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 格式:ppt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1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铝单质——Al(两性单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用途:铝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主要用于导线、炊具等,铝的最大用途是制合金。
3、铝合金特点:①密度小①强度高①塑性好①制造工艺简单①成本低①抗腐蚀力强4、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自然界中没有铝单质(1)与非金属:4Al + 3O2 == 2Al2O3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2)与酸的反应:2Al + 6HCl == 2AlCl3+ 3H2↑ 2Al + 6H+ == 2Al3+ + 3H2↑钝化:在常温下,铝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保护铝。
(3)与碱的反应: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 2Al + 2OH− + 6H2O == 2[Al(OH)4]− +3H2↑ (4)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5)铝热反应:高温下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Fe、Cr、Mn、V的氧化物)2Al + Fe2O3Al2O3 + 2Fe。
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混合物)。
可用于焊接钢轨、冶炼金属。
(二)氧化铝——Al2O3(两性氧化物)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①),常作为耐火材料和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与酸的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6H+ == 2Al3+ + 3H2O2、与碱的反应:Al2O3 + 2NaOH + 3H2O == 2Na[Al(OH)4] Al2O3 + 2OH− + 3H2O == 2[Al(OH)4]−3、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金属铝:(三)氢氧化铝——Al(OH)3(两性氢氧化物)白色难溶于水的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加热易分解。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第2节铝金属材料1导学案【考纲要求】1.掌握铝的还原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2.了解金属材料、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重点知识】铝的还原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的两性。
【课前预习案】一、铝——注意与钠、镁、铁、铜等比较1.铝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铝的物理性质:为银白色金属,熔点为660.4℃,沸点为2467℃,密度为2.7g·ml-l,仅为钢的1/3左右,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和金。
3、铝的化学性质——铝属于极活泼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1)铝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铝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跟氧气发生反应。
因此,铝在常温下,具有抗腐蚀性。
②点燃时,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方程式。
这个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因此,铝可用于制造、、等。
【练习1】小亮家中收集了一件清代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完好。
该佛像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A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 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C 铝不易被氧化D 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2)铝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
如与Fe2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现象:纸漏斗内混合物立即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产生大量的烟,纸漏斗被烧破,有红热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砂上,待熔融物冷却后变为黑色的固体。
铝热反应的用途有:【练习2】下列混合物不能组成铝热剂的是()A. Al和V2O5B. Al和MnO2C. Al和MgOD. Al和Fe3O4写方程式:Al + MnO2 -Al + Fe3O4 -注意两点:第一点:不仅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称为铝热剂,这个反应称为铝热反应,而且和其它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也叫铝热剂,反应也是铝热反应。
铝与Fe3O4 、FeO、V2O5、Cr2O3、MnO2等发生铝热反应。
铝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目标:1.掌握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其两性。
2.掌握Al 2O 3、Al(OH)3的制法、用途。
能力目标:学会对比分析,加以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图表分析、联系生活等多渠道的科学探究,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重点难点: 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两性化合物概念的形成。
知识梳理1、氧化铝(Al 2O 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 3AlF 6)降低其熔点。
