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控制测量报告的编写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FJ-3省道S229南坑至源头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萍乡公路勘察设计院二○一一年九月目录一、GPS控制点成果表 (1)二、GPS控制点网示意图 (1)三、GPS控制网平差报告……………………………………1~4一、G PS控制点成果表序号点号坐标(米) 高程(米)H备注X Y1 G1 3044783.262 483918.997 165.982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1通视(K33+655)左侧4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2 G2 3045336.142 485138.500 262.207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4通视(K32+020)左侧15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3 G3 3046850.282 487744.256 159.284 南坑镇七宝村新尤组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13通视(K28+483)左侧10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4 G4 3047703.462 490103.347 158.428 南坑镇大岭路中国移动营业厅、彭红远家5楼顶油漆刻石、与D16通视。
一级GPS静态点5 D1 3044576.685 483709.363 138.070 S314公路弯道边坡上钢筋砼、与D1通视(K33+760)左侧254米处。
RTK加密点6 D2 3044924.025 484045.621 178.946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3通视(K33+460)左侧6米处。
RTK加密点7 D3 3045175.043 484371.238 193.391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4通视(K32+919)左侧97米处。
RTK加密点8 D4 3045128.427 484796.609 215.246 白竺乡崇源村花石组卢富德家2楼顶油漆刻石、与G2通视(K32+423)127米处。
RTK加密点9 D5 3045557.232 485595.899 242.426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6通视(K31+524)左侧15米处。
GPS控制测量方案1. 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车辆定位、地理测量等领域。
GPS控制测量方案是利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流程。
本文将介绍GPS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测量中的应用。
2. GPS控制测量原理GPS控制测量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卫星信号和接收器测量出的信号延迟来计算位置坐标。
GPS系统由一组卫星组成,它们围绕地球运行并以高精度的时间周期性地发射信号。
接收器接收到这些信号后,根据其时间延迟和定位卫星的位置,就可以计算出接收器所在的位置。
GPS测量的关键是测量卫星信号的时间延迟。
接收器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记录下信号到达时的时间。
通过比较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和卫星发射信号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信号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延迟。
进而,结合卫星的位置信息,就可以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
3. GPS控制测量流程GPS控制测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测量站点设置在进行GPS测量之前,需要选择测量站点并设置测量设备。
测量站点应位于开阔地带,避免周围有高建筑物或树木阻挡卫星信号的接收。
测量设备包括GPS接收器和脚架等辅助设备。
步骤二:接收卫星信号启动GPS接收器,它会搜索并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
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接收器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用于定位。
步骤三:记录接收器位置在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后,接收器会记录下信号到达时的时间和卫星的位置信息。
这些数据用于后续的位置计算。
步骤四:数据处理和位置计算将接收到的时间和卫星信息输入到计算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
软件会根据信号延迟和卫星位置计算出准确的接收器位置坐标。
步骤五:数据评估和纠正测量结果需要进行数据评估和纠正。
其中包括对信号的多路径效应进行模型化和校正,以提高测量精度。
步骤六:测量结果输出最后,将测量结果输出为所需的格式,如坐标文件或地图等。
同时,需要记录下测量参数和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GP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范文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内蒙古自治区一级公路国道110线改扩建TJ-2标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0+000~K5+948.8,全线均在原路基础上进行加宽扩建,路线走向与老路相同。
起点位于临河市西南,后与临河西外环相交,全长约5.948.8Km。
地形沿线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步升高,但起伏极小,属于高程异常变化平缓地区。
