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库存控制名词解释

库存控制名词解释

库存控制名词解释

库存控制是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指企业将存货或物料经过控制、调整、存储和销售,确保企业以最低总体成本来有效地完成销售任务,并降低库存投资和现金流量的浪费。为了实现库存控制,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对存货进行调整和控制。假设市场需求减少,根据这一情况应当调低存货水平,以降低存货的投资金额和防止浪费。反之,如果市场需求增加,应当调高存货水平,以满足需求,达到最优收益。其次,还要采取有效的存储技术,以提高物品的可用率。有效的存储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取货时间,降低存储空间,节约能源和人力,提高取货的效率和性能,有助于企业的节约成本。

此外,企业还应该采取一些有效库存控制管理技术,例如零库存管理、库存品质控制、库存报表分析、可靠度计算等。零库存管理是企业采取的其中一种技术,就是在企业内没有任何多余的存货,把所有有限的存货投入其中有用的活动和运作,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存货,降低库存投资和缩短调整时间。此外,库存品质控制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主要是指采用技术的管理方法来保证货物的品质,强调维护存货的质量,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总之,库存控制不仅仅是简单的调整和控制,而是企业有效的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库存控制技术,调整存货水平,采取有效的存储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降低投资水平,节约成本,同时还要注重保持存货的质量,以便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库存管理(二)名词解释

