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激隔离开关电源原理及应用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99.00 KB
- 文档页数:25
反激电路emc解决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的概述中,我们将介绍反激电路以及与之相关的电磁兼容性(EMC)问题。
反激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拓扑,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它是一种能够将电能从输入端传输到输出端的电路。
然而,这种电路设计也常常伴随着EMC问题的产生。
EMC问题是指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受干扰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同时也会对周围的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干扰。
因此,解决反激电路的EMC问题对于确保设备性能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首先介绍反激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其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常见的电路结构。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EMC问题的产生原因。
这些原因可能包括电路布局不良、信号线干扰、电磁辐射等。
进一步了解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将有助于我们寻找解决EMC问题的方法。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强调EMC问题的重要性,并探讨反激电路EMC 解决方法。
这些解决方法可能包括电路布局优化、滤波器设计、屏蔽技术等。
通过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反激电路的EMC问题,从而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其它设备间的互操作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反激电路以及与之相关的EMC问题,理解其产生原因,并了解一些解决EMC问题的方法。
这对于从事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旨在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具体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本篇长文旨在探讨反激电路中可能出现的EMC(电磁兼容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为了更好地组织内容,本文将采用以下结构:1. 引言:首先介绍本文所讨论的问题领域,包括反激电路和EMC问题的概述。
通过对这些基本知识的介绍,读者可以对后续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反激电路的基本原理和EMC问题的产生原因。
反激式开关电源(flyback)是一种常见的电源结构,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效率高等优点,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和通信设备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反激式开关电源环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工作原理、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1.1 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反激式开关电源由输入滤波器、整流桥、高频变压器、功率开关器件、输出整流滤波器、控制电路等组成。
其中,高频变压器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关键部件,通过变压器实现输入电压的隔离和变换,功率开关器件则控制变压器的工作状态,实现电源的调节和稳定输出。
1.2 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反激式开关电源通过功率开关器件周期性地将输入电压斩波,将输入电能存储在变压器的磁场中,然后再将其转换为输出电压。
在工作周期的后半段,存储的能量释放到输出负载上,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通过控制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和断态时间,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和稳定。
二、反激式开关电源环路设计的基础知识2.1 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步骤(1)确定电源的输入输出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负载调整范围等;(2)选择功率开关器件和高频变压器:根据电源的输入输出参数和工作频率选择合适的功率开关器件和高频变压器;(3)设计反激式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根据所选的功率开关器件和高频变压器设计相应的控制电路,包括PWM控制电路、电源启动电路等;(4)设计输入输出滤波器和保护电路:设计输入输出滤波器,保证电源的输入输出稳定和干净,设计过压、过流、过温等保护电路,保证电源的安全稳定工作。
2.2 反激式开关电源环路设计的注意事项(1)磁性元件的设计:高频变压器和输出感应元件的设计是整个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关键,应合理设计磁芯、线圈匝数等参数,保证磁性元件承载功率、效率和体积的平衡;(2)功率开关器件的选择和驱动:应选择合适的功率开关器件,并设计合理的驱动电路,保证功率开关器件的可靠工作和转换效率;(3)控制电路的设计:应根据功率开关器件的工作特性和工作频率设计合适的PWM控制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保证电源的稳定可调;(4)输入输出滤波器和保护电路的设计:应合理设计输入输出滤波器和保护电路,保证电源的输入输出稳定和安全可靠。