二、复测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22)三、测量仪器中海达v8型双频GPS静态接收机四、施测方法测量过程中采用复测、加密同时进行的方法作业,复测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17个、加密控制点4个,对测量成果进行统一平差并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D29、D30是和TJ-1标共用边.1.平面控制点外业数据采集使用2台华测双频GPS接收机,观测时严格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执行,采用静态定位技术施测,同步作业图形之间采用边连结的方式,并做到有较强的图形结构,确保该控制点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平差解算。
2.高程控制点外业数据采集使用2台华测双频GPS接收机,观测时严格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执行,采用静态定位技术施测,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用小钢卷尺从厂家规定的天线高量测基准面彼此相隔120°的三个位置分别量取天线到控制点标志面的垂直距离,互差应小于2㎜,取平均值为天线高。
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拟合高程解算。
五、成果精度评定经南方GNSS软件解算平差后平面控制点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20000精度满足要求;高程控制点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拟合高程解算后精度满足四等水准要求。
六、1.导线点测量成果报表(附后)2.水准点测量成果报表(附后)七、控制点平差成果(附后)八、测量仪器鉴定证书(附后)九、控制点布置图(附后)。
GPS控制测量
一、GPS控制测量目的
为满足我省第二次土地调中对数字正射影象图的精度评价及查权属拐点测量,需布设E级GPS加密网。
二、E级GPS网的技术要求
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3°带高斯正形投影;
E级GPS网中最弱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
三、E级GPS点的选埋
GPS控制网拟布设为E级网,GPS布网采用边点连接,平均点距平原地区不大于20 km、山区等困难地区不大于25km;主要沿道路(铁路、公路等)、居民地布设,以便于使用和观测,GPS控制网中最简独立环边数≤10条。
GPS点的选埋主要考虑利于长期保存,便于利用的地方;GPS点须埋设混凝土普通标石,标石规格为上15cm×15cm、下25cm×25cm、高60cm。
埋石结束后,应绘制填写点之记。
四、E级GPS点的观测计算
GPS点观测使用不少于三台双频GPS接收机静态观测。
GPS观测应满足下表要求:
注:各等级GPS测量天线对中误差应≤3mm,天线基座上的圆气泡要严格居中。
天线高度测前、测后各量一次,量至1mm,两次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平差最终结果须输出1980西安坐标系中的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以及坐标,基线边长、方位的精度信息,转换参数及精度信息。
权属界限拐点测量
权属界限拐点的点位精度一般地区不能低于0.1m,困难地区不大于0.2m。
权属界限拐点测量可采用GPS测量或传统的测量方法,具体的方法选择应执行下表:
GPS观测应满足下表要求:
传统方法观测应满足下表要求:。
实验一:GPS静态测量实验实验目的: 1、掌握天宝GPS接收机的操作。
2、掌握GPS静态相对定位数据采集方法.3、掌握卫星预报软件的使用方法.4、掌握数据传输与后台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习任务:对已有控制点进行多时段静态测量实验步骤:●放置脚架,对中整平,安置好仪器.●量取天线高●打开接收机电源,接收机跟踪大于4颗以上卫星时,卫星指示灯慢闪;打开数据记录灯;此时开始记录数据。
(注:一定要保证数据记录灯亮,否则没有记录数据)●认真填写外业记录表●结束测量时,先关闭数据记录灯,再关闭接收机电源。
2。
静态数据内业处理(1)接收机的数据传输关于外业观测数据的传输,比较特别的是,Trimble 5700接收机的数据传输需要安装Data Transfer数据传输软件才能实现传输。
(2)将trimble接收机的数据文件转成RINEX格式安装好Convert to RINEX软件后,运行,选择好要转换的trimble数据文件,如图:点击“编辑”,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选择观测方法为“护圏的中心”,并根据外业观测记录表,填好初始天线高,点击“改正”即可。
设置完成后,就是进行格式转换了。
(3)HGO软件,新建项目,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如图:(4)处理基线观测残差序列图和基线处理这一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查看基线的残差序列图来初步判断该基线的质量好坏。
质量控制只作为了解,是基线解算质量的三个恒量标准,即比率(ratio)、均方根(RMS).我们主要通过屏蔽某段信号或者某颗卫星的信号来使得ratio 值和 RMS值增大,ratio值越大越好,信号好的话,ratio值一般在50-100之间。
RMS值越小越好,信号好的话,RMS值一般会在0。
005左右。
如图:未屏蔽信号前:ratio值为16,RMS值为0.0062屏蔽信号,修复完成后,ratio值为99,RMS值为0。
0045。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屏蔽卫星信号时,必须保证同一观测时段必须有不少于4颗卫星。
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GPS控制网是指由一组GPS基准站组成的网络,用于测量和控制大范围区域内的GPS定位精度。
GPS控制网平差是对GPS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每个GPS站点的坐标和高程的过程。
该报告对GPS控制网平差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常用的算法进行了总结。
报告首先介绍了GPS控制网平差的基本原理。
GPS观测数据包括卫星观测值和接收机历元数据,可以通过基线解算得到不同站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基于这些相对位置关系,可以通过平差方法计算出每个站点的绝对坐标和高程。
报告还列举了常用的GPS控制网平差算法。
最常用的算法包括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区域平差法。
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残差来求解平差参数。
加权最小二乘法则考虑观测数据的权重,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加权处理。
区域平差法则将整个控制网分成若干个区域,分别进行平差计算,再通过闭合差控制各个区域之间的一致性。
最后,报告总结了GPS控制网平差的应用和挑战。
