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仿用句式优质课件28张
- 格式:pptx
- 大小:32.31 MB
- 文档页数:28
课时跟踪练29 仿用句式与变换句式
一、对点练
1.仿照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许多东西都能解决。”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________,________;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
这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从多数一般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 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
2.从下列短语中进行选择并组合成描写老师节和春节的每联七字的对联,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红梅正报 桃李三千 黄牛耕地 白雪才妆
芝兰四季 芝兰绕阶 千山素 承雨露
春绣锦 万家春 千里绿 吐芳香
老师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春 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老师节:桃李三千承雨露 芝兰四季吐芳香
春节:白雪才妆千山素 红梅正报万家春
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一个描写对象写一句话,要求所写句子运用比方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示例: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这满山满眼的枫叶,飘得潇潇洒洒,像一篇描绘秋天的美文,一曲颂扬丰收的歌,将秋意挥动得无以复加。
4.请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几个短句。可以变更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变更原意。
专题四仿用、变换句式
——形神兼备,巧妙变换
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
子。实质上与修辞格“仿拟”近似。变换句式就是能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提供
的句子准确改成适应语境要求的句子。2017年高考创新题型中出现的逻辑推断
题与仿用句式结合起来考查。在此类题型中“仿用句式”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
容和例句完全不一样,对内容的理解则要结合语段的具体内容。2018年全国Ⅱ
卷又对仿用句式进行考查,考查恢复传统形式,提供例句与材料进行仿写。变换
句式全国卷未做考查。
本专题把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放在一个专题,是因为仿用句式要
求“形神兼备”,其中“形”里面就有修辞。又因为修辞一般不单独设题(江苏卷
有时会单独设题),所以本专题准备通过让考生掌握高考常见修辞手法的分类及
其特点,便于考生在仿用句式及阅读中分析判定修辞。在掌握修辞的基础上,再
了解仿用句式题的各种类型。仿用句式题类型虽多,但解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
法相同,所以在让同学们了解仿用句式题的基本类型后,统一讲解仿用句式题的
通用解题技巧。
变换句式的复习,在让考生简单了解考情的基础上,采用逐个题型突破的形式进行。
1.(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
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团结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解析示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的。
将材料中“垦田拓海”“抗灾治水”“同舟共济”等六个四字短语按照意义两
两分组,分别照应“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辨析“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这三个六字短语的表意差异,寻找其
与“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的关联和照应。
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
第 1 页 共 2 页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仿用句式》:嵌入式仿写
嵌入式仿写一般是在所提供的材料的中间或末尾空出一句或几句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特点,补写一句或几句与所给材料连贯而恰当的句子,使其与原材料构成一个意思和结构都完整的语段的仿写。
例 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______①______。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______②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①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②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二)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名师教你解题
嵌入式仿写题的解题关键
解答嵌入式仿写题的关键是研究语段语境,根据例句的语境和例句本身,明确对空缺的句子的潜在要求,选择符合这个要求的对象,按仿写句子的一般方式进行仿写即可。
如上面的[例]第一处画线句中的“默默无闻”与“坚守”照应,所以①处仿写的语句中的成语也应与“勤耕”照应。第二处画线句中的“加减乘除”是数学用语,因此,②处的仿句也应是某一学科的内容。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 第 2 页 共 2 页 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是生命的落脚处。
高考—仿写句子讲义
[考点要求] 表达应用 E 1仿用句式 2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1.(2010·课标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
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评点 该题为话题式仿写,题干要求不明确,故审题(审例句)时要格外认真。从例句看,仿写的句式要求为假设复句,修辞手法为拟人,所写句子必须是三句,同时要注意三句的描写对象之间的和谐性。
2.(2011·新课标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评点 该题与2010年题型相同,题干要求也大致相同,只是把比喻修辞明确说出来了而已。其实,还是要靠考生审出更多隐性要求来。从句式整体上看,是一个倒装式的条件复句,把条件放在最后,把结果放在前面,最前面用了一个比喻;从内容上看,是说只要肯干,即使平凡也能出成绩。这里的“平凡”与“成绩”是相对的,这是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选“笨拙”“简单”“低调”“普通”等话题仿写。