库存:库存是指暂时闲置的用于将来目的的资源 库存的作用:1库存使企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2库存能够平衡供给与需求3库存能够预防不确定性的-随机的需求变动以及定货周期的不确定性4库存在供应链中起缓冲器的作用5库存能够消除双方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 库存的弊端;1占用大量资金2发生库存成本3带来其他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库存管理的目标:就是防止超储和缺货,在企业现有资源的约束下,以最合理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所期望水平的服务,即在达到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量将库存成本减少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在库存成本和服务水平之间寻找平衡 库存分类:按库存物品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类:1原材料库存2在制品库存3维修库存4产成品库存按库存作用分类:1周转库存2安全库存3调节库存4在途库存 库存成本的构成:1购入成本2订购成本或定货费用3储存成本4缺货成本缺货成本:是由于外部或内部中断供应所产生的成本。当企业的用户得不到他们的全部订货时,叫做外部缺货,而当企业内部某一个班组或一个部门得不到它的全部订货时,叫做内部缺货,外部缺货可导致延期付货成本,当前利润损失和未来利润损失。内部缺货则可能导致停工待料损失和完工日期的延误。 库存系统的组成:1需求是指从库存中提取物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2补充定货:是指根据需求从供应商处定货并将物品存入仓库。3约束:是指管理因素或实际环境施加给库存系统的限制。 库存管理与控制问题分类:1单周期库存与多周期库存 2 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3(确定型库存与随机型库存 单周期库存一般只存储一次,这些库存消耗完了之后不再重新补充,因而也被称为一次性订货量问题。多周期库存需要多次存储,即前一批货物用完之前,下一批货物就需入库,在一定时间内周而复始地存储同样的物品 独立需求库存是指用户对某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其他种类的库存无关,表现出对这种库存需求的独立性 相关需求是指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相关性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它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它是一种确定型需求 确定型库存与随机库存的对比与判断按库存的参数确定可以分为确定型库存与随机型库存。对于确定型库存而言,库存模型的参数是确定的。所谓确定是指物品的需求量是已知和确定的,补充供应的前置时间是固定的,并与订货批量无关。当这两个条件得不到满足时,确定型就不再适用。另一类模型是随机型库存,所谓随机型是指物品的需求量和补充的前置时间至少有一个随机变量。如果可以根据统计资料得出在任一给定时期需求量的概率分布,称之为概率型库存模型。 库存控制系统要素:1仓库所在的地理位置2订货批次和订货数量3运输4信息5管理 库存管理的过程:1确定需求:2存货识别与编码;3订货批量与订购时间的确定4服务水平与安全库存的确定5采购提前期管理等过程 服务水平是:指客户提出订单要求时企业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可能性。 库存控制基本决策包括:1确定相邻两次定货的间隔时间2确定每次定货的定货批量3确定每次定货的提前期4确定库存满足需求的服务率。 影响库存控制决策的因素:1需求特性因素2定货提前期3服务水平库存管理与控制的意义:1首先在于它把这些“合适”提供给客户的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价格及合适信息。2其次库存管理对于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盟大幅度降低成本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3再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向全球经营进行全球生产运作。4良好的库存管理可以为企业大幅度降低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时间或服务价值从而为企 业增强竞争优势做出相当的贡献。 所谓预测,就是人们对某一不确定的或求知事件做出的预计与推测。从本质上看, 预测是以变化为前提的 预测的特点:1全局性2关联性3最优性4综合性5实践性 需求预测的作用:1需求预测是库存管理的基础2需求预测是库存决策的依据 预测的分类:一按主观因素所起的作用分类: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定性预测方 法包括德尔菲法,一般预测,市场调研,小组共识,历史类比等二按预测时间的长短分 类: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需求预测的内容:1数量2时间3频率4范围5可预测性. 