因该电源是公司产品的一个配套使用,且各项指标都不是要求太高,故选用最常用的反激拓扑,这样既可以减小体积(给的体积不算大),还能降低成本,一举双的!反激拓扑的前身是Buck-Boost变换器,只不过就是在Buck-Boost变换器的开关管和续流二极管之间放入一个变压器,从而实现输入与输出电气隔离的一种方式,因此,反激变换器也就是带隔离的Buck-Boost变换器。
先学习下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简单介绍下1.在管子打开的时候,二极管D1反向偏置关断,电流Is流过电感L,电感电流IL线性上升,储存能量!2.当管子关断时,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电感两端电压反向为上负下正,二极管D1正向偏置开通!给电容C充电及负载提供能量!3.接着开始下个周期!从上面工作可以看出,Buck-Boost变换器是先储能再释放能量,VS不直接向输出提供能量,而是管子打开时,把能量储存在电感,管子关断时,电感向输出提供能量!根据电流的流向,可以看出上边输出电压为负输出!根据伏秒法则Vin*Ton=Vout*ToffTon=T*DToff=T*(1-D)代入上式得Vin*D=Vout*(1-D)得到输出电压和占空比的关系Vout=Vin*D/(1-D)看下主要工作波形从波形图上可以看出,晶体管和二极管D1承受的电压应力都为Vs+Vo(也就是Vin+Vout);再看最后一个图,电感电流始终没有降到0,所以这种工作模式为电流连续模式(Ccm模式)。
如果再此状态下把电感的电感量减小,减到一定条件下,会出现这个波形!从上图可以看出,电感电流始终降到0后再到最大,所以这种模式叫不连续模式(DCM模式)。
把上边的Buck-Boost变换器的开关管和续流管之间加上一个变压器就会变成反激变换器!还是和上边一样,先把原理大概讲下:1.开关开通,变压器初级电感电流在输入电压的作用下线性上升,储存能量。
变压器初级感应电压到次级,次级二极管D反向偏置关断。
反激式开关电源工作时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电路:
Mos管控制原边(左侧)电流的通断。
Mos管导通时:
电感充电(实则为建立磁通),副边二极管截止,无电流。
Mos管断开时:
由于电流不同突变(实际上是磁通不能突变),于是在副边形成感应电流,二极管导通。
原边反射电压:
副边有电流流通时,会在原边感应出一个电压(下+上-),叠加在输入电压上。
原边的尖峰电压:
由于漏电感的存在,该部分的磁通没有通过磁芯耦合到副边,因此mos管断开时,会产生很大的电压来维持电流,从而达到维持磁通的目的。
振荡波形:
Mos管关断时尾部有振荡,是由于开关电流工作在断续模式时,能量释放完全后,原边、副边无电流。
此时原边的电路可以等效为电源+电感+电容(Mos管输入电容),发生谐振。
实测波形如下:
(黄色为mos驱动,绿色为mos管的VDS,粉色是原边线圈的电流)。
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其工作原理
是通过快速开关管(MOSFET或IGBT)周期性地开关电源输入侧的电压,
使得变压器的磁场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形成高频交流电,经过输出整
流滤波后得到所需的直流输出电压。
下面是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的详细工作原理介绍:
1.输入侧电压整流:输入电源的交流电压经过整流电路,转换为半波
或全波的脉冲电流,较低的电压通过滤波电容进行滤波,变为直流电压。
2.输入电感存储能量:变压器的输入侧有一个电感,当开关管导通时,电感存储电能,当开关管截止时,电感释放储能,产生电压波动,使得输
入侧电流减小。
3.开关管驱动: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来实现周期
性地开关输入侧电压。
控制电路检测到输出电压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开关
管导通,电感储能;当输出电压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开关管截止,电感释
放能量。
4.变压器传递能量:当开关管导通时,电感储能产生的磁场将能量传
递到变压器绕组中;当开关管截止时,电感的储能释放,磁场消失,变压
器的绕组感应出变化的磁通,产生高频交流电。
5.输出整流滤波:变压器传递出的高频交流电经过输出端的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经过滤波电容进行滤波,去除残余的脉动,
得到平滑的直流输出电压。
6.控制反馈:控制电路会不断检测输出电压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使得输出电压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设计一、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1.输入滤波电路: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滤波,消除噪声和干扰。
2.整流电路:将输入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3.开关变压器:通过变压器实现电压的升降。
4.开关管:通过快速开关控制电源的输出。
5.输出滤波电路:对输出电压进行滤波,减小纹波。
二、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步骤1.确定需求:首先需要确定设计要求,包括输出电压和电流、负载稳定性要求、效率要求等。
2.选择开关管和变压器: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关管和变压器,考虑其最大工作电流和功率损耗。
3.转换频率的选择:根据应用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转换频率。
较高的频率可以减小变压器的尺寸,但也会增加开关管的功耗。
4.控制电路设计:设计开关管的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确保开关管的正常工作和保护电路的可靠性。
5.输出滤波电路设计:设计输出滤波电路,用于滤除输出电压中的高频噪声和纹波,提高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6.开关电路设计:设计开关电路,确保开关管的快速开关和可靠性。
7.其他辅助电路设计:如过温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等。
8.电路板布局和布线:根据电路设计和要求进行电路板布局和布线,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9.电路仿真和调试:使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实际的电路调试,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注意事项1.高效率设计:选择合适的元件和电路设计,减小功率损耗,提高电源的整体效率。
