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课《观潮》一、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和同学交流。
答: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观察描写钱塘江大潮。
“潮来前”的景象:江面上很平静,观潮人的心情急切。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潮来时”的景象:潮的声大,潮头有数丈之高,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横贯江面。
给人的印象就是如巨雷般的大潮像千军万马席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奔来。
狂潮拍石,如同几里岸边同时金钟齐鸣。
“潮头过后”的景象:潮头汹涌,漫天卷地,余威犹在,恢复平静,水位上涨。
我印象最深的是“潮来时”的景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二、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第二课《走月亮》一、阿妈牵着我“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出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提示:山草、野花、月光倒映在溪水里,随着溪水流动着,就像是“流着山草、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这里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着。
这样写形象生动,写出阿妈对我的种种启示和引导,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含义。
预备(下)语文第一单元测验(时间:50分钟得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32分)(一)默写(12分)1、,水村山郭酒旗风。
2、孤山寺北贾亭西,。
3、古木阴中系短蓬,。
4、几处早莺争暖树,。
5、,雨后全无叶底花。
6、乱花渐欲迷人眼,。
(二)补全下列词语(8分)各出心()眼花()乱屈尊()贵呼朋引()辛勤劳()()花嫩叶()薄单弱颜色()丽(三)选出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2分)A、窠.巢(guǒ)应和.(hé) 嘹.亮(liáo) 披蓑带笠B、酝酿.(niàng) 抖擞.(sǒu) 黄晕.(yūn) 花支招展C、矜.持(jīn) 颔.首(hán) 斜倚.(yǐ) 出生名门D、浓郁.(yù) 茂.盛(mào) 措.词(cuò) 默默无闻(四)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窠巢:鸟住的窝。
B、抖擞:振作C、繁复新巧:繁多茂密D、颔首:点头(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的是( )(2分)A、她得意地摆动着柔长的枝条,一长串的小黄花都在微笑。
B、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六)、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应填入的词应该是()(2分)“花儿门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一切,慢慢地()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红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
她们彼此学习怎样()在枝头,怎样()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几分优美。
A、舒展抖动斜倚增添B、伸展颤动斜靠更添C、舒展斜倚颤动更添D、舒展抖动斜倚增添(七)选出下列对文章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之图画。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综合训练(一)(第一单元)题号 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47分)(一)选择题。
(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雏鸟(chú) 杭州(háng) 熟悉(xi)B.眼睑(jiǎn) 陪伴(péi) 趴下(pā)C.箩筐(16)框架(kuāng) 深幽(yōu)D.缠绕(chán) 长喙(yuán)享受(xi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嫌弃 青晨B.适宣 嗜好C.爱慕 榨油D.手 弹 捡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园林里的假山和水池,道旁的绿柳和鲜花,各有姿态,又相映成趣。
C.同学们个个斗志昂扬,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D.各种姿态的牡丹花竞相开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4. “香飘十里”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香气浓郁。
下列选项中的词语都含有夸 张成分的一项是( )。
A.惊天动地 装神弄鬼B.度日如年 一泻千里C.胆小如鼠 如花似玉D.车水马龙 绿草如茵 5.下列句子中,写法与其他几句不同的是( )。
A.用功学习的人把阅读当成乐趣,懒于进取的人却把阅读当成烦事。
B.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
C.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D.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 6.下列诗句中,没有借助具体事物表达诗人志向的一项是(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D.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7.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 我们学习莲叶吧, ;让我们学习荷花吧, ;让我们学习莲子吧, ;让我们学习藕吧, 。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体的最基本的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器官系统- 正确答案:A.细胞2. 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组成物质的是:-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核酸- D.植物细胞壁- 正确答案:D.植物细胞壁3. 植物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A.有紧密的细胞膜- B.有显著的细胞刚毛- C.有大中央空腔- D.有细胞壁- 正确答案:D.有细胞壁4. 下列器官对人体的排毒作用不正确的是:- A.肺- B.心脏- C.肝脏- D.肾脏- 正确答案:B.心脏5. 可以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正确答案:D.哺乳动物二、判断题1. 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功能不同。
- 正确答案:是2. 人体细胞内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
- 正确答案:是3. 植物与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膜和细胞核。
- 正确答案:是三、填空题1. 我们的身体由 __细胞__ 组成。
2. __细胞膜__ 是细胞的保护层。
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多了一个 __细胞壁__。
4. 植物通过 __光合作用__ 吸收和利用阳光能量。
