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的护理1(最新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4
后循环缺血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A)
(一)适用对象
单纯脑供血不足无合并症或合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的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或体位改变时;
2、头晕、行走不稳有时呈发作性,部分可有头痛、呕吐、短暂晕厥.
3、TCD提示
(三)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
2、TCD提示椎基底供血不足;
(四)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
2、TCD无异常
(五)治疗常规
1、内科综合支持治疗,应特别注意血压调控
2、改变脑循环
3.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4.抗动脉硬化治疗
(六)标准住院日:10—15天
(七)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头晕减轻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合并症,发展为脑梗塞,不能出院
2、患者拒绝出院
脑梗死临床路径单A。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关键信息项:1、护理目标2、护理措施3、病情观察要点4、并发症预防5、患者教育内容6、护理人员职责7、护理评估频率11 护理目标111 缓解患者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12 预防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如脑梗死、脑出血等。
113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12 护理措施121 体位护理1211 患者应卧床休息,头部抬高 15-30 度,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1212 协助患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
122 饮食护理1221 给予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1222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123 吸氧护理1231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当流量的氧气吸入。
1232 观察患者吸氧后的反应,如呼吸、心率等。
124 用药护理1241 严格按照医嘱给患者用药,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改善脑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
1242 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出血倾向、胃肠道反应等。
125 心理护理1251 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
1252 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进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病情观察要点131 生命体征1311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1312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132 意识状态1321 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晰,有无嗜睡、昏迷等情况。
1322 通过呼唤、对话等方式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
133 瞳孔变化1331 观察患者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等。
1332 发现瞳孔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34 肢体活动1341 观察患者肢体的活动能力、肌力、肌张力等。
1342 注意有无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的加重。
135 头晕、头痛症状1351 询问患者头晕、头痛的程度、频率、持续时间等。
1352 观察患者症状有无缓解或加重。
14 并发症预防141 预防脑梗死1411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