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点复测记录自动公式表
- 格式:xls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1
导线点复测记录施记表1 +18″215.15.30107.03.36 93.40观测:×××复测:×××计算:×××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闭合导线:名称表示原理(导线长) D 实测边长总合(角度总和)∑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角度闭合差)F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的秒位数(坐标闭和差)Fx △x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Fy △y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距离闭合差) F 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导线精度)K F/D(1÷F×D)附合导线:名称表示原理(导线长) D 实测边长总合(角度总和)∑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角度闭合差)Fβ 实测推算出的终点方位角减理论的终点方位角(坐标闭和差)Fx △x总合减(终点x坐标减起始x坐标)Fy △y总合减(终点y坐标减起始y坐标)(距离闭合差) F Fx平方+Fy平方开根号(导线精度)K F/D(1÷F×D)坐标增量计算:△x12=D12×cosa12△y12=D12×sina12D :实测两点间的距离。
a :实测两点间的方位角。
近似平差方法:①将角度闭合差除以测站数:Fβ÷N(N表示测站数)=∩(角度均值),然后将角度均值加到实测右角中。
②将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得出距离闭合差,用距离闭合差除以观测边长数得出距离均值,然后将距离均值加到每一条实测边长中。
③从起测点开始,再通过公式△x12=D12×cosa12 、△y12=D12×sina12求出坐标增量。
用上一测站的坐标加上坐标增量就得出平差后的坐标【附加总结类文档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2015年文化馆个人工作总结在XXXX年X月,本人从XXXX学院毕业,来到了实现我梦想的舞台--XX区文化馆工作。
导线点复核记录excel应用(自动计算)角度,是工程测量这一行无论如何也避不开的,而电子表格EXCEL软件也是测量人员最爱的计算工具软件之一,如何在EXCEL 中输入、输出(显示)角度,这的确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却很繁琐的问题。
笔者虽是工程资料员,但十分重视excel的应用,也酷爱在excel中编辑函数来进行表格的输入与计算。
譬如下面这张表格,测量员能使用测量仪测出的数据有:测点、方位角、距离,除此之外,像纵坐标△X 、横坐标△Y ,以及坐标X 与坐标Y 必须通过计算求得。
要想完整无缺的在excel中填好这张表格,我们必须解决几个难题。
现在我们能够轻松输入的只有测点和距离。
纵坐标△X值=cos(方位角) *距离,横坐标△Y =sin(方位角)*距离,然后,坐标X =X1(上一点)+△X,坐标Y =Y1(上一点)+△Y。
好,公式都编辑好了,将公式输入相应的位置。
譬如:在E6单元格中输入:=cos(C6) *D6,在F6单元格中输入=sin(C6)* D6,在G7单元格中输入=G6+E7,在J7单元格中输入=J6+F7,将公式复制到其它单元格,现在只要在这张表格中相应位置分别输入方位角与距离的值,对应的其它空格就会以上面的公式直接计算出结果。
以上是excel中简单的函数应用,几分钟就轻松搞定了。
重点和难点是测角与方位角的输入。
在excel某一单元格中输入=cos(180°),它无法计算结果,因为excel中默认的是弧度制,所有三角运算都是弧度制运算。
所以,=cos(180°)是无法计算的,我们需要将角度转化成弧度,180°=π=3.1415926,我们以=cos(3.1415926)代替=cos(180°)时才能顺利计算结果。
现在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要填写的表格。
表格中测角和方位角的单位是288°32′45″,因为我们使用测量仪时,得到数据都是以度、分、秒的格式出现的,而excel中格式设置中不存在这种格式。
导线复测内业计算公式1、坐标反算:D=√(X1-X2)2 +(Y1-Y2)2 (距离)α=arctan(Y2-Y1)÷(X2-X1)(坐标方位角)说明:当△Y+ △X+ 第一象限当△Y+ △X- 第二象限 +180°当△Y- △X- 第三象限 +180°当△Y- △X+ 第四象限 +360°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αAB,称为直线AB的正坐标方位角。
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αBA,称为直线AB的反坐标方位角,也是直线BA的正坐标方位角。
αAB与αBA的坐标相差180度,互为正、反坐标方位角。
即αAB=αBA±180°2、闭合导线计算(1)闭合差的计算:fβ=∑β测-(n-2)×180°(左、右角)若fβ﹤fβ容即可以经行角度闭合差的调整。
在平差的过程中。
采用平均分配法把闭合差平均分配到各个观测角,并遵守短边的夹角多分配,长边的夹角少分配的原则,使各角改正数的总和与反号的闭合差相等。
改正数计算Vβ=fβ÷n (反号)改正后的角值β=β测+V β(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α前=α后+180°-β右(右角)α前=α后-180°-β左(左角)(3)坐标增量计算闭合差计算与改正:△X=l×CosαAB △Y= l×SinαAB (l是距离)fx=∑△X测 fy=∑△Y测f=√fx2 + fy2 K=f÷L=1÷(L÷f)﹤K容(L是路线的全长)若K﹤K容可进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改正,就是将fx、fy按边长成正比反号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
反之则重测。
改正数计算:Vx(y)= fx(y)÷L×l (反号) 改正后坐标增量:△X后=△X+ Vx △Y后=△Y+ Vy (4)导线点坐标计算:X=X0+△X后Y=Y0+△Y后3、附和导线计算(1)闭合差的计算:fβ=∑β测-α终-α始+n×180°(左角)fβ=∑β测-α始-α终+n×180°(右角)若fβ﹤fβ容即可以经行角度闭合差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