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产万吨合成氨万吨尿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415.50 KB
- 文档页数:27
前言********化肥股份是1972年建成投产的一家以煤为原料的中型氮肥企业,最初设计生产能力合成氨6万吨/年、尿素11万吨/年,1991年生产能力到达合成氨7万吨/年、尿素13万吨/年,后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造、填平补齐而形成12万吨/年合成氨、20万吨/年尿素的生产规模。
目前该套生产装置净化工段的脱碳工艺采用的是70年代开发的三触媒配热钾碱法脱碳流程,该流程要求汽气比高,造成蒸汽消耗高,本次改扩建工程拟对此脱碳工艺进行改造,由原来的三触媒配热钾碱法改为NHD脱碳工艺,脱碳后的气体再通过联醇、高压甲烷化脱除CO、CO2,使吨氨净化蒸汽消耗降为230Kg以下。
1995年该公司扩建了一套15万吨/年合成氨和13万吨/年尿素装置,该扩建工程环评报告由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于1991年10月完成,并已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复。
扩建工程大局部工艺和公用工程设备已到厂并安装完毕,但由于后续资金不到位,管道、仪表等设施无法继续安装,致使整个工程于1998年底停止建设。
2003年该公司将扩建工程中的15万吨/年合成氨改产为20万吨/年甲醇,目前已安装完毕,未投产,13万吨/年尿素装置闲置。
该甲醇工程环评报告由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于2004年5月完成,并已经河北省环境保护局批复。
该公司目前闲置的13万吨/年尿素生产装置采用的是意大利斯娜姆氨气提工艺,控制系统为DCS集中控制系统,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尿素生产装置。
公司拟对该套闲置的尿素生产装置进行必要的完善,使其到达15万吨/年尿素的生产能力,并配套建设8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实现增产8万吨/年合成氨、15万吨/年尿素的目标。
另外,还将对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使公司最终形成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的生产规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化肥股份于2006年5月委托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该改扩建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及现有煤矿企业情况调研报告锡盟煤炭资源概况总述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在全盟11个旗县市,有百余个含煤盆地,探明及预测储量1883亿吨,估算可采总储量1393亿吨,其中褐煤718亿吨,占99.5%,褐煤总储量在全国居第一位。
长焰煤3.5亿吨,占0.3%;煤田多成煤于中生代晚期。
各煤田中已做过不同程度地质工作的有60处,探明及预测储量1672亿吨,其中10亿吨以上的煤田有25个。
气煤、无烟煤也有一定储量。
列入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表中保有资源储量466亿吨,煤炭资源量在自治区居第二,褐煤总储量居第一。
各煤田中资源储量大于100亿吨的现发现5处,即锡林浩特胜利煤田、东乌旗额和宝力格煤田、西乌旗白音华煤田、高力罕煤田和五间房煤田。
10-100亿吨的煤田现发现21处,即锡林浩特市巴彦宝力格煤田、苏尼特左旗白音乌拉煤田、东乌旗乌尼特煤田、苏尼特左旗赛汉高毕煤田、阿巴嘎旗明图庙煤田、阿巴嘎旗那仁宝力格煤田、西乌旗巴彦胡硕煤田、西乌旗吉林郭勒煤田等。
煤质大部分为中灰、低硫、低磷褐煤,平均收到基低位发热量3500大卡/公斤,是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开发锡盟丰富的煤炭资源,对于我公司向煤炭一体化能源公司转型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锡盟主要煤田情况简介:1、胜利煤田胜利煤田位于锡林浩特北郊,整个煤田总体呈北东~南西条带状展布,走向长45公里,倾向宽平均7.6公里,含煤面积342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224亿吨。
该煤田已列入全国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蒙东基地之中。
总体规划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准。
2、白音华煤田白音华煤田是内蒙古十大煤田之一,矿区面积51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40.7亿吨,煤层共有三个煤组,平均厚度在34.5米左右,煤质为优质中灰低硫褐煤,其高位发热量为4600大卡/千克,属优质动力褐煤。
该煤田已列入全国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蒙东基地之中。
总体规划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准。
目前该煤田分4个矿区,其中一号矿平庄煤业集团开采,二号、三号为中电投开采,四号矿为阜新矿业集团开采,目前这四个矿都已开工建设。
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乌拉盖湿地水资源损伤报告—陈继群曾经草原网站(感谢资助方: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感谢合作方:内蒙古农业大学)1 项目背景:内蒙古属缺水地区, 而且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其不平衡, 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内蒙古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1.6%,内蒙古自产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水资源量的1.92%,其中,内蒙古地表水406. 6亿立方米。
乌珠穆沁草原位于内蒙古中东部,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国土面积7.1%;地表水3亿立方米,只占自治区地表水资源406亿立方米的0.7%。
乌珠穆沁草原生态系统和谐与完整,全靠乌拉盖水系养育,乌拉盖水系全部是内流河—包括乌拉盖河、彦吉嘎河、高力罕河、巴拉根河、锡林郭勒河等,这些内流河养育着8万平方公里的乌珠穆沁草原,形成了中心地带的乌拉盖沼泽地区—“淡水沼泽、湿草地、小型湖泊及无数池塘”。
2000年,乌拉盖沼泽区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重要湿地"N 45°27′~45°49', E117°57′~118°49′(1300 km²)。
在如此缺水、干旱的草原上,由于乌拉盖水系的存在,近千种原生维管植物,千百年与众多生物形成了完美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
4百年来,这里有呵护水源、保护原生植被的游牧民—乌珠穆沁部落存在,他们与大草原、乌拉盖水系和谐共存。