3.(2012·新课标全国)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第七节 仿用句式——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仿用句式”指的是依照给定的例句仿写一句话或几句话。仿用句式要求在语言形式上“仿”,在内容上则要求“变”。仿写的最高境界是神似与形似。
仿写,要在参悟“示例”的基础上,从“内容”“形式”两个角度去叩问:一问仿写的内容有何要求,仿句内容是否相关,是正面还是负面,是批判还是褒赞;二问仿写的基调和倾向是什么,是高昂还是低沉,是感伤还是欢愉,是含蓄还是明快;三问仿写在内容表达上有何暗示;四问仿写形式上有何要求,是对联还是语句,如果是对联,要注意押韵与对仗,尤其要注意仄起平收的平仄规律。
[提分攻略]——明角度 找对应
仿句解题“三步骤”
[典题赏析]——析典题 学通法
[典例]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 [第一步] 准确审题,有的放矢
1.审主旨内容
例句从“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这三个关键词中概括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因此在仿写时必须找有相关性的三个词,概括出其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必须是中国人民的某种精神品质。
2.审句式结构
例句先是写出三个关键词,然后再说中国人民的某种精神品质。句式结构为“××(四字短语)、××(四字短语)、××(六字短语),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两字词语)精神”。
► [第二步] 明确思路,“一定”“二仿”“三连”
一定:确定对象
奋斗,团结,梦想是中国人的伟大精神,将表现内容一致的事实放在一起。奋斗精神对应的关键词是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团结精神对应的是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梦想精神对应的是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
二仿:遣词仿写
理顺“表现”与“精神”的关系,注意要符合逻辑事理。根据句式整齐、连贯的原则,每组的前两个四字词语的语序可以互换。比如“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也可以是“抗灾治水、垦田拓海、脱贫困奔小康”。
1 仿用句式1
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
材料:
坚持 进取 借力
不到长城非好汉 他山之石可攻玉 咬定青山不放松
登高而招 锲而不舍 逆水行舟 借力打力 绝不气馁 定点打铁
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对名利趋之若鹜,斤斤计较,表现的是境界的缺失。
材料:
责任 信仰 斗志
无所作为 挑肥拣痩 不思进取 退避三舍 推三阻四 怨天尤人
事业 任务 困难
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青年应捕捉机遇,投身产业变革的前沿。
材料:
面貌 梦想 未来
激情飞扬 挑战自我 意气风发 乐于奉献 张扬个性 和谐美好
秀出我风采 我要飞得更高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4、依照下面画横线的语句,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材料:
眼力足 笔力足 脑力足
深入浅出 深谋远虑 高瞻远瞩
武装头脑 宣传政策 体察民情
聚民心 抓本质 长见识 出成果 下功夫 筑同心
2 党的宣传干部,要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力足,行稳致远、深入基层,经风雨、见世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如琢又如磨、两句三年得、锤名句出精品,中囯人向来就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学案二 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
考点一 仿用句式
本考点常常与常见修辞手法等联合考查。常见的考查形式有:常规仿写(开放式、命题式、嵌入式)、给定材料式仿写和拟写对联。
仿用句式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所给例句的内容与形式。要求仿写的句子涉及内容、形式、修辞和字数四个方面,综合考查各方面的能力。主要是针对提供的新语境进行句式仿造和创造性发挥。
题型一 限定话题式仿写
“限定话题式仿写”,或规定了仿写的对象,或对陈述对象有一定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仿写难度。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或者避免使用某些陈述对象,否则,就会不合要求,“失之一词,谬以千里”。
[知识精讲]
明确话题要求,注重“形神兼备”
具体解题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看清楚题目中所限制的话题。仿写考查,必须注意题目的明确要求和隐含要求,否则,就会遗漏要点,答非所问。
2.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和所用的修辞手法。例句的结构特点,包括整句、散句,结构排比或句子排比,或者倒装等等。有的句子虽没做明确要求,但在例句中却采用了押韵对仗的形式,这就要求考生在仿写时要与前者保持韵律的一致。
3.注意内容一致和感情基调的统一。有的句子有情感色彩的要求,或者不在题干中要求,而是在句子中体现出情感色彩的特点,就要求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些细微的隐含要求。
[典例精析]
例1 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例2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由于性格、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请你从以下四个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表达他们各自对生命的理解。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
备选人物:陶渊明 徐志摩 桑地亚哥
示例:苏东坡——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只有心胸旷达,才能笑到终点。
仿用句式20练
一、嵌入式(填空式)仿写练习
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共和国迎来了她六十六岁诞辰。六十六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六十六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十六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2.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另举正面事例写一个句子。
没有自知之明,其害无穷;有自知之明,则能走向胜利。蒋干自作聪明,刘禅妄自菲薄,不都害己误人,遗人笑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中的画线部分续写句子,使整个语段富有韵味。
例句:济南与青岛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济南是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么青岛便是着摩登时装的美少女。
