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7年版):工程塑料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首批次新材料研制需求清单一、先进钢铁材料高性能船舶用钢、海洋工程用钢、新型热成形钢板、高性能轴承钢、弹簧用钢、高温渗碳齿轮钢、超强合金钢丝、耐热钢、取向硅钢超/极薄带、高强抗疲劳05Cr17Ni4Cu4Nb沉淀硬化钢、高性能铝银钢金属粉末材料、航空航天用铸造银基高温合金、超纯净气门用渗氮弹簧线材、超强淬回火合金丝材、建筑结构用高强抗震耐蚀耐火钢。
二、先进有色金属材料航空用高性能型材、高性能车用铝合金薄板、动力电池集流体用铝箔、软包电池用铝塑膜、新型镁合金挤压板(棒、型)材、高频微波覆铜板、高密度覆铜板、高频高速基板用压延铜箔、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高性能高精度铜合金丝线材、高性能铜银锡合金带箔材、电子、汽车等行业用高性能铜银硅合金,高因瓦合金箔、铜铝复合材料、高纯铜和铜合金靶、铝合金焊丝、高强高导格错铜、超细晶强化铜镁合金、超细晶硬质合金棒材、医疗CT机X射线管(球管)阳极靶盘材料、稀有金属涂层材料、新型硬质合金材料。
三、先进化工材料聚芳醛飒、聚苯硫酸、光学级聚甲级丙烯酸甲酯、生物基吠喃聚酯、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生物基聚氨酯、TDE85特种环氧树脂、高端基聚异丁烯、聚双环戊二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频高速通讯高端覆铜板用碳氢树脂、覆铜板用功能化低分子聚苯酸、光学薄膜用丙烯酸涂层树脂、光刻胶用树脂、非隔热型阻燃有机玻璃、医疗输液管用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三醋酸纤维素及膜、液晶聚合物材料及薄膜、光谱纯/纤维级/拉膜级聚乳酸树脂、聚乳酸双向拉伸薄膜、高灼热丝无卤阻燃PC材料、膨化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热转印碳带用聚酯薄膜、纳米级高分散性炭黑、VOCS回收膜、高性能水汽阻隔膜、双极膜电渗析膜、水性防火阻燃(保温)涂料、水性超支化环氧导静电涂料、环保型荧光颜料、耐蒸煮酷菁蓝、高效复合铜基催化剂、高性能自动变速箱油、高性能油膜轴承油、风电机组专用润滑油、生物基润滑油、镁合金切削液。
四、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用中性硼硅玻璃包装材料、高强透明微晶玻璃、石英玻璃、高档电熔B-A1203耐火材料、高性能陶瓷基板、高频高速通信用高性能硅基玻璃粉、高纯氧化铝、电子级绢云母、新型耐候性矿物质阻燃材料、功能土壤处理材料。
2021年中国钴行业相关政策汇总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钴行业属于“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大类;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钴行业属于“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大类中的“C3219其他常用有色金属冶炼”和“C3211铜冶炼”的两个小类。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2022年中国钴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评估显示,中国对钴行业的监管,主要采用市场调节管理体制,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及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
相关的管理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钴业分会。
中国钴行业主管部门2、行业相关产业政策钴在合金方面的应用主要用于硬质合金、高温合金。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布了多项产业政策,支持硬质合金、高温合金行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高温合金整体市场需求约为4万吨,供不应求的问题依然显著。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城镇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节能环保等领域对钴等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为确保金属材料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支撑作用,中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开发金属矿产资源的政策。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
不仅各国政府先后公布了禁售燃油车计划,各大国际整车企业也陆续发布新能源汽车战略。
未来随着支持政策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消费者习惯改变、配套设施普及等因素影响不断深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有望加速释放,加上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领域的增长潜力,将对动力型锂电池及其材料的需求起到持续推动增长的趋势。
钴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材料,最终应用于3C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合金等终端领域,国家对于钴金属行业以及下游电池行业、终端应用领域的鼓励政策如下:。
连云港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连云港市“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进一步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加速新材料与新技术交叉融合创新,为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特制定此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后发先至”和“打造标杆示范”主题主线,对标国际先进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华材料港”。
以资源、能源等优势为依托,以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先进支柱材料、做优做专特色新材料、重点提升功能新材料、培育发展未来新材料,强化新材料产业科技、人才、资本、市场等产业发展要素支撑,构建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体系,加快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打造高质量新材料产业链提供有力保障。
二、发展目标未来三年,重在夯实基础、局部突破、建设生态。
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培育一批优势企业、提升一批专业园区,打造一批产业服务平台、形成一批特色优势细分领域,促进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价值链地位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形成龙头企业牵引、配套企业协同、公共服务完善的现代化新材料产业生态。
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IOOO亿元。
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值超10亿元企业15家,集聚新材料领域上市企业5家、独角兽企业10家、瞪羚培育企业5家。
