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模拟试题含答案(3)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10
一、选择题
1.他的改革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这位改革的沙皇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路易十六 D.查理一世
2.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俄国1861年改革
3.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进行达到阔斧的欧化改革,但他不可能改变的是
A.国家的经济状况
B.沙皇的专制统治
C.军队的战斗力
D.落后的生活方式
5.某学校九(3)同学进行了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专题复习,作出如下比较表,请指出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
A 前者任务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后者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B 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法律文献
C 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D 都改变了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
A.A B.B C.C D.D
6.《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写道:“中国人是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人是循着路标前进的民族”。以下哪一项不是19世纪日本“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 )
A.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B.引进西方技术
C.发展近代工业 D.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7.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北方军队虽然士气高昂,作战勇猛,在战争初期却一再失利,请问北方军队战争失利的原因有
①准备不足
②军队人数少
③缺乏优秀将领
④指挥严重失误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8.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他称“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9.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10.《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 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11.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
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12.美国电影《与魔鬼共骑》讲述了美国内战期间,美国南部的密苏里州和堪萨斯州边界的青年游击队员参加南方军队与北方军队作战,最终认清内战形势的故事。影片中的“魔鬼”指的是
A.欧洲的奴隶贩子 B.南部的种植园奴隶主
C.非洲的黑人奴隶 D.北方的工业资本家
13.《全球通史》记载:“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 )
A.自由劳动力 B.国际市场 C.制度保证 D.资金来源
14.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15.“这次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项改革”是指
A.法国大革命 B.拿破仑帝国建立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废除农奴制
16.下图人物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为了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 D.为了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17.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南美洲北部、南部分别出现了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两支起义军,1822年,圣马丁和玻利瓦尔会谈后,圣马丁主动引退,军队交由玻利瓦尔统一指挥,最终彻底击溃了西班牙军队。可见,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是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西班牙军队的软弱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领导层的合作
18.经历了这次改革的俄罗斯,“开始告别东方,走向西方;告别中古,走向近代;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
A.玻利瓦尔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明治天皇
19.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后,再次重申了美国《反联邦脱离法》的精神,这表明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国家独立 B.消除种族歧视
C.维护国家统一 D.发展资本主义
20.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他”是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甘地
D.玻利瓦尔
21.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22.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南美人民,打败西班牙殖民者,取得阐突独立战争的胜利,他们因此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受什么历
史事件的影响而爆发的?( )
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23.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俄国49省的9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相反,农民的土地被地主割去了五分之一以上,致使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地主土地。由此可见( )
A.彼得一世改革的不彻底性 B.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农民没有获得任何好处
24.“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时跃居首位。1860年至1900间,工业企业的数目增加了三倍,工业雇佣劳动者的人数增加了四倍,工业制成品的价值增长了七倍,工业投资的总额增长了九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这一记述,比较适合用来说明( )
A.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B.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C.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功 D.美国社会秩序的稳定
25.“19世纪中期, 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 会民不聊生, 人民的反抗情结日益高涨。”这则材料讲述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A.失败的原因 B.特点 C.影响 D.背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与俄国1861年改革有关,排除;C项是法国的国王,排除;D项是英国的国王,排除。故选A。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地区社会矛盾尖锐,各种不满力量结合起来,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810年以后,整个拉美地区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故C符合题意;AB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D是废除国内农奴制的改革,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3.B
解析: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奴隶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都处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本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改革的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的结果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①②④项是两次改革的共同点,B符合题意;③项不是两次运动的共同点,俄国废除的是农奴制度,日本废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需排除含③的ACD三项。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俄国奴隶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过程和影响,找出两次改革的共同点。可用排除法,“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不是两次改革的共同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的是农奴制度,日本废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③项需排除。
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进行达到阔斧的欧化改革”是为了富国强兵,加强沙皇的统治。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战斗力增强,生活方式西化,故ACD都改变但不符合题意。他会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故B符合题意。故选B。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颁布了《独立宣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而美国南北战争,在林肯的领导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由此分析可知ABC的表述均符合史实,D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D。
6.A
解析: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