5. 我们的身体内有 __多个器官系统__,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四、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人体的排泄器官。
- 答:人体的排泄器官主要包括肺、肝脏和肾脏。
肺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肝脏通过分解和转化有毒物质,将其排出体外。
而肾脏则通过尿液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剩的水分。
2. 人类与植物的排泄方式有何不同?- 答:人类的主要排泄方式是通过呼吸系统、肾脏和皮肤来进行排泄。
而植物则通过气孔呼吸、根系排泄和叶片排泄来进行代谢废物的排出。
3. 请简要介绍胎盘在哺乳动物中起到的作用。
- 答:胎盘是哺乳动物独有的特殊器官,它通过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联系,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传递、排泄物的排出等功能。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13.65扩大到原来的()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有()位小数,5.2×4.76的积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2.8=()0.13×0.28=()13×2.8=()0.013×28=()0.13×2.8=() 1.3×0.028=()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0.03与0.04的积是0.12。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3.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积()。
A.扩大到它的10倍B.扩大到它的100倍C.扩大到它的1000倍D.不变2.下面各算式中,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B.0.85×0.99C.0.85×1D.0.85×2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交换律D.乘法结合律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2.3×0○1 0.58×5.5○5.5×20.23×1○0.23 0.23×1.1○2.3×0.11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80×0.3= 1.1×9=2.列竖式计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__一、基础积累33分1、古诗默写10分1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2、下面的句子你一定很熟悉,你能正确书写出正确的汉字吗10分A、后来发生了fēn qí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那尽头有一口shuǐ bō lín lín 的鱼塘;B、母亲qiáo cuì 的脸上现出yāng qiú般的神色,我答应去看làn màn 的菊花,母亲xǐ chū wàng wài ;C、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妈妈问起时,我的心pēng pēng直跳,妈妈说这样贵重的东西不能zì zu zhǔ zhāng ; 3、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冬;B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C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B. 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C.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D.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清新;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C.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选自东方少年,本文原题为“后悔” ;D.散文诗两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6、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填写序号 4分A.各得其所B.自作主张C.絮絮叨叨D.不可抗拒1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了合适的安顿;2说话啰嗦,来回反复地说;3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4做事不与别人商量,擅自处置;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7分一陈太丘与友期29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7、解释加点的词12分1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 2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 ..3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 4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 ..5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 6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2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0、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秋天的怀念17分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章最后一段详写菊花的用意是什么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三平分生命21分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②然而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的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经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③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院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严肃地点头;仿佛作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气与责任的神情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一切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⑧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的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他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我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⑨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的说出并做到呢;15、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了光彩”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17、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具体描述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50字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参考答案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禅房花木深;潭影空人心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A分歧;水波粼粼 