2Al 2O 3 ========= 2Al + 3 O 2 ↑②与酸反应:Al 2O 3+6HCl =AlCl 3+3H 2O③与碱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铝(Al (OH)3)(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Al(OH)3 = Al 2O 3+2H 2O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
Al(OH)3具有两性的原因:H ++AlO 2—+H 2O Al(OH)3 Al 3+ + 3OH —注意:(1)氢氧化铝作为碱时是三元碱;作为酸时是一元酸(HAlO3)。
(2)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时,弱酸弱碱是不能把氢氧化铝溶解的。
3、明矾(KAl(SO 4)2·12H 2O )复盐的概念: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叫复盐。
4、氯化铝(AlCl 3)②Al(OH)3+NaOH= NaAlO 2+2H 2O 电解③Al(OH)3 + 3HCl= AlCl 3 + 3H 2OKAl(SO 4)2 =K ++Al 3++2SO 42- Al 3++3H 2O ====== Al(OH)3 (胶体) +3H +△AlCl 3 + 3NH 3.H 2O = Al(OH)3↓ + 3NH4Cl 例题精讲例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 . Al(OH)3B . Fe(OH)3C . Mg(OH)2D .Cu(OH)2例2.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 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 .AlB .Al(OH)3C .AlCl 3D .Al 2O 3例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Al +2OH -=== AlO -2+H 2↑B .Na 与水反应:Na +2H 2O===Na ++H 2↑+2OH -C .向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Al 3++3OH -===Al(OH)3↓D .AlCl 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Al 3++3NH 3·H 2O===Al(OH)3↓+3NH +4例4. 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 .AlO 2-B .Cu 2+C .Al 3+D .Mg 2+例5. 某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23K HCO Ca Cl +-+-、、、B .223AlO CO Na K --++、、、C .2234Na Ba NO SO ++--、、、 D .233Ca Na Al NO +++-、、、知识梳理5、Al 3+、AlO 2—的 性质(一)Al 3+的性质1、AlCl 3中逐滴加入氨水:Al 3++3NH 3·H 2O=Al(OH)3 ↓+3NH 4+用Al 3+制取Al(OH)3用弱碱更合适2、AlCl 3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①方程式:Al 3++3OH —= Al(OH)3↓Al(OH)3+OH — = AlO 2-+2H 2O②现象:白色沉淀先增加再减少最后消失③图像: n(NH 3·H 2O)/moln[Al(OH)3]/mol3、向NaOH 溶液中滴加AlCl 3溶液①有关反应:Al 3++4OH — =AlO 2—+2H 2OAl 3++3AlO 2—+6H 2O = 4Al(OH)3↓②现象:开始无沉淀生成,后来白色沉淀逐渐增加,最后沉淀量不变③图像:(二)AlO 2—的性质1、向含有AlO 2—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离子方程式: 图像:2、向含有AlO 2—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过量离子方程式:①AlO 2—+H ++H 2O=Al(OH)3↓②Al(OH)3+3H += Al 3++3H 2O图像:(3)向含有H +的强酸溶液中逐滴滴入偏铝酸盐溶液直至过量离子方程式:①AlO 2—+4H += Al 3++2H 2O②Al 3++3AlO 2—+6H 2O= 4Al(OH)3↓0 1 2 3 4n(HCl )/moln[Al(OH)3]/moln(CO 2)/mol n[Al(OH)3]/mol 01 1/2n[Al(OH)3]/mol0 1/12 1/6 1/4 1/3 n(Al 3+)/moln(NaOH)/moln[Al(OH)3]/mol0 1 2 34 ①2AlO 2—+CO 2(少量)+3H 2O = 2Al(OH)3↓+CO 32- ②AlO 2—+CO 2(足量)+2H 2O= Al(OH)3↓+HCO 3—图像:例题精讲例1. 将3 mol/L NaOH溶液滴入到25 mL 一定浓度的AlCl 3溶液中。
氧化铝与氢氧化铝的区别
氧化铝与氢氧化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物理性质:氧化铝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熔点很高。
而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不与水反应,和酸、碱都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铝化学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不溶于弱酸、弱碱中,而溶解在强酸、强碱中,常用此鉴别Al(OH)3。
3、用途:氧化铝主要用于高温耐火材料等;而氢氧化铝在各种燃料工业以及医药中都有很好的作用。
氢氧化铝和氧化铝在多个方面都有不同点,所以在选择产品时只要根据要使用的行业,购买相应的产品即可。
氧化铝(aluminium oxide),化学式Al2O3。
是一种高硬度的化合物,熔点为2054℃,沸点为2980℃,在高温下可电离的离子晶体,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工业氧化铝是由铝矾土(Al2O3·3H2O)和硬水铝石制备的,对于纯度要求高的Al2O3,一般用化学方法制备。
Al2O3有许多同质异晶体,已知的有10多种,主要有3种晶型,即α-Al2O3、β-Al2O3、γ-Al2O3。
其中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在1300℃以上的高温时几乎完全转化为
α-Al2O3。
氧化铝与氢氧化铝氧化铝与氢氧化铝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两种化合物。
它们在化工、冶金、建筑、电子等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从化学、性质、制备和应用四个方面对氧化铝与氢氧化铝进行介绍。
一、化学1. 氧化铝氧化铝(Al2O3)是铝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形成的一种白色固体。
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较高的热稳定性。
