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重点篇目整理
- 格式:pdf
- 大小:25.59 KB
- 文档页数:14
高一必修一期中语文知识点一、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期中考试的考查重点。
以下是本学期重点学习的古文篇目及重点知识点。
1. 《木兰辞》: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掌握古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倒装等。
分析主旨,理解木兰辞诗意。
2. 《观沧海》:理解作者哲理思想,学会通过诗歌欣赏来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注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
3. 《古诗三首》:学习古诗鉴赏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古诗的意境、表达手法等,理解古人对自然、生活的感悟。
4. 《岳阳楼记》:掌握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了解古代士人的思想和人生态度。
重点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表达方式。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现代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下是本学期重点学习的现代文篇目及重点知识点。
1. 《记忆的秩序》: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理解作者借散文来表达对记忆的思考和感悟。
“白”、“红”、“黑”三个颜色的象征意义。
2. 《草房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了解农村改革的影响,通过小说了解作者对农民命运的思考和关怀。
3. 《红高粱家族》:分析长篇小说的结构和写作手法,理解小说中展现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人物形象。
4. 《朝花夕拾》:感受散文的美,通过作者的记忆片段了解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
学习如何通过散文写作表达情感和思考。
三、诗歌鉴赏学习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不同的诗歌形式和诗人的创作手法,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 五言绝句:学习绝句的结构和韵律,通过欣赏不同题材的绝句,了解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思考。
2. 七言绝句:学习七言绝句的写作技巧,感受七言绝句的节奏感和韵味,理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自由诗:了解自由诗的创作背景和特点,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自由诗,感受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想情感。
4. 古体诗:了解古体诗的韵律和格律,分析古体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古人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
高中语文现代文重点篇目整理现代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现代文,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以及思辨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现代文重点篇目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现代文的重点篇目进行整理和汇总,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应对考试。
一、鲁迅文集1. 《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主人公的心理斗争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通过对狂人的形象描写和对时代背景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2. 《阿Q正传》《阿Q正传》以阿Q为主人公,通过对其生活中的屈辱经历和精神状态的描写,展现了对国民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作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茅盾文集1. 《子夜》《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之一,以主人公戴震为中心,描写了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青年一代的追求和迷茫。
通过对戴震思想转变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青年成长和现实困境的深刻触动。
2. 《春蚕》《春蚕》通过对女主人公苏小姐的形象描写,展现了她独特的女性韧性和追求幸福的坚定信念。
作品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女性自强的重要性,对于探索女性身份与命运问题有着重要启示。
三、钱钟书文集1. 《围城》《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中小城市一家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封建道德规范对人们命运的束缚。
作品通过对角色的形象塑造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传递了对于人性的深刻思索。
四、沈从文文集1. 《边城》《边城》以女主人公寄托和男主人公杨靖宇的爱情为主线,以边塞小城为背景,描写了晚清民初时期农村的生活和爱情的种种困境。
作品通过对农村社会现象和家族命运的展示,展现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爱情的追问。
五、其他重点篇目1. 《平凡的世界》(路遥)《平凡的世界》是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通过对于农村人民的生活描写,展现了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和命运的沉浮。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背篇目高中语文学科是我国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它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背篇目一直被视为重要内容之一,它们作为经典文学作品的代表,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语文人教版必背篇目,并对其进行简要的评析。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荒诞。
《红楼梦》中描写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多变,语言优美精炼,富有哲理和思想深度。
通过学习《红楼梦》,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开山之作。
《史记》以五种体裁组成,包括纪传体、表、书、志、世家。
它以清晰的文字、准确的记载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史记》的研究价值和文学价值都非常高,它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历史,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300多首诗歌组成。
