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941.50 KB
- 文档页数:22
混凝⼟⽣产质量检查表混凝⼟⽣产质量检查表单位名称:检查组成员签字:检查⽇期:混凝⼟⽣产质量检查说明(⼀)资质管理1、混凝⼟⽣产单位具有相应资质⼀、检查内容:企业资质⼆、判定原则:⽆企业资质或资质⽆效,判定为“不符合”三、依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三条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程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后,⽅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活动。
2、混凝⼟⽣产企业、分站点的设⽴是否满⾜资质管理规定要求⼀、检查内容:企业资质⼆、判定原则:⽆企业资质或资质⽆效,判定为“不符合”三、依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三条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程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后,⽅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活动。
(⼆)原材料管理3、有混凝⼟原材料的采购、使⽤管理制度⼀、检查内容:原材料管理制度⼆、判定原则:原材料采购、使⽤管理制度完善,否则判定为“不符合”三、依据:《关于加强预拌混凝⼟质量管理⼯作的通知》建质[2013]84号预拌混凝⼟⽣产企业应建⽴健全⽣产管理制度、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跟踪制度4、采购合同(协议)以书⾯形式签订并存档,同时建⽴原材料使⽤台帐,原材料质量可追溯⼀、检查内容:原材料合同及台账⼆、判定原则:原材料采购合同管理及使⽤台账管理合格,否则判定为“不符合”三、依据:《关于加强预拌混凝⼟质量管理⼯作的通知》建质[2013]84号加强原材料进场检验和质量控制,建⽴完善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和原材料使⽤台账,实现原材料使⽤的可追溯。
5、有混凝⼟原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包括⼚名或地、品牌、规格、数量)⼀、检查内容:原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判定原则:原材料进场验收记录齐全,否则判定为“不符合”三、依据:《混凝⼟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第6.2条原材料进场6、对进场的原材料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质量检验,并建⽴逐⼀对应的检测试验台账⼀、检查内容:原材料检验台账,根据原材料进货量核对试验批次⼆、判定原则:原材料检测检验及台账对应齐全,否则判定为“不符合”三、依据:《预拌混凝⼟》(GBT 14902-2012 )第5 条原材科和配合⽐;《混凝⼟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第7.1条混凝⼟原材料质量检验7、⽔泥、外加剂等原材料主控项⽬的检测按规定送⾄具有资质的第三⽅检测机构进⾏检测⼀、检查内容:原材料主控项⽬第三⽅检测⼆、判定原则:原材料主控项⽬材料第三⽅检测,否则判定为“不符合”三、依据:《混凝⼟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第7.1条混凝⼟原材料质量检验(三)试验管理8、有建⽴技术⽂件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版本有效健全⼀、检查内容:技术⽂件管理⼆、判定原则:技术⽂件齐全有效,否则判定为“不符合”三、依据:《关于加强预拌混凝⼟质量管理⼯作的通知》建质[2013]84号第⼆条预拌混凝⼟⽣产企业应建⽴健全⽣产管理制度、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跟踪制度,严格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单位工程名称工序编号分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单元工程名称、部位施工日期年月日~年月日项次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查(测)记录检验结论合格优良检验时间检验数据1 最少拌合时间符合规范要求2 原材料称量符合规范要求的频率(%)≥70 ≥853 砂子表面含水率不大于6%频率(%)≥70 ≥854 坍落度合格率(%)≥70 ≥855 含气量(有抗冻要求时)合格率(%)≥70 ≥856 出机口温度(有温控要求时)合格率(%)≥70 ≥85注1:坍落度以设计要求的中值为基准,变化范围以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允许偏差为准。
注2:含气量以设计要求的中值为基准,允许偏差范围为±0.5%、±0.2%。
注3:砂子、小石的含水率宜分部控制在±0.5%、±0.2%。
试验室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名称工序编号分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单元工程名称、部位施工日期年月日~年月日项次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查(测)记录检验结论合格优良检验时间检验数据1 设计龄期抗渗性满足设计要求2 抗压强度保证率(%)无筋(或少筋)混凝土P≥80 P≥85结构混凝土P≥90 P≥953 混凝土强度最低值≤C20≥0.85设计龄期强度标准值>C20≥0.90设计龄期强度标准值4 抗压强度标准值差(MPa)≤C20 ≤4.5 ≤3.5C20~C35≤5.0 ≤4.0>C30 ≤5.5 ≤4.55 设计龄期抗拉项目满足设计要求6 设计龄期抗冻性合格率(%)80 100试验室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监理工程师:。
