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专题系列训练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104
初中教材单元写作汇总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自我介绍
题目:《我》
要求: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外貌等;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第二单元:描述事物
题目:《我的文具盒》
要求:介绍文具盒的外观、功能和使用方法;表达对文具盒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第三单元:介绍家庭和家乡
题目:《我的家庭》
要求: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职业等;描述家庭氛围和家人的性格特点;表达对家庭的感激和爱意。
第四单元:记叙事件
题目:《我的童年趣事》
要求:回忆童年时期的一件趣事,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事件经过;描述事件的细节和人物的表现;表达对童年的怀念和感慨。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描写自然景色
题目:《春日》
要求:描绘春天的景色,包括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单元:记叙事件
题目:《一次难忘的旅行》
要求:记叙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包括旅行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表达对旅行的感慨和收获。
第三单元:描写人物
题目:《我的老师》
要求:介绍老师的姓名、年龄、外貌等基本信息;描述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第四单元:想象类写作
题目:《未来的学校》
要求:想象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包括教学设施、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表达对未来教育的期望和展望。
初中各科老师推荐的优质练习册和辅导书市面上有很多练习册。
如何选择练习册?小姚老师在这里列出了各科老师心目中的优质练习本。
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够了。
数学《启东作业本》难度适中,《启东中学作业本》这套丛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按课时设计作业。
包括“课堂反馈”“课时作业”“课后巩固”和“综合探究”等子栏目。
在每道试题题首用“A、B、C”分别标出试题的大致难度等级,方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
而选择题和填空题只有答案,说明较少,对学生的基础要求较高。
《5年中考 3年模拟》全书分为《全练》+《全解》两册,《全练》的题目由易而难,渐次推进。
《全解》是辅助,帮学生解疑答惑,把教材中的重难点、图表、问题等详细解说,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但是内容很多,很少有同学会认真看完整本书。
大部分试题都是由各地区的中考原题和模拟题堆出来的。
初一第二阶段看太多这样的题是没有好处的,适合初三学生刷题。
另外,随着中考的改革和变化,书中有些题目最好有选择地完成,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
《尖子生学案》每一章节分为“教材精析”、“题型拓展”、“培优训练”、“综合提升”四个部分。
对教材的核心知识点及必考点的解释清晰,答案解析也层次分明,能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正如封面所说,这是一本“有点难”的教辅书,每一章节内容非常详细,需要学生花时间系统性的学习才会有效果。
建议自学能力强的学生使用。
语文《教材解读》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编写阵容强大。
书本结构与大家熟悉的《教材全解》类似,但内容比《教材全解》要更精练一些。
《红对勾》这是比较经典的练习册,分为《课外阅读试题》、《中考作文热点》、《基础知识试题》、《文言文全解》四本共四个专题,以练习为主,对专题训练比较有效。
《百题大过关》跟《红对勾》一样,是分专题出书的。
不同点在于《百题》对同一个专题里面分类更加详细,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吃透各个小专题,适合基础训练。
另外,在语文这一科上,老师不建议初一初二的学生用《5年中考 3年模拟》。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或者说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1],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中的写作任务,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写”落实在每一篇课文中,有利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强写作积累与训练,从而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同时,这些写作任务的设定也在引导教师正确把握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早有论者建议,在使用统编语文教材时要努力“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2]。
为此,笔者对初中统编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中的写作任务进行梳理,以期语文教师能够高效使用习题中的写作训练。
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中写作任务的概况笔者梳理后发现,除了专门的写作训练安排,七、八、九年级教材的课后习题中分别有10课、10课、14课(合计34课)编排了写作训练。
这些写作训练较为集中地编排在每篇课文课后习题的“积累拓展”中,只有极个别编排在“思考探究”中。
整体来看,这些写作训练内容是全面的,训练方式是灵活的,均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深化对阅读的理解。
1.写作形式多样课后习题中的写作训练包括仿写、改写、续写等多种形式。
仿写。
仿写是锻炼学生分析结构、组织语言的重要方式,能激发学生(尤其低学段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写作难度,培养学生写正确句子的能力。
教材共有4课的课后习题包含仿写类写作训练,既有一句话的仿写,又有一段话的仿写。
比如:“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并尝试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没有一个不……没有一个不……’‘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
”(《纪念白求恩》,七年级上册)该题就是在对某句话赏析的基础上,再对这句话仿写。
改写。
改写是对原作进行改编,把一种文体转化为另一种文体。
教材中有6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包含改写类写作训练。
有的要求将古诗文改写为白话故事,比如:“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
中考作文写作: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在第一单元:仿写的四重境界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在第一单元安排了《学习仿写》这一写作专题。
教材主要从“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两个角度提供抓手,试图引导学生建立自觉的仿写意识,形成基本的仿写思路,养成良好的仿写习惯。
教材提供宏观指引,但宏观指引还不足以让学生依样画瓢,毕竟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模仿能力与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所呈现的仿写结果也是参差百态的。
教师如果仅仅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提示,而后将“写作实践”任选其一练习了事,显然有违教材编写意图,也不可能实现通过仿写“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教师应开展微观指导,通过交流、欣赏、比较、辨析等系列活动,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牵引与思路指引,帮助学生逐层深入理解仿写的实施策略与注意事项,在随文仿写中学习仿写,并以此提高写作的质量。