它记录了先秦时期的社会风俗、爱情、友谊等各种主题,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感。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源泉,它对后世的文学和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诗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追求,感受古代文人的豪情和情感。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在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中具有重要地位。
《论语》以简洁明快的文字,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含了伦理道德、教育、政治、宗教等方面的思想。
《论语》的精义在于其对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人生理想等问题的探讨,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论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儒家文化的深邃内涵,还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辨能力。
高中语文1-6册主要课文梳理本文档旨在梳理高中语文1-6册的主要课文。
以下是每册的课文列表:一册1. 《四时之春》2. 《我接受考核了》3. 《众里寻她千百度》4. 《三个孩子的书袋》5. 《大自然的呼唤》6. 《美丽的蓝盆友》7. 《数百次的欢笑》8. 《秦始皇》9. 《战胜困难》10. 《勒夫的一课》二册1. 《琉璃厂》2. 《父爱如山》3. 《二十四和《二十四公正杀》4. 《我的母亲》5. 《七上八下》6. 《感谢那个父亲》7. 《奇妙的一件事》8. 《你给我的最美的礼物》9. 《远方的遥》10. 《余光中先生》三册1. 《绿野仙踪》2. 《孟远航的叔叔》3. 《田东的屋子》4. 《八骏图》5. 《卖橘子的小女孩》6. 《慨然倚天问长安》7. 《背影》8. 《老槐树》9. 《谁是最可爱的人》10. 《挑灯访古迹》四册1. 《浣溪沙》2. 《一个钓到的伪币》3. 《父亲去世》4. 《完》5. 《我是个兵》6. 《我们新建的房子》7. 《在寒风中呼唤》8. 《相思》9. 《活力晨跑》10. 《搬家》五册1. 《大鱼吃小鱼》2. 《菊花石》3. 《时间》4. 《灵堂前》5. 《还有谁?》6. 《古诗两首》7. 《陈察院》8. 《交通》9. 《少年中国说》10. 《边城》六册1. 《十面埋伏》2. 《庐山谣》3. 《沁园春·长沙》4. 《茅盾的小说与现实生活》5. 《佳期如梦》6. 《多棱镜》7. 《蒋勋说金瓶梅》8. 《奥林匹亚进行曲》9. 《双亲》10. 《我的懒惰与他们的不懈》以上是高中语文1-6册的主要课文列表,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高中必修三必背篇目摘要:一、高中必修三必背篇目概述二、具体解析必背篇目1.《蜀道难》(李白)2.《雨霖铃》(柳永)3.《琵琶行》4.《石头城》5.《锦瑟》6.《登高》7.《从军行》三、背诵技巧与方法正文:一、高中必修三必背篇目概述高中必修三的必背篇目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既有古代大家的经典之作,也有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这些篇目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背诵这些篇目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二、具体解析必背篇目1.《蜀道难》(李白):这首诗以描绘蜀道艰难著称,诗人通过夸张手法展现了蜀道的险峻与壮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雨霖铃》(柳永):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场面的词,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了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堪称佳作。
3.《琵琶行》:这首诗通过琵琶女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
4.《石头城》:这首诗描绘了石头城的壮美景色,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锦瑟》: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诗歌,诗人以锦瑟为喻,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
6.《登高》: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7.《从军行》:这是一首描绘戍边将士英勇战斗的诗歌,展现了我国古代军人的豪情壮志。
三、背诵技巧与方法1.理解记忆:在背诵之前,首先要对篇目进行深入的理解,了解作者背景、作品意境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记忆。
2.划分段落:将篇目按照意义或情感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背诵,最后再整合起来。
3.制作背诵卡片:将篇目中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写在卡片上,随时拿出来翻阅、背诵。
4.多次重复:背诵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通过多次重复背诵,加深对篇目的记忆。
5.创造口诀:根据篇目的特点,创造出口诀或顺口溜,帮助记忆。
6.融入感情:在背诵过程中,要尽量融入自己的感情,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境,使背诵更加生动有趣。
高中语文必背现代文篇目一、《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长沙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使作品形象生动、感情真挚。
诗歌的开头,毛泽东以“独立寒秋”形容自己的孤独,随后以“湘江北去”描绘了长沙的美景,通过对长沙的描写,彰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二、《致橡树》《致橡树》是舒婷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橡树与爱情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
诗中,作者将橡树比作自己,借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和坚持。
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橡树的描写,将爱情的深沉和坚定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雪》《雪》是舒婷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雪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文章以雪作为主题,展示了雪的美丽和纯洁,同时也借雪之喻,传递了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文章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四、《记忆》《记忆》是林语堂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记忆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珍惜。
文章以回忆作为线索,回顾了作者的童年时光和与父亲的点滴往事,通过对记忆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思考和感悟。
五、《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是张继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夜晚枫桥夜泊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文章以夜晚的枫桥夜泊为背景,通过对桥上桥下的景物描写,展示了家乡的美景和人文风情。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温暖和思乡之情。
