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和湖泊2黄河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5
中考名师推荐地理河流和湖泊(2)(带答案与解析)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题文】宋代范仲淹对昔日“八百里洞庭”壮观景象有生动的描绘:“予观夫巴陵胜壮,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朝晖夕阳,气象万千。
”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昔日洞庭湖“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如今变得“支离破碎”,湖面大大缩小。
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在湖泊中大量沉积B.湖泊的补给水源不足C.人类盲目的“围垸垦殖”D.历史上洞庭湖区曾受内力抬升作用【小题2】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 )①对水量的调蓄能力减弱②湖区频发洪涝灾害③湖区气候变得干旱④水资源受到污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小题1】C【小题2】A【解析】【小题1】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所致。
【小题2】洞庭湖的面积不断缩小,导致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行现象时有发生;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生态多样性被破坏;调节气候的能力降低;空气质量变差。
2.【题文】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小题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俗话反映了黄河的哪种水文特征( )A.水量大B.含沙量大C.有凌汛D.汛期短【答案】【小题1】B【小题2】B【解析】【小题1】②④处在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在每年的初冬和初春季节,便会发生冰层堵塞河道的现象,称为凌汛。
【小题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3.【题文】有关图中河流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上游河道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B.中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C.下游落差大、水流急,被誉为“水能宝库”D.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被称为“第一大河”【答案】D【解析】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国家,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广泛,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生态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包括它们的地理位置、规模和重要性。
一、主要河流1. 长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三大河流之一。
它发源于青海,经过九省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运输通道,连接着中国北方和南方,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
2. 黄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它发源于青海,经过九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3. 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脉,是中国最高的火山湖。
它是长白山的核心景区,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长白山天池水质清澈,四季美丽,被誉为“天上人间”。
4. 红心海红心海位于青海湖的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它是青海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红心海湖水呈红色,景色壮观,是摄影师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5. 太湖太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它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水利发电、水资源调配和灌溉的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二、主要湖泊1. 青海湖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它是中国的天然水库,对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调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海湖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吸引了许多游客和鸟类迁徙。
2. 洞庭湖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它是中国重要的淡水鱼类产区,也是湖南省重要的水利灌溉和水资源调配基地。
洞庭湖风光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
3. 大连海湾大连海湾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海湾之一。
它是中国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和渔业基地,也是大连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大连海湾的海滩和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4. 太湖太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它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水利发电、水资源调配和灌溉的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八年级《黄河》教学反思八年级《黄河》教学反思范文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的第二部分。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华夏民族的摇篮。
《黄河》教材内容既是河流总论“中国的河流概述”的具体化,又是北方河流的代表,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又是今后学习区域地理、人文地理的重要铺垫。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河流的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去掌握,而黄河这一特殊的河流比较生疏,因此要想办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整个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熟悉并喜爱的现实中,利用黄河景观图,引用《保卫黄河》让学生欣赏,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感受黄河的奔流气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出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黄河发源于我国什么地区的什么山脉并注入什么海洋有多长源头叫什么干流像一个什么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重点内容,黄河的源流概况,主要支流,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我利用黄河干流简图,采用阅读指导法,提问——填图——提问,举一反三,最终完成这幅黄河的流域图。
