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20试验路施工方案抗车辙剂
- 格式:doc
- 大小:177.00 KB
- 文档页数:21
抗车辙剂使用说明目前,沥青路面的流动变形是国际上最常见的沥青路面损坏现象。
据统计,在路面的维修统计中,约有80%是因为车辙引起的变形破坏。
通过研究、实践发现,加入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凝土在高温稳定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高等级沥青路面由于大交通量、超重超载等引起的路面车辙、早期病害等现象。
抗车辙剂外观为墨绿色或纯黑色颗粒状固体,是一种由多种高聚合物复合加工而成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它通过集料表面的增粘、加筋、填充以及沥青改性、弹性恢复等多重作用而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并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
抗车辙剂主要性能参数抗车辙剂的优点:1、既可以作为改性剂(湿法)生产高模量改性沥青,也可以采用直投式(干法)生产改性沥青混合料,方便用户多种生产需求。
2、采用多种高聚合物生产,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3、降噪效果良好,更适用于市政降噪路面。
4、可省去沥青改性过程,节约改性成本,降低碳排放量;可降低沥青用量的0.1%左右(其它产品需增加沥青用量0.2~0.3%),降低工程成本,是真正的低碳沥青路面新材料。
5、高温稳定性能超过SBS改性沥青和可替代进口抗车辙材料。
6、配合不同的拌和设备、采用各种重量包装,减轻分装投入工作量,便于操作。
7、良好的环保性能,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有害排放。
抗车辙剂的作用原理:一、改性沥青1、基质沥青升温至175℃-180℃投入抗车辙剂,通过高速剪切和高温溶胀同时发生接枝式化学反应,以微米级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沥青中形成网状结构,使其改性沥青软化点有大幅提高;。
2、由于抗车辙剂的熔点较高、分子量较大,不能完全与沥青形成网状稳定结构,所以建议现场加工生产或将改性沥青贮存于有搅拌设备的容器内。
3、改性沥青可以在石料表面形成“高分子分散膜”,使其与石料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从而使沥青混合料的韧性和抗剥落性能得以改善。
4、改性沥青中未完全反应的微粒可以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起到加筋增强、增韧的作用;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使其形变难,形变恢复时间短,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
江西省金溪至抚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P1合同段(K0+000-K19+000)AC-20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金溪至抚州高速公路P1标段项目经理部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由我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金抚高速P1合同段,起讫桩号K0+720-K19+000,主线全长18.280Km,总工期20个月,设金溪枢纽互通、琅琚互通、琅琚收费站,包括路面工程、路基排水工程、安全设施、绿化环保设施等。
依据设计图纸在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之上施工完毕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后施工AC-20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
我部拟定在K18+500—K19+000右幅进行下面层的试铺工作,试验路段长度为500米,下面层设计厚度6cm,主线半幅正常路段设计宽度为11.25m。
试验段计划铺筑时间:2015年1月3日。
二、编制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江西省高速公路项目标准化管理指南(规范化施工标准)》4、《金抚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赣高速金抚办字〔2014〕34号)三、试验段铺筑目的1、验证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大面积施工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2、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组合方式、最佳工艺流程和生产效率。
3、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时间、拌和温度、沥青和集料变化与波动的调控手段等施工工艺。
4、通过试铺确定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松铺系数、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自动找平方式等施工工艺,避免或减少离析的措施。
5、通过碾压确定适应的压路机类型和数量、压路机组合方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以及纵、横向施工缝的处理方式。
6、确定压实标准密度。
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8、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机械的协调方式等。
6cm厚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佛山市南海区大浩湖路口至水边村公路工程是南海广佛新干线二期工程一个标段,起点(K0+000)起于G325国道大浩湖路口,接广佛新干线一期工程,沿现状高尔夫路向西延伸,终点(K1+765)至于水边村,线路全长1.765公里。
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设计时速80Km/h,采用双向八车道,辅路采用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设计时速50Km/h,路基总宽度为60米。