B憔悴;央求;烂漫;喜出望外 C怦怦;自作主张3、D4、A5、C6、1A 2C 3D 4B7、1丢下 2通“否” 3拉4约定 5才 6丢下、舍弃8、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9、B10、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11、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12、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13、这段话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的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深情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菊花象征着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揭示了主旨;“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和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了生活的真谛;14、A 15、①给妹妹输血;②和妹妹平分生命;16、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17、舍己为人的品质;18、提示:想像要合理,符合人物的身份及年龄特点,能围绕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想救妹妹的命去发挥即可;。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D5. A二、填空题6. 27. 3x - 58. 45°9. 1/210. 6三、计算题11. 原式 = 3 + 2 = 512. 原式 = 4x - 5y13. 原式 = 2x² - 7x + 314. 原式 = (x + 2)(x - 3)四、解答题15. 解:设未知数为x。
由题意得:3x + 5 = 14移项得:3x = 14 - 5解得:x = (14 - 5) / 3 = 316. 解:设未知数为x。
由题意得:2x - 1 = 7移项得:2x = 7 + 1解得:x = (7 + 1) / 2 = 417. 解:设未知数为x。
由题意得:x² - 9 = 0移项得:x² = 9开方得:x = ±318. 解:设未知数为x。
由题意得:3x + 2 = 5x - 4移项得:2x = 6解得:x = 319. 解:设未知数为x。
由题意得:(x + 3)(x - 2) = 0解得:x₁ = -3,x₂ = 220. 解:设未知数为x。
由题意得:x² - 5x + 6 = 0因式分解得:(x - 2)(x - 3) = 0解得:x₁ = 2,x₂ = 3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为示例,具体题目的答案需要根据实际的测试卷内容来确定。
如果需要针对特定题目的详细解答,请提供具体的题目内容。
第一单元测评一、积累与运用。
(38分)1.读拼音,写词语。
(7分)我们正在后院的bàn mǔ()空地上bō zhǒng(),jiāo shuǐ()。
忽然,几只白鹭翩翩飞来,那色素的pèi hé(),shēn duàn()的大小,一切都很shì yí(),就像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母亲fēn fù()我们,不要去惊扰白鹭。
我们不由得停下手中的工作,默默地欣赏着,沉浸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中。
2.选择题。
(10分)(1)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嫌.弃(xián)垂蔓.(màn)泡茶.(chá)嗜.好(shì)B.享.受(xiǎng)浸.泡(jìn)竹箩.(luǒ)白鹭.(lù)C.杭.州(háng)石榴.(liú)眸.子(móu)榨.油(zhà)D.眼睑.(jiǎn)音韵.(yùn)镜匣.(xiá)雏.鸟(chú)(2)下面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恩惠B.悠然C.爱幕D.懂得(3)丁丁急忙( )说:“小树苗不是我推倒的。
”(2分)A.分辨B.辩论C.争辩D.辩护(4)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香气逼人滚圆的身子轻巧的诗B.绿蔓繁茂鲜嫩的果实雪白的蓑毛C.悠然站立细腻的笼子仔细的绒毛D.桂花飘落疏松的球儿深幽的丛林(5)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和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2分)A.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B.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C.桂花纷纷落下来,像下了一场金色的细雨。
D.桃子、石榴、苹果把自己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
(6分)(1)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大学英语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听力理解(共20分)1. 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 问题一: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omorrow?A) Go to the library.B) Go to the cinema.C) Stay at home.答案:A- 问题二: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weather?A) It's too cold.B) It's just right.C) It's too hot.答案:B2. 听短文,完成以下信息。
- 短文摘要:The passage talk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the workplace.- 问题一: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答案: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问题二:Why are communication skills important?答案:They help to build relationships and resolve conflicts.二、词汇与语法(共30分)1. 选择填空。
- 例句:I have never been to Paris, but it is a place Iwould like to _______.A) visitB) visitsC) visiting答案:A2. 改错。
- 例句:She don't like to eat vegetables.答案:She doesn't like to eat vegetables.三、阅读理解(共30分)1. 阅读以下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 短文摘要:The text describes the benefits of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问题一: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mentioned in the text?答案:It can improve cognitive skills, enhance job opportunities, and promote cultural understanding.- 问题二:According to the text, what is the best age to start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答案:The best age is during childhood.四、写作(共20分)1.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理想中的大学生活。