一、由此及彼,扩大画面某次批阅作文,在一堆作文里看到了某学生“春光正好,微风不躁”的句子,宛如清风拂面,困乏的眼皮竟为之一开。
后与该生交流,得知她借鉴了一句歌词“阳光正好,微风不噪”,只是改动一字。
还是这个女生,又一次在作文里用了这个句子。
可能是审美疲劳,也可能是不满她的安于现状不思求变,我要求她把这个句子换了。
很快,她交来了新的句子:“流光带笑,闲云不扰。
”这个学生没有另起炉灶而是直接仿写,所以快速完成了任务。
从阳光到春光,再到流光,词语发生了变化,但画面如出一体,情境一脉相承。
“微风”改为“闲云”,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改换的句子宁静温柔,从容美好,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何快速达成这样的效果?该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仿写思路,那就是由此及彼。
所谓由此及彼,其实就是由原句的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在这样的画面情境下的同类事物、相关事物、相似事物乃至相反事物。
原句写的是阳光、微风,使人联想到春天的美好画卷,明朗清丽,那么仿写时就围绕春天,去想象春天画面里的蓝天、白云、流水、青山、幽谷、竹林、野花、青草、彩蝶、黄蜂、早莺、新燕……调动生活与阅读体验由一类事物写开去,可以说写无止境。
初中作文课教案初中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这11篇初中作文教学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初中作文课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初中作文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较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
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二)讲授新课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
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
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
第22练:点面结合写作训练写作上的点面结合法,就是将最能表现文章主题、刻画中心人物的关键材料作为“点”安排在最突出的位置上,而把其他起补充、陪衬、铺垫、烘托以及联接过渡的材料作为“面”来谋篇布局的一种写作方法。
点面结合法体现了客观世界局部和整体、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符合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给人以真实现场的感受。
运用点面结合法还能多方面地烘托、展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之更加鲜明突出、有声有色,并能深刻地揭示事件的意义。
【技法指津】一、点面结合写场景场面描写要写人,但又不能只写单个的人,而常要写多个人;场面描写要写环境,但又不能单写环境,而要写出人与环境的关系。
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就能较好地处理一人和多人以及人和环境的关系。
请看《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的一个场景: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的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在这个场面中,作者意在写重点人物王熙凤的出场。
因此,文章先描写了王熙凤的语言,让读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点”的刻画;然后描写了众人“个个敛声屏气”、“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是“面”的烘托。
通过这样点面结合的描写,充分表现了王熙凤泼辣的性格,以及她在贾府非同一般的地位。
场面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既要写好“点”,又要注意写好“面”,因为面的描写,常常能够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
请看这样一段场面描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
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
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这是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牺牲的场面。
“清晰”的手这一“点”,正是在“雾蒙蒙”的草地这一“面”的烘托之下,才更显其清晰。
初中作文专题训练??切题教学设计初中作文专题训练??切题教学设计初中作文专题训练??切题教学设计初中作文专题训练??中心教学设计初中作文专题训练??结构教学设计初中作文专题训练??选材教学设计初中作文专题训练??内容教学设计初中作文专题训练??情感教学设计初中作文专题训练??切题教学设计初中作文专题训练??切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1.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
2.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引入新课:新课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我们掌握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
从今天开始,我们对中考作文进行专题训练,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愿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
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 自主学习得分点策略”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学生掌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
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
提升初中生写作水平的书籍有哪些书
在初中阶段,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升初中生写作水
平的书籍推荐,帮助他们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1.《写作是学习的终点:提升写作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本书从实际案例分析入手,引导读者学习如何结构文章、言之有物,提升写作表达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2.《初中生作文120篇:写作提分秘籍》
这本书包含各种类型的作文范文,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学习不同风格的表达方式,提高作文技巧与品质。
3.《写作技法与素材应用指南》
该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写作技巧和素材应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构思文章、提炼素材,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提高写作能力:从规范表达到独立思考》
这本书重点强调规范表达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写作基础,提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实用写作指导手册》
提供了大量实用的写作技巧,例如段落的连贯、段首句的设计、语言的精准等,适合初中生系统性提升写作水平。
以上是我为提升初中生写作水平推荐的一些书籍,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方
面有更好的表现和发展。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五本书籍,供读者选择,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