氧化铝是一种典型的离子晶体,由氧离子和铝离子组成,具有良好的绝缘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2. 氢氧化铝氢氧化铝(Al(OH)3)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它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可以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溶解。
根据它的化学组成,可以将氢氧化铝分为结晶水型和无水型两种。
它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不易溶解于水和其它溶液中。
氢氧化铝是铝水合物的一种,可以通过铝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
二、性质1. 氧化铝氧化铝是一种高硬度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它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但可以在强碱性溶液中溶解。
氧化铝表面拥有大量的氧化物位点,可用于吸附气体和液体。
氧化铝的材料性能、表面性质和结构等可通过制备方法进行调控。
2. 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具有吸水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防火材料、涂料、塑料等领域。
它可以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且具有中性化作用。
另外,氢氧化铝还具有一定的生物学适用性,在药物制剂和生物材料等领域中也有应用。
三、制备1. 氧化铝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氧化铝粉末热分解、松散凝胶脱水、热水解、氧化铝酸化等方法。
同时也可以通过碳酸盐还原法,将氢氧化铝高温还原得到氧化铝。
2. 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最早是通过天然矾土的水洗提取得到的。
现在广泛采用的是铝粉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备氢氧化铝。
具体操作是:将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再通过酸化、沉淀和洗涤等步骤进行制备。
四、应用1. 氧化铝氧化铝在冶金、建筑、电子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氧化铝可以作为电容器、IC硬盘、导线等电气工业材料的绝缘层、外壳和介质材料。
无机化学笔记铝是两性元素,既可溶于酸生成相应的铝盐,又可溶于碱生成相应的铝酸盐。
铝的电离能较小,属于活泼的金属元素。
由于Al3+离子电荷高,半径小,具有很强的极化能力,当与那些极化率小的负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属离子型化合物,如AlF3 ,Al2O3等。
但与极化率大的负离子所的化合物中,常常显示共价性,形成共价型化合物。
在形成共价型化合物时。
铝是缺电子原子。
铝的共价型化合物属缺电子化合物。
1.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氧化铝是离子晶体,目前道Al2O3至少有8种同质异晶形态,其中主要的有2种,α--Al2O3和γ--Al2O3。
Al(OH)3723K,→γ--Al2O31273K,→α--Al2O3自然界中存在的结晶Al2O3是α--Al2O3,称为刚玉。
人工制取的α--Al2O3称为人造刚玉。
α--Al2O3不溶于水、酸,具有很高的化学惰性。
α--Al2O3具有很高的硬度(8.8),仅次于金刚石和金刚砂,常用作磨料。
纯的刚玉是白色不透明的(俗称白刚玉),假设含有少量杂质,那么可呈现鲜明的颜色。
天然宝石就是一些含有微量杂质的α--Al2O3。
现在已能用人工方法制造宝石,人造宝石是光学晶体材料。
红宝石就是用适当的方法在刚玉粉中掺有极微量的Cr2O3高温熔化制得,蓝宝石那么含有铁和钛的氧化物。
γ--Al2O3是一种多孔性物质,有很大的外表积,并有优异的吸附性、外表活性和热稳定性,常被用作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γ--Al2O3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称为活性氧化铝。
因为氧化铝不溶于水,相应的氢氧化铝只能用间接法制取。
加NH3于铝盐溶液中,可得到凝胶状的白色氢氧化铝沉淀。
Al2(SO4)3+6NH3+6H2O=2Al(OH)3+3(NH4)2SO4所得到的氢氧化铝沉淀含水分不定,组成也不均匀,实际上是水合氧化铝Al2O3?xH2O。
假设通CO2于铝酸盐溶液中,得到的沉淀是结晶的Al(OH)3。
2Na[Al(OH)4]+CO2=2Al(OH)3+3(NH4)2SO42.铝的卤化物铝能生成三卤化物。
专题16 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一 . 物质性质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及结论。
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结合对物质性质进行探究,通过观察法初步了解外观性质,再运用分类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等预测物质的相关性质,利用实验法进行性质验证,根据实验现象运用比较法,进一步归纳物质的性质。
二.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的化学性质铝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非金属单质、酸、碱。
某些可溶性的盐反应。
铝在空气中或在冷的浓硝酸中都能生成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薄膜,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
但当有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铝制容器不能用来腌制咸菜。
2.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都是两性化合物,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Al203+6H+===2Al3++3H2O 3H2O+Al2O3+2OH—===2Al(OH)4—Al(OH)3+3H+===Al3++3H2O Al(OH)3+OH—===2Al(OH)4—3.可溶性铝盐的性质可溶性铝盐电离出Al3+水解产生胶体具有吸附性,常用于作净水剂等。
铝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Al(OH)4—、AlF63—等。
配合物是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阴离子或分子)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一种化合物。