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A. 住所B. 宫殿C. 祭祀用的神堂D. 陵墓2.印度种姓制度中,地位较高的被统治阶层是()A. 祭司、贵族B. 武士C. 商人D. 被征服者3.《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国度是()A. 古代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代印度D. 古代中国4.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唐律疏议》C.《拿破仑法典》D.《权利法案》5.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 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B. 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C. 建造巴黎圣母院D. 建造麦加清真寺6.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说:“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结果,按该国的法律,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
这部允许如此残暴行径的法律是()A. 民法法典B. 哈佛拉法典C. 汉谟拉比法典D. 婆罗门法典7.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最有可能见到的是( )A. 刹帝利与首陀罗因通婚受惩罚B. 伯利克里与将军们探讨军事问题C. 孝德天皇与大臣讨论改革问题D. 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8.创立了包括“0”在内的阿拉伯数字的是()A. 古代阿拉伯人B. 古代腓尼基人C. 古代印度人D. 古代希腊人9.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A. 宗教寺庙B. 法老陵墓C. 天文标记D. 神灵祭坛10.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A. 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 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 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 尼罗河是埃及人挖掘出来的11.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A. 伊朗B. 伊拉克C. 印度D. 沙特阿拉伯12.1901年,法国探险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迹中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圆柱上,刻着一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作业参考答案(95+卷面分5,共100分)一、积累运用。
(共27分)1.看拼音写词语。
(共8分,每字0.5分)2.清晨;桂花;悠然;身段;白鹭;忘却;镜匣;精巧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共6分,每字0.5分)(1)美中不足指指点点不动声色神气十足热泪盈眶鲜红嫩绿(2)D(1分)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4分)一首精巧的诗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5.根据“温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4分)(1)济南的冬天是很温和的。
(2)他的性格很温和,让人感觉很亲近。
6.(1)出行要有公德心,爱护公物很重要。
(2)上课专心勤思考,作业工整按时交。
(4分)二、阅读感悟。
(共38分)(一)(12分)1.外表好看(2分)2.对比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图虚名(4分)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分)4.王老师您不计个人名利与得失,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为祖国培育出无数栋梁。
感谢您,亲爱的王老师。
(3分)(二)《莲叶青青》(13分)1.荷叶长得茂盛的样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3分)2.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到了小莲叶快要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小叶蔫了。
(2分)3.不以为然;一脸欣喜;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3分)4.给孩子治疗头上的疮(2分)5. B (2分)(三)《芭蕉》(14分)1.(1)春意盎然 (2)生机勃勃(2分)2. 我们学校的一角就有几棵芭蕉,它们虽然饱经霜打雨淋、风吹日晒的折磨,却依旧是那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像健美的绿衣少女,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2分)示例:那一棵棵白杨像一个个钢铁战士,驻守在祖国的边疆。
3.芭蕉的样子芭蕉的生命力很强芭蕉出现在文人笔下的形象芭蕉的药用价值(4分)4.李清照(2分)5.作者欣赏芭蕉是因为它不仅有颀长秀美的身姿、素淡可爱的黄花,而且还有昂扬向上、不畏风雨的精神。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自测卷答案(自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卷面:5分)活动一:一、(21分)1.绿毯彩虹花蕾幽静柔美惊叹不已笨拙衣襟(8分)2.一碧千里襟飘带舞孤芳自赏心旷神怡翠色欲流顾影自怜力大无穷烟雨迷蒙线条柔美(9分)3.排比句即可(4分)二、(19分)1.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即使有千难万险, 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2分)2.示例: 轻抚我的面庞露珠滋润我的心田(3分)3.(1)豪德广场(2分)(2)不可以。
因为根据站牌上的内容可知, 此处3 路公交车的行驶方向与去枫树山的方向相反。
(4分)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8分)活动二:(一)草原(6分)1.B(2分)2.C(2分)3.示例: “来啦! 来啦! ”蒙古族同胞骑着马, 欢呼着来到我们面前。
他们在马背上热情地说: “欢迎你们来草原做客! 让我们给你们带路吧! ”(2分)活动三:(一)黄河魂(9分)1.浪涛铺天盖地滚滚而来, 腾空而起, 俯冲而下(1分)惊涛压向壶口, 巨浪接踵而至, 齐刷刷地跌进深渊(1分)2.C(2分)3.不同意。
“跌”字更能体现出瀑布的气势和力量,强调了水流下落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而“落”字相对较为平淡,无法突出瀑布的特点。
(3分)4.黄河魂指的是黄河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以及中华民族所拥有的精神内涵。
(2分)(二)欲擒故纵(10分)1.C(2分)2.忧愁愁眉苦脸(2分)3.很高兴很不开心愤怒得到的报酬减少了(4分)4.A D(2分)活动四:作文:30分。