三十多年前,乌拉盖河上游水源地区( 5000km ²)被外来人口占据,集体土地变成为“国有”土地(兵团—锡盟农管局—乌拉盖开发区—锡盟农管局—乌拉盖管理区),引进农业人口约3万,累计开垦乌拉盖河源头草原100多万亩。
三十年前,乌拉盖水系开始建坝截水,供养引进的农业和渔业。
1998年,大坝溃堤,造成下游几百万亩草原水蚀荒漠。
2004年以来,乌拉盖水系的乌拉盖河、高力罕河、锡林河等主要的几条内陆河已完全被截断,宝贵的水资源被用来‘招商引资’发展高耗水的洗矿业、火电厂、化工厂, 以及供应新兴城镇用水。
年产60万吨合成氨104万吨尿素可研究性报告1总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和主办单位项目名称:AA(国际)投资控股集团年产60万吨合成氨104万吨尿素项目建设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主办单位:AA(国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民营法人代表:公司地址:电话:传真:邮编: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1)编制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可靠的原则,对项目的市场需求、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及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各种风险等进行充分调查和论证,真实、全面地反映项目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可供选择的建议。
(2)根据厂址条件,对项目所需水、蒸汽、人力、资金、原辅材料来源及质量进行测算与落实。
(3)对产品方案、技术路线、资金来源等进行多方案的比较选择,最终提出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环保措施完善的推荐方案。
(4)结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及当地的优惠政策,按照有关编制要求,对建设项目做出客观的技术经济评价,对项目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如实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5)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做到可靠、成熟、先进。
主要设备由国内制造,选用的工艺设备、自控方案要先进、可靠,“三废”排放少,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规定,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
1.1.3 主办单位概况AA(国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A集团”)是从事替代能源研发、生产、销售;汽、柴油销售;石油化工产品生产、销售;投资许可经营项目:煤矿开采,煤炭经营;石油贸易进出口业务的综合性能源公司。
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北京市。
AA集团目前下设AA(国际)投资控股河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AA(国际)投资控股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两个全资控股公司。
目前已建成的AA集团河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AA河北石化),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地区,占地面积200亩,紧邻京石高速公路,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具备年产100万吨车用清洁醇醚燃料以及10万吨燃油添加剂的生产能力。
XX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环评报告(简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O八年六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论 (3).第二章工程分析 (4)第三章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13)第四章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 (14)第五章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4)第六章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4)第七章固体废物、扬尘及升压站环境影响分析 (14)第八章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5)第九章环境风险评价 (15)/第十章环保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15)第十一章清洁生产分析 (15)第十二章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16)第十三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6)第十四章评价结论与建议 (16)^前言化肥是支持农业生产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在重要物资,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肥力低,复种指数高,粮食需求大,使得化肥对农作物的贡献率高达%,超出世界水平近20%。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化肥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农业部提出2015年我国氮肥需求总量为3131万吨,到2030年将增加到3679万吨。
为了保证化肥的供应,国家已经加强政策干预力度,其中包括对煤炭企业增加化肥生产用煤计划并纳入铁路运输计划。
目前国内中小氮肥企业占氮肥供应量75%以上,但由于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等原因,一旦失去国家扶持,绝大多数的中小氮肥企业将难以生存。
国内大型氮肥企业占氮肥供应量不足25%,部分中小型企业如果退出,大型企业将难以填补由此造成的缺口。
另外,国内有三十三套大型合成氨生产装置中只有两套是以煤为原料的,随着天然气和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成本也日益增加,不利于长期发展。
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发改委,2006)等文件精神,国家要求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积极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改造以间歇气化技术为主的化肥行业,减少环境污染,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