佛山市南海区九潭村至虹岭大道公路工程是南海广佛新干线二期工程一个标段,起点(K1+765)起于九潭村,接大浩湖路口至水边村公路工程,沿现状高尔夫向西延伸,终点(K4+147.760)至于虹岭大道,线路全长2.383公里。
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设计时速80Km/h,采用双向八车道,辅路采用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设计时速50Km/h,路基总宽度为60米。
其路面标准横断面布臵情况为:1.5米(人行道)+8.0米(辅道0.5+2×3.5+0.5)+3.0米(绿化带)+15.5米(主路0.5+2×3.75+2×3.50+0.5)+4.0米(中央分隔带)+15.5米(主路0.5+2×3.75+2×3.50+0.5)+3.0米(绿化带)+8.0米(辅道0.5+2×3.5+0.5)+1.5米(人行道)=60米本合同段主路、辅路、桥面铺装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路路面层厚度为18㎝,辅路路面厚度为10㎝。
主路、辅路、桥面铺装的路面结构组成如下:(1)主路路面结构:上面层(4㎝细粒式改性SBS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8㎝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 -25C)(2)辅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细粒式改性SBS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3)桥面铺装:4㎝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 -20C)+防水粘结层。
沥青下面层(AC-20)试铺段施工技术方案泰州市塘许公路改造工程路面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设计厚度为6cm。
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为AC-20型。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在大面积正式施工前,计划于2007年10月3日先做试铺段。
试铺段选在主线直线段,桩号为K12+854.4~K20+318.4。
1 准备工作阶段1.1原材料选择、确认1.1.1沥青沥青采用泰州中海沥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A级70号重交石油沥青,我施工单位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三大指标进行检验,频率按每车检验一次,并留样备查。
重交石油沥青技术项目要求见表1。
目前已备沥青500吨,质量满足要求。
1.1.2 粗、细集料粗、细集料要求石质坚硬、清洁且不含风化颗粒、无杂质,其中粗集料颗粒近立方体,粒径大于2.36mm,下面层采用的石灰岩等碱性石料,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而成,细集料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要特别注意细集料的粉尘含量和级配组成。
经项目部试验室、监理组实验室、市检测中心实验室检验,确定沥青下面层石料采用镇江茅迪公司桥头采石厂的石料。
为保证质量,我们已派人前往厂家进行源头控制。
对于沥青下面层粗集料要求每500T检验一次,细集料每200T检验一次。
对粗集料主要检测石料级配、压碎值、视密度、对沥青的粘附性、细长扁平颗粒含量、≤0.075的颗粒含量;对细集料要求检测视密度、砂当量及级配,具体要求详见表2、表3。
目前已备集料3500吨,质量满足要求。
1.1.3填料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
经我部招投标和各项指标的检测,矿粉采用镇江丹徒的石灰岩,根据要求,我们对矿粉每50T检测一次。
拌和机回收矿粉一律不予利用,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矿粉检测项目及要求详见表4。
目前已备集料150吨,质量满足要求。
重交石油沥青技术项目要求。
表1细集料质量要求表2注:砂当量宜控制在70%以上,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5.0%。
粗集料质量技要术求表31.2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1.2.1配备齐全沥青下面层摊铺所必备的施工机械,并做好维修、调试和保养工作。
沥青路面下面层AC-20C(70#道路石油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已建工程施工经验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下面层施工提出指导意见。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沥青路面下面层用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下面层采用70#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业主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石灰岩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20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3。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石质为石灰岩,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质量要求见表4。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5,每10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5、抗车辙剂:该段落抗车辙剂用量按照沥青混合料重量的0.3%添加。
