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交易识别分析方法--反洗钱业务系列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36
反洗钱培训之二:客户身份识别.-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九要素第二章客户身份识别第一节客户身份识别的基础知识一、客户身份识别的重要性1.概念客户身份识别,也称“了解你的客户”,即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机构了解客户的真实身份。
具体包括3个方面:①了解客户本人的真实身份;②了解客户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资金来源和用途;③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2.重要性(3个)①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做好客户风险分类、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等反洗钱工作的基础;②确定客户真实身份。
从源头上杜绝洗钱,保护金融机构和客户的资金安全,为金融机构预防洗钱犯罪,防范金融风险构筑安全防线;③保证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一提供识别客户身份、监测可疑交易、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和恐怖融资活动、查处洗钱案件所需的信息,有利于:a遏制先前犯罪及其上游犯罪,b追查没收犯罪所得c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3.基本原则(4个)①真实性。
客户的身份资料、交易目的等必须是真实的。
②有效性。
提供的身份证明文件必须是合法有效的。
③完整性。
客户的身份资料、交易记录必需完整保存。
④持续性。
金融机构应持续履行识别义务。
4.完整的客户身份识别流程:(4个)①核对: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②了解:a.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b.交易的实际受益人c.资金来源d.资金用途e.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③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④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和影印件。
5.客户身份识别的基本要求(8个)①建立业务关系识别要求第一,开立账户业务、办理一次性金融业务需要进行客户身份识别;第二,应要求客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并且一定要保证其真实有效性,核对并登记身份基本信息。
②业务存续期间识别要求第一,业业务关系存续期间→持续客户身份识别,客户及其交易的风险发生变化→重新识别客户身份→调整风险分类;第二,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收益人,了解高风险的客户、高风险账户持有人的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经营情况。
汇报人:日期:•反洗钱基础知识•银行反洗钱法律法规•银行内部反洗钱机制建设•客户身份识别与风险分类•可疑交易监测与报告目•反洗钱监督与检查•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录01反洗钱基础知识•反洗钱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预防、发现和报告潜在的非法洗钱行为,以遵守法律法规,并保护客户和机构的合法权益。
什么是反洗钱•随着全球化和金融交易的日益复杂化,非法洗钱活动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问题。
这些活动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而且也威胁到金融稳定和安全。
因此,反洗钱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反洗钱的背景和重要性反洗钱的主要任务银行必须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包括客户的身份、背景和交易目的等信息。
这有助于识别潜在的非法活动。
1. 了解客户银行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控系统,以监测和识别异常交易。
这包括大额转账、频繁交易、跨境交易等。
2. 识别和监测异常交易一旦发现异常交易或可疑行为,银行必须立即向相关当局报告。
这些报告有助于打击非法洗钱活动。
3. 报告可疑活动银行必须定期对员工进行反洗钱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最佳实践,并能有效地执行反洗钱措施。
4. 合规培训02银行反洗钱法律法规国际反洗钱法律法规概述欧盟《反洗钱指令》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反洗钱建议》亚洲太平洋地区反洗钱组织《反洗钱框架》美洲国家组织《反洗钱美洲公约》联合国《禁止洗钱决议》中国反洗钱法律法规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与责任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反洗钱工作建立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开展反洗钱培训和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建立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010*********03银行内部反洗钱机制建设组织架构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反洗钱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
什么是洗钱?洗钱行为通常涉及将资金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或者通过购买或销售商品和服务来转换资金的形式。
洗钱行为可以是国内或国际的,可以是个人或组织的,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也可以是显性或隐性的。
洗钱是指通过一系列金融交易,将非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进行清洗,以使其看起来像是合法所得的行为。
洗钱的危害反洗钱的意义联合国有关反洗钱的公约和决议。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制定的反洗钱四十项建议和反恐怖融资九项特别建议。
欧盟的反洗钱指令等。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总结词金融监测技术是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数据监测和分析,发现和追踪潜在的洗钱行为。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金融监测技术包括账户监测、交易监测和资金流动监测等。
账户监测通过对客户账户的交易记录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交易行为;交易监测通过对交易过程中的金额、频率、对手方等信息进行监测,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交易模式;资金流动监测则关注资金流动方向、流量和流速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资金流动。
金融监测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是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异常,为反洗钱工作提供支持。
总结词数据分析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构建和结果评估等步骤。
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整理和标准化等,去除无效和异常数据;特征提取从数据中提取与洗钱相关的特征,如交易金额、频率、对手方信息等;模型构建则是利用机器学习、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和预测;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和解释,为反洗钱决策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数据分析技术审计和调查技术是通过对金融机构进行审计和调查,发现其中的违规行为和洗钱线索。
详细描述审计和调查技术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检查其是否完善、合规;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进行审计,检查其是否存在漏洞和风险;对可疑的交易或客户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其背景和交易目的;对违规行为进行取证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大额和可疑交易第一节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一、交易报告制度基础知识(承担反洗钱义务的机构)1.交易报告制度的分类交易报告:①大额交易报告:指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标准、范围及程序,将达到规定金额的交易信息报告给人行。
②可疑交易报告:指金融机构将符合可疑交易报告标准、或经分析有洗钱嫌疑的金融交易信息(包括客户信息)报告给人行。
如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存在异常,或与客户身份不符,或与经营性质不符。
2.交易报告制度的作用3.交易报告接收机构→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注意:情况一:对于重点的可疑交易报告,金融机构应当同时报告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重点可疑报告指金融机构有合理理由认为与洗钱、恐怖主义活动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交易或客户。
情况二:如果金融机构判断该线索涉嫌犯罪,为及时有效阻止和打击犯罪,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同时报人行当地分支机构。
4.交易报告主体①金融机构:a.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汇机构、政策性银行;b.证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c. 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d. 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济公司;e.人行确定并公布的其他金融机构。
②会计师、律师、赌场、珠宝贵金属、房地产等行业的特定非金融机构。
5.交叉业务的报告主体客户与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交易,通过银行账户划转款项的,有银行机构向反洗钱监测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6.开户行与业务发生行不同情况下的大额交易报告主体 ①通过境内银行账户或银行卡→开户行或者发卡行报告 ②通过境外银行卡→收单行报告;③ 不通过账户或银行卡→办理业务的金融机构报告二、大额交易报告的内容、程序及标准 1.大额交易报告内容(5个) ①交易主体及交易对手身份; ②涉及交易的账户信息;③交易具体特征:交易金额、时间、比重、方向等; ④交易性质; ⑤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