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著作诗经硕鼠读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14.45 KB
- 文档页数:6
经典著作诗经硕鼠读后感经典著作诗经硕鼠读后感一中华经典——《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诗经》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诗经》所蕴含的宝贵哲理,可以成为我们一生的文化资产。
今天,我读了诗经中的名篇《硕鼠》。
《硕鼠》是一首政治讽喻诗。
这首诗运用比拟手法把压榨人民的统治者惟妙惟肖地比作大老鼠,发誓要离开它,表现出了无比愤慨的阶级对立情绪。
这个比喻把剥削阶级贪婪、残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识反映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又加以夸张,突出了硕鼠由于贪吃而体态肥硕,借以突出了剥削阶级的贪得无厌,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这首诗共分三章,每章八行。
各章均重叠硕鼠,把剥削阶级丑恶的面目揭露无余,也强烈地抒发了被剥削者切齿痛恨他们的仇视情绪。
令我为之感慨万千。
更为重要的是,这首诗每章的末两句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表达了一种向往、追求没有剥削、压迫,充满欢乐的人间乐土的社会理想。
这就是人们抗拒阶级压迫和剥削、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社会的思想感情。
后世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正是这样一片乐土。
是啊!这些不劳而获的人不种不猎,却占有大量财富,过着寄生的生活,而劳动者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太不公平了!经典著作诗经硕鼠读后感二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字词解释:硕鼠:鼫鼠,又名田鼠,这里用来比喻剥削无厌的统治者。
贯:侍奉。
“三岁贯女”就是说侍奉你多年。
三岁言其久,女,同"汝",你,这里指统治者。
莫我肯顾:此处为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翻译时可转为”莫肯顾我“,大意是你不顾我的生活。
后文中的”莫我肯德“,”莫我肯劳“均属于此类情况。
诗经硕鼠赏析
1. 《诗经硕鼠》那可真是一首超有意思的诗啊!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那些贪婪的人一样。
比如说,你身边有没有那种总爱占小便宜的人,这硕鼠不就跟他们很像嘛!
2. 哇塞,《诗经硕鼠》里把硕鼠刻画得太生动啦!这不就跟社会上那些剥削者一样嘛。
你想想看,那些黑心老板,不就是硕鼠的现实写照吗?
3. 嘿,《诗经硕鼠》赏析起来真带劲!它把百姓的无奈和怨恨表达得淋漓尽致,就好像我们受了委屈时想要大声喊出来一样,不是吗?
4. 《诗经硕鼠》真的太绝了!那硕鼠不就是那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的人的象征吗?好比有些人,只知道从别人那里拿好处,却从不付出。
5. 哎呀呀,《诗经硕鼠》简直妙不可言!它就如同我们在黑暗中看到的一束光,让我们看清那些丑恶的嘴脸,像不像我们认清一些虚伪的人时的感觉?
6. 哇哦,《诗经硕鼠》太值得好好琢磨啦!这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远离那些像硕鼠一样贪婪的家伙嘛,难道不是吗?
7. 哈哈,《诗经硕鼠》真的很有味道!它反映的不就是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公平的现象吗?就好像努力工作却被不公平对待,多气人啊!
8. 哟呵,《诗经硕鼠》赏析起来太有趣了!硕鼠的形象多鲜明啊,不就像那些为所欲为的坏人一样,让人气得牙痒痒!
9. 哎呀,《诗经硕鼠》真是一首让人深思的诗!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人民的痛苦,不也跟我们有时候遇到困难时的心情一样吗?