Al3++6F—===AlF63—Al3++4OH—===Al(OH)4—三.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比较乙醇苯酚官能团羟基—OH羟基—OH结构特点羟基与链烃基相连,不电离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可电离主要化学性质1与钠反应放出氢气;2与HX发生取代反应;3消去反应;4分子间脱水反应;5燃烧和催化氧化;⑥酯化反应1弱酸性,能与Na OH、Na反应;2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3遇FeCl3发生显色反应特征反应红热的铜丝插入醇中,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生成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遇氯化铁显紫色【要点探究】1.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实验内容操作实验现象结论与化学方程式铝与氧气反应将铝条绕成螺旋状,一段绕紧一根火柴,实验时点燃火柴,待火柴快要烧完时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第2课时)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金属知识是无机化学中很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是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本课题是在学习了氯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钠镁等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的基础之上,对铝及其化合物具有两性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
它侧重于使学生综合理解学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元素和其化合物的应用价值,并为后面的元素周期律及化学原理知识提供了感性认识。
教材充分注意密切了解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本课时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及归纳总结能力。
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往往以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安排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专业知识,也要注意创设情境,逐步引导,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到答案,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
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一定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接纳答案。
二、教学课题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第2课时)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利用实验探究,理解铝的重要性质,如与酸、碱反应,钝化等现象。
识记铝与强酸强碱反应的现象,能够正确书写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②利用迁移应用的方法、实验验证的方法使学生了解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
③以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例,使学生理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和一般性质。
④利用总结提升使学生建构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的关系图示。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两性氧化物为切入点,利用迁移探究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性质。
②通过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的比较,掌握类比学习的方法。
氧化铝的两性探究作者:徐路遥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6期摘要: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氧化铝是常见的两性氧化物,现行的教材均直接引入这个概念,而不通过实验予以验证,其原因为市售氧化铝难溶于酸或碱溶液。
本文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在常温下制得的氧化铝与酸和碱反应效果较好,可用毛刷实验来制备氧化铝,或直接利用铝在常温下表面所生成的氧化膜,也可应用控制温度加热分解氢氧化铝凝胶的方法。
关键词:氧化铝;两性氧化铝具有两性,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但在现行的教材中,均直接引入氧化铝具有两性的特点,而不通过实验推导出来。
其原因为市售氧化铝很难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为了给学生展示两性的特点,提高其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多组不同的实验制备氧化铝,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证明氧化铝的两性。
一、教材中引入氧化铝的方法(1)人教版“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中。
它溶于碱时,生成物是偏铝酸盐和水。
因此,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
[1](2)苏教版“氧化铝是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
Al2O3+3H2SO4=Al2(SO4)3+3H2O。
氧化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Al2O3+2NaOH=2NaAlO2+H2O。
我们把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
” [2](3)鲁科版“氧化铝也一样,既能溶于强酸溶液,也能溶于强碱溶液,氧化铝这类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Al2O3+6H+=2Al3++3H2O,Al2O3+2OH+3H2O=2[Al(OH)4]。
[3]由此可见,目前中学化学所应用的主要的教材,均直接告知氧化铝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提倡直观、启发式教学,应通过实验显示氧化铝的两性特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二.查阅资料氧化铝(Al2O3),工业Al2O3是由铝矾土(Al2O3·3H2O)和硬水铝石制备的,对于纯度要求高的Al2O3,一般用化学方法制备。