黄河流域景观图、壶口瀑布、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图片,强调黄河流域还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通过对黄河概况的分析以及学生的生活阅历,我采用让学生自主交流,分析黄河的贡献。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得出黄河对人类的贡献。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师合理设计使用多媒体,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提高课堂效率,以填图、绘图为媒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问、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过程轻松自如,学生易于并乐于接受,体现了地理教学的时代感。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探索知识,感受黄河的伟大,提高能力,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为全面的学习地理获得更大的发展。
黄河流域主要⽀流和湖泊汇总⼀、⽩河和⿊河⽩河、⿊河是黄河上游四川省境内的两条⼤⽀流,位于黄河流域最南部,流经川北若尔盖⾼原,两河分⽔岭低矮,⽆明显流域界,存在同⾕异⽔的景观,加之流域特性基本相同,堪称“姊妹河”。
⿊河(⼜称墨曲),因两岸沼泽泥炭发育,河⽔呈灰⾊⽽得名。
⽩河(⼜称嘎曲),地势较⾼,泥炭出露不明显,河⽔较清。
⼆、洮河洮河是黄河上游右岸的⼀条⼤⽀流,发源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治县西倾⼭东麓,于⽢肃省永靖县汇⼊黄河刘家峡⽔库区,全长673公⾥,流域⾯积25527平⽅公⾥三、湟⽔湟⽔是黄河上游左岸⼀条⼤⽀流,发源于⼤坂⼭南麓青海省海晏县境,流经西宁市,于⽢肃省永靖县付⼦村汇⼊黄河,全长374公⾥,流域⾯积32863平⽅公⾥,其中约有88%的⾯积属青海省,12%的⾯积属⽢肃省四、⼤⿊河⼤⿊河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东北隅,是黄河上游末端⼀条⼤⽀流,发源于内蒙古⾃治区卓资县境的坝顶村,流经呼和浩特市近郊,于托克托县城附近注⼊黄河,⼲流长236公⾥,流域⾯积17673平⽅公⾥。
流域内盆地⾯积5154平⽅公⾥,占流域⾯积的29%,⼟地平坦、肥沃,渠系纵横,是⾃治区的重要粮⾷基地之⼀。
北部为⼭区,约占流域⾯积的54%,其余为黄⼟丘陵区。
在内蒙古境内,黄河流向由西向东,⼤⿊河⼲流由北东⽅向流来,形成对流格局,故称逆向⽀流。
五、窟野河窟野河是黄河中游右岸的多沙粗沙⽀流,发源于内蒙古⾃治区东胜市的巴定沟,流向东南,于陕西省神⽊县沙峁头村注⼊黄河,于流长242公⾥,流域⾯积8706平⽅公⾥。
据温家川⽔⽂站1954~1980年实测资料统计,年径流量7.47亿⽴⽅⽶,年输沙量1.36亿吨,平均含沙量⾼达182公⽄每⽴⽅⽶,是黄河平均含沙量的6.4倍,流域输沙模数每平⽅公⾥⾼达1.56万吨,中下游的黄⼟丘陵沟壑区每平⽅公⾥竟⾼达2~3万吨,是黄河流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
泥沙颗粒粒径⼤于0.05毫⽶的粗泥沙占总沙量的60%,因此,窟野河流域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对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有严重影响。
《河流和湖泊》-黄河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4.通过对黄河水害成因及治理黄河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5.通过对“黄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黄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中“区际公平”的意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之利”、“黄河之害”和“黄河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黄河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应该指出的是,黄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
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
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黄河问题的认识。
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黄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河流和湖泊一、众多的河湖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所在区域为外流区。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所在区域为内流区。
内流湖在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
外流湖在外流区,基本上是淡水湖。
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
外流区约占陆地面积的2/3,水量超过95%。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夏季容易形成汛期,且越往南汛期越长。
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冬季河流结冰,普遍形成枯水期,一些河流甚至断流。
内外流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接200mm等降水线。
此线以西、以北主要是内流区,以东、南主要是外流区。
内流河常断流的原因:蒸发、渗漏、灌溉。
额尔齐斯河属于北冰洋外流区,雅鲁藏布江、怒江属于印度洋外流区,其他外流河大多◇京杭运河沟通京、津、冀、鲁、苏、浙6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现在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是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数都属于太平洋外流区。
和一系列湖泊。
二、黄河的治理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
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径流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黄河的水文特征:水量少,干流水量变化显著,水量极不稳定,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黄河的“黄”是黄土高原的土。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因为下游的水流速慢,受纬度位置和河流流向影响,黄河有着比较严重的凌汛。
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及特点:源头至河口为上游;河口至(旧)孟津为中游;孟津以下为下游。
上游可以用来发电、灌溉(宁夏平原被称作“塞上江南”);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是著名的“地上河”,易决口,形成水灾(被称作“中国的忧患”)。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原因:自然原因——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
治理方法:植树造林、修梯田、打坝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