10. 《诗经硕鼠》绝对是经典之作啊!它所表达的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的吗?。
经典长谈诗经第四600字读后感篇一:《<经典常谈·诗经>读后感》哇塞!最近我读了《经典常谈·诗经》,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你们知道吗?《诗经》就像是一个古老的宝藏盒子,一打开,里面全是闪闪发光的宝贝。
它可不是一般的书,那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呀!在书里,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
他们有的在田里辛苦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有的在河边洗衣,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
这就好像我们现在的生活,有辛苦的时候,也有快乐的时光。
比如说《关雎》这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难道不像我们班上那些调皮的男生偷偷喜欢漂亮女生的样子吗?哎呀,想想都觉得有趣。
还有《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这不就是在痛斥那些贪婪的坏人,就像偷吃我们糖果的大老鼠一样可恶!读着《诗经》,我感觉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和那些古人一起经历着喜怒哀乐。
我会为他们的爱情感动,为他们的遭遇伤心,也会为他们的勇气鼓掌。
这感觉,难道不像在看一场超级精彩的电影吗?我就在想啊,咱们老祖宗怎么这么厉害,能写出这么动人的诗歌?他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却能把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写得这么生动。
这可比我们现在天天玩游戏有意思多啦!《诗经》里的诗歌,有的像温柔的春风,轻轻拂过我的心田;有的像热烈的夏日,让我心潮澎湃;有的像凉爽的秋风,带来一丝忧伤;有的像寒冷的冬雪,让我感受到生活的不易。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这样的文化瑰宝吗?难道我们不应该把《诗经》里的智慧传承下去吗?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好好读《诗经》,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让这些宝贝永远发光发亮!总之,读了《经典常谈·诗经》,我收获满满,它让我看到了古代的美好,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诗经》会一直陪伴着我们,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智慧和力量!篇二:《<经典常谈>之<诗经>读后感》嘿,朋友们!你们知道《诗经》吗?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写的《经典常谈》里关于《诗经》的部分,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深呐!《诗经》就像是一座古老的宝藏库,里面藏着好多好多珍贵的宝贝。
《诗经》读后感(15篇)《诗经》读后感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食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试想,阳光明媚的春天早晨,鸟鸣声给新鲜的空气里撒上清脆而欢快的调子,真让人觉得风景可餐。
这景,美的沁人心脾。
谁不会渴望身处这样一个郁郁葱葱的田野,尽情享受那美的让人无法不神往的阳光、水、空气以及质朴的民风?再试想,一个年轻的少女手执一个又深又大的筐,唱着歌去采摘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你不会去说她没有淑女姿态,而是觉得既和谐又宁静。
她低头,柔软的长发不小心触到那嫩嫩的桑叶,把露水沾在黑丝上,好美。
她们娴熟的动作会舞乱你的`眼神,不到预料的时间,她便会满载而归了。
也许她会忧郁,你好奇吗?请细听,她再唱“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于嗟如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每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古人对阶级社会婚姻生活的经典概括!看到这样的无奈使我陷入了沉思。
于是我的思想不自觉地在历史长河里流淌,采摘那一个个不同遭遇的生活片段:看着无边的桑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场面。
我看到《氓》里面的女主人公是多么辛勤的妇女,但她这样付出的结局却是其黄而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于是为这位可怜而又坚强的女人感动着。
她在面对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却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
她的心也许看透了阶级社会丑恶的面孔,也许她的心理面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白娘子为了报答许仙,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本来那么完美的婚姻却让法海来了搅和。
白娘子爱许仙如此的深,于是有了水漫金山的传说,于是有了白娘子被关在雷峰塔的传言。
看着平静的西湖水,一切都已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是可歌可泣的反抗压迫的传说。
这个传说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妇女反对阶级压迫的精神,她们在向历史宣誓:女之耽兮,犹可脱也!也许是为了爱,也许是憎恶封建礼教的毒害,《诗经》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它所描述的一个个爱情故事似乎都在后代不断地发生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看到的是刘兰芝婀娜的身影,她努力地做好她的本分工作,换回的结果却是那深潭的一道道圆晕。
诗经的读后感诗经的读后感(精选23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解题,这句话说的真没错,通过一次次的阅读让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见识更广泛了。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诗经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诗经的读后感篇1每天读诗经两篇已经一个多月了,《诗经》很大程度上滋养了心灵。