影响需求预测的因素:1商业周期2产品生命周期 定性预测方法:1一般预测2市场调查(优点:1预测来源于顾客期望较 好地反映了市场需求情况2可以了解顾客对产品优缺点的看法也可以了解一些顾客不购 买这种产品的原因有利于改进与完善产品开发新产品和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缺 点:1很难获得顾客的通力合作2顾客期望不等于实际购买而其期望容易发生变化3 由于对顾客知之不多调查时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和时间。)3小组共识(优点;1简单易 行2不需要准备和统计历史资料3汇集了个主观的经验与判断4如果足够的历史资料 此法是一种有效途径。缺点:1由于是各主管的主观意见故预测结果缺少严格的科学 性2与会人员间容易相互影响3占用了各主管的宝贵时间4因预测结论是集团讨论的结 果故无人对其正确与否负责5预测结果可能较难用于实际目的。)4历史类比5德尔菲法 预测的一般步骤:1确定预测的目的和用途2选择预测的对象分析决定影响 需求的因素及重要性3决定预测的时间跨度短期中期还是长期4选择预测的模型5 收集预测所需资料6考虑和设定无法预测的内外因素7验证预测模型8判断并做出结 论然后做出需求预测9将预测结果进行实际应用10根据实际发生的需求对预测进行监 控。 市场调查法的优点:1预测来源于顾客期望,较好地反映了市场需求情况;2 可以了解顾客对产品优缺点的看法,也可以了解一些顾客不购买这种产品的原因,有利 于改进与完善产品,开发新产品和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缺点:1很难获得顾客 的能力合作2顾客期望不等于实际购买,而且期望容易发生变化3由于对顾客知之不多, 调查时需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预测应注意的问题:1判断预测中的作用2预测精度与成本3预测时间范 围和更新频率4稳定性与响应性 预测按时间长短分类:1长期预测2中期预测3短期预测 使用德尔菲法时必须坚持三条原则:第一条是匿名性,第二条是反 馈性,第三条是收敛性 定量预测方法;一时间序列分析法:1简单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简单移动平均 法4加权移动平均法5指数平滑法 误差指预测值与实际结果的偏差 误差精度测量:1平均误差2平均绝对误差3相对误差平均值4相对误差绝对 值平均值5均方差6标准差 固定订货量系统的运行机制:每当库存余额降至订货点时,就发出固定 批量的订货。又称为连续系统。 固定订货量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都固定的库存控制系统。 固定订货量系统的应用范围:1所储物资具备进行连续检查的条件2价 值虽低但需求数量大的物资以及价格昂贵物资3易于采购的物资 固定订货量系统的采用方法1手法卡片法2双堆法 固定间隔期系统也称为定期库存系统,其运行过程为:每隔固定的时间就检查 库存,确定库存余额并发出订货,订货量等于最大库存量与库存余额的差。每相邻两次 定会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 固定间隔期系统的应用范围:1需要定期盘点和定期采购或生产的物资2具有相同供应来 源的物资3供货渠道少或供货来自物流企业的物资。 定量订货模型与定期定货模型的比较:1定期订货模型平均库存较大,以防在盘点期发 生缺货情况;定量订货模型没有盘点期2因为定量定货模型的平均库存量较低,所以该 模型适合用于贵重物资的库存控制。3对于重要的物资如关键维修零件,定量订货模型将 更适用,因为该模型对库存的监控更加密切,这样可以对潜在的缺货更快的做出反应4 由于定量订货方式下每一次补充库存或货物出库都要进行记录,用它进行库存控制时需 要花费的时间更长。 正态分布用业描述大多数生产制造企业的需求函数;泊松分布用业描述零售 范围内的需求函数。负指数分布则用于描述批发与零售范围内的一些需求函数 一次性订货模型研究在一个时期内仅仅采购一次或仅能安排一次批量生产的 物品的库存控制问题它适用于下列两类物品的库存控制:一类是偶尔发生需求的某种物 品,另一类是经常发生不定量需求的某种市场寿命非常短促的物品。 ABC分类的依据:通常是根据年使用费的多少来分类,对于费用支出高的物 料,可以给予最大的注意。一般是以库存价值为基础进行分类的。其他指标有:1缺货后 果2供应的不确定性3过时或变质的风险 ABC分类步骤:1将物品按年耗用金额从大到小进行排序2计算各种物品占用 资金额的百分比进行累计3按照分类标准,选择断点进行分类,确定ABC三类物品。 经济订货批量:EOQ也称经济订购批量,就是按照库存总费用最小的原则 确定发出的订货批量。D年需求量Q定货批量C每次定货成本P单价H年存储率 注意年定货次数等于D/Q 平均库存量Q/2手机公式 经济订货间隔期:就是定期订货系统中使总库存成本最低的订货间隔期,经济 订货间隔期决定某项或数项物品应在何时发出订货,即物品的订货都是按照固定的时间 周期进行的。 安全库存用来补偿在补充供应的前置时间内实际需求量超过期望需求量或实际订 货提前期超过期望订货提前期所产生的需求。 在下列情况下要保持较高的安全库存量已尽力避免缺 货? 第一缺货成本高或服务水平要求较高 第二储存成本较低 第三需求量的波动较大 第四前置时间的波动较大 已知前置时间与可变需求量情况下的决策方法:期望值法边 际分析法 新设备备件库存特点:1新设备采购并使用,,其部件和整件的损耗是未知的 2新设备的起初的供应量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制造商的建议来确定的3要确定新设备的备 件库存数量,必须掌握设备的故障发生率。 初期故障期,备件和元件的使用数量很高偶发故障期备件和零件的数量到 了“盆底”磨损故障期故障率急剧升高,对备件需求量 也比较大 逆向物流:利用物品的可追踪性(如通过条码)可以处理和计算退货。为了资源 回收或处理废弃物,在有效率及适当的成本下,对原料,在制品,产品和相关信息从消 费点到原始铲除点的饿流动和储存,进行规划,执行与管制的过程。