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能量变化C. 是否有颜色变化D. 是否有状态变化2.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海水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克氢气与氧气反应,需要氧气的质量是:A. 8克B. 16克C. 32克D. 64克4.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A. 按照原子量B. 按照原子序数C. 按照电子数D. 按照质子数5. 以下哪个不是化学性质?A. 可燃性B. 还原性C. 氧化性D. 硬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需要遵守的两个原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
7.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__之一。
8.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________。
9.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
10.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12. 描述原子结构的基本粒子有哪些,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13. 解释什么是化学键,并简述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某化学反应中,1.5摩尔的A物质与2摩尔的B物质反应生成3摩尔的C物质。
如果反应中A物质完全消耗,求B物质的转化率。
15. 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C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计算1摩尔CaCO3的质量。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A.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新物质生成。
2. C. 蒸馏水是纯净物,因为它只包含水分子。
3. B. 根据化学方程式,2克氢气需要16克氧气。
4. B.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
5. D. 硬度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一个圆有()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倍。
2.一个圆的半径是1分米,直径是()分米,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3.圆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
4.要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定为()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用一张长8分米、宽6分米的纸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一个时钟的时针长5厘米,它转动一周形成的图形是(),这个时针的尖端转动一昼夜所走的路程是()厘米。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把圆形纸片按不同的方向对折,折痕一定都经过圆心。
()2.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直径的3.14倍。
()3.圆越大,圆周率也越大。
()4.一个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5.若大圆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4倍。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要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A.5B.2.5C.10D.152.一个圆的直径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这个圆的面积和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为()。
A.圆的面积大B.正方形的面积大C.两者的面积相等D.不能比较3.一个圆的半径由2厘米增加到3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A.12.56B.28.26C.15.7D.3.144.车轮滚动一周,求所行的路程就是求车轮的()。
A.直径B.周长C.面积D.半径四、计算题。
1.求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2.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解决问题。
1.一块圆形桌布,半径是6分米,给它的周围缝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这块桌布用料多少平方分米?2.一个直径为18米的圆形花坛,周围有一条宽1米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一根圆柱形木材,它的横截面的周长是1.884米,这根木材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4.一台压路机前轮的半径是0.4米,如果前轮每分转动6周,10分可以从路的一端行到另一端,这条路大约有多长?5.公园里有一个圆形的养鱼池,量得养鱼池的周长是100.48米,养鱼池的中间有一个圆形小岛,半径是6米。
第一单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执行C程序时,不是从main函数开始。
()2.C程序书写格式限制严格,一行内必须写一条语句。
()3.—个C程序可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
()4. C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函数。
()5.—个C程序只有在编译、连接成.cxc程序之后才能执行。
()6.在C程序中,注释说明只能位于一条语句的后面。
()二、单选题1.C语句的程序一行写不下时,可以 __________ OA.用逗号换行B.用分号换行C.用任意空格换行D•用回车换行2.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oA.C程序中,语句之间必须用分号分隔B.C程序中,多行语句可以写在一行上C.C程序中,可以不必包含主函数D.—个C程序,可以由多个函数组成3. C语言规定,在一个源程序中,main函数的位置 __________ 。
A.必须在最开始B.必须在系统调用库函数的后面D.必须在最后4. 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从 ________ 。
A .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B.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C .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D .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main函数结束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oA .在C程序中,main()函数必须位于程序的最前面B.C程序的每行中只能写一个语句C.C语言本身没有内置的输入输出语句D.在对C语言进行编译的过程中,不能发现注释中的错误三、填空题1. 一个C程序总是从_________ 开始执行。
2• C程序编译后生成_________ 文件,连接后生成__________ 文件。
3. C语言规定,一个语句必须以__________ 结尾。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X 2 . X 3 Z 4 .丁5 . V 6 . X二、单选题三、填空题1.主函数2 . .obj .exe 3 .;第二单元习题及参考答案—、判断题1.C语言不允许混合类型数据间进行运算。