表2 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3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4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5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二、做好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1、必须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展和质量的故障。
沥青面层宜采用单幅全宽机械化连续摊铺作业,对于单幅双车道面层,应实施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以确保铺面的质量。
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概述我部拟定在进行沥青中面层的试铺工作,试验路段长度为300米,中面层结构形式为沥青混凝土,设计厚度6cm。
该试验路段下面层上口宽为15.25m。
试验段计划铺筑时间:年月日,当日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二、原材料和配合比准备工作2.1沥青:SBS改性沥青、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2.2碎石、机制砂:铜梁县荣丰建材有限公司2.3矿粉:重庆北碚区天府白云石有限公司2。
4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配合比试验报告已完成并得到批复。
配合比结果如下:目标配合比:10-20mm:10—15mm:5—10mm:3—5mm:0—3:矿粉=26%:19%:20%:5%:26%:4%。
最佳油石比:4.2%。
生产配合比:17—27mm:11-17mm:6-11mm:3—6mm:0—3:矿粉=32%:11%:22%:4%:27%:4%。
最佳油石比:4。
2%。
三、试验段铺筑目的通过试验段的铺筑,验证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主要确定以下指标: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
3、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4、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5、施工缝处理方法。
6、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7.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
8.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9.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
10.当试验路段结束后,试铺路段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出来以后,及时做一份完整、详细的试验段总结报告,用于指导沥青下面层今后大面积的施工控制.四、AC-2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工艺(见图)1、现场准备工作1。
1检查和清扫沥青下面层。
在铺筑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之前,检查粘层的完整性与沥青下面层的粘结性,对局部沥青下面层外露和粘层两侧宽度不足部分按粘层施工要求进行补铺。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为指导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大面积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给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数据和经验,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我项目部于2013年7月4日进行了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的施工。
本次试验段沥青混合料采用德基4000型拌和楼进行拌和,施工当天天气晴好,气温最高为28℃。
下面就有关本次试验段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段施工段落桩号: BK0+000~BK0+243(左幅),长243m,宽度7.0m。
二、人员投入:1、前场技术人员: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共14人,具体如下:序号姓名岗位工作内容1 周飞腾项目经理施工总协调、负责人2 王小军项目总工指导现场施工工艺及试验检测方法的实施3 晏常义施工负责人负责现场机械及施工人员的调度4 廖申祥施工队长负责现场摊铺、碾压工作5 张川测量负责人全面负责测量工作6 吴耀测量员负责放线、高程测量及横坡检测7 王辉测量员负责放线、高程测量及横坡检测8 刘鑫测量员负责挂线高程控制9 傅荣东试验负责人全面负责前场试验工作及成品质量检测10 刘刚试验员负责前场摊铺温度、碾压温度检测11 赵建平试验员负责检测混合料到场温度、签收混合料12 蒋世忠技术员负责劳务工人调度及缺陷处理13 王平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安全及交通管制14 陈真礼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巡视2、前场作业民工安排计划投入劳务作业人员12人,具体分工为:打桩拉导线4人、摊铺辅助工6人、边线修整及缺陷修复人员2名。
3、后场人员安排序号姓名岗位工作内容1 余明华后场负责人负责后场生产总协调2 唐建斌拌和负责人负责沥青混合料拌合生产3 林波修理负责人负责设备维修4 曾凡斌试验负责人全面负责后场试验5 陈磊试验员负责拌合料出仓及运输温度检测6 张建安全员负责场站生产安全巡视7 邹世良锅炉负责锅炉操作三、主要机械设备投入:(一)主要施工设备安排机械名称数量规格沥青拌合楼1台德基4000型摊铺机2台ABG423双钢轮压路机2台戴纳派克622胶轮压路机1台XP260胶轮压路机1台XP301自卸汽车12台30t以上装载机3台50型水车3台8000L(二)主要试验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平整度仪台2 已标定2 取芯机HZ-20 台 1 已标定3 路面构造深度仪台 1 已标定4 沥青混合料拌和机BH-10 台 1 已标定5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MDJ-IIA 套 1 已标定6 车辙试样成型机HYCX-1 个 1 已标定7 自动车辙试验机HYCZ-1 套 1 已标定8 沥青含量分析仪HYRS-6 套 1 已标定9 马歇尔稳定度仪LWD-3A 台 1 已标定11 自动软化点试验器2806B 台 1 已标定12 沥青延伸度测定仪LYY-7D 台 1 已标定13 电脑沥青针入度仪LZRD-3A 台 1 已标定四、试验有关原始参数:1、AC-20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如下表:目标配合比表配合比级配沥青油石比(%)0-3mm碎石3-5mm碎石5-10mm碎石10-20mm碎石矿粉目标配合比(%) 29 0 26 43 2 4.5生产配合比表桩号 材料规格 0~3mm 3~5mm 5~10mm10~20mm 20~30mm矿粉 油石比(%)K58+520~+650比例(%)26 5 2534644.52、抗车辙剂用量:采用混合料重量的0.4%。