(1)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现实世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网络世界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与数学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那么数学便是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所给语段内容,仿照画线句子写两句话,使语意完整。
在心灵的分岔路上,也许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请立刻回头,重新选择一条路走吧。我们要相信: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选择小草的翠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 页 共 2 页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仿用句式》:开放式仿写
开放式仿写是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可自由发挥),句式依照例句而进行的仿写。
例 [2014·重庆市卷]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就像下棋走棋子一样 如果第一个棋子走错了
剩余的棋子都会难行 人生的棋子从一开始就要走好
[解析] 示例是个比喻句,用穿衣服扣扣子来比喻人生,在仿写时,也要寻找合适的本体和喻体。喻体的特点是有步骤、有过程,前面的正与误会影响后面的推进。
名师教你解题
解答开放式仿写题的关键点
1.联想相称。即运用相同或相似联想、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等几种联想方式发挥创造性思维,来选择恰当的话题,最恰当的话题应既和例句中的陈述对象属性一致,意蕴一致,同时也为自己所熟悉,以保证自己有一定的积累,能灵活自如地仿写。如上面的[例]还可以联想到盖房子打地基、唱歌定调子等。
2.其他如句式一致、结构一致、修辞一致、情感格调一致等,都是仿写句子的共性要求,不再赘述。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示例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什么是最真挚的友谊?是华美盛宴的觥筹交错,是形影不离的朝夕相守,是依依难舍的缠绵缱绻,还是困境中搀扶你一把的那双温暖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 页 共 2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专题十四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教师用书]
备考方略一 立足高考前沿,研究考题特点
考情分析 句子仿写要求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材料,仿照示例写句子。这类题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谐调等方面。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并与修辞结合起来考查。这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途径。“变换句式”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需要,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2018年全国卷Ⅱ曾经考查仿写。
备考须知 考生应该加强语言基本能力训练,熟练运用常见修辞、句式知识,应对仿写考查;对于变换句式考点,应该了解基本的句式特点,并经常变换运用。
考点一 句式仿写
1.(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解析: 首先,明确所给材料的主旨:依据事实表现来概括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其次,将表现内容一致的事实放在一起。再次,理顺“表现”与“精神”的关系,注意要符合逻辑事理。最后,参照所给示例整合语句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2.(2017·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解析: 解答时首先要结合例句,明确归谬法的表述特点。即先摆出要反对的观点,假设其是正确的,然后进行推理,得出错误的结论。仿写时必须要符合例句的形式,采用以“如果……那么……”为关联词语的假设复句的形式。
2021届高考语文专题(zhuāntí)复习 仿用句式(jù shì)
考纲要求(yāoqiú)
?考试说明(shuōmíng)?要求: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才能层级为D级。
知识要点
句式的仿用即仿例造句,因其可以综合检测考生应用语言的才能并能激发其创新潜能而倍授命题者的青睐,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仿写的句式,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比照句、对偶句等;从语法角度看,主要有条件句、因果句、假设句、转折句等。
一、仿用句式主要的题型
1.嵌入式
在所提供的材料中间空出一句或者几句,要求根据上下文的句式,再造句嵌入其间,且要与上下文衔接贯穿。如: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照应的排比句。(1999年全国高考题)
见?学海导航?P140页第14题
人民HY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HY正迈着坚决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由于这种题型限制了句子仿写的空间,考生只能顺着所供材料的原思路进展仿写。仿写时应注意:一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二是前后内容的照应;三是情调要一致。
[答案(dá àn)]五十年像一首乐曲(yuèqǔ) 有低音(dī yīn)也有高音 乐曲(yuèqǔ)渐趋HY
2.续写式
在所供材料的末尾处留出一个空位,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者多个句子,使之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好的文字。如:
在画线局部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一样。(2021年全国高考题) 〔见?学海导航?P138页第4题〕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是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 , 。