库存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库存:是指暂时闲置的用于将来目的的资源。 2.在途库存: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别一个地方处于运输过程中心的物品。 3.安全库存:是为了应付需求,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等可能发生的不测变化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 4.将有库存:库存水平与在途库存之和。 5.订购成本:是从需求的确认到最终的到货,通过采购或其他途径获得物品或原材料时发生的费用。 6.预测:人们对某一不确定的或未知事件做出的预计和推测。 7.时间序列: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据构成序列。 8.误差:指预测值与实际结果的偏差 9:订货提前期:是从发出订货至到货的时间间隔 10:JIT:是一种以消除所有浪费为基础的生产方式,通过生产经营体系本身的不断完善,并能持续提高生产率,效益。 11:MRP,物料需求计划,是计算生产最终产品所用到的原材料,零件和组件的系统。 12:经济订货批量:是指消耗一次订货费用一次采购某种产品的数量。 13:服务水平:是指客户提出订货要求时,企业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可能性。14:ABC分类法:按照所控制的对象价值的不同或重要程序的不同将其分类,通常根据年耗用金额将物品分成三类。 15:单周期库存:即偶尔发生的对某种物品的需求,仅仅发生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或库存时间不可能太长的需求,以及经常发生的对某种生命周期短的物品的不定量需求。 16:多周期库存:是指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对某种物品的重复的连续的需求,其库存需要不断的补充。 17:库存周转量: 18:订货时间间隔: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或订货合同中规定的两次进货之间的时间间隔 简答题 1:企业进行库存管理的基本目的是防止超储和缺货,在企业现有资源约束下,一最合理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所期望水平的服务,即在达到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量将库存成本减少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2.企业持有库存的利:缩短订货周期,提高对用户的响应性、防止发生缺货、起到应急和缓冲作用,使生产不中断、形成规模经济、维持生产均衡,平稳、避免价格上涨。弊:占用大量资金、企业要支付库存维持费,从而影响企业利润、库存掩盖了生产经营中各种矛盾、糜烂变质,损坏等引起损失。 3.库存管理和仓储管理的主要区别: 4.经验管理库存是指一个组织的管理者以个人的经验和直觉为标准进行管理,而科学管理他排除了个人的主观臆断,通过各种事实进行调查和实验,为依据而行事,遵循客观原则程序和方法,韵科学于管理之中。 5.零库存管理不是指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而是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是处于周转状态。 6.定性预测法优点:注重于事物发展在性质方面的预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易

库存控制

第十章库存控制技术 学习目标: 掌握库存的含义和分类,掌握传统的定量订货和定期订货库存控制方法,掌握ABC 分类控制法,EOQ库存控制法、MRP、ERP、DRP技术和JIT存货管理技术等。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库存控制概述 一、库存的含义和分类 1.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商品 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将库存定义为:“以支持生产、维护、操作和客户服务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和在制品、维修件和生产消耗品、成品和配件等。” 库存是仓储的最基本的功能,除了进行商品储存保管外,它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保持物流系统中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 2.库存分类 (1)周转库存 周转库存也叫经常库存,是指为满足客户日常的需求而建立的库存。周转库存的目的是为了衔接供需,缓冲供需之间在时间上的矛盾,保障供需双方的经常活动都能顺利进行。这种库存的补充是按照一定的数量界限(批量订货)或时间间隔(订货周期)反复进行的。 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性,为了享受数量折扣。 (2)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也叫缓冲库存。是指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因素(如突发性大量订货,厂商交货期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3)运输库存 它是处于相邻两个工作地之间或是相邻两级销售组织之间的库存,包括处在运输过程中的库存,以及停放在两地之间的库存。 运输存货取决于输送时间和在此期间的需求率。 (4)预期库存