2.稳定性设计:考虑负载稳定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和滤波电路,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3.保护设计:考虑过温、过流、短路等保护功能的设计,保护电源和负载器件的安全。
4.电磁兼容设计:反激式开关电源中产生的高频噪声易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扰,需要采取适当的电磁屏蔽和滤波措施。
5.安全性设计:合理设置安全保护电路和安全措施,确保电源在故障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断电源,保护用户的安全。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设计出一台高效、稳定、安全的反激式开关电源,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很完整】⽜⼈教你开关电源各功能部分原理分析、计算与选型1 开关电源介绍此⽂档是作为张占松⾼级开关电源设计之后的强化培训,基于计划安排,由申⼯讲解了变压器设计之后,在此⽂章中简单带过变压器设计原理,重点讲解电路⼯作原理和设计过程中关键器件计算与选型。
开关电源的⼯作过程相当容易理解,其拥有三个明显特征:开关:电⼒电⼦器件⼯作在开关状态⽽不是线性状态⾼频:电⼒电⼦器件⼯作在⾼频⽽不是接近⼯频的低频直流:开关电源输出的是直流⽽不是交流也可以输出⾼频交流如电⼦变压器1.1 开关电源基本组成部分1.2 开关电源分类:开关电源按照拓扑分很多类型:buck boost 正激反激半桥全桥 LLC 等等,但是从本质上区分,开关电源只有两种⼯作⽅式:正激:是开关管开通时传输能量,反激:开关管关断时传输能量。
下⾯将以反激电源为例进⾏讲解。
1.3 反激开关电源简介反激⼜被称为隔离buck-boost 电路。
基本⼯作原理:开关管打开时变压器存储能量,开关管关断时释放存储的能量反激开关电源根据开关管数⽬可分为双端和单端反激。
根据反激变压器⼯作模式可分为CCM 和DCM 模式反激电源。
根据控制⽅式可分为PFM 和PWM 型反激电源。
根据驱动占空⽐的产⽣⽅式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反激开关电源。
我们所要讲的反激电源精确定义为:电流型PWM 单端反激电源。
1.4 电流型PWM 单端反激电源此类反激电源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适⽤⼩功率电源。
此类反激电源缺点:功率较⼩,⼀般在150w 以下,纹波较⼤,电压负载调整率低,⼀般⼤于5%。
此类反激电源设计难点主要是变压器的设计,特别是宽输⼊电压,多路输出的变压器。
2 举例讲解设计过程为了更清楚了解设计中详细计算过程,我们将以220VAC-380VAC 输⼊,+5V±3%(5A),±15±5%(0.5A)三路共地输出反激电源为例讲解设计过程。
提出上⾯要求,选择思路如下:提出上⾯要求,选择思路如下:电源总输出功率P=5*5W+15*0.5*2=40W 功率较⼩,可以选择反激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工作原理解析及正反激电路图解
本文将介绍开关电源的工作流程,开关电源正激电路、反激电路原理图及工作过程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开关电源就是用通过电路控制开关管进行高速的导通与截止,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率的交流电提供给变压器进行变压,从而产生所需要的一组或多组电压。
转为高频交流电的原因是高频交流在变压器变压电路中的效率要比
50HZ高很多.所以开关变压器可以做的很小,而且工作时不是很热,成本很低。
如果不将50HZ变为高频,那幺开关电源就没有意义。
开关电源的工作流程是:
电源→输入滤波器→全桥整流→直流滤波→开关管(振荡逆变)→开关变压器→输出整流与滤波。
交流电源输入经整流滤波成直流
通过高频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将那个直流加到开关变压器初级上
开关变压器次级感应出高频电压,经整流滤波供给负载
输出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PWM占空比,以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
交流电源输入时一般要经过厄流圈一类的东西,过滤掉电网上的干扰,同时也过滤掉电源对电网的干扰;
在功率相同时,开关频率越高,开关变压器的体积就越小,但对开关管的要求就越高;
开关变压器的次级可以有多个绕组或一个绕组有多个抽头,以得到需要的输出;。
反激开关电源问题解决措施反激开关电源问题解决措施1. 问题描述反激开关电源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工作不稳定、效率低下、电磁干扰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源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解决。
2. 了解反激开关电源原理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反激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反激开关电源是一种利用变压器技术实现的闭环控制系统,在输入端使用开关管进行正负半周期控制,通过变压器的变压比实现电压的升降。
它以电压波形为基础,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断路时间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
它还应用了反馈控制和保护电路来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问题的根源分析在了解了反激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之后,我们可以针对常见问题进行根源分析,以便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1 工作不稳定工作不稳定是反激开关电源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主要原因可能包括电源设计缺陷、元器件质量不达标、环境温度过高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全面评估电源设计,确保电源参数满足要求。
选用优质的元器件、保持适当的散热和增加温度保护措施也可以提高电源的稳定性。
3.2 效率低下效率低下是反激开关电源的另一个常见问题。
造成效率低下的原因可能包括负载不匹配、损耗较大的元器件选用、工作频率过低等。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元器件的选择、增加热管理措施、合理设计电源的负载等方式来减少能量损耗。