一个人在杭州,漂泊无依的感觉时常有,繁琐的工作也会有离职的冲动。
今天跟朋友谈这股冲动,他说一份工作应该是做的很好时候离开的。
这句话挺让我醍醐灌顶,明明可以提升的还有这么多,明明可以学习的地方还有这么多,怎么可以放弃这提升自我的绝佳机会呢?每天阅读《诗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内心的真挚情感。
工作一年半,在社会中浸染,经历过一些挫折,开始重新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有时候觉得挺残忍的,在生存面前,在人性面前,美好的东西总是被压在心底或消失掉。
每次遇到或看到这些事情,内心都是悲伤的。
古人说:“嗜欲深者天机浅”,《诗经》陪伴了我走过很多难受的时光,有些路是必经之路,人的成长,总是要经历过许多,得失之间总是要有的。
其实自己心底还是跟宝玉一样,非常抗拒成人世界的复杂和圆滑。
自己虽然对外在的人和事比较迟钝,也是能够感受到。
总不希望把别人想得太坏,总有些时候不愿去面对现实,是孤独的。
《诗经》给了我很大的安慰,他告诉我,保护好自己的真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一个成年人,想要保护自己的'真诚,是要付出很多努力和代价的。
感谢父母给我很多爱和真心,也有时候会感谢自己的迟钝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希望自己能守护自己的真心。
时光易逝,真心难得。
《诗经》教会我作为一个女孩子,该有的端庄和秀气。
《诗经》中有很多描写女孩子的真性情,《诗经》中描绘的女孩子都是仪态大方,品性优良。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实彼周行”“匪女之美,美人之贻”每每读到这些句子,我内心都会有一股暖流。
心中有火花,期待成为这样的人。
《诗经》净化了我很多负面情绪。
身在职场,工作一天下来,心里早已“阴云密布”,而我也耐得住折腾:工作之余,不停学习,做项目。
国学经典《诗经》观后感500字笔记《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学经典《诗经》观后感500字笔记,希望能帮到各位。
国学经典《诗经》观后感500字笔记1“不学诗,无以言”,这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诗经》,如一块古碑,虽古老,却流传千古;似一级石阶,虽陈旧,却使人更进一步。
在暑假中,我阅读了这本经典名著—《诗经》。
当我翻开扉页时,那朴实的封面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情不自禁地阅读起来。
我仿佛看到了栖歇在河中沙洲上那关关对鸣的雎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仿佛看到了那威武雄壮、保护公侯的武士,“赳赳武夫,公候心腹”;仿佛看到了那眺望对岸寻心中所思的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仿佛看到了周王宴群臣的场景,“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那一个个不同的场景,或喜、或悲、或动、或静,汇集在一本书中,使人身临其境,情感非常丰富。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文学价值极大,似一条诗歌长河中那永不停歇的源头。
那四字一句的古韵,绵延不断,像山、像水,像通往高峰的阶梯、像指引航向的灯塔。
《诗经》包含了诗歌的精髓,字字皆精华;也包含了人的各种情感,流传千万年。
《诗经》在历史上也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角色,它陪伴着整个历史,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些诗中鲜活的词汇都在被世人所频繁引用,例如“窈窕淑女”、“悠哉悠哉”……它虽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十分陈旧,却伴我们生活。
正所谓“不学诗,无以言”。
现在,就让我们翻开那朴实无华的封面,在诗歌的长河中尽情享受吧。
国学经典《诗经》观后感500字笔记2甜蜜的爱情终将被残酷的现实摧残掉;当初的海誓山盟也终将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代替;那时的忠厚老实的氓只是一个假象罢了,唯一留下的是女子无尽的悲哀。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道出了女子完全沉沦于爱情的甜蜜之中的疯狂。
以《硕鼠》论《诗经》读《硕鼠》有感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
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
这些怨刺诗或讽刺不劳而获、贪而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罪恶,辛辣的讽刺中与有强烈的怨愤不平。
《硕鼠》是《诗经》中的一首怨刺诗,以《硕鼠》为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诗经》。
《硕鼠》选自《诗经•魏风》。
在内容上,这首诗将统治者比作人人厌憎的大老鼠,他们的贪婪凶残,使人民陷入绝境,为了摆脱这种绝境,人们不得不逃往他方。
从中可以看出国风中的怨刺诗与“二雅”中对宗周倾覆,朝政日非,世衰人乱充满怨愤的情感不同,而是犀利地对统治者加以揭露和嘲讽。
由于其多出于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和意志。
在《硕鼠》这首诗中更多的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重敛剥削的怨恨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硕鼠》中所运用到许多的艺术手法是本诗的一大亮点。
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硕鼠》中诗人关注现实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实情感,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
其二,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
《硕鼠》整首诗就是都一首都以拟物表达感情的比体诗。
诗人就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手法,用田间的大老鼠比喻统治阶级的可憎可鄙与贪婪无耻。
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感情。
