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内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与光伏产业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33.33 KB
- 文档页数:5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2016,№l
口单位后首次组织国内代表团参加的年会,大唐新能
源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与主管单位协商组建了具有 代表性的研究机构与企业参会。参加此次技术委员
会年会加强了各成员国间在标准编写与全球光热市
场现状等方面的交流,并有助于推动国内下一步拟申 请国际标准项目获得一些成员国支持,同时对于增加
我国在太阳能光热行业的国际话语权也具有重要意 义。
下一步,大唐新能源公司将积极组织国内太阳 能热发电产业链内代表性设备厂家、设计与科研院 所机构,加强定期沟通,广泛征求国际标准意见,提
高国内相关单位参与积极性,展示国内太阳能光热
发电产业的前沿技术与研发实力,同时加大对国内
IEC/TC117各标准工作组的支持力度,为国内单位与 专业人员参与国际标准编制创造更好的条件。
据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世界上成立最早
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也是最权威的技术类型国 际非政府组织,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
的国际标准化工作。IEC/TC117(太阳能热发电站技 术委员会)于2011年4月正式成立,负责制定太阳能
热发电站相关技术标准,现有22个成员国,其中具有
投票权的P成员国11个,O成员国11个,秘书处设在 西班牙,中国为P成员国。TC117分为三个工作组,
分别为AHG 1:通用项目工作组,负责制定诸如术语、
安全要求、太阳年定义等相关标准;AHG 2:系统和部 件工作组,负责制定不同技术类型的组件、运行参数
和验收等标准;AHG 3:储能工作组,负责制定储热中
的系统和特殊单元方面的标准。
欧盟延长中国光伏双反限价限量至2017年
欧盟委员会于欧洲时间12月5日公告,将展延对
中国进口之太阳能产品的反倾销、反规避既有政策, 现行的限价限量措施将延长至少12个月。
据EnergyTrend12月9日消息,欧盟委员会接受 EU ProSun提出的控诉,于2013年8月正式确定中国
进口之太阳能板产品有倾销问题,并于同年12月5 13
开始执行“反倾销、反规避”之双反政策。同时,欧 盟委员会提出限价限量措施,规定中国厂商若要进口
产品到欧洲,需遵守一定的价格底线与产品数量。
原本的中欧双反将于2015年12月7日到期,但 EU ProSun于今年三、四月间提出希望延长既有政策、
重启调查。EU ProSun认为有部分中国厂商违背限价 限量协议,并指控包含台湾在内的其他国家帮助中国
厂商以第三地转口等方式规避双反税率与相关限制,
等同仍有中国厂商透过各种方式倾销低价产品到欧
洲。对此,欧盟委员会调查后于6月宣布成案,并展 开调查。 针对欧盟委员会的决议,中国商务部表示此举不 仅伤害中国太阳能产业利益,也不利欧盟自身的利
益,并呼吁欧盟尽快终止双反措施。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指出,欧盟光装机 量已从2012年的24GW下降到2014年的7GW,贸易
壁垒显然影响到了欧盟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在全球 呼吁以再生能源取代传统发电方式以降低碳排放量
的当下,欧盟的双反政策整体而言无法带来很好的利
益。
201 5年国内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
与光伏产业分析
2016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装机将掀起新一轮的抢
装潮,另外考虑到此轮电价下调之后,预计2016年国
内光伏装机仍有望表现强劲,预计2016年国内光伏
装机将突破19GW,将再度成为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市 场。随着我国西北部地区地面电站的逐渐饱和,以及
光伏平价上网的条件达成,未来国内分布式光伏将迎 来发展高潮阶段,配合储能技术的成熟,东部及南部
地区将兴起建分布式电站的热潮。
一、国内光伏发展现状 1、多晶硅产业现状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最上游是太阳能晶硅制造,这
个环节技术门槛高,具有一定垄断陛。我国多晶硅产 业基本上是2005年以来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推动
下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路经过产能过剩、淘汰兼并,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据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统计, 2015年国内生产多晶硅的企业约有18家,行业集中
度较高,其中前十家产量占比超过90%,前五家占比 也超过70%%。其中,江苏中能(保利协鑫控股)为龙
头企业,其凭借技术优势及产能优势,产量接近中国 总产量的50%。
由于国内装机需求的旺盛,多晶依赖进口的局
面依然存在,2015年1 10月进口9.64万吨,同比仍
大幅增加。在进口地方面,韩国、德国和美国占据了 83%的份额。其中韩国以43%居首,主要原因为我
国对韩国主要公司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低。
——43——
Architectural&Functional GlasS№l 2016
图1 2012 2015年1 1O月中国多晶硅进口情况 (单位:万吨)
目前,全球多晶硅生产的工艺主要有改良西门子 法(Siemens)、流化床法(FBR)、硅烷法、冶金法和气液
沉积法。其中改良西门子法为目前的主流方法,占据 80%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ITRPV的预计,未来流化
床法FBR将逐步取代改良西门子法的份额,因其在
成本控制上的潜力。 2、太阳能电池现状
2014年我国共产电池片33.5GW,同比增33.5%。
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占据了全球近80%的份额;此 外东南亚也有约10%的份额,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
为规避欧美贸易壁垒而新增东南亚地区的产能。
33.5GW中约三分之一于国内安装,其余转为出口及 库存。而2015年上半,国内电池片产量为18.2GW,
超过去年期。
图2 2012 ̄2015年上半年中国电池片产量情况 (单位:GW)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l一10月,我国太 阳能光伏电池出口额104.1亿美元,同比增长2.51%。
2015年,中国光伏对传统欧洲市场的出口份额继续