第1课春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5.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
A.描写质地的:B.描写色泽的:C.描写生长旺盛的:6.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
请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间接地写出了春草的茂盛与可爱。
2.C。
3.不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4.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写出了百花竞相开放,充满勃勃生机情景。
5.质地:嫩嫩的,软绵绵色泽:绿绿的旺盛: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6.“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展现了未来的美好生活,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言之有理即可)(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2023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测试题答案
第一单元
(90+卷面分10,共100分)
任务一:领略文字之美(共计31分)
1.看拼音,写词语。
(7分,每空1分)
坑坑洼洼鹅卵石牵牛花庄稼成熟稻子犹如
2.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1分)
人声鼎沸震耳欲聋锣鼓喧天
鸦雀无声昂首挺胸山崩地裂
低声细语悄无声息响彻云霄
(1)响彻云霄 (2)锣鼓喧天
3.意思对即可(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分)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1分)
(1)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奇特、雄伟、壮观等。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齐头并进,飞奔而来,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时间很短,片刻或一瞬间。
(4)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B
任务二:感悟语言之美(共29分)
(一)走月亮(节选)(11分)
1.(1)秋天洱海边(2)明亮柔和(3)溪水鹅卵石小水塘(7分)
2.在月亮下散步。
(2分)
3. (1)В (2)А(2分)
(二)巫峡赏雾(节选)(8分)
1.浓厚、遮挡;轻盈、飘逸(2分)
2.好心的“神女”哟,你是不是又要去盗父王的宝剑斩杀搅乱峡江水道的恶龙?(2分)
3.C(2分)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分)
(三)五月的田野(10分)
1.无与伦比小心翼翼(2分)
2.喜爱;快乐(2分)
3.黄黄的麦子、青青的豆荚;熟了的麦子、豆散发的清香(4分)
4.①②③④⑤(2分)
任务三:畅写自然之美(30分)
略。
第一单元《童年的朋友》第1学时:一、课前先学3. z hîu gū nong jiáchãng zōng zǔzhîu púliǔ4.(1)小声说话(多指自言自语,并带不满情绪)。
(2)许多头发顺着聚在一起。
(3)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泛指咒骂。
(4)马颈上的长毛(5)形容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二、课堂探究(1)“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2)段落:(1)︱(2)——(6)︱(7)大意:(一)描写外祖母的外貌,(二)描写外祖母的形象,(三)叙述外祖母的影响。
三、略第2学时:(二)问题探究1.外祖母的温和善良,温暖了作者一颗冷漠黑暗的心,使其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
(有道理即可。
).明确:①说话的语气“温暖而柔和”。
②对于睡觉问题的处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
③关于奶瓶的问题的处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
2. 明确:写出外祖母生活的不如意,也为后文写外祖母对“我”态度的温和作反衬。
3. 明确:慈爱、开朗、乐观、坚毅、勤劳能干。
慈爱——“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乐观、坚毅——“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通过她的眼睛……温暖的光芒”。
勤劳能干——“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举动像大猫似的轻快儿敏捷”(表明外祖母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和艰辛的生活)(穿插三次对眼睛的描写)4. 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明确:①描写声音和动作的句子:“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把语音比作鲜花,这个比喻又鲜艳又奇妙,非常富有美感,外祖母的形象也写得非常美好。
②用“驼背”比外祖母的腰,写出了外祖母的辛劳,把外祖母比作猫,调皮中写出了外祖母的勤劳能干,也表现出“我”和外祖母的“朋友关系”。
极富表现力和饱含感情的词语:明确:“愉快”“快活”“年轻”“明朗”“快乐”“温暖”“轻快”“敏捷”“可爱”。
都是褒义词,表达了对外祖母的赞美。
三、达标检测1.答:这两段讲了外祖母是我童年的朋友2.答:不能。
因为“瞪”含有怒意,与上文的微笑有矛盾3.答:表达了作者对外祖母的喜爱与赞美,赞美了外祖母面对生活的艰辛,依然乐观年轻的心态。
4.答:理解:四、1、外祖母有坚毅的精神,她开朗乐观年轻。
外祖母的温和善良,温暖了作者一颗冷漠黑暗的心,使其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
(有道理即可。
)《一面》第1学时:一、课前先学1.jiào jiǒng küi suō zì tuí nûâ xūn sǒu zâng wù2.挲窘颓已4.(1)记叙的要素有六个,即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叫做“六要素”。
(2)记叙文中的顺序指的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安排材料的先后主要的有:此外,还有按照事物的性质安排顺序、按照感情的发展变化安排顺序等。
时间顺序,也可以说是事物发展的顺序。
记叙文以记人记事为主,人物的活动离不开事件,所以,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即时间的先后来展开记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顺序。
空间顺序,即按照地点的不同、空间的变换来安排文章的材料。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有空间顺序,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
(3)按时间和事物发展的过程来叙述故事,可以有多种方式,通常用到的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二、课堂探究(二)(2)文章按时间发展顺序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我”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第二部分写(“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
第一部分 1—38 可分三层1—2 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3—17 写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18—38 写“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