由于需求的季节性或是采购的季节性特点,必须在淡季为旺季的销售,或是在收获季节为全年生产储备的库存称为预期库存。预期库存的设立除了季节性原因外,还出于为生产保持均衡的考虑。所以决定预期库存的因素,除了脱销的机会成本外,还应考虑生产不均衡时的额外成本(如生产设备和工人闲置时必须支出的固定成本,以及加班的额外支出费用等)。 二、库存的功能 1、具有调节供需矛盾,消除生产与消费之间时间差的功能 2、具有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用”功能 3、具有降低物流成本的功能 三、库存的问题 既然存货具有上述重要作用,为什么现代物流管理却把“零库存”作为追求的目标呢?问题在于上述作用常被传统管理不适当的夸大,掩盖其存在的以下严重问题。 ⒈存货可能被用来掩盖经常性的产品或零部件的制造质量问题。当废品率和返修率很高时,一种很自然的做法就是加大生产批量和增加在制造或产成品库存。 ⒉存货可能被用来掩盖工人的缺勤问题、技能训练差问题、劳动纪律松弛和现场管理混乱问题。 ⒊存货可能被用来掩盖供应商或外协厂家的原材料质量问题、外协件质量问题、交货不及时问题。 ⒋存货可能被用来掩盖或弥补作业计划安排不当问题、生产控制制度不健全问题、需求预测不准问题、产品成套性差等问题。 此外,如产品设计不当问题、工程改动问题、生产过程组织不适当等问题,多可以在存货这里找到安全的靠垫。总之,是物流过程管理不善,最终导致了库存水平居高不下。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准时制生产方式(JIT)要以“零库存”为不断努力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不断降低库存水平,使上述种种管理不善的问题暴露出来,然后得到解决。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排除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够不断的是库存水平降低。这就好比一条充满暗礁的河流,只有降低河水水位,才会使那些潜藏的暗礁暴露出来,而降低库存水平以暴露管理问题,恰似“水落石出”。如图

库存控制名词解释

库存控制名词解释 库存控制是指企业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企业的物资、原材料或产品等库存进行合理的管理、调控和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因素,包括采购、库存量、销售情况、供应链等方面,旨在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减少库存风险、提高运作效率,并满足市场需求。 库存控制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库存控制,企业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 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库存是企业最大的活动资金投资之一,占用过多的资金会影响企业的流动性和经营能力。通过合理的库存控制措施,企业可以减少长期冻结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 避免库存过剩或缺货:库存过剩会导致产品陈旧、损耗和过期,而库存缺货则会导致销售延误、客户失去信任等问题。通过准确的需求预测和及时的补货措施,可以避免库存过剩或缺货,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 3. 降低库存风险:库存风险包括价格风险、仓储风险、损耗风险等。通过库存控制,可以降低价格波动和损耗带来的成本,降低仓储风险,提高库存的安全性。 4. 提高供应链效率:库存控制能够减少库存环节的浪费,提高库存周转率,优化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和配合,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库存控制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供需预测: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准确预测,以及对产品生命周期和销售趋势的判断,来科学设定库存目标和及时调整采购计划。 2. 定量库存管理:通过使用经济订货量、安全库存量、最佳订货点等方法和模型,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和供应链的特点,来控制和管理库存的数量和时间。 3. 供应链协同:通过与供应商、分销商等环节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的协同和优化,以更好地控制库存。 4. 技术支持:通过使用仓储管理系统、条码技术、物流追踪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库存控制的精准性和效率,实现库存的自动化管理。 综上所述,库存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通过库存控制,企业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避免库存过剩或缺货、降低库存风险,提高供应链效率,从而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 第一节库存与库存合理化 一、库存的含义和分类 (一)库存的含义: 表示某段时间内持有的存货 1.消耗品:在正常运营中消耗的但不构成成品 2.原材料:变成成品的投入物 3.在制品:处于生产过程中已部分完工的制品 4.成品 (二)库存的分类 1.基本库存:补给过程中产生的库存 这种库存随每日的销售不断减少,当库存降到某一水平时(如采购点)就要进行订货来补充库存,这种库存补充是按一定的规则反复地进行。 如每年12批,每批1000件,库存将收货1000件,每月到200件时,订货1000件,2周后到货。 2.安全库存:因需求不稳定,防止由不确定因素的作用而使订货需求加大而准备的缓冲库存。如03年2月份全球纸浆生产量为176.2万MT,销售量达185.1万MT,使得北美五大产浆国库存量减少147.2万MT,突破了150万吨安全库存量。 3.中转库存:即运输过程库存 是指正在转移(处于运输状态在途)或装在运输工具上待运的存货。 二、库存合理化 库存把采购、储存和销售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边接起来。库存在企业中的角色,不同部门存在不同看法,库存管理部门尽量保持最低库存水平以减少资金占用,节鸡成本,而采购部门希望多采购,可获得价格优惠,销售部门、用料部门希望多库存,满足客户需要,运输部门也希望多运输,提高效益和效率,因此各部门对库存的要求是不同的,但要求库存的合理化十分重要。所谓合理化就是用最经济的方法和手段从事库存活动,并能发挥其作用。 库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维持物流系统中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当顾客订货后要求收到货物的时间(交货周期)比企业从采购材料、生产加工到运送货物至顾客手中的时间(供应周期)要短的情况下,为了填补这个时间差,就必须预先库存一定数量的商品,例如:

库存控制 原理

库存控制原理 库存控制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企业或组织的库存水平,以达到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周转率和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订单管理原理:库存控制的核心是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合理制定订货计划和采购策略。订单管理原理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确定合理的订货量和补货周期,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的发生。 2. 定期盘点原理:定期盘点是指定期对库存进行实地清点和核对,以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定期盘点原理要求按照一定的频率和方法对库存进行清点,及时发现和处理库存异常,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3. 安全库存原理:安全库存是为了应对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如供应延迟、需求波动等)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安全库存原理要求根据供应链中不确定性的程度和库存服务水平的要求,合理确定安全库存的数量,以确保在不确定性因素发生时,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和销售需求。 4. 供应链协同原理:库存控制需要与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协同,共同优化库存水平和资金流动。供应链协同原理要求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共享销售数据和库存信息,通过共同协作和有效沟通,实现库存的及时调整和优化。 5. 先进技术支持原理:库存控制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

理工具进行支持和辅助。先进技术支持原理要求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库存管理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预测,提升库存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库存控制的原理主要包括订单管理、定期盘点、安全库存、供应链协同和先进技术支持等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库存的合理控制和优化。

库存的名词解释

库存的名词解释 库存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术语,它可以指物料或商品在特定时间内存放在仓库、工厂、仓储中央等地方的数量。库存量可以衡量企业的供应能力,也是企业判断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的依据。库存的概念包括几个不同的概念,如库存管理、库存控制、库存监控等。 库存管理是指规划、控制和监督企业的库存,以确保其正确的量和质量,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库存管理的目的是节约时间和资源,尽可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使企业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库存管理包括对库存水平、库存周转率、库存效率、库存成本等指标的控制和调整。 库存控制是指企业通过监督库存情况来控制库存量,使库存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以确保企业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库存控制主要通过对当前库存量的监测、对预测需求的评估、预警等方式来实现,以确保库存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库存监控是指企业通过定期监控库存量,以了解库存量的变化情况,以确保企业能够按时供应客户所需的产品和物料。库存监控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库存量的变化,以便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库存量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库存是企业经营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库存管理,制定有效的库存管理体系,确保库存量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Inventory is a widely used term that can refer to the amount of materials or goods stored in warehouses, factories, storage centers, etc. at a given time. The inventory level can measure the supply capability of an enterprise and also serve as a basis for judging the market demand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The concept of inventory includes several different concepts, such as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monitoring, etc. Inventory management refers to the planning,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of the enterprise's inventory in order to ensure its correct quantity and qua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The purpose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is to save time and resources, meet customer requirements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enable enterprises to respond quickly to market demands. Inventory management

库存管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库存库存是指暂时闲置的用于将来目的的资源。一般情况下,人们设置库存的目的是防止短缺,就像水库里储存的水一样。库存无论是对制造业还是对服务业都十分重要。 2 固定订货量系统固定订货量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都固定的库存控制系统。 3 逆向物流逆向物流就是为了资源回收或处理废弃物,在有效率及适当的成本下,对原料、在制品、成品和相关信息从消费点到原始产出点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规划、执行与管理的过程。 4 看板看板是一种在生产上实现JIT的方法。在日文中,看板被翻译为卡片、公告板或标记。 5 集成供应链供应链的集成,其实就是将上、下游的企业有机地连在一起,形成同步的网络体系,使企业与其上、下游之间建立有形或无形的联系,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6 购人成本某种物品的购入成本有两种含义:当物品从外部购买时,购人成本指单位购入价格与购人数量的乘积;当物品由企业内部制造时,指单位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的乘积。单位成本始终要以进入库存时的成本来计算。对于外购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应包括购价加上运费。对于自制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则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和企业管理费用等。 7 单箱库存系统单箱库存系统对库存进行周期性的补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将库存补充到预定的最高水平。 8 收发卡片法收发卡片法顾名思义就是用特别设汁的收发卡片控制订货时间的方法。 9 浴盆曲线通过研究发现,在设备使用的不同时间阶段,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是不同的。故障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故障发生的比率。所引入的新设备或产品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其使用备件和元件的“浴盆曲线”效应。 10 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学习的对象可以是行业中的强手,也可以是本企业内的先进单位,还可以是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11 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是从发出订货至到货的时间间隔,其中包括订货准备时间、发出订单、供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产品发运、产品到达、提货、验收、入库等所需花费的时间。 12多余物品多余物品包括废料、富余物料和陈旧物料。 13 库存记录精度库存记录精度(也有人称之为存货精度),是指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的吻合程度。每个库存系统都了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之间允许的偏差大小,库存系统的平稳运行要求物品不要过量存储。 14 浪费(JIT生产方式下)浪费被定义为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不对产品增添价值的任何活动、行为或事物。 15 物资周转量物资吞吐量也称为周转量,是指计划期内仓库进出库物资数量的总和。 16供应链供应链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由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发展而来的。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17 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种数学方法,可用于确定新的设施选址,以使得销售和运输总成本为最低。该方法通过考虑产品市场的位置,各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运输量)和相应的运输费用来确定最佳的配送中心的位置。 18 补货物流补货物流即物流系统从供应推动型系统转变为需求拉动型系统。这可以视为JIT理念在零售供应链中的运用。 19 预测所谓预测,就是人们对某一不确定的或未知事件做出的预计与推测。 20 时间序列时间序列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据构成的序列。 21调节库存调节库存是为调节需求或供应的不均衡、生产速度与供应速度不均衡、各个生产阶段的产出不均衡而设置的。