3.3 电磁干扰反激开关电源还常常伴随着电磁干扰问题,这对周围的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了噪声干扰。
在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优化电源布局、增加滤波器、合理设计接地方案等。
4. 解决措施与方法在了解了问题的根源之后,接下来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4.1 优化设计在电源设计中,合理选择元器件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我们可以选用低损耗、高可靠性的元器件,同时也可以通过降低工作频率、增加输入输出滤波器等手段来优化设计。
4.2 加强散热和温度保护电源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会影响其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引言: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源电路,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能够实现高效率、稳定输出的电源供应。
本文将介绍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一、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概述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是一种采用反激式开关电源拓扑结构的电路。
它由输入电源、变压器、开关管、输出滤波电容等组成。
其中,开关管起到开关作用,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实现能量的转换和稳定的输出。
二、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原理1. 输入电路:将输入电源接入电路中,一般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直流电经过滤波电容后,进入后续的电源电路。
2. 变压器: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中的变压器是一个重要的元件。
它能够实现电压的变换和隔离,同时也是能量传递的关键部分。
变压器通过磁耦合作用,将输入电压转换为合适的电压供给开关管。
3. 开关管:在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中,开关管起到开关作用,控制能量的流动。
常用的开关管有MOSFET和IGBT等。
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可以实现能量的转换和电源输出的稳定。
4. 控制电路: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中的控制电路起到控制开关管工作状态的作用。
控制电路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器、反馈电路等组成。
PWM控制器用于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时间,从而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
5. 输出滤波电容:为了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和噪声,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中通常会添加输出滤波电容。
滤波电容能够平滑输出电压,提高电源的稳定性。
三、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工作过程1. 开关管导通状态:当PWM控制器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导通,输入电源通过变压器传递能量给输出端,同时滤波电容会储存一定电量。
2. 开关管关断状态:当PWM控制器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关断,此时变压器的磁场能量会释放,电流不再流向输出端,滤波电容会释放能量给输出端。
通过不断交替的导通和关断,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能够实现能量的转换和稳定输出。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变压器:交流电源首先经过输入变压器,将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为所需要的较高或较低的交流电压。
2. 整流电路:经过输入变压器的交流电被整流电路转换为脉冲状的直流电。
3. 滤波电路:经过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经过滤波电路使电压变得更加平滑稳定。
4. 开关电路:滤波后得到的直流电经过开关电路,由开关芯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产生一系列短暂的高频脉冲。
5. 变压器:开关电路产生的高频脉冲信号经过变压器,通过变压器的变比关系将电压转换为所需要的输出电压。
6. 输出滤波:经过变压器转换后得到输出电压,再经过输出滤波电路,进一步平滑和稳定输出电压。
7. 输出电路:最后将输出电压提供给负载进行使用,保证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质量。
以上就是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通过交流输入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开关电路、变压器、输出滤波、输出电路等组成,完成从输入交流电源到输出直流电压的转换。
反激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电感计算反激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电源设计,其工作原理涉及到变压器和电感的计算。
在了解反激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计算变压器和电感参数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反激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反激开关电源由输入滤波电路、整流电路、能量存储元件、PWM控制电路和输出稳压电路等部分组成。
其中,能量存储元件通常采用电感元件,用于存储能量并实现电压转换。