诗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涉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此外,诗人还将“乐土”比作无忧无虑的理想乐园,在阶级社会无疑是一种空想,但此诗将统治者比作大老鼠,则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其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在该诗中各章句句式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并用相同性质的词进行代替,更具体说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代替(如①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无食我苗。
②莫我肯顾、莫我肯德、莫我肯劳。
③适彼乐土、适彼乐国、适彼乐郊。
④乐土乐土、乐国乐国、乐郊乐郊。
田间的呐喊 ———读《诗经·硕鼠》有感○杨鑫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摘 要] 《国风·魏风·硕鼠》是《诗经》中一篇,为先秦时代魏国华夏族民歌。
本文通过初税亩、文中所提的“乐土”以及整首诗喻体的选择来赏析此诗,并将其思想感情与《伐檀》做了对比。
[关键词] 诗经; 硕鼠; 先秦时代; 民歌[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9-0079-02 《硕鼠》是一首魏国的民歌。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这首诗的主旨的观点,分歧不大,古人多认为这首诗是讽刺重敛的,而今人多认为是反对剥削,向往乐土的。
我们将这首诗放置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来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魏国不仅土地较为贫瘠,而且还经常遭受相邻国家的侵略和掠夺。
然而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魏国的统治阶级也不愿意放弃、甚至稍微收敛自己奢侈的生活,同时又想保护国土不受侵扰———扩充军备来对付外来侵略。
就这样,残酷的经济压榨和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就成了魏国百姓身上卸也卸不掉的沉重枷锁。
说的再具体一些,《硕鼠》是劳动人民面对实行“初税亩”后受到的剥削而作的一首慷慨激昂的讽刺诗。
这在众多史籍中都有所反映,如王符在《潜夫论·班禄》提到“覆亩税而《硕鼠》作。
”即是指在初税亩条件下的重敛,让农民们苦不堪言,产生怨愤。
孔颖达作的疏里这样说,“杜言古者公田之法十取其一,谓十亩内取一。
旧法既已十亩取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收其一,乃是十取其二。
……则从此之后遂以十二为常,故曰‘初’。
曰‘初’,言初税十二,自此始也。
”从孔颖达的这些话里,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初税亩”制度之下的百姓所担负的剥削大大加重了。
初税亩的实施,使得交得起税的农民,可以开发和耕种私田。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硕鼠》中的硕鼠,比喻的并不是欲望无止境的奴隶主阶层,而是新兴的地主阶级,自由民将地主阶级喻为硕鼠以此反对沉重的剥削;而诗中“我”也并非指奴隶,指的恰恰是已经拥有人身自由权和一部分的土地所有权的自由民。
《魏风·硕鼠》读后感500字《魏风·硕鼠》是《诗经》中的一篇,讲述了一只聪明机智的老鼠在被猫追赶的情况下,成功逃脱的故事。
这篇诗虽然简短,但充满着哲理和生命的智慧,令人深思。
首先,这篇诗描绘了老鼠在危机关头的机智和勇敢。
老鼠被猫追赶,不断地躲闪、转圈,终于在一个小洞里找到了藏身之处。
这是老鼠聪明的体现,也是它在生存竞争中的应对之策。
这给人们启示: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和困难,我们不能被困住,需要保持冷静、灵活应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其次,这篇诗让人思考了“成败”的概念。
老鼠逃脱了猫的追赶,获得了生存的机会,但它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它的同伴和亲人。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可能会因一些选择而得到某些东西,但同时也会失去另外一些东西。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权衡。
最后,这篇诗还呈现出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老鼠在逃脱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挫折和打击,但它仍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生命中有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和生命的意义。
总的来说,《魏风·硕鼠》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六个字,但是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生命智慧,让人们在生活中更加坚韧、智慧和勇敢。
读《诗经、硕鼠》有感。
读《诗经、硕鼠》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里精深的内涵与生活精神。
《诗经》中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许多历史故事,艺术灵感也曾深深影响着当时的人们。
硕鼠,则是一部描述勇敢无畏的可爱小动物的故事,作者带领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富有爱心的鼠窝,熟悉的诗句反复出现,仿佛当年老子大哉书中的故事重新复活起来,从而将古代文化的气息浓烈的播撒在诗经当中。
透过这篇《诗经、硕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古老思想,那就是一切文明的力量都是源自于同情爱心和勤劳。
结合诗经,此篇作品更能使我们发现中国古代生活的精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经典著作诗经硕鼠读后感
经典著作诗经硕鼠读后感一
中华经典——《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诗经》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诗经》所蕴含的宝贵哲理,可以成为我们一生的文化资产。
今天,我读了诗经中的名篇《硕鼠》。
《硕鼠》是一首政治讽喻诗。
这首诗运用比拟手法把压榨人民的统治者惟妙惟肖地比作大老鼠,发誓要离开它,表现出了无比愤慨的阶级对立情绪。