第9讲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目标要求1.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结合实例认识金属性质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实现物质的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一、铝的结构和性质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①4Al+3O2=====△2Al2O3②2Al+Fe2O3=====高温2Fe+Al2O3③2Al +6H +===2Al 3++3H 2↑ ④2Al +2OH -+2H 2O===2AlO -2+3H 2↑ 4.铝的制备 (1)铝土矿――→提纯Al 2O 3(2)2Al 2O 3(熔融)=====通电冰晶石4Al +3O 2↑ 5.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问题思考依据Al单质的性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反应机理是怎样的?请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铝》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2、掌握铝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酸、碱的反应。
3、理解铝的化合物的性质,特别是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4、认识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1、铝的化学性质,尤其是与氧气、酸、碱的反应。
2、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三、学习难点1、对铝的化学性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2、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两性的本质。
四、知识梳理(一)铝的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它的密度较小,约为 270g/cm³,在金属中属于较轻的一类。
铝的熔点为6604℃,沸点为 2467℃。
(二)铝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的反应在常温下,铝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但在点燃的条件下,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铝(Al₂O₃),化学方程式为:4Al + 3O₂==点燃== 2Al₂O₃2、与酸的反应铝能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铝盐。
例如,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₃+ 3H₂↑3、与碱的反应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₂)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 + 2NaOH + 2H₂O == 2NaAlO₂+ 3H₂↑(三)铝的化合物1、氧化铝(Al₂O₃)氧化铝是一种白色固体,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₂O₃+ 6HCl == 2AlCl₃+ 3H₂O;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₂O₃+ 2NaOH == 2NaAlO₂+ H₂O2、氢氧化铝Al(OH)₃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它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资源信息表8.2铝和铝合金的崛起(共3课时)第2课时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设计思想]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是高中元素化学的重点知识,是元素周期型递变规律的一大体现,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元素周期律教学的重要铺垫。
对于单质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的教学,应注意从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出发,指导学生学会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总结来加深对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盐酸、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B)。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A)。
(3)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的技能(B)。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铝和硫酸的反应,感受外界条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通过学习氢氧化铝的弱酸性和弱碱性及其实验现象,感受微观与宏观、现象和本质的相互转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验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分组实验和实验设计,感触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2.教学难点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强碱的反应三.教学用品多媒体:PPT、实物投影仪实验用品:药品(铝条、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铝溶液、氨水)仪器(试管、砂纸、镊子、玻璃管)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引入1:用铝制炊具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引出学生实验。
铝的化学性质2-4:上一课时已经学习了铝的大部分化学性质,这里通过铝和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学生实验将铝的化学性质学习完全,并让学生进行小结。
在教学中对铝和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从离子反应、电子转移的角度进行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对铝和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体会外界条件对反应物性质的影响。