六、《纪念刘和珍君》《纪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刘和珍君的纪念,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和追思。
文章以刘和珍君为主题,回顾了他们的革命事迹和为国家、人民付出的牺牲。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给人以崇高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事业的敬佩。
七、《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是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课内重点篇目要点复习第一册《边城》的作者沈从文1、文章内容:《边城》描绘了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作者深情的歌咏(亲)情、(爱)情(友)情的漂亮,充分展示了湘西古老民俗与人物的和善心地。
2、语言特色:田园牧歌式情调和诗意,简练细腻、散淡自然。
《最终的常春藤叶》1、文学常识:课文的作者是欧•亨利,代表作除本文外还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他的创作风格被称作欧•亨利式的结尾。
欧美三大短篇小说之巨匠除欧亨利外,还有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2、文章内容:小说描写了发生在几位穷挚友之间相濡以沫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舍己为人、以自己的生命创建出真正的杰作的画家形象老贝尔曼,歌颂一般人的宏大人格和高尚情怀《种树郭橐驼传》1、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柳州”、“柳河东”。
和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
2、文章内容:本文记叙了郭橐驼所说的种树之道,突出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根本做法,并由此得出“养人”即“治民”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扰民、伤民弊端,反映了作者怜悯人民的思想和改革政治的愿望,体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思想。
3、文章写法:这是一篇寓言体政论性散文(传记体讽喻性散文)。
全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病梅馆记》1、文学常识: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清朝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代表作《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文章内容:作者通过指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清王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特性解放的剧烈愿望。
3、文章写法:文章采纳的是_托物言志;以梅喻人___(艺术手法),“病梅”指的是__被压制、摧残的人才_____,“文人画士”指的是__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清王朝统治阶级__。
《促织》1、文学常识: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代文学家。
高中语文重点篇目一、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古代文学涵盖了诗、词、曲、赋、文言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以及历史变迁。
在学习古代文学时,我们要学会欣赏古文的美妙之处,理解作者的用词和意图,同时也要了解古文背后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二、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近现代以来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
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可以了解现代社会的变革与思潮。
在学习现代文学时,我们要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表达等方面,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和风格来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的一种技巧,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等等。
在学习修辞手法时,我们要掌握不同的修辞方法,并能够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
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增强表达的效果。
四、古文阅读与鉴赏古文阅读与鉴赏是高中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阅读古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阅读古文时,我们要注意词义的理解,掌握古文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分析古文的主题和思想,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高中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作文写作,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连贯性,同时也要注重思想的深度和观点的独特性。
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中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阅读各种文本,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阅读理解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准确把握文章的意图和目的。
七、修辞与表达修辞与表达是高中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修辞与表达,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修辞与表达中,我们要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部编版高中语文试讲重点篇目部编版高中语文试讲重点篇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沁园春·长沙》
2. 《雨巷》
3. 《再别康桥》
4. 《烛之武退秦师》
5. 《荆轲刺秦王》
6. 《鸿门宴》
7. 《纪念刘和珍君》
8. 《小狗包弟》
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10. 《短新闻两篇》
11. 《包身工》
12. 《荷花淀》
13. 《离骚》
14. 《孔雀东南飞并序》
15. 《氓》
16. 《涉江采芙蓉》
17. 《短歌行》
18. 《归园田居(其一)》
19. 《登高》
20. 《琵琶行并序》
21. 《念奴娇·赤壁怀古》
2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3. 《声声慢·寻寻觅觅》
24. 《李清照词两首》
25. 《荷塘月色》
26. 《故都的秋》
27. 《囚绿记》
28. 《拿来主义》
29.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0. 《短新闻两篇》等。
总之,试讲的重点篇目可以根据当地的考试大纲而有所不同。
请注意,试讲时不仅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等环节,以提高试讲效果。