库存管理名词解释

1.订购成本:是从需求的确认到最终的到货,通过采购或其他途径获得物品或原材料的时候发生的费用。 2.在途库存: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运输过程中的物品。 3.安全库存;s是为了应付需求、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等可能发生的不可能发生的不测变化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 4.周转库存:由周期性批量购入所形成的库存。 5.调节库存:用于需求或供应的不均衡、生产速度与供应的不均衡、各个生产阶段的产出不均衡而设置的库存。 6.补充订货:是指根据需求从供应商处订货并将物品存入仓库的过程。 7.相关需求:指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的相关性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可以精确的计算出它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它是一种精确型需求。 8.条形码:由一组顺序排列的条、空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 9.时间序列: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据构成的排序。 10跟踪信号:是指预测滚动和与平均误差的比值,跟踪信号可用预测误差之和除以其平均误差计算得出。 11.定性预测方法:也称主观预测方法,它简单明了,不需要数学公式,它的来源是根据不同的主观意见。 12.定量预测方法:又称统计与预测法,其特点是利用统计资料和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 13.长、中、短期预测时间:大于2年、3月-2年、小于3月 14.需求预测的时间:是指预测的时间跨度 15.商业周期:从复苏到高涨到衰竭到萧条,周而复始。处在不同的阶段,需求不同。 15.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成长、成熟、衰退期。 16.市场调研法: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如问卷调查、面谈、电话访问等)收集数据,检查市场假设是否正确。 17.德尔非法(专家调查法):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由美国兰德公司首先提出的,很快在世界上盛行的一种调查预测方法。 18.季节性指数法:是把历史数据综合在一起,并计算出不同季节(时段、月、周)周期性变化的趋势,即每一段的实际值占整个周期总量的比值。 19。线性回归:是指变量呈严格直线关系的一种特殊回归形式。 20.订货提前期:是从发货至到货的时间间隔,其中包括准备时间、供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产品发运、产品到达、提货、验收、入库等所花费的时间。 21.固定订货量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都是固定的库存控制系统。 22.双堆法;采用该方法的企业在每次进货时,都将物资分成两份储备,一部分作为订货点的库存储备,单独存放。其余的作为经常性储备,供日常发料之用。 23.单箱库存系统:单箱系统对库存进行周期性的补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将库存补充到预定的最高水平。 24.三箱库存系统:有时安全库存会被单独放在第三个箱子里,这时就成为三箱系统。 25.固定间隔期系统:也称为定期库存系统,其运行过程可叙如下:每隔固定的时间就检查库存,确定库存余额并发出订货,订货量等于最大库存量与库存余额的差。 26.收发卡片法:就是用特制的收发卡片控制订货是时间的方法。 27.正态分布:当需求量是连续的时候,常用正态分布来描述需求函数。 28.柏松分布:是一种统计学上的分布,尤其用来描述需求率很低的物品,在需求不连续且均值较低的时候,可用柏松分布来描述需求函数。这种分布由其均值完全确定,而标准差是其均值的平方根。 29.负指数分布:可以用来描述某些批发和零售场合的需求函数。这种分布由其均值所完全决定,而其标准差和均值相等。 30.经济订货批量:简称EOQ,也叫经济定购批量,就是在订货系统中使总成本最低的订货间隔期,经济订货间隔期决定某项或数项物品,在何时发货,即物品的订货都是按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 31.价格折扣点:为了进行促销,物品的供应厂家往往在订货批量大于某一最小值时提供优惠的价格,这个最小值就是价格折扣点。 32.经济间隔期:就是在订货系统中使总库存成本最低的订购间隔期, 经济订货决定某项或数项物品应在何时发出订货,即物品的订货都是按 固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的。 33.报偿递减原理:就是当安全库存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增加一单位 的安全库存所提供的对缺货的预防作用将很不明显。 34.最优水平:指在某一安全水平下,缺货费用与储存费用之和达到最 小值,这个最小值就是最优水平。 35.订货点:是指企业发出订货单时库存的库存量。 36.安全库存:指为了防止临时用量增加或交货误期等原因而预计的保 险储备量。 37.安全库存:就是用来补偿在供应的前置时间内实际需求量超过期望 值或实际订货提前期超过期望订货提前期所产生的需求。 38.服务水平:表达用存货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39.多余物品:也称多余物料,包括废料、富余物料和陈旧物料。 40.循环盘点:是一种库存盘点技术,它进行的频率较高。 41.库存记录精度:也叫存货精度,是指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之间的吻 合程度。 42.逆向物流:利用库存物品的可追溯性(如通过条码)可以处理和计 算退货,这就是逆向物流。 43.故障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比率。 44.回收物流:废弃物一部分在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或完全丧失了使 用价值,形成无法在再利用的最终废弃物,即废物。废弃物经过处理后, 返回自然界,此过程形成废弃物流。 45.富余物料:是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积压的良好物料。 46.陈旧的物料:是由于设计变更、式样改进、型号变化或者技术进步 而不再存需求的物料。 47.物料需求计划:是计算生产最终产品所用到的原材料、零件和组件 的系统。MRP的基本形式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它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 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决定了在制定时间内生产指定数量的各种 产品所需各种物料的时间和数量。 48.主生产计划(MPS):是一个综合性计划,是MRP的主要输入,相 当于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是MRP进行的驱动力量。MPS确定了最终产品 的出产日期和出产数量。产品的需求量可以通过用户订单、需求预测得 到。 49.企业资源计划(ERP):1990年美国。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 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 行管理的思想;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思想;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 想。 50.产品结构文件:也叫物料清单,是指生产某最终产品所需的零部件、 辅助材料或材料的目录。它不仅说明产品的构成情况,而且也要表明产 品在制造过程中经历的各个加工阶段。 51.计划订货到达量P(t):指为了满足净需求,零部件在时间t内计 划应到的订货数量。 52.计划发出订货量R(t):指应当发出订单以使母项在需要的时候 得到零部件供应的数量,该数量应与P(t)相同,但要按订货提前期(前 置时间)前移。 53.最小成本法:是一个动态订购批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将每个实验批 量的成本和储存成本相加,再除以该订购批量的单位总量,选择单位成 本最小的那个批量作为订购批量。 54.MRPⅡ: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 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之为制造资源计划,英 文MRP,为区别于物料需求计划而记为MRPⅡ。 55.库存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材料库、标准库、电机库、毛 坯库、半成品库等的管理。 56.基础数据管理:是指MRPⅡ系统中所涉及的有关产品结构,零件明 确、材料消耗、工艺路线、工时定额等生产技术数据管理。 57.预计到达量:零部件在单位时间段t内的预计到达量,是指在计划 之前预先设计的或已经订货(指下达加工订单和采购订单)但还没到货 的在途量,预计在计划期内可以投入使用。 58.看板:是一种在生产上实现JIT的方法。在日文中,看板翻译为卡 片、公告或标记。看板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卡片;零部件;指示灯或 小圆球看板,即采用指示灯或小圆球作为启动生产的指令。 59.JIT:指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求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60.浪费:根据JIT生产方式的观念,被定义为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不对 产品增添价值的任何活动、行为或事物。 61.等候时间:指生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滞留等待的时间,它被视为浪 费的主要来源之一,早已被人们所公认。 62.运送;通常指生产过程中物料和产品的搬运。 63.