第1页/总12页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类专题—语言运用: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了解修辞手法考点;2.真题试卷剖析命题特点;3.梳理总结解题规律;4.对应考点训练提升。一.考点分析考点解读往年高考对“修辞手法”的命题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一起考查。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还有在文学类文本和古诗鉴赏当中也常以“表现手法”的方式出现对修辞手法的考查。这两年高考题在语言运用题中,出现了对修辞手法的单独命题,要求分析修辞手法的结构和,考查进一步细化。考查方式:选一选和简答题。分值:3-5分。命题的范围《考试说明》明确了要掌握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9种修辞手法。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没有直接考查名词术语(修辞的概念),而是语言环境进行动态考查,即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运用。二.真题回望来源1:2021年新高考卷Ⅰ: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欢快的锣鼓敲,欢腾的雄狮舞。“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昨日在市文化艺术隆重举行,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元宵线上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络绎没有绝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正确答案】①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也都是两两相对。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对偶的构成从结构、字数、意义等角度分析。表达从语言、节奏、力等角度分析。第2页/总12页来源2:2023年新高考卷Ⅰ: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③的。奕恩杰从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正确答案】①一问一答,从多个角度回答了研发失败对栾恩杰和航天工作者产生的影响;②三个“意味着”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且有递进,加强语势,突出航天研发过程的艰难,侧面烘托出航天工作者的坚韧顽强和航天工作的重要性。考查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先明确设问的内容。画横线句子先对研究失败的意味进行提问,并从辛苦白费,工作更艰苦,可能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格局中改变赛道三方面进行回答,充分阐述了研究失败所带来的影响。再看排比的使用。在设问的答句中,连用三个“意味着”,句式整齐,很有节奏感,回答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的同时,在影响的程度上,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阐述由此带来的后果。研究失败的后果如此严重,可失败却是司空见惯、屡见没有鲜的事情,足以说明航天研发过程的艰难。而设问和排比都有突出强调的作用,由此可以概括出强调航天研发过程艰难的信息,而这些艰难困苦,无没有烘托了航天工作者的艰辛以及这一工作的重要地位或意义。综合分析后,再组织答案即可。来源3.2023年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题。……国槐在我国没有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责)、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2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没有同的一项是(3分)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没有青山。C.六军没有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没有敢言。【正确答案】D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A.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B.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C.借代,用“蛾眉”代指杨贵妃。D.比喻,是否定喻,“人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故选D。三.考点突破第3页/总12页9种常用修辞手法解读(一)比喻概念就是“打比方”。即两种没有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比喻成的事物)和比喻词(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构成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没有同类的事物,否则没有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幻灯片15种类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典型形式: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没有用比喻词。典型形式:甲是乙。如: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借喻没有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比方一个本体。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1.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没有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2.比喻要贴切,要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3.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比喻运用没有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上感情没有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小试牛刀】1.[2017·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C.一种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第4页/总12页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正确答案】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A.暗喻,引擎是发动机的核心部分,习惯上也常用引擎指发动机,它是整个汽车的动力源泉,这里比喻“”对全球经济的推动作用。C.明喻,把“”比喻为“洪水猛兽”。D.借喻,弯道超车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术语,意思是利用弯道超越对方,句中借来比喻在观念上超越。(二)比拟概念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种类①拟人,即把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来描写,给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让它们具有人的声情笑貌。这种人格化的方法,可以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得栩栩如生,也可以把有生命的东西写得可爱可憎,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②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作用①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使人或事物更生动形象。