高中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及重点篇目内容梳理第一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内容主旨: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抒写出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第2课《再别康桥》徐志摩内容主旨:《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作者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第3课《致橡树》舒婷内容主旨:作者以橡树和木棉树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居、并肩而站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理想爱情,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的爱情观。
第4课《雨巷》戴望舒内容概要:《雨巷》一诗交织着诗人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茫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第5课《荷塘月色》朱自清内容概要: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第6课,《我与地坛》史铁生内容概要:文章写了作者与地坛以及在地坛的的背景下和母亲之间的故事。
地坛映照了作者的生活,给了作者以生命的启示,让作者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
母亲让作者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第7课《花未眠》川端康成内容主旨:课文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强调自然美是无限的,美是邂逅和亲近所得,艺术创作应该重视写实,表现自然美。
第8课《我有一个梦想》马丁。
路德。
金内容概要:这篇演讲稿以诗一般的语言揭示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等民权问题,抒发了作者作为一个黑人内心最热烈的梦想,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第一册重点篇目概述《跨越百年的美丽》(作者、主要人物、百年、美丽、写法)作者:梁衡文章主人公:居里夫人百年: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美丽:“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结构与写法:倒叙和侧面描写(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
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
)《合欢树》(作者、线索、写法)作者:史铁生线索:合欢树故事梗概:作者以合欢树为线索,回忆了母亲为治疗“我”瘫痪的腿奔波,以及对我的写作理想的支持和帮助,母亲去世后,“我”几次探访老家,母亲当年种下的合欢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写法:借物抒情的手法。
合欢树象征了作者的经历,也有着同样顽强的生命力,同时,还象征着母爱。
《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主题、线索、写法)作者:欧·亨利(美国)世界三大小说家: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主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
他为绘制这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
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家品格——舍己救人。
线索:常春藤叶写作顺序:时间顺序写法:1、欧·亨利式结尾: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
2、反衬:人物外貌与心灵之间的反差: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舍己救人。
《邂逅霍金》(作者、写法、情感)作者:葛剑雄写法:侧面描写(以作者的眼光写对霍金的情感)心理描写细腻情感变化:写我与霍金相遇时的敬仰、震惊、凝视、沉思这一心理变化。
《一碗阳春面》(作者、主要人物、线索与情感)作者:栗良平主要人物:一家三口(母子三人)次要人物(面店老板夫妇)线索:阳春面开端:第一年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设置悬念);发展:第二年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第三年母子三人吃两碗阳春面、面馆的等待;高潮和结局:十四年后母子三人再次来到面馆吃三碗阳春面。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新课标必背72篇目作为中学生,语文教育是我们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新课标必背的72篇目更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本文将就这72篇目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72篇目的分类。
这些文章一共分为八个模块,分别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鲁迅文学"、"报告文学"、"小说"、"诗歌"、"戏剧与影视评论"、"语言文字"。
这些几乎涵盖了整个语文学科的领域,从古代经典到现代文学,从文言文到现代白话文,从诗歌到小说,内容十分丰富。
在"古代文学"模块中,有一些经典的诗词和文言文篇目,如《古诗十九首》、《邹忌讽齐王纪齐王以所问,温则吾无所谓也》等。
这些文章不仅堪称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培养我们文学修养的重要材料。
在"现代文学"模块中,有一些现代散文和小说的篇目,如《小时代》、《红楼梦后八十回》等。
这些文章是我们了解现代文学的窗口,通过阅读这些篇目,我们可以领略到现代作品的风采和时代的变迁。
在"鲁迅文学"模块中,有一些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如《自序》、《野草》等。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入浅出,对我们的思想启迪和精神追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报告文学"模块中,有一些报道性质的文章,如《大自然的报警》、《珍贵的生命》等。
这些文章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通过阅读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
在"小说"模块中,有一些经典的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如《水浒传》、《草船借箭》等。
这些小说有着丰富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通过读这些小说,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诗歌"模块中,有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诗歌,如《登鹳雀楼》、《两只蝴蝶》等。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必背篇目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必修下册有着一系列重要的必背篇目。
这些篇目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文学素养的提升,对于我们理解中华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要说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这篇文章通过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志向。