库存:JIT生产认为,库存是一种浪费,是隐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各类弊端与缺陷的温床,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 产操作不良的表现。 64.自主性: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自行 对生产作业进行控制,并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5.维修水平:即只是按照所指定的要求去做,只能对所发生的事物做 出反应,不能预见将来的事态发展。 66.预防水平:是指可以预见可能发生的或潜在问题,预先作出反应。 67.改进水平:是指不仅能预见可能发生或潜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 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问题不再发生。 68.零件箱看板:是一种用空标准器传送生产指令的简单方式,即使用 者将空容器送回给生产者,表明需要更多的零件。 69.关键率(CR):在这一规则下,加工的下一项作业是在所有等待加 工的作业中关键率最低的作业,即优先选择临界比(关键率)最小的工 件。关键率=交货日期的时间/剩余加工所需的时间。 70.限额发料:指按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生产计划资料以及企业生产过 程中所发生的消耗反馈数据组织供料。 71.排序规则:决定工作优先顺序的过程叫排序,即根据不同的规则来 确定订单在机器设备上的加工优先权。 72.作业计划:仅仅是一个到达某些生产目标的时间表,制订生产作业 计划就是要编制这样一张时间表。 73.成批量到达:属于静态模式,并不是指顾客同时下订单,它是指将 一段时间的订单收集后,同时制定生产作业计划。 74.动态模式:是指订单到达立刻安排生产作业计划。 75.机器限制系统:如果工人大于机器,称为机器限制系统。 76.劳动限制系统:如果工人小于机器,称为劳动限制系统(即一个个 人操作几台机器)。 77.流程式:是指所有作业从一台机器到下一台机器进行加工时,具有 相同的加工路线。 78.随机式:是指从一台机器到下一台机器加工路线是随机的。 79.优先规则:是指决定作业加工顺序的规则。 80.排序:就是将加工订单分发到车间并为每台机器制定作业计划文 件。 81.工件等待:是指工件的某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的机器正在加工 其他工作,这时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开始加工。 82.机器空闲:机器已完成对某个工件的加工,下一个加工工件还未到, 称为机器空闲。 83.先到先服务:简称FCFS,在服务业中也称为先进先出(服务), 它优先选择最早进入可排工序集合的工作,即加工的下一项工作是所有 等待加工的订单中加工时间最短的作业。 84.最早交货日期:简称EDD,在这一规则下,优先选择工期最紧的工 作,即加工的下一项作业是所有等待加工的订单中交货时间最早的作业。 85.生产物料控制:是通过系统计划来控制物料的活动,包括对从需求 识别识别直到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的所有物料的控制。 86.库存成本:指随库存投资而变化的那些成本,其中包括资金占用成 本、各种仓储成本(仓储费用、仓储管理人员费用等)、构成产品的自 然或非自然耗损(丢失、被盗、侵蚀等)、保险费用等。 87.送料:是由仓库按用料单位的计划送料上门的一种物料发放方式。 88.领料:是由用料单位到仓储自行提货的一种物料发放方式。 89.定额拨料:就是根据消耗定额和生产作业计划资料、实际消耗资料 核定材料拨给量,由生产用料单位办理相应的领料手续,将所需物料直 接拨到车间使用。 90.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集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有销售网络把产品 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 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91集成供应链:供应链的集成,其实就是将上下游的企业有机地连在 一起,形成同步的网络体系,使企业与其上下游之间建立有形或无形的 联系,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映。 92.QR:即快速响应,对零售供应链来说,就是制造也中的准时制。它 确定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供应时间,从而使得库存水平最小化。 93.牛鞭效应:随着往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变动程度增大的现象称之为 “牛鞭效应”或称之为“弗雷斯特效应”。 94.配送需求计划(DRP):是指在流通领域中配送物质资源的技术, 它能够实现流通领域内物流资源按照时间、数量的需求计划和需求到位。 DRP在逻辑上是制造需求计划的扩展,尽管这两种技术之间存在者根本 性的差异。 95.供应链中库存:是指供应链中的所有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 96.经营因素:包括供应商的经营管理能力、生产能力、技术能力、产 品专营化程度、资料的稳定性、产品的寿命周期等。 97.供应因素:包括供应商的履约历史、交货能力、供应网点、服务能 力以及与采购方现有关系特性等。 98.补充物流:即物流系统从供应推动型系统转变为需求拉动型系统, 这可以视为JIT理念在零售供应链中的应用。 99.有效客户响应(ECR):是分销商和供应商为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 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的收益而进行密切合作的一种供应链管理 方法。 100.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 是以最低成本增强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互相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 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的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 改进的环境。 101.联合管理库存: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 游企业权利职责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102.最优化法:这类模型运用复杂的数学手段如整理和线性设计,从 大量的备选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103.水平网络;是指那些在仓库结构方面处于同一层面的所有仓库。 104.订货数量:指产品通过网络转移的订货量,其单位可以是托盘数 或拖车数。 105.预测需求:是指未来期间预计的客户需求。 106.均分发:也称为公平份额分配法,它是一种简化的存货管理计划 方法,用以向每一个配送设施提供公平的或“公平份额”的可得存货。 107.供应链绩效评价:主要是反应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节点 企业节点之间的运营关系,而不是单独地评价某一供应商的运营状况。 108.标杆: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 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持续不 断学习过程,学习对象可以是行业中的强手、也可以是本行业中的先进 单位,还可以是其他行业中的领袖企业,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 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109.团队:是指执行共同的目标、绩效标准以及实现方法的技能相互 补充的人群,他们接受彼此的责任。 110.企业经营绩效:是指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财务效益、 资本保值增值等经营成果,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111.物资吞吐量:也成为周转量,是指计划期间仓库进出库物资数量 的总和。、112.企业绩效评价:是指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 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 成果和发展能力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和解释。 113.库存量:是指计划期的平均库存量,它反应了库存的平均储存水 平。 114.综合发放率:是指每月实际发放的物资数量(件数、重量、金额) 与本月要求发放数量的比例。 115.综合发放率:一般是指每月发放的物资数量(件数、重量、金额) 与本月要求发放物资数量的比例。 116.平均保管周期:是指一批物资平均在库保管时间的长短。它反映 了保管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的大小。保管时间越长,保管要求的条件越严 格,维修、护养的工作量流越大。 117.及时发放率:是衡量库存准确率的指标之一,指要求从仓库出库 交给对方的物资数量,与能够及时予以发放物资数量的比例。 118.仓库利用率:是反映仓库在面积、容积等方面的有效利用程度的 指标。 119.供给率:是反映库存物品对用户需求满足的程度,即用户服务水 平,是供给量(数量、重量、金额)与需求量(数量、重量、金额)的 比值。 120.仓库内有效容积利用率:是指实际使用容积与仓库内有效容积的 比例。 121.出库率:是实际出库量(数量、重量、金额)与计划出库量的比 率。 122.仓库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年、季、月)内仓库储存保管每 吨物资的费用支出,它是反映仓库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指标。 123.收发差错率:它也是衡量库存准确率的指标之一,是指物资种类、 质量、数量、重量、金额、时刻、时期、发货目的地等在出入库时发生 差错的数量占总出入库总量的比例。 124.假团队:是指那些看起来像一个团队在发挥作用,但实际上与团 队目标相比,它只取得了很低的绩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