第二部分也可以分三层:第一层:(“这事到现在……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写“一面”给“我”的鼓舞——“我”更加坚强起来。
第二层:(“现在……继续前进。
”)写对鲁迅先生的悼念——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第三层:(最后一节)写作本文的缘由——“我”不能自己。
(3)通过对鲁迅先生外貌、语言、举止、神情的观察来了解认识鲁迅的。
(4)提示:“瘦”。
“瘦”是鲁迅先生顽强战斗忘我工作的结果。
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
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
这样反复描写,说明鲁迅先生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人类的革命事业,他“无私奉献,自我牺牲”。
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三、达标检测1.窖颓挲 wù chïu chú zì 2.B3.(1)C(2)观察的角度不同: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
(3)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痛恨反动派,意志顽强等。
第2学时:二、课堂探究(1)①鲁迅先生不顾自己的身体,奋笔疾书,坚持革命斗争。
②鲁迅先生十分同情和体恤穷人。
③鲁迅先生非常关心青年的进步成长。
(要结合文中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
)(2)“鲁迅先生给了我极大的精神鼓舞,即使我受尽非人的虐待,哼都不哼一声。
”(3)“鲁迅先生同我们是一起的”,这句话的含义: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我亲身感到了他与劳动人民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感到了他对一个进步青年诚挚的关心和爱护,这让“我”在种种困难面前都能顽强不屈地咬紧牙关、昂首前行。
这句话是青年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三、达标检测1.写我有幸见了鲁迅先生一面。
2.语言、肖像、心理。
(例句略)3.表明鲁迅长期投入“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也充分表现出了“我”对鲁迅的关爱之情。
4.“乱蹦”反映了我内心的激动,“没有蹦出来”,说明“我”对当时社会黑暗环境的警觉,表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爱护。
5.“同志”表示志同道合,鲁迅和广大革命者包括广大的共产党人有着共同的革命志向;“朋友”表示亲密无间,鲁迅热爱广大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父亲”表示尊敬热爱;“师傅”表示循循善诱,鲁迅热忱地指导广大革命青年。
《我的老师》第1学时:一、课前先学1.⑴①嗑②瞌③磕⑵①卷②卷③券2.①sì②shì③tuì④nì⑤ōu3.①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
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②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蔡老师课外教我们跳舞;③蔡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蔡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蔡老师写字;⑥蔡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我睡梦中去找老师。
③略三、达标检测略《我的老师》第2学时:二、课堂探究1. ①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
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
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②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
(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2)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3)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2.(1)“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2)“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作者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5)“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作者思念老师的感情。
三、达标检测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二、课堂探究1.作品: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大楼、纽约大学教职员工住宅大厦、大众化公寓、费城社会公寓、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荣誉:“人民建筑师”光荣称号、纽约荣誉奖章、“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贝聿铭年”、“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普茨克奖”、海外华人“艺术三宝”之一。
(说明:在了解“荣誉”时,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侧面描写。
)2.(1)现代与传统结合;(2)与周围自然景物相辅相成;(3)运用光影美学;(4)创新超前;(5)平民化。
3.说明:在这一环节教学中要结合具体语言进行探究,对如下几句话的含义,一定要让学生明白:(1)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总是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
(含义:贝聿铭的设计往往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超前意识,所以在当时不能为人们接受,而当人们懂得了他的设计意图以后,就会认识到它的价值。
)(2)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
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含义:“中国建筑的根”指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好的“根”是指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枝”指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插枝”指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3)“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含义:表现了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心。
)三、达标检测A D A第2学时:二、课内探究①贝聿铭作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他已不仅仅是在设计建筑,从事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而是在用“笔和尺“进行艺术创作,设计给人带来美感和享受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