HH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评价单位:HH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证书编号:编制时间:HH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单位:评价单位:监测单位:评价单位负责人:项目主管院长:项目负责人:审核人:报告书编写人:资料收集、数据整理:报告书编制人员签署页目录前言 (1)1.总论 (10)1.1编制依据 (10)1.2评价原则和评价目的 (11)1.3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11)1.4评价工作等级、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范围 (14)1.5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 (16)2.区域环境概况 (17)2.1自然环境概况 (17)2.2社会经济概况 (19)2.3城市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20)2.4区域污染源调查 (20)3.工程分析 (22)3.1现有工程 (24)3.2在建工程 (46)3.3改扩建工程 (66)3.4改扩建工程后 (91)4.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 (102)4.1废气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102)4.2废水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105)4.3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109)4.4噪声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110)4.5厂区防渗措施 (110)4.6厂区绿化方案 (110)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11)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11)5.2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 (115)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18)5.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19)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1)6.1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1)6.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52)6.3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153)6.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55)6.5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2)6.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65)7.清洁生产 (168)7.1国家及行业的产业政策分析 (168)7.2清洁生产工艺与装备分析 (168)7.3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分析 (169)7.4产品指标分析 (169)7.5污染物产生指标分析 (169)7.6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分析 (170)7.7环境管理要求 (170)8.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171)8.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 (171)8.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析 (171)8.3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 (172)9.事故风险评价 (173)9.1风险识别 (173)9.2现有工程安全防范措施排查 (181)9.3事故情况下的源项分析 (183)9.4事故情况下风险预测 (185)9.5风险管理 (189)10.公众参与调查与分析 (197)10.1调查目的 (197)10.2公众参与调查过程 (197)10.3公众参与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198)10.4公示公告和公众调查表调查结果分析 (200)11.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 (203)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05)12.1环保投资 (205)12.2环保措施经济效益分析 (206)12.3环境效益 (207)12.4社会效益 (207)13.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08)13.1环境管理 (208)13.2环境监测 (208)13.3建设项目环保措施“三同时”工程 (210)14.结论和建议 (211)14.1结论 (211)14.2建议 (222)前言HH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是1972年建成投产的一家以煤为原料的中型氮肥企业,最初设计生产能力合成氨6万吨/年、尿素11万吨/年,1991年生产能力达到合成氨7万吨/年、尿素13万吨/年,后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造、填平补齐而形成12万吨/年合成氨、20万吨/年尿素的生产规模。
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6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 032号编制时间:二OO七年十一月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6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董事长:李春建总经理:湛峰总工程师:靳建永项目负责人:高荣审核:靳建永审查:陶银河评价单位: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 032号编制时间:二OO七年十一月1总论1.1项目由来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充分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丰富的煤炭资源及国家支持开发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配套采用国内外大化肥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拟在锡林郭勒盟的乌拉盖管理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其子公司,即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46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