GPS控制网平差在地理测量、地质灾害监测和测绘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GPS观测数据本身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平差算法和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以提高平差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GPS控制网平差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大范围区域内的GPS定位精度。
通过了解GPS控制网平差的基本原理、流程和常用算法,可以更好地应用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需要不断改进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提高平差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gps实验报告GPS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我们对GPS的精度、可靠性以及误差来源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GPS在定位和导航方面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由美国政府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旨在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导航和定时服务。
它由一组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接收器组成。
GPS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用户接收器和卫星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差来计算位置。
GPS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个开阔的户外场地进行实地观测。
首先,我们设置了一个基准点,并在该点上放置了一个已知坐标的接收器。
然后,我们在不同位置放置了其他接收器,并记录了它们的坐标。
接着,我们使用这些接收器接收卫星信号,并记录了接收器的位置和测量值。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GPS定位的精度与接收器的数量和质量有关。
当使用多个接收器时,可以通过差分定位方法提高定位精度。
此外,高质量的接收器具有更好的信号接收和处理能力,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定位结果。
2. GPS定位的可靠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天气条件、建筑物、树木和其他遮挡物都可能导致信号衰减或多径效应,从而影响定位的准确性。
此外,接收器的位置和姿态也会对定位结果产生影响。
3. GPS定位存在误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卫星轨道误差、钟差等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差分定位或使用更精确的卫星轨道和钟差数据进行校正。
随机误差是由于信号传播路径中的多路径效应、大气延迟等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数据滤波和平均处理来减小。
讨论:GPS作为一种先进的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航海和航空领域,GPS可以提供精确的位置和导航信息,帮助船舶和飞机准确到达目的地。
在交通领域,GPS可以用于车辆定位和导航,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军事领域,GPS可以用于导弹制导、战场定位和目标跟踪等任务。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委托建管项目)郑州2段工程第四施工标段合同编号:HNJ-2009亿2/SG-004加密控制点(GPS)测量报告书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郑州2-4项目部二O—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南水北调郑州2-4标加密控制点成果汇总表施测单位: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郑州2-4标项目部测量组一、说明本标段为郑州2段第四施工标段,设计桩号为SH(3) 197+408.1 〜SH(3)201 + 188.4, 标段长度3.78km,标段内共有分水口门1座,抽排泵站4座。
1 .本标段控制网现状本标段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控制点有:C等5个,分别为HML515. II ML516. II ML517. II ML518. II ML519,其中HML517 为高程控制点;D等3个,分别为DMDB1. DMDB2.DMDB3,除以前上报过3个D等点已不存在外,H ML517、HML518 也被当地开挖破坏。
本次在新开挖马道部位加密新控制点,并对布置在已防护好的马道上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我项目部采用中海达V8(GPS) 进行静态测量,解算出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控制网采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三等水准测量的标准,测出各高程控制桩的高程。
目的是检验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有无粗差。
2.控制测量的依据1 《工程测量规范》( GB 0026 -2007 );3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GB-T17942-2000 )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91 )5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GB/T15314-94 )6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1997)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003-06-01 )8 《施工测量控制程序》9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0 本工程合同文件、图纸3、仪器设备中海达V 8GPS接收机,基线测量的精度可达±( 5mm +1 X 10-6D ) , D为基线长度,以公里计。