PWM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通断来调节输出电压,从而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
在反激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中,输入电压首先经过输入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处理,然后经过整流电路转换为脉冲电压输入到能量存储元件中。
能量存储元件中的电感在输入信号变化时会存储和释放能量,从而实现电压转换。
PWM控制电路会根据输出电压的反馈信号来控制开关管的通断,调节输入到变压器的信号,从而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
在设计反激开关电源时,变压器和电感的参数计算是至关重要的。
变压器的参数包括匝数、芯型、匝比等,而电感的参数则包括电感值、电流波形等。
在计算变压器的参数时,需要根据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等参数来确定变压器的匝数和匝比,以及芯型的选择。
在计算电感参数时,则需要考虑电感值的大小以及电流波形对电感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变压器和电感的参数计算时,要考虑电路的效率、功率损耗以及工作频率等因素,以确保电源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防止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问题,以满足相关的电磁兼容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反激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其工作原理和计算变压器、电感等参数。
通过合理设计和计算,可以实现电源设计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1。
psr反激开关电源反馈原理反激开关电源是一种常用的电源拓扑结构,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
在反激开关电源中,反馈回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
这里将详细介绍反激开关电源反馈原理的相关内容。
反激开关电源的反馈回路一般由误差放大器、比较器和控制器等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采样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之间的差异,并将这个差异放大后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控制器调整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以使输出电压稳定在预设的值。
误差放大器是反馈回路的核心部分,它将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差分运算,产生一个误差信号。
误差放大器一般采用运算放大器实现,通过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可以对误差信号进行放大或压缩,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比较器是将放大后的误差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的部分。
当误差信号大于参考电压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控制器会减小开关管的导通时间,降低输出电压;当误差信号小于参考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控制器会增加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提高输出电压。
通过比较器的工作,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控制器是反馈回路中的决策执行部分,根据比较器输出的信号确定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时间。
控制器采用逻辑电路实现,根据比较器的输出状态决定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在反激开关电源的反馈回路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的匹配,通常应选择合适的参考电压并进行稳定化,以保证反馈回路的准确性。
其次是对反馈回路的相位裕度进行控制,相位裕度过小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而过大则可能引起过渡过程的趋肤现象。
反激开关电源反馈原理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参考相关书籍、学术论文和专业技术文档。
例如,《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电源技术与设计》等书籍提供了详细的反激开关电源反馈原理解析和设计方法。
此外,国内外学术期刊中也有大量的关于反激开关电源反馈原理的研究论文,可以从中获取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反激式开关电源工作时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电路:
Mos管控制原边(左侧)电流的通断。
Mos管导通时:
电感充电(实则为建立磁通),副边二极管截止,无电流。
Mos管断开时:
由于电流不同突变(实际上是磁通不能突变),于是在副边形成感应电流,二极管导通。
原边反射电压:
副边有电流流通时,会在原边感应出一个电压(下+上-),叠加在输入电压上。
原边的尖峰电压:
由于漏电感的存在,该部分的磁通没有通过磁芯耦合到副边,因此mos管断开时,会产生很大的电压来维持电流,从而达到维持磁通的目的。
振荡波形:
Mos管关断时尾部有振荡,是由于开关电流工作在断续模式时,能量释放完全后,原边、副边无电流。
此时原边的电路可以等效为电源+电感+电容(Mos管输入电容),发生谐振。
实测波形如下:
(黄色为mos驱动,绿色为mos管的VDS,粉色是原边线圈的电流)。
兼容充电协议充电器反激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嘿呀!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兼容充电协议充电器反激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首先呢,咱们得知道啥是反激开关电源呀?哎呀呀,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转换方式啦!