子路的直率勇敢、冉有的谦逊谨慎、公西华的委婉有礼,以及曾皙洒脱随性的人生追求,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背诵这篇文章,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充满智慧和思想碰撞的课堂之中。
《齐桓晋文之事》也是重点之一。
孟子以清晰的逻辑和雄辩的口才,向齐宣王阐述了他的仁政思想。
文中的论证严密,气势磅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等语句,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孟子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仁政理想的不懈追求。
还有李白的《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篇就以强烈的感叹,给人以震撼。
整首诗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奇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奔放的情感。
背诵时,那奇丽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让人不禁为诗人的才华所折服。
杜甫的《登高》也是必背经典。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其意境深沉,格律严谨,是律诗中的典范之作。
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样不容忽视。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通过对琵琶女高超技艺和不幸遭遇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
诗中的音乐描写细腻生动,让人如闻其声。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气势恢宏,令人荡气回肠。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是佳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词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除了诗词,还有一些文言文也在必背之列。
比如《阿房宫赋》,杜牧通过对阿房宫的描写,揭示了秦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横征暴敛,最终导致亡国的教训。
高中语文必须掌握的重点总结一、引言为了帮助高中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将详细总结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本总结将涵盖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语法等各个方面,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二、古诗文阅读2.1 诗歌-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掌握各种诗歌的形式和特点。
- 重点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苏轼等,了解其生平、思想和创作。
- 诗歌主题:爱情、友情、山水、咏史、怀古等,理解其寓意和表达手法。
2.2 文言文- 经典篇目:《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滕王阁序》等,熟读并理解其主要内容。
- 虚词、实词: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 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理解其结构特点和用法。
三、现代文阅读3.1 记叙文- 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把握文章的四个要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 叙事方法:顺叙、倒叙、插叙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3.2 议论文- 论点、论据、论证:理解文章的三个基本部分,判断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 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分析其说服力。
3.3 说明文- 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 逻辑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4.1 作文类型-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掌握各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和结构。
4.2 写作技巧- 开头、结尾、过渡:注意文章的三个关键部分,使文章流畅自然。
-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五、语法5.1 词法- 词性、词义、词类活用:理解不同词性的特点和用法。
5.2 句法- 句子成分、句子类型、特殊句式: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六、结语通过以上总结,希望能帮助高中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和运用,不断巩固和提高,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汇总高中学生在学习到语文必修二课本中,要重点关注课本中必背的篇目,掌握好高中语文必备篇目很重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一、卫风·氓《诗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三、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新教材高中语文重点课文归类整理(现代文、文言文)20100514一、象征手法1,《合欢树》史铁生,散文母亲亲手栽种的合欢树,发芽长叶的时候,母亲认为是“好兆头”。
花开的时候,母亲不在了。
“我”内心的歉疚、伤感沉积淀成一种藏而不露的深情。
“我”始终不敢去看花开,邻居们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
合欢树象征平凡而伟大、柔弱而坚强的母亲对病中儿子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也象征着“我”对含辛茹苦的母亲永远的愧疚、感激和怀念,“我”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创作热情回报母爱、回报生活。
合欢树是母子情深的寄托与见证。
2,《双桅船》舒婷,现代诗歌“朦胧诗”派代表人物。
“双桅船”象征勇敢迎接黑暗的挑战,朝向彼岸寻求光明的执着和坚定。
不惧“风暴”,只因“一盏灯”的照耀。
表达80年代人性的复苏和自我觉醒。
3,《病梅馆记》散文,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清),一名巩祚zuò,字璱人,号定庵,思想家、文学家。
“病梅”“夭梅”象征受到摧残扼杀的人才,影射统治阶级禁锢思想、压制人才的丑恶行径。
“必复之全之”的决心体现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也可从比喻角度解读,以梅喻人)4,《雨巷》新诗,戴望舒。
作品运用多种意象创造意境,表达处于人生前途命运十字路口的茫然、迷失、犹豫彷徨的无奈无助,渴望获得希望和新生。
“丁香”象征愁思;“姑娘”象征幽远、美丽、求而不得的希望;“雨巷”象征迷茫、悠远的现实前景;“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象征作者求而不得的内心失落和迷茫、痛苦。
二、小说1,《最后的常春藤叶》短篇小说,欧·亨利(美国)。
作品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后人将此手法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
琼珊因“叶子”而生,贝尔曼因“叶子”而死,生死之间,表现出人类的善良、勇气、智慧和对生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