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公司委托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006年9月23日由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技术咨询。
根据专家意见及评价大纲,评价单位编制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1.2评价等级、评价范围1.2.1评价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本评价只进行地表水现状评价,并重点分析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噪声评价等级为三级;固体废物仅一般性评价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风险评价级别为一级。
1.2.2评价范围(1)根据拟建厂址所在区域常年主导风向分布情况,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厂区中心为中心,东、西、南、北方向各5Km评价范围100K^(2)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范围为色也勒吉河汇入乌拉盖河上游500m至下游1000m范围内;(3)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4)本项目厂区占地面积0.47km2,按照导则要求,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厂界四周向外扩展2km,总面积约25km;(5)本工程设有事故水池,发生事故时废水不会进入地表水体。
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6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 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032号编制时间:二○○七年十一月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6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董事长:李春建总经理:湛峰总工程师:靳建永项目负责人:高荣审核:靳建永审查:陶银河评价单位: 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032号编制时间:二○○七年十一月1总论1.1项目由来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充分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丰富的煤炭资源及国家支持开发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配套采用国内外大化肥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拟在锡林郭勒盟的乌拉盖管理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其子公司,即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46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
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公司委托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006年9月23日由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技术咨询。
根据专家意见及评价大纲,评价单位编制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1.2评价等级、评价范围1.2.1评价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本评价只进行地表水现状评价,并重点分析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噪声评价等级为三级;固体废物仅一般性评价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风险评价级别为一级。
1.2.2评价范围(1)根据拟建厂址所在区域常年主导风向分布情况,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厂区中心为中心,东、西、南、北方向各5Km,评价范围100Km2;(2)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范围为色也勒吉河汇入乌拉盖河上游500m至下游1000m范围内;(3)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4)本项目厂区占地面积0.47km2,按照导则要求,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厂界四周向外扩展2km,总面积约25km2;(5)本工程设有事故水池,发生事故时废水不会进入地表水体。
环境空气风险评价范围以贮罐区为中心,半径为5Km的区域;(6)本工程电磁辐射评价范围以该项目规划区为主。
1.3环境保护对象与保护目标本项目选址位于乌拉盖能源化工基地内,基地周围无重点文物、自然保护区和珍稀动物等特殊敏感点。
主要保护对象为厂址附近居民区(牧区)。
本评价的保护目标为厂址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声环境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乌拉盖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1.4评价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中SO2、TSP、NO2、CO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的通知)中二级标准,甲醇、H2S、NH3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2)乌拉盖水库、乌拉盖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3)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Ⅲ类标准;(4)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5)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1)热电站锅炉烟气中SO2、烟尘排放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III时段标准;生产过程工艺废气中SO2、甲醇等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恶臭物质H2S、NH3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2)排放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3)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1990);(4)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III类标准;(5)一般固体废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6)危险废物排放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7)根据有关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的环境标准与规范,执行《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规定中暂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