③表意丰富,更利于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④增强语言的亲切感。◆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比拟是把人直接当物写,或把物直接当人写,把写人的词语直接描写物,把惯用于写物的词语用来直接写人。比喻则没有同。把甲物说成像乙物,或是干脆用乙物来代替甲物。在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没有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没有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喻)例1:住口,你这吠人的狗。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例2: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我们要谨防糖衣炮弹。(比拟)(比拟)(比喻)【小试牛刀】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第5页/总12页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正确答案】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A项,通过“试”“裁”将“东风”拟人化。C项,通过“含”将“芍药”拟人化,通过“卧”将“蔷薇”拟人化。D项,通过“偷”“翻”将“南风”拟人化。B项只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没有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三)借代概念用借体代本体。它没有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是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2)用具体代抽象。例如:杆子里面出。(3)用专有名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4)用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5)用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眉”代指“头”)(6)用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这句话的意思是“钻研文字,写东西,让人捧腹大笑”)(7)用材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代指镜子)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运用注意点①借体与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②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诸葛亮”等作借体,常用来指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反面人物。③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没有能同时出现。④借代没有当常表现为本体和借体之间关系没有明确◆借喻与借代的区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具体代抽象杆子里面出【小试牛刀】第6页/总12页3.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借喻?哪些是借代?(1)孩子们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2)(老栓)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3)看书一定要有所选择,万没有能误把毒草当成香花。(4)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5)无非是怕说错了丢乌纱帽。【正确答案】借喻:(1)(3)(4);借代:(2)(5)幻灯片26【小试牛刀】4.[2016·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正确答案】AA项,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B项,“尧舜”代指圣贤之人,以专名代本体。C项,“干戈”“玉帛”分别代指“战争”“和平”,以具体代抽象。D项,“西施”代指美人,也是以专名代本体。(四)夸张概念为达到某种表达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手法。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等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增强力;引起联想,以创造意境;强化作者的某种感情。例:莫夸财主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刘三姐》)运用注意点(1)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合乎情理、合乎分寸,给人以真实感。(2)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没有能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3)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4)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没有适合运用夸张。(5)如果夸张脱离了现实基础,或与思想感情没有协调等,易造成夸
1 专题六 仿用句式(含修辞)、变换句式——彩笔雕章知几首,可人标韵无新旧
把句式的仿用和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放在一个专题,是因为仿用句式要求“形神兼备”,其中“形”里面就有修辞。又因为修辞一般不单独设题(江苏卷有时单独设题),所以本专题准备通过“修辞垫基”来突破“修辞”这一隐性考点,让考生掌握高考常考修辞的分类及其特点,便于考生在仿用句式及阅读中判定分析修辞。在掌握修辞的基础上,再了解“仿用”题的各种题型,边讲边练,仿用题题型虽多,但解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相同,所以在让同学们了解仿用题的基本题型后,统一讲解仿用题通用解题技巧。变换句式则通过了解句式特点、题型特点、解题攻略来突破这一考点。
1.(2017·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题干要求非常明确,即用归谬法仿照示例写一句话来反驳生活中的错误看法或观点。解答时需先假设生活中人们常提到的某一错误观点是正确的,然后依据此观点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即可。句式上可采用“如果……那么……”的模式。
答案:(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2.(201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4分)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2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可就近联想与“弯月”相似的事物,如“残花”“飞絮”“晨霜”等。