在这个兼容充电协议的充电器里,反激开关电源可是发挥着大作用呢!它是怎么工作的呢?哇,这可有的说啦!
1. 输入部分
当电源接通的时候呀,电流就从输入端进来啦!这时候,就像打开了一个神奇的大门,电能开始了它的奇妙之旅呢!
输入的电能需要经过一些滤波和整流的处理呀,这是为了让电流变得更加稳定和纯净哟!哎呀,这可重要啦,如果不处理好,后面的工作可就麻烦喽!
2. 变压器部分
接下来,就轮到变压器登场啦!变压器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它能改变电压的大小哟!
反激式的变压器呢,在工作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哦。
当开关管导通的时候,能量被存储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里。
然后呀,当开关管关闭的时候,存储的能量就被传递到次级绕组啦!哇,是不是很神奇呀?
3. 输出部分
经过变压器的处理,电能就来到了输出部分啦!
这时候,又需要进行一些滤波和稳压的操作呢,为的是让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符合我们的要求呀!不然,要是电压不稳定,那给设备充电可就危险啦!
4. 控制部分
还有哦,控制部分也很关键呢!它就像是这个电源的大脑一样,指挥着整个工作过程。
控制部分要根据输入和输出的情况,来决定开关管的导通和关闭时间呀!这可需要精确的计算和控制,不然电源的效率和稳定性都会受到影响哟!
总之呀,兼容充电协议充电器反激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可真是复杂又有趣呢!通过各个部分的协同工作,才能为我们的设备提供稳定、安全的充电哟!哎呀呀,希望我讲的这些能让您对它有个大概的了解呀!。
反激式开关电源目录一.开关电源总框图:2二.原理图4三.电源输入6四.电源输出6五.整流桥和滤波电路7六.漏极钳位保护10七.反馈电路11八.输出电路12九.变压器12十.PCB13十一.元件清单14一.开关电源总框图:二.原理图三.电源输入最小输入交流电压:85V最大输入交流电压:265V二极管导通时间:2.69 ms估计效率:ŋ = 78.0 %损耗分配因子:0.46 (Z表示次级损耗与总损耗的比值,Z=0表示全部损耗发生在初级,Z=1表示发生在次级)四.电源输出输出1:电压:12V电流:1A功率:12W输出2:电压:5V电流:0.1A功率:0.5W总功率:Po = 12.5W五.整流桥和滤波电路上图为整流桥整流后的波形,交流电50Hz,则周期为T=20mS,tc为二极管导通时间1.整流桥:最小直流输入电压:Vdc(min) = 根号2 * Vac(min) = 120.19V最大直流输入电压:Vdc(max) = 根号2 * Vac(max) = 374.71V 输入功率:Pin = Po / ŋ = 16W整流桥反向击穿电压Umax为最大交流输入电压Ubr >= 468.4V整流桥有效电流Umin为最小输入电压为开关电源功率因数(0.5~0.7,取0.7)Irms = 0.27AIAVG = (0.6~0.7)Irms = 0.65 * 0.27 = 0.18A2.滤波电容Umin为最小交流输入电压UImin为最小直流输入电压= Pin / Iavg = 89V 取90V C1 = 37uF3.共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的电感量与额定电流有关六.漏极钳位保护MOS管由导通到截止时,会的初阶绕组上产生尖峰电压和感应电压,其与直流高压叠加在MOS管的漏极上,容易损坏MOS管,因此加了钳位保护电路输入直流电压的最大值UImax、一次绕组的感应电压UOR、钳位电压UB与UBM、最大漏极电压UDmax、漏一源击穿电压U(BR)DS七.反馈电路稳压管VR2利用调节流过自身的电流大小(端电压基本不变)来满足负载电流的改变,并和限流电阻R5配合将电流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以适应电网电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