萎靡,而对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增幅则依旧明。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为电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44一 因此,只有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和跟进先进技术的企
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电池行业屹立不倒。未来太阳
能电池效率的提升会显着放缓,技术的进步主要依靠 制备技术的更新换代。目前,具备大规模生产应用基
础的高效电池技术包括PERC电池技术以及HIT电池
技术,此外钙钛矿电池作为科研界的明星同样被业界 看好。
图3 2013-2015年1~10月太阳能电池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3、太阳光伏组件现状 2015年上半年产量约为19.6GW,其中晶硅电池
仍为主流。产能利用率分化趋势明显,大企业盈利
水平明显改观,中小企业仍在盈亏线附近徘徊。2015 年上半年出口额达到61亿美元,日本、美国仍是我国
主要出口区域,但新兴市场如洪都拉斯、智利等规模
也在快速大。
图4 201 2 201 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情况 (单位:GW)
目前,国内光伏组件企业的竞争中,一线组件企
业和二线中小企业分化较为严重,截止目前,国内前
十光伏组件企业盈利改善明细,而二线中小企业平均
产能利用率底下,盈利水平也在平衡线附近,因为电
站开发商在采购组件时,对中小企业持续经营及产品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2016,№1
质保水平存疑,一般比较青睐一线组件企业的产品。
另外,少数小企业依靠给一线大企业做第三方代工而 存活,随着一线企业产能的扩张,这些小企业将逐步
被淘汰。
2015年6月工信部与国家能源局、国家认监委联 合印发《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
级的意见》,要求多晶组件效率不低于15.5%,单晶不 低于16%;而入选“领跑者计划”的组件,多晶不低于
16.5%,单晶不低于17%。此项计划有利于我国光伏
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淘汰落后的过剩产能。OFweek
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栋栋认为,未来组件制造 商的竞争策略可分为低价竞争与高转换效率两个方
向,而低价的优势来源于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软” 实力,而比低价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转换效率这一技术
“硬”实力。
4、光伏电站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在《可再生能源法》 及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快速成长。目前我国已建立了
较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产业基础,太阳能电池产能、 产量已居全球首位,太阳能电池成本也已形成了国际
竞争优势。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
太阳能电池成本也实现了快速下降,使得我国具备了 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的条件。
2012年是我国光伏产业极为艰难的一年,从内 部看,产业面临供需阶段性失衡,价格下滑压力较大, 从外部看,国外贸易壁垒围堵,出口不确定性增高,
企业承受极大经营压力,部分企业破产倒闭,为挽救
我国光伏产业,国家2013年连续出台政策支持分布 式光伏发电发展。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
国内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已达37.95GW,其中,光伏电 站31.7GW,分布式光伏6.25G。
4O000— 350∞一 3ooo0 25oo0— 2o00o一 15o00’ l0∞O一 5Oo0 ll 【 u I ● I 2o12 ̄ 20l3年 2014 ̄ 2ol5年9月 1 .分布式光债一地面电站 l 图5 2012—2015年9月中国光伏累计装机情况 (单位:MW) 另外,从光伏应用市场情况看,现阶段国内新 增光伏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主要集中在大型地
面电站,而分布式电站占比较小,截止2015年9月, 国内地面电站装机占83.5%,分布式光伏装机仅占
16.5%,这与国外发达国家形成明显的反差,但随着
我国西北部地区地面电站的逐渐饱和,以及光伏平价 上网的条件达成,未来国内分布式光伏将迎来发展高
潮阶段,配合储能技术的成熟,东部及南部地区将兴 起建分布式电站的热。
图6 2012—2015年9月中国光伏装机类型情况 (单位:%)
由于日照资源、土地租金等因素,我国大型光伏
地面电站主要集中于新疆、甘肃等省区;然而这些地 区对于光伏电力的就地消纳能力不足,电力必须经高
压输电线路传输至东南部,由于电网传输能力有限, 弃光限电现象时常出现。而东部地区用电需求量大,
但闲置土地较少,用地成本也较高,不适宜建设地面
电站。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充分挖掘屋顶资源, 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政府、企业、商业楼宇、住户
等可以通过第三方投资或自行建设的方式建造分布 式电站以获取投资收益。
二、国内光伏政策解析
分布式光伏是我国新能源十二五末、十三五规划
重点主推的能源利用形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 国家能源局2014年9月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分
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重要文件至今,国家 能源主管部门又相继出台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
划(2014—2020年)》、《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
示范区建设的通知》、《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
案(征求意见稿)》等后续文件。文件核心精神明确了 国家将在十二五末期至十三五全程力推分布式光伏
应用,预计未来国内市场光伏装机类型将与美日德等
国接轨,地面集中式电站占据绝大部分份额的局面将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