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8
普通混凝土用砂试验规程一、依据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二、检验项目:筛分析、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
三、使用仪器:砂方孔筛、JP-A 型架盘天平、电热鼓风干燥烘箱、容量瓶、浅盘、铝制料勺、漏斗、直尺、秤、容量为1L 的筒、 四、取样:按同产地,同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 3或600t 为一验收批。
不足400m 3或600t 时亦为一验收批。
天然砂取22kg ,人工砂取52kg 。
五、方法与步骤:5.1、筛分析:5.1.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 。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为10.0mm 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
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 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用。
5.1.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 (特细砂可称250g ),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上、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5.00mm 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10min ,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这样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子全部筛完为止。
注:1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2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5.1.3试样在各只筛子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按式4.1.3计算得出的剩留量,否则应将该筛的筛余试样分成两份或数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的筛的筛余量。
300dA m r式4.1.3 式中m r ― 某一筛上的剩留量(g ); d ―筛孔边长(mm ); A ―筛的面积(mm 2)。
5.1.4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到1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一.目的检测砂子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确定砂子的规格和类别。
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
执行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7.2.5条。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同一规格产地,每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面层铲去,然后由8个部位取大致等量的砂,组成一组样品,人工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试样。
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
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
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30kg。
六.仪器设备1.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2.案称:称量10kg,感量5g;3.电子天平1000 g:精度1g。
4.摇筛机5.方孔筛:孔径为75μm -9.50mm的筛共八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6.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 mm);7.量具:500 mL容量瓶;8.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9.密度计;10.放大境:3倍—5倍放大率;钢针;11.搪瓷盘,毛刷、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直尺、漏斗或料勺、亚甲蓝溶液等;七.环境条件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颗粒级配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八份组成一组样品,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室温后,筛除大于9.50mm 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砂检验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依据JGJ52—2006编制。
适合本公司对砂子的常检项目。
一、验收批本公司以汽车运输进厂,故以同产地、同规格和同一进场1000t为验收批,不足亦按一批论。
每批砂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
对于禁止使用海砂。
二、取样1、在堆料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石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2、除筛分析外,若其余检验项目存在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
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
当复验任何一项不满足标准要求时,按不合格品处理。
3、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少取样数量见下表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也可用同一组样品进行多项不同的试验。
4、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以避免细集料散失及遭受污染,并应附有卡片标明样品名称、取样的时间、产地、规格、样品所代表的验收批的重量或体积数、要求检验的项目及取样方法等。
三、样品的缩分砂采用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所取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
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至相等的四份,取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及含水率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四、砂的筛分析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1、仪器1.1、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 10.0mm、5.0mm、2.50mm、1.25mm、630um、315 um、160 u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筛框为300mm或200mm。
其产品质量要求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和《金属穿孔试验筛》GB/T6003.2的规定;1.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1.3、摇筛机;1.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1.5、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砂子检验作业指导书1 . 目的规范化验室物理检验岗位的检验操作方法。
2 . 合用范围合用于化验室物理检验岗位。
3 . 职责按检验频次检验,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用于指导生产。
4 . 作业内容与方法按 JGJ52-2022 执行4.1.0 来样验收、登记、编号:为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具有代表性,每次试 验都需有一定数量的取样; 对每一单项试验, 应不小于下表所规定的取样数量; 须作几项试验时,如能保证试样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 可用 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4.1.1 每项试验所需至少取样数量:4.2.0 筛分析试验:4.2.1 试验目的: 测定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为设砼配合比时选择砂率 作试验。
4.2.2 仪器设备:4.2.2.1 筛:包括孔径为 10mm 、5mm 、2.5mm 的园孔筛和孔径为 1.25mm 、0.6mm 、至少取样数量(g)4400 4400 1000 5000 2600 1000 4000 600 3200 20005~2.5 ,2.5~1.251.25~0.630 .63~0.315mm 各 100g试 验 项 目 筛分析 含泥量 泥块含量 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 含水率 吸水率 云母含量 轻物质含量 有机物含量0.315mm 、0.16mm 的方孔筛,以及筛底、筛盖各一只; 4.2.2.2 托盘天平:称量 1kg ,感量 1g ; 4.2.2.3 摇筛机;4.2.2.4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5℃。
4.2.3 试样制备:先将来样筛去大于 10mm 的颗粒,计算筛余百分率,然后 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并缩分至每份不少于 550g 的试样两份,烘干至恒重后备 用。
4.2.4 试验步骤4.2.5 结果计算:4.2.5.1 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分量的百分率 (至 0.1%)。
4.2.5.2 累计筛余百分率: 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 筛上的分计筛百分率之和(精确至 0.1%) 4.2.5.3 按下列计算细度模数:(B 2+B 3+B 4+B 5+B 6 ) -5B 1100-B 1式中: B 1、B 2、B 3、B 4、B 5、B 6 分别为 5、2.5、1.25、0.63、0.315、0.16 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1.目的:规范试验室物理检验岗位的检验操作方法.2。
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检验岗位.3.依据标准:GB/T14684《建筑用砂》;4。