这个比喻把剥削阶级贪婪、残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识反映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又加以夸张,突出了硕鼠由于贪吃而体态肥硕,借以突出了剥削阶级的贪得无厌,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这首诗共分三章,每章八行。
各章均重叠硕鼠,把剥削阶级丑恶的面目揭露无余,也强烈地抒发了被剥削者切齿痛恨他们的仇视情绪。
令我为之感慨万千。
更为重要的是,这首诗每章的末两句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表达了一种向往、追求没有剥削、压迫,充满欢乐的人间乐土的社会理想。
这就是人们抗拒阶级压迫和剥削、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社会的思想感情。
后世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正是这样一片乐土。
是啊!这些不劳而获的人不种不猎,却占有大量财富,过着寄生的生活,而劳动者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太不公平了!
经典著作诗经硕鼠读后感二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字词解释:
硕鼠:鼫鼠,又名田鼠,这里用来比喻剥削无厌的统治者。
贯:侍奉。
“三岁贯女”就是说侍奉你多年。
三岁言其久,女,同"汝",你,这里指统治者。
莫我肯顾:此处为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翻译时可转为”莫肯顾我“,大意是你不顾我的生活。
后文中的”莫我肯德“,”莫我肯劳“均属于此类情况。
顾:顾念,照顾。
逝:读为“誓”。
去:离开。
女:同“汝”。
是“你”的意思。
适:到...去。
乐土: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
下两章‘乐国’‘乐郊‘等也是同样的意思。
按:这种地方只是世人的理想,在当时实际是不存在的。
爰:于是,在这里。
所:指可以安居之处。
德:表示感谢。
用如动词,加惠。
直:同“值”。
“得我直”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应的代价。
劳:慰问。
“之”:犹其,表诘问语气。
“永号”犹长叹。
末二句言既到乐郊,就再不会有悲愤,谁还长吁短叹呢?
号:快活,逍遥。
在上古汉语里,“麦”念mie,“德”念die,“国”念gue,“直”念tie。
莫我肯顾:句式均为宾语前置。
原文翻译: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粮食!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
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麦粒!多年辛苦养活你,拼死拼活谁感激。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安乐地。
安乐
地呀安乐地,劳动价值归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
新乐郊呀新乐郊,自由自在乐逍遥!
硕鼠赏析:
硕鼠全诗分为三章,意思相同。
头两句直呼剥削者为“硕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
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中以汝、我对照: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至连一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示了汝、我关系的对立。
这里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人,应扩大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大问题。
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诗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
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
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
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
经典著作诗经硕鼠读后感三一、学诗重在熟读背诵,一定要加强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反复吟唱中和艺术美。
二、两首诗表现手法同中有异,可作比较式讲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学习《伐檀》,重点体味古代奴隶们在对奴隶主贵族不劳而获的强烈的责问和讽刺中所流露的愤懑不平的情绪。
学习“兴”的用法及重章复唱的章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一个诗歌单元,从形式看,除了毛泽东同志的《诗二首》外,其余的都是新诗。
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
新诗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格律的束缚,自由灵活,易学易懂。
毛泽东同志在50年代初写给《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指出,要学好旧诗,因为新诗是从旧诗发展来的。
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星汉灿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
现在,我们就从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学起,
先学第1首:《伐檀》
1.《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包括西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
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
汉代以后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朝廷乐曲,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周颂”、“鲁颂”、“商颂”。
“雅”和“颂”,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
(3)《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
它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他种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