实验报告GPS静态测量试验四GPS静态测量一、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使同学了解采纳GPS定位技术建立工程控制网的过程,使所学理论学问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新学问的理解,增加同学的动手能力,培养同学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应达到如下要求:1、娴熟把握GPS接收机的使用办法,外业观测的记录要求。
选点、埋石的要求。
2、合理分配时段、把握星历预告对时段的要求。
PDOP值的大小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图形结构的设计及外业工作。
外业观测时手机或对讲机的合理应用。
3、把握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处理的流程,能自立完成基线解算及网平差二、试验地点:城市学院校区内,试验学时:4小时三、试验前的预备工作1、试验内容介绍:对试验的任务和意义作好充分了解。
2、使用的仪器及物品:GPS接收机(含电池)、基座、脚架若干台,作业调度表,外业观测手簿,小钢尺,铅笔,安装有传输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计算机,数据传输线若干根,便携式存储器。
3、搜集资料①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绩和地形图资料a.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绩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月、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施测等级和成绩的精度评定。
b.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月、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c.假如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全都,则应收集、收拾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注:本试验采纳地科系2022年5月建立的校内控制网资料)①收集有关GPS测量定位的技术要求通过参考测量规范,收集有关的测量技术要求。
GPS测量规范包括:a.《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22b.《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2四、GPS控制网的布设1、GPS网图形设计原则①GPS网应按照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情况,作业时的卫星情况,预期达到的精度,成绩的牢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根据优化设计原则举行。
GPS控制网解算完毕以后,计算人员要编写GPS控制测量报告。
该报告作为必须上缴的测量基础资料之一,因此有必要结合《规范》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解释。
《规范》规定,GPS控制测量报告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 任务来源,测区已有测量资料情况,项目名称,施测目的和基本精度要求;
该款要求叙述本次GPS控制测量实施的任务来源;工区内已经搜集到的国家等级点的情况、通过实际踏勘落实的控制点位保存情况,以往所采用的坐标转换参数等;施测目的一般为做工区首级控制之用,基本精度要求综合考虑工程设计和《规范》要求。
b) 测区范围与位置,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交通及电讯、供电等情况;
该款要求叙述工区基本地理状况,可参照工程设计。
c) 施测单位,施测起讫时间,作业人员数量,技术状况;
该款要求主要叙述实施本次GPS控制作业的单位、人员、技术情况,以及具体作业日期,其中起止作业日期应指从开始野外观测到数据处理完毕的时间。
d) 作业技术依据;
一般应为《规范》、工程设计、测量施工设计。
e) 作业仪器类型、精度及检验和使用情况;
要叙述所投入GPS控制测量作业的仪器的类型、数量和精度保证情况,如年鉴定情况,有效期至。
f) 选点和埋石情况;
指通过实地踏勘,决定选择起算点的过程,和加密点的选择、标石埋设情况。
g) 观测方法及补测重测情况,以及野外作业发生问题的说明;
观测方法一般为静态或快速静态,补测重测是指通过内业计算检核对不合格的观测数据进行返工重测或者局部基线加密的情况,野外发生问题是指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所发生的意外情况的说明,如因天气变化而中止观测等情况。
h) 外业观测数据质量分析与野外数据检核情况;
指对所采集的静态数据做预处理所得出的基本精度信息,如DOP值、有效历元数、有效观测时间等,野外数据检核指对测站点名、天线高等基本信息的检查。
i) 数据处理方案、所采用的软件、所采用的星历、起算数据、坐标系统,以及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情况;
数据处理方案指对基线解算和网平差所采用的处理方案,如基线解算方式(分条、分时段、整体等)、网平差方式(二维约束、三维约束等);所采用的软件指解基线和网平差所采用的软件,注意:基线解算和网平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软件进行;所采用的星历一般为广播星历;起算数据指所通过官方渠道搜集到的有质量保证的起算点的坐标、起算边长、起算方位等;坐标系统一般为基于北京54坐标系统的地方投影坐标系统。
j) 误差检验及相关参数和平差结果的精度估计等;
误差检验是指严格按照《规范》所进行的基线质量的检验、无约束平差质量检验、约束平差质量检验;平差结果的精度估计指平差点位误差情况和边长相对误差情况。
k) 坐标转换和高程转换的说明;
该款是指为了施工需要,对平差结果进行必要的转换的情况说明,如54坐标向地方独立坐标转换等,若无坐标转换可不做说明。
l) 拟合或转换控制点海拔高检验情况;
高程拟合或者高程转换情况的说明,如大地高向海拔高进行高程异常改化的说明等。
m) 坐标参数解算情况;
一般指GPS点校正求取转换参数的情况说明,可以是3参数或者7参数;如果采用的是以往的转换参数,此项可不做解算说明。
n) 上交成果中尚存问题和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建议或改进意见;
如无需要说明的情况,可不做说明。
o) 各种附表和附图;
指各项质量检核统计表格,如重复基线检验、闭合环路闭合差检验、无约束平差基线改正检验、约束平差质量检验等表格;附图指GPS控制网示意图。
p) 测量成果简要列表。
指最终平差得到的欲在物探测量施工中采用的测量成果表格,如点位坐标、方位、边长等成果。
由于《规范》上述规定是“资料性附录”,所以在实际的报告编写中个别地方可以酌情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