试验仪器:试验用仪器应符合GB14684及有关标准的要求,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并在鉴定有效期内。
5.职责按检验频次检验,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用于指导生产。
6。
取样方法与数量:6.1 从送样的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6。
2试验样品用量人工四分法: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4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致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6。
3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做几项试验时,如能确保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7. 作业内容与方法7.1 颗粒级配7.1。
1试验目的:测定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为设砼配合比时选择砂率作试验。
7.1.2仪器设备:方孔筛;包括孔径为150μm、600μm、1。
18mm、2。
36mm、4.75 mm及9.50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筛盖各一只;托盘天平;称量1kg,感量1g;摇筛机;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搪瓷盘、毛刷。
7.1。
3试样制备: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应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数量4。
4kg.先将来样筛去大于10mm的颗粒,计算筛余百分率,然后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并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烘干至室温备用。
7.1.4试验条件试验室的温度控制在15o C~30 o C;试验用筛应满足GB/T6003。
1和GB/T6003。
2中方空筛的规定。
7。
1。
5试验步骤a。
称取制备好的试样5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步骤水泥胶砂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高强度、防水、耐久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在使用水泥胶砂前,需要进行强度试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本文将介绍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步骤。
一、试验材料准备1. 水泥:按规定比例配制所需的水泥。
2. 砂子:选择细度适中、颗粒均匀的河沙或山沙。
3. 水:使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蒸馏水。
4. 试样模具:选择标准尺寸的模具,如正方形模具或圆柱形模具等。
5. 试样抹光器:用于抹光试样表面。
6. 电子秤:用于称量各种材料的重量。
7.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机:用于测定试样强度值。
二、试验步骤1. 水泥胶砂配制按规定比例将水泥和砂子混合,加入适量的清洁水搅拌成均匀的混合物。
2. 试样制备将混合好的水泥胶砂倒入试样模具中,用手或震动台轻轻震动使其完全填满模具。
将表面抹平并用试样抹光器抹光。
3. 试样养护将制好的试样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然后从模具中取出,放置在湿润的环境中养护28天。
4. 试样强度测试在试样养护完毕后,使用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机测定其强度值。
测试时应选择适当的负荷速率和负荷范围,并记录下每一次施加载荷和相应的变形值。
5. 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强度值计算出水泥胶砂的平均强度,并与规定标准进行比较。
若其符合要求,则可以使用该批水泥胶砂;否则需要重新配制或更换材料。
三、注意事项1. 在配制水泥胶砂时应按规定比例配制,并保证各种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在制备试样时应注意均匀填充模具,并确保表面平整、无气泡。
3. 在试样养护期间应保持试样湿润,避免其过早干燥。
4. 在进行强度测试时应选择适当的负荷速率和负荷范围,并记录下每一次施加载荷和相应的变形值。
5. 在结果分析时应根据规定标准进行比较,并及时处理不符合要求的试样。
总之,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是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的重要步骤。
只有通过严格的试验步骤和标准化操作,才能保证水泥胶砂具有稳定的性能和优良的品质。
砂子中氯离子含量检测1.目的检测砂子中氯离子含量,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2.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砂子中氯离子含量执行标准:GB/T14684-2001《建筑用砂》3.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
4.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5.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同一规格产地,每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面层铲去,然后由8个部位取大致等量的砂,组成一组样品,人工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试样。
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
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
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冷却到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6.仪器设备1.GY64鼓风烘箱(JC411):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2.HCTP12A天平(JC231):称量1000 g,感量0.1 g;3. 滴定管:10 ml或25 ml,精度0.1 ml;4. 容量瓶、移液管、三角瓶、磨口瓶、洗耳球;5.5%铬酸钾溶液指示剂、0.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
7.环境条件常温下物理试验内进行。
8.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取试样500g,精确至0.1g.将试样倒入磨口瓶中,用容量瓶量取500ml蒸馏水,注入磨口瓶,盖上塞子,摇动一次后,放置2h,然后每隔5min摇动一次,共摇动三次,使氯盐充分溶解。
将磨口瓶上部已澄清的溶液过滤,然后用移液管吸取50ml滤液,注入到三角瓶中,再加入5%铬酸钾溶液指示剂1ml,用0.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为终点。
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毫升数,精确至1ml。
2.空白试验:用移液管吸取50ml滤液,注入到三角瓶中,再加入5%铬酸钾溶液指示剂1ml,用0.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为终点。
指导书编号序号1 2 3项目目的范围依据操作者实验员页数1/6内容提高检测水平,减少人为误差,保证数据公正可靠。
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合用于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人工砂、混合砂的材料试验JGJ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4 准备1) 器具准备砂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10.0mm 、5.0mm、2.5mm 、1.25mm 、630µm、315µm、160µm 的方孔筛及筛底筛盖各一只,公称直径分别为1.25mm 及80µm 方孔筛各一只,筛框直径为300mm 或者200mm,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003.1)和《金属穿孔板试验筛》 (GB/T6003.2)的要求电子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烘干箱:温度控制范围(105±5℃)容量瓶:容量 500ml电子天平:称量 5Kg,感量 5g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内径 108mm,净高 109mm,筒壁厚 2mm,容积1L,筒底厚度为 5mm试验筛:筛子公称直径为 80um 及 1.25mm 的方孔筛各一个摇筛机、干燥器、浅盘、软、硬毛刷、料勺、温度计、洗料容器等2) 材料准备从 8 个不同部位取的试样取样量见表检验项目至少取样质量(g)筛分析4400表观密度2600含水率1000含泥量4400泥块含量200005 试验方法1) 砂的筛分析试验⑴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为10.0mm 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
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 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5℃温度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⑵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操作者 实验员 页数 2/6内 容罗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 (公称直径为 5.00mm 的方孔筛) 上; 将套筛装 入摇筛机内固紧, 筛分 10min ;然后取出套筛, 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 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是试样总量 的 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并和下一只筛中试样一起过 筛,按这样顺序挨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全部筛完为止(当试样含泥量 超过 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无摇筛机 时,可改用手筛)⑶ 试样在各只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中的量:m r = A √¯d / 300式中 m r —在某一筛上的剩余量(g );d —筛孔边长(mm ); A —筛的面积(mm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