AC-20C(SBS改性沥青)施工作业指导书沥青面层是位于高速公路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中面层是路面结构中主要的承重层和应力分散层,更应具备优异的抗车辙能力。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规定及设计文件,根据多条新建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对沥青路面中面层AC-20C施工提出如下施工作业指导意见。
一、总则中面层采用AC-20C改进的级配类型,矿料级配见表1。
表1 中面层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二、原材料1.沥青沥青中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
根据相关要求,SBS改性沥青按照4000吨每批次进行一次外检,外检由供货商委托,供货商、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三方共同在工地取样送建设办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需提供沥青的全套检测报告(含PG分级项目)。
此外,改性沥青(SBS)的生产、流通环节复杂,建设办可根据需要安排驻场人员对工艺流程、质保体系等进行监控。
沥青运至施工现场后,每车沥青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后方能泵入沥青储罐:(1)驻厂监理签字、出厂检测报告、质保书、运输车牌号、沥青供应商代表签字、铅封完好;(2)沥青供货商代表与施工单位、监理人在沥青到达现场后共同取样4份供检测与封存留样用;(3)出厂磅单显示数量与到场称量数量的误差在沥青甲供材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允许的误差范围内;(4)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现场检测合格,并与供货商自检报告中的检测结果在误差许可范围内。
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规定的方法执行。
沥青的试验检测频率为施工单位每车次检验一次,驻地办每五车次抽检一次,中心试验室每十车次轮流抽检一个标段一次。
AC-20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添抗车辙剂)试验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荣乌高速SDHLM-3合同段起点桩号K42+600,终点桩号K60+216,路线全长17.616Km。
主要工程内容为K42+600~K60+216段主线及窑沟互通的底基层、基层、沥青混合料面层及附属工程。
沥青混凝土路面共设置3层,分别采用7cm厚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5cm厚AC-20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4cm厚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路面设计宽度10.5米。
二、试验段选择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试验路段设置在BK0+000~BK0+243,试验段长度243m,面积1701m2,运距约2.5km。
目前,该段落粘层已施工完毕,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现场已具备改性沥青中面层试验路要求。
试验路计划铺筑时间2013年7月4日。
三、编制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4、《荣乌高速公路十七沟至大饭铺高速公路项目路面施工招标文件》;5、《荣乌高速公路十七沟至大饭铺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6、项目现有的机械设备、人员及以往施工经验。
四、试验路铺筑目的:试铺路面施工分为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需要决定的内容包括:1、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
2、通过试拌决定:(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配合比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
3、通过试铺决定:(1)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如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2)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
(3)施工缝处理方法。
AC-20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添抗车辙剂)试验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荣乌高速SDHLM-3合同段起点桩号K42+600,终点桩号K60+216,路线全长17.616Km。
主要工程内容为K42+600~K60+216段主线及窑沟互通的底基层、基层、沥青混合料面层及附属工程。
沥青混凝土路面共设置3层,分别采用7cm厚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5cm厚AC-20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4cm厚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路面设计宽度10.5米。