氢氧化铝的两性5-7:首先通过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的推理,和氢氧化铝在治疗胃酸过多的事实得出氢氧化铝具有两性的结论,并指导阅读【资料库】中氢氧化铝的电离情况,为以上结论增加理论依据。
化学被戏称做理科中的文科,无机化学更是化学中的文科,绝大多数同学最头疼的就是那堆永远也记不住的化学方程式。
但其实这一大堆的化学方程式并非彼此没有关联,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其实可以通过总结其中的规律,最终达到只记住其中个别方程式就能把所有方程式都下笔如有神的写出来,下面我仅就无机化学中最复杂的铝来做个简单的说明,各位同学请擦亮眼睛,看我娓娓道来。
谈到铝元素,首先想到的就是铝及其化合物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我先就这两性来总结。
这里的两性指的是:和碱反应体现出你的酸性以及和酸反应体现出的碱性。
对于铝:对于氧化铝:对于氢氧化铝:我们来总结一下上面这三组方程式的规律,发现(1)铝单质及其化合物和酸反应都生成,从溶液角度来看就是有铝离子生成;(2)铝单质及其化合物和碱反应都生成从溶液角度看就是偏铝酸根生成。
再具体看一下铝和碱反应的方程式,水为什么会写在方程式左边呢,原因很简单,氢氧根是不能和铝反应的,只能是氢离子和铝反应生成氢气。
所以提供氢离子的水必须写在反应物那一边。
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铝单质的这组方程式中Al和的都是2:3,这是因为反应的本质都是Al和反应生成A 。
第二组氧化铝的反应,可以从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和酸碱的反应规律来记忆。
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第三组:Al(OH 和NaOH反应的时候,可以把Al(OH 看成是偏铝酸H + 这样就好理解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常说的铝三角,即A 和Al(OH 还有Al 之间的转化关系。
这三角中的六个相互转化的方程式:Al(OHA Al其实可以转化为四个方程式:A Al(OH Al1. A Al(OH :A +3O = Al(OH2. Al(OH Al Al(OH + O Al +23. Al Al(OH : Al + = Al(OH4. Al(OH A : Al(OH +3 = A +3同学们,你们看上面的1式和2式相加得出的不就是A Al 的方程式吗,3式和4式相加得到的不就是Al A 的方程式吗。
铝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金属,主要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
高考化学中铝的考点主要集中的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即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
铝三角主要体现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一、单质铝(Al)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金属的共性,能够与非金属、酸、某些盐反应,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可以与碱反应。
铝极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Al -3e -=Al 3+。
1.铝与非金属反应铝可以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反应,如氧气、氯气、硫、溴等,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或盐。
4Al +3O 2 Δ → 2Al 2O 3;2Al +3S Δ → Al 2S 3;2Al +3Cl 2 点燃→ 2AlCl 3;2.铝与酸反应这里所说的酸,主要指稀硫酸和稀盐酸,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注意钝化也属于化学变化。
2Al +6HCl → 2AlCl 3+3H 2↑;2Al +3H 2SO 4 → Al 2(SO 4)3+3H 2↑;3.铝与强碱反应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与强碱反应,是铝特有的性质,(锌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了解即可)2Al +2NaOH +2H 2O → 2NaAlO 2+3H 2↑;该反应的本质是铝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氢气,2Al+6H2O=2Al(OH)3+3H2↑;然后,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2Al(OH)3+2NaOH=2NaAlO2+4H2O。
在整个过程中,水是氧化剂,而氢氧化钠不是氧化剂。
在解答电子转移和电线桥双线桥法的题目中要注意。
4.铝热反应铝热反应是指铝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金属氧化物,置换金属单质的一种反应,不是特指与铝与氧化铁的反应。
2Al+Fe2O3高温→ 2Fe+Al2O3,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钨,二氧化锰等等。
二、氧化铝(Al2O3)氧化铝熔点较高,硬度较大,可以与酸碱反应。
1.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对应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2.氧化铝与碱反应Al2 O 3+2 N a O H 3.电解氧化铝生成金属铝2Al2O34Al+3O2↑;加入冰晶石可以降低电解温度。
铝材腐蚀产物
铝材腐蚀产物主要有两种: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氧化铝是最常见的铝材腐蚀产物,形成于铝表面与氧气发生反应时。
它具有白色或灰色的结晶体结构,能够在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铝膜,起到保护作用。
如果表面的氧化铝层受到损伤,铝材会继续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进一步的腐蚀。
氢氧化铝是水与铝发生反应时产生的腐蚀产物,具有白色的颗粒状结构。
当铝材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与水分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铝,进一步加速铝的腐蚀过程。
除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铝材还可能生成其他一些腐蚀产物,如铝绿石和硫化铝。
这些腐蚀产物通常会降低铝的机械强度和耐蚀性能,对铝材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因此,保持铝表面的清洁和维护,及时修复和防止腐蚀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