连续时间信号的过程。
通过采样定理,采样信号可以用原始信号的线性插值方法进行重构。
常用的重构方法有零阶保持插值、一阶保持插值和多项式插值。
采样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采样信号可以方便进行数据存储和传输。
通过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可以在数字设备中对信号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提高信号的处理效率。
其次,采样信号可以方便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采样信号可以利用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的方法,如滤波、卷积、频域分析等,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信号与系统实验四-信号的采样及恢复实验四信号的采样及恢复⼀、实验⽬的1、加深理解连续时间信号离散化过程中的数学概念和物理概念;2、掌握对连续时间信号进⾏抽样和恢复的基本⽅法;3、通过实验验证抽样定理。
⼆、实验内容1、为了观察连续信号时域抽样时,抽样频率对抽样过程的影响,在[0,0.1]区间上以50Hz 的抽样频率对下列3个信号分别进⾏抽样,试画出抽样后序列的波形,并分析产⽣不同波形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1))102cos()(1t t x ?=π(2))502cos()(2t t x ?=π(3))1002cos()(3t t x ?=π2、产⽣幅度调制信号)200cos()2cos()(t t t x ππ=,推导其频率特性,确定抽样频率,并绘出波形。
3、对连续信号)4cos()(t t x π=进⾏抽样以得到离散序列,并进⾏重建。
(1)⽣成信号)(t x ,时间t=0:0.001:4,画出)(t x 的波形。
(2)以10=sam f Hz 对信号进⾏抽样,画出在10≤≤t 范围内的抽样序列)(k x ;利⽤抽样内插函数)/1()(sam r f T T t Sa t h =??=π恢复连续信号,画出重建信号)(t x r 的波形。
)(t x 与)(t x r 是否相同,为什么?(3)将抽样频率改为3=sam f Hz ,重做(2)。
4、利⽤MATLAB 编程实现采样函数Sa 的采样与重构。
三、实验仪器及环境计算机1台,MATLAB7.0软件。
四、实验原理对连续时间信号进⾏抽样可获得离散时间信号,其原理如图8-1。
采样信号)()()(t s t f t f s ?=,)(t s 是周期为s T 的冲激函数序列,即)()()(∑∞-∞=-==n sT nT t t t s sδδ则该过程为理想冲激抽样。
其中s T 称为采样周期,ss T f 1=称为抽样频率, ss s T f π⼤于等于2倍的原信号频率m f 时,即m s f f 2≥(抽样时间间隔满⾜ms f T 21≤),抽样信号的频谱才不会发⽣混叠,可⽤理想低通滤波器将原信号从采样信号中⽆失真地恢复。
采样,其他名称:取样,指把时间域或空间域的连续量转化成离散量的过程。
1采样简介解释1所谓采样(sampling)就是采集模拟信号的样本。
采样是将时间上、幅值上都连续的模拟信号,在采样脉冲的作用,转换成时间上离散(时间上有固定间隔)、但幅值上仍连续的离散模拟信号。
所以采样又称为波形的离散化过程。
解释2把模拟音频转成数字音频的过程,就称作采样,所用到的主要设备便是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即ADC,与之对应的是数/模转换器,即DAC)。
采样的过程实际上是将通常的模拟音频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二进制码0和1,这些0和1便构成了数字音频文件。
采样的频率越大则音质越有保证。
由于采样频率一定要高于录制的最高频率的两倍才不会产生失真,而人类的听力范围是20Hz~20KHz,所以采样频率至少得是20k×2=40KHz,才能保证不产生低频失真,这也是CD音质采用44.1KHz(稍高于40kHz是为了留有余地)的原因。
通过周期性地以某一规定间隔截取音频信号,从而将模拟音频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每次采样时均指定一个表示在采样瞬间的音频信号的幅度的数字。
2采样频率每秒钟的采样样本数叫做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越高,数字化后声波就越接近于原来的波形,即声音的保真度越高,但量化后声音信息量的存储量也越大。
采样频率与声音频率之间的关系:根据采样定理,只有当采样频率高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才能把离散模拟信号表示的声音信号唯一地还原成原来的声音。
目前在多媒体系统中捕获声音的标准采样频率定为44.1kHz、22.05kHz和11.025kHz三种。
而人耳所能接收声音频率范围大约为20Hz--20KHz,但在不同的实际应用中,音频的频率范围是不同的。
例如根据CCITT公布的声音编码标准,把声音根据使用范围分为以下三级:·电话语音级:300Hz-3.4kHz·调幅广播级:50Hz-7kHz·高保真立体声级:20Hz-20kHz因而采样频率11.025kHz、22.05kHz、44.1kHz正好与电话语音、调幅广播和高保真立体声(CD音质)三级使用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