二、试验段选择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试验路段设置在BK0+000~BK0+243,试验段长度243m,面积1701m2,运距约2.5km。
目前,该段落粘层已施工完毕,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现场已具备改性沥青中面层试验路要求。
试验路计划铺筑时间2013年7月4日。
三、编制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4、《荣乌高速公路十七沟至大饭铺高速公路项目路面施工招标文件》;5、《荣乌高速公路十七沟至大饭铺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6、项目现有的机械设备、人员及以往施工经验。
四、试验路铺筑目的:试铺路面施工分为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需要决定的内容包括:1、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
2、通过试拌决定:(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配合比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
3、通过试铺决定:(1)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如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2)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
(3)施工缝处理方法。
(4)改性沥青面层的松铺系数。
4、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5、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6、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7、确定前后场、各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指导沥青路面全面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五、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项目部组织全体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疑问及时向设计单位咨询。
2、确定出合理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3、组织试验路施工全体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
4、根据目标配合比,试验室确定出合理的生产配合比,并上报监理、总监办、建管办审批。
(二)、人员准备1、前场技术人员: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共14人,具体如下:2、前场作业民工安排计划投入劳务作业人员12人,具体分工为:打桩拉导线4人、摊铺辅助工6人、边线修整及缺陷修复人员2名。
3、后场人员安排4、后场民工安排后场设置劳务工人5名,具体分工配置如下:涂刷运输车油水隔离剂1名,冷料仓民工3名,指挥交通1名。
(三)主要施工设备安排(四)主要试验设备(五)、原材料及配合比(1)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采用辽河石化90号A级基质沥青加工;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及延度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可用于中面层施工,数量满足试验路施工。
(2)粗集料:采用宏源石料厂提供的粗集料,规格共设四档,分别为3~5mm、5~10mm、10~20mm、20~30mm;经检测粗集料各项控制性指标设计及规范要求,数量满足试验路施工。
(3)细集料采用郭氏兄弟石料场提供的石料,规格为0~3mm。
经检测粗集料各项控制性指标设计及规范要求,数量满足试验路施工。
(4)矿粉:矿粉由郭氏兄弟石料场提供各项控制性指标设计及规范要求,数量满足试验路施工。
(4)配合比:目标配合比按照路面咨询单位施工指导意见执行,改性沥青用量为4.5%集料(0-3mm:3-5mm:5-10mm:10-20mm:矿粉)配合比:29%:0%:26%:43%: 2%;生产配合比:(5)抗车辙剂:该段落抗车辙剂用量按照沥青混合料重量的0.4%添加。
(五)、现场准备(1)BK0+000~BK0+243段透层、封层通过监理验收合格;(2)拌合楼已通过标定合格;(3)对下承层现场进行清理清扫,使之保持平整洁净;(4)测量放样工作已完成;(5)摊铺设备、碾压设备、运输设备等已准备到位。
六、施工方案(一)、下承层准备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已在于7月3日在对下承层进行清扫。
(二)、施工放样摊铺前,测量人员进行施工放样,准确测量出路面中线、高程,确定出路面摊铺宽度线。
(三)、混合料的拌和1、拌和设备采用德基4000型间歇式拌和楼,拌和设备及各种传感器已按要求检定,冷料供料装置已按要求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
抗车辙剂添加设备经过标定检验,参配比例计量准确。
2、试验路拌和产量按照180T/h控制,严格按照生产配合比进行沥青混合料拌和。
3、严格掌握改性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拌和楼控制室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控制范围见下表:AC-20改性沥青砼中面层施工温度(℃)4、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干拌8s,湿拌45s;必须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并拌和均匀。
抗车辙剂添加与混合料进拌锅同步,拌合均匀。
5、出料口设置专人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复核混合料出厂温度,及时分析异常现象,做到混合料不合格坚决不出场。
6、每台拌和机每班组按检测频率取样,按照相关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最大理论密度、改性沥青含量检验、矿料级配筛分检验等。