第 1 页 共 7 页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题 一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及修辞手法与示例相同。
向往是思想的折射,灵魂的写照,行动的先导。有的人向往成功,于是就孜孜不倦,默默耕耘;有的人向往奉献,于是就志存高远,兼济天下;有的人向往清高,于是就洁身自好,一尘不染。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老学庵笔记》乃陆游晚年所作,所记内容多为其亲历或亲见、亲闻之事。难能可贵的是,此书迥异于仅记述事实或转抄他书的丛札性汇编,具有鲜明的识见。除评判性的断语外,___________,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立“大节”、辩邪正的思想倾向。
A.并无透露出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哪怕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
B.还有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无不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
C.处处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包括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
D.即使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也都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实际上,文学鉴赏有一个公认的规律,那就是见仁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面对同样一部作品,_____,一部分读者认为优秀,另一部分读者却认为不过如此,这是文学鉴赏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世界上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许多文学奖,每次公布得奖作品后都会在文坛上产生激烈争议,不像自然科学奖那样基本上可以一锤定音。
A.读者因人生阅历、性格禀赋乃至阅读爱好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B.读者拥有不同的人生阅历、性格禀赋乃至阅读爱好,因而阅读感受也会不一样
C.读者会产生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因为其人生阅历、性格禀赋乃至阅读爱好不同
D.人生阅历、性格禀赋乃至阅读爱好不同的读者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4.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长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第2讲 仿用句式(含修辞)
仿用句式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话题(或情境),仿照给定的(或暗示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等,写一个或一组主旨统一、内容属同一话题的新句子。这类试题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综合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常见的仿写形式有:命题式仿写、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和对联式仿写。
题型一 命题式仿写
设定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句式仿写。
典例1 (2019·河北唐山模拟)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
【材料】 坚持 进取 借力 不到长城非好汉 它山之石可攻玉 咬定青山不放松
登高而招 锲而不舍 逆水行舟 借力打力 绝不气馁 定点打铁
[解题指导] 就本题而言,先对材料中的词语、短语进行理解归类,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然后再观察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的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答案 (示例)登高而招,借力打力,它山之石可攻玉,这是正确做事借力的精神。
锲而不舍,定点打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是正确做事坚持的精神。
逆水行舟,绝不气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正确做事进取的精神。
解题方略 仿句要做到“三审”
1.审句式,定框架
即:审视例句(被仿句)的结构特点,提炼出句式框架,确定仿写可“套用”的部分。审句式要注意关注以下两点:
(1)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注意分句间的结构关系
要明确例句是并列,还是对比;是并列,还是递进;是假设,还是条件;等等。
在明确结构关系时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及标点的暗示作用,如分号表示分句间是并列或对举关系,冒号有时表示分句间是总分(分总)关系,等等。
如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构成的是并列句式+反问句式。
(2)从小的方面来说,要注意句子用词特点
1 / 5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仿用句式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1.请仿照给出的句子,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礼貌像一只气垫,你可能什么都感觉不到,但它能奇妙地减少碰撞。
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使用修辞手法与示例相同。
水能击穿坚硬岩石,是靠持之以恒;
草能绿遍广袤大地,是靠生生不息;
树能站稳陡峭山崖,是靠坚韧不拔。
3.请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修辞方法相同,句式一致。
时间是一本书,记载着历史,书写着现实,展望着未来,沧桑变幻中总能留给人们刻骨铭心的文字。
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故乡是一头老牛,蹲在父亲老眼昏花的目光里;
故乡是一朵山菊,开在母亲饱经沧桑的皱纹里;
故乡是一首乡曲,响在牧童清脆嘹亮的柳笛里。
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海亲热地拍着岸,浪花在歌唱,阳光舞动曼妙的脚步;
海愤怒地摇着船,海燕在呐喊,乌云流下悲痛的泪水。
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在这青春的路上,我正走成翠绿的树,走成有爱的绿荫;
在这青春的山上,我正攀成陡峭的峰,攀成有梦的山泉;
在这青春的海上,我正站成伟岸的帆,站成有骨的浪头。
7.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依据例句形式,根据提供的开头,仿写句子。
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