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04-2002(Ⅱ)010603 0 1020103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xxxxxxx项目(五#楼)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混凝土基础验收部位A轴交1轴;A轴交3轴;A轴交10轴;A轴交12轴;A轴交19轴施工单位xxxxxxx项目经理xxx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的取样和留置第7.4.1条2混凝土抗渗及试件取样和留置第7.4.2条3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第7.4.3条4 初凝时间控制第7.4.4条一般项目1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第7.4.5条2 后浇带的位置和浇筑第7.4.6条3 混凝土养护第7.4.7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说明:1、主控项目:①结构混凝土的迁都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注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的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②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③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水泥、掺料+2%,粗细管料+3%,水、外加剂+2%。
混凝土自检记录表混凝土自检记录表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单位自行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把控和检验,记录在表格中的一种质量检查表。
这种表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混凝土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都能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标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自检记录表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 混凝土拌合料砂、石、水泥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等;2. 浇筑时间、混凝土机械性能、械振l天数等;3. 模板尺寸、表面平整度,混凝土浇筑均匀、密实度、坍度和骨料分布情况等检查;4. 模板拆除日期、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及跳边、飞边情况等检查;5. 试块拍照、编号、试验日期、试验人员签名等。
通过混凝土自检记录表,施工单位可以了解每一批混凝土的质量情况,排除质量隐患,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不断优化,达到最终设计品质要求。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自检记录表的编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确立表格格式混凝土自检记录表格式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制定,根据混凝土施工工艺和验收要求,制定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检查流程和操作规则,提高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2. 制定标准混凝土自检记录表的编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先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根据标准规范,制定出科学化、合理化和实用性较强的混凝土自检记录表,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3. 设定标准参照值混凝土自检记录表编制需要设置标准参照值,并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把控。
这样能够实现对混凝土施工的全面监控和检测,并且及时发现混凝土质量问题进行纠正,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
4. 完善数据管理和保密机制混凝土自检记录表的编制还需要考虑数据管理和保密机制,实现数据透明化和全面管理。
同时,还需要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防止泄露,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5. 实施标准化管理施工单位在创建混凝土自检记录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完善流程,并制定详细的SOP。
混凝土质量检查记录表一、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质量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的比例关系。
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检查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
检查内容包括原材料的外观、标识、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异味等。
二、混凝土搅拌机设备检查混凝土搅拌机是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在使用混凝土搅拌机前,需要进行设备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润滑系统、电气系统等是否正常工作,设备有无异常声响,搅拌叶片是否磨损等。
三、混凝土浇筑前现场检查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模板的安装是否牢固,模板的表面是否光滑,模板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等。
此外,还需检查混凝土浇筑前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是否适宜。
四、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检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浇筑质量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浇筑厚度是否均匀,是否有夹杂物等。
同时,还需检查混凝土的振捣情况,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五、混凝土养护检查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检查内容包括养护期间的温度、湿度控制是否合理,是否及时浇水覆盖等。