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换算为80A/m)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对于高压送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限值规定在距边相导线20米距离处,测试频率为0.5MHz的晴天条件下不大于55dB( V/m)。
2工程分析2.1工程基本情况本工程总投资为279338.01万元(其中外汇3817.71万美元)。
生产规模为年合成氨46万吨,年产80万吨,自备电站2×25MW。
工程总定员579人。
全年工作日为320天,每天3班,每班工作8小时。
项目总占地面积414700m2。
本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内容见表2-1。
2.2生产工艺分析原料煤经破碎、筛分后进入磨机将煤磨成粉煤。
在气化炉内,粉煤在高温下与纯氧(来自空分装置)进行燃烧和部份氧化反应,生产出粗煤气经洗涤后送到变换工段进行耐硫变换,将CO气转化为CO2和H2。
变换气中的酸性气体(H2S及CO2等)在低温甲醇洗工段中被脱除,得到的净化气送入液氮洗工段精制,将杂质(主要为CO、Ar、CH4等)全部脱除后,进入合成塔生产合成氨。
氨进入尿素装置与二氧化碳在170-185℃及13.5-14.5Mpa(G)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
该项目总工艺流程见图2-1。
图2.-1 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6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总工艺流程(1)气化本项目采用GSP粉煤加压气化工艺,其工艺流程由磨煤及干燥、煤气化及渣水处理工序组成。
气化工段主要反应如下:3.5MPa总反应:C m H n S r + m/2O2 mCO + (n/2-r)H2 + rH2S1400-1600℃煤干馏反应:煤H2 + C m H n + C(焦炭)水煤气反应: C + H2O H2 + CO副水煤气反应:C + 2H2O 2H2 + CO2甲烷化反应: C + 2H2CH4气化反应: C + CO22CO氧化反应: C + O2 CO22C + O2 2COCO + H2O H2 + CO2(2)变换变换工段的主要任务是将气化送来的水煤气中的CO经变换反应得到合成氨需要的H2。
变换工段主要反应式为:CO+H2O CO2+H2+QCOS+H2O CO2+H2S+Q(3)低温甲醇洗净化工段的主要任务是脱除变换气中的对合成催化剂有毒的气体H2S、COS、CO2等,再生出的CO2送尿素装置。
(4)气体精制-液氮洗本工段采用低温液氮洗对气体进行最终净化,除去对氨合成催化剂有害的CO、CO2组份,同时也除去CH4和Ar等其它杂质。
(5)压缩、氨合成、氨库、氨回收来自液氮洗净化气进入压缩机高压段中间吸入口与进入高压段新鲜气混合,被压至15.4MPa(绝)进入合成系统。
本工程合成气压缩机选用离心式压缩机,用蒸汽透平驱动。
氨合成反应如下:N2 + 3H32NH3△H298= -92.44kJ/mol(6)硫回收本项目采用传统的改良三级催化反应的克劳斯工艺,然后将克劳斯尾气加氢处理后送回净化装置。
来自脱硫工段酸性气经过酸性气分水罐除去液态水后进入酸性气燃烧炉,与按一定比例配入的空气混合燃烧,反应如下:H2S + 3/2 O2 → SO2 + H2O + Q1H2S + 1/2 SO2 → H2O + 3/4 S2 + Q2在燃烧炉内有65%的H2S转化成单质硫。
出炉后的高温气体分成三股,一股去一级高温掺合阀,一股去二级高温掺合阀,另一股经废热锅炉降温到330℃再进入一级冷凝器却至150℃,在此分离出液硫。
从一级冷凝器出来的气体经过一级高温掺合阀提温到270℃进入一级Claus转化器进行催化转化反应。
主要反应为:2 H2S + SO2 → 3/2 S2 + 2H2O + Q反应后的气体进入二级冷凝器回收硫磺,脱去硫磺后的气体经过二级高温掺合阀提温至220℃进入二级Claus转化器,再次进行催化转化反应后进入三级冷凝器降温至150℃回收流态硫。
三级冷凝器出口克劳斯尾气经过加氢气加热炉加热再混合适当比例氢气,将温度提高到300℃后进入加氢反应器,在加氢反应器中大部分二氧化硫还原成硫化氢。
加氢尾气最后通过蒸汽发生器和急冷塔冷却到36℃,再通过压缩机送回净化装置。
从三级冷凝器出来的气体中还含有少量的硫磺,需通过尾气分液罐进一步分离出硫磺。
(7)尿素装置本工程尿素生产选用传统的CO2气提工艺,尿素合成塔的反应条件为:合成压力13.8~14.5MPa,合成温度185-188℃,NH3/CO2(摩尔比)2.9-3.1,H2O/ CO2(摩尔比)0.4-0.5。
反应如下:2NH3 + CO2NH2COONH4NH2COONH4NH2CONH2+H2O2.3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本项目原料煤、燃料煤、化学品、催化剂和辅助材料消耗见表2-2。
2.4.1供排水本工程第一水源为开采贺斯格乌拉露天煤矿排出的疏干水,第二水源为由乌拉盖水库取水泵站提升后经14Km输水管线(DN600双线)送至拟建厂区。
全厂排水系统分为雨水及净下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生产污水排水系统。
全厂废水经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回用水水质要求后全部回用,实现废水“零排放”。
2.4.2供电全厂总的计算负荷约为52406.6kW。
其中10kV负荷约26481.8kW。
厂自备热电站设3×220t/h锅炉,2×25MW发电机,向本厂供电。
2.4.3供热根据工艺生产用汽及动力设备用汽负荷要求,自备热电站向全厂供出中、低压各等级蒸汽,确保厂区生产、生活用热及动力用汽供应。
2.5装置污染源强分析本项目各装置污染源及排放去向见表2-3至表2-7。
表2-3 废气污染源及排放去向一览表表2-7 非正常工况下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无组织泄漏量,分别为甲醇0.032 t/a、NH346 t/a、H2S0.065t/a、氟化物0.013 t/a、CO0.54t/a、粉尘0.38t/a。
2.6工程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分析2.6.1废气治理设施(1)本工程所排废气主要污染物为CO、SO2、H2S和CO2,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气化装置灰水系统的闪蒸气去变换工段,经汽提塔后,尾气中H2S含量较高,送去硫回收工段进行回收处理,可减轻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