7、正常生产时,将第一盘拌热的不加沥青的骨料放到搅拌缸中一段时间后舍弃,这样既可避免第一盘拌的级配不均和温度不足,也可预热拌缸。
8、拌和楼出现故障或沥青混合料出现异常时,按施工应急处理方案及时处理。
9、拌和楼生产时,设有专人巡视冷料情况,如不足应及时通知装载机上料,有专人巡视输送带及冷料仓口出料情况,拌和机操作手要随时掌握设备和运转情况,注意观察溢料情况,避免串仓。
10、当天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用碎石对拌缸进行清洗,除尽机内所有残余沥青混合料,并检查筛网安装和损坏情况,需要时及时更换和修复。
拌和机操作员按要求填写施工台账。
11、每班组施工结束后,进行总量核查。
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筛分结果,抽查试样进行矿料级配检验;计算平均施工级配和油石比,与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比对;以每天产量计算平均厚度,与路面设计厚度进行校核。
(四)抗车辙剂的投放方法抗车辙剂:采用抗车辙剂投料自动机投料,投料原理如下:当拌合楼内热料仓仓门打开、混合料开始进入拌锅时,拌合楼向自动投料机发出信号,投料机接收到信号脉冲后,自动感应开始向拌锅内添加抗车辙剂,抗车辙剂投入量由投料时间控制。
经标定,自动投料机投料时间设置为8s,拌锅每盘重量设定为2.4吨,抗车辙剂用量达到混合料重量0.4%。
(五)、混合料的运输1、运输前装料车车厢按要求清扫干净,在车厢内壁涂一层隔离剂,减少沥青在车厢上的粘附。
2、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定期对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检查。
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
在运料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箱底面约300mm。
3、拌和机向装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先装车厢前面,再装车厢后面,最后装中间部分,以减少混合料离析现象。
4、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摊铺设备连续施工作业。
5、运料车采用蓬布覆盖进行保温,防污染,直到摊铺前方可将覆盖打开。
6、沥青混合料运达摊铺现场时,应派专人负责收料、测温度、指挥倒料。
收料人员首先对来料进行质量检查,若发现有拌合不均,离析等质量问题,应作废料处理,同时进行混合料温度的检测,对于满足温度要求、改性沥青含量等相关参数的混合料方可签收。
8、混合料检查合格之后,收料人员即组织料车倒料,倒料时指挥人员与摊铺机手应密切配合,尽量使倒料与摊铺之间保持连续作业,不允许出现停机等车倒料的情况。
为避免料车碰撞摊铺机,指挥人员应指挥料车在倒至距摊铺机50cm远时即停下,开始慢慢升斗,等摊铺机驶上前来推着料车前进。
行进过程中指挥人员应随时提醒驾驶员不能完全松开刹车,以免料车瞬时快速前进将料倒在地上,同时也不能踩死刹车,以保证摊铺机正常前进。
9、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运料车严禁在施工断面上清理车内遗留的残料。
(六)、混合料的摊铺1、为避免产生纵向接缝,沥青混合料摊铺采用1台ABG423摊铺机摊铺混合料,走平衡梁控制高程。
摊辅机的受料斗涂刷薄层隔离剂。
2、摊铺机摊铺速度1.5m/min、熨平板的夯锤频率调至3.5级、振动频率调至3.5级,提高初始压实度以上。
3、摊铺机熨平板宽度采用7m,摊铺机熨平板必须拼接紧密,不许存有缝隙,防止卡入粒料将摊铺面拉出条痕,并检查熨平板的拱度,确保接缝处的平整度。
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
4、摊铺开始前,应调整熨平板下面的垫木,按摊铺标高加虚铺量为垫木总厚度。
用水准仪控制摊铺机启动时熨平板的标高。
垫木厚度调整准确后,将熨平板放在垫木上,熨平板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
5、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30℃,摊铺机做到匀速、稳定、连续不间断摊铺,开始摊铺3~6m 长时,应立即检测摊铺面标高和横向坡度,不符合要求时立即调整直至合格;摊铺机每前进10m,随车检测人员应检测一次摊铺面的标高、坡度。
6、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调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
螺旋布料器内的混合料表面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为度,使熨平板的挡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内保持一致,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
7、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
不允许采用人工不断地整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局部离析,采取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
8、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做到摊铺机不拢料,以减小面层离析。
9、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碾压成型的混合料。
遭受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
10、采用拉线法检测松铺厚度是否符合规定,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七)、混合料的压实成型1、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进行,摊铺后立即压实,不应等待。
2、碾压方案:a、碾压时由低侧向高侧碾压。
b、初压紧跟摊铺机,复压紧跟初压。
c、泛油:初压出现泛油后,及时将泛油位置铲除,换填新料即可。
d、胶轮的粘轮问题:重胶轮刚上时由于温度低,会发生粘轮;施工配合人员需及时喷洒隔离剂,待碾压一段时间,胶轮温度升高后,可减少喷洒频率,但需及时清理胶轮上粘附的“油裹(片)”,严禁丢弃在道路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