六、混凝土试块制作及试验检查为了评价混凝土的强度,需要制作混凝土试块,并进行试验检查。
试验检查内容包括试块的制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试块的养护是否合理,试块的试验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以上是混凝土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的质量检查、混凝土搅拌机设备的检查、混凝土浇筑前现场的检查、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检查、混凝土养护的检查以及混凝土试块制作及试验的检查,可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混凝土质量检查记录表是记录上述检查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工具,可以为后续工程验收提供参考依据。
在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查时,应严格按照检查记录表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混凝土原材料及拌合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二、项目地点:(填写具体项目地址)三、检验单位:(填写检验单位的名称和地址)四、检验日期:(填写具体检验日期)五、原材料检验内容及结果(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填写):1.水泥检验:(1)样品编号:(填写水泥样品编号)(2)外观:(填写外观检验结果,如无明显熔融、结块等)(3)初凝时间:(填写初凝时间,单位为分钟)(4)终凝时间:(填写终凝时间,单位为分钟)(5)压缩强度:(填写压缩强度检验结果,单位为MPa)(6)含水量:(填写含水量检验结果,单位为%)2.砂子检验:(1)样品编号:(填写砂子样品编号)(2)粒径分析:(填写粒径分析结果,如符合相关规范要求)(3)含泥量:(填写含泥量检验结果,单位为%)(4)含水量:(填写含水量检验结果,单位为%)(5)堆积密度:(填写堆积密度检验结果,单位为kg/m³)3.石子检验:(1)样品编号:(填写石子样品编号)(2)粒径分析:(填写粒径分析结果,如符合相关规范要求)(3)含泥量:(填写含泥量检验结果,单位为%)(4)含水量:(填写含水量检验结果,单位为%)(5)堆积密度:(填写堆积密度检验结果,单位为kg/m³)六、拌合物检验内容及结果(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填写):1.拌合物配合比:水泥:砂子:石子=(填写配合比)2.拌合物外观:(填写拌合物外观检验结果,如均匀无团聚)3.水泥浆稠度:(填写水泥浆稠度检验结果)4.坍落度:(填写坍落度检验结果,单位为mm)5.初凝时间:(填写初凝时间,单位为分钟)6.终凝时间:(填写终凝时间,单位为分钟)七、检验结论:(填写具体检验结论,如合格、不合格等,并附上原因说明)八、备注:(若有需要,填写相关备注信息)以上为混凝土原材料及拌合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共计1200字。
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自检意见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自检意见一、前言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自检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和自检意见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1. 检查内容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1)原材料:水泥、骨料、砂等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2)浇注前:模板是否牢固、布置是否合理;(3)浇注时:浇注高度是否均匀、振捣是否充分;(4)养护期间:养护方式是否正确、时间是否足够。
2. 检查方法对于以上内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查:(1)原材料:抽样送实验室化验;(2)浇注前:现场观察模板是否牢固,并对模板尺寸和位置进行核对;(3)浇注时:现场观察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对浇注高度进行测量,并对振捣情况进行观察;(4)养护期间:现场观察养护方式是否正确,对养护时间进行核对。
3. 检查记录表针对以上内容和检查方法,可以制定一份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
具体内容如下:(1)项目名称、工程编号、施工单位等基本信息;(2)检查日期、检查人员及其职务;(3)原材料检查结果及实验室化验报告;(4)浇注前检查结果及现场照片;(5)浇注时检查结果及现场照片;(6)养护期间检查结果及现场照片。
三、自检意见1. 自检目的自检是指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自身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我审查和评估。
通过自检,可以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2. 自检内容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自检:(1)原材料:核实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并注意保证原材料的存储条件;(2)浇注前:核对模板的尺寸和位置,确保模板牢固并布置合理;(3)浇注时:注意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确保浇注高度均匀,并充分振捣;(4)养护期间:注意养护方式是否正确,确保时间足够。
3. 自检方法在进行自检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原材料:对原材料进行核对,并注意保证存储条件;(2)浇注前:核对模板的尺寸和位置,并观察模板是否牢固;(3)浇注时:观察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对浇注高度进行测量,并观察振捣情况;(4)养护期间:观察养护方式是否正确,注意养护时间是否足够。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检查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