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开展重大科研项目20项,努力打造国家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三、重点发展方向围绕先进支柱材料、特色新材料、功能新材料、未来新材料等四大新材料发展方向,全面梳理我市新材料细分领域,注重发挥我市比较优势,聚焦打造有基础、有潜力、有市场的八大新材料领域,推动我市新材料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抚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2.19•【字号】抚政办发〔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抚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抚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2月19日抚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辽宁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明确抚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目标、思路和重点,集聚壮大新质生产力,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相关工作部署,紧扣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坚持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产业新优势。
(二)行动原则坚持创新驱动。
坚持创新在抚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提升政府与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动性,加强开放合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创新驱动企业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坚持重点突破。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全梳理表1 :新材料领域相关国家政策政策名称政策要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新材料产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提高新材料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
● 2.建设产学研结合紧密、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新材料重点产品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新材料产业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1.财税方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及示范工程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支持政策。
2.研发创新方面:建立面向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建立若干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
3.投融资方面: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合作;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
《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科学技术部)● 1.实现新材料人才资源“总量翻番”,满足领域发展人才需求。
● 2.实施新材料人才“五个三”工程,优化领域人才资源结构。
● 3.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的作用,改善领域人才发展环境。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 鼓励外商投资多种新材料产品。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多种新材料产品的发展。
《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1.支持国内企业并购国外新材料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国际化经营。
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
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与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国家面向未来确定的战略必争领域之一。
新材料产业链中,上游为金属原料、合金、化学纤维、陶瓷、塑料、生物基、树脂、石墨等原材料;中游为新材料制造,主要包括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3D打印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以及液态金属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前沿新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新能源、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
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发展现状全球新材料产业政策频出。
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启动“再工业化”战略,将制造业作为回归实体经济、抢占新一轮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材料作为制造业基石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
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瞄准新材料产业发展,先后制订了系列专项战略或规划,此外,主要发达国家针对新材料重点领域,如高温合金、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稀土新材料、石墨烯等,还出台了专项政策。
区域化发展特色鲜明。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国已经形成了相对鲜明的发展特色,发展也各有侧重点。
总体上,以美国、欧洲和日本占据领先地位,聚集了一批在经济实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新材料龙头企业。
韩国、俄罗斯和我国在新材料某些特定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位于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为巴西、印度等国家,目前处于奋力追赶的状态。
表1 发达国家或地区新材料相关战略规划及方向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张。
随着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和制造业不断升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推进,新材料的产品、技术、模式不断更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产业需求侧及供给侧政策双重作用下,全球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据统计,2022年全球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约3.8万亿美元,2016-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5%。
中国及部分省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相关政策增加聚氨酯等材料品种规格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又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由于其具有众多的优异特性,在高性能纤维市场上,包括从海上油田的系泊绳到高性能轻质复合材料方面均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在现代化战争和航空、航天、海域防御装备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层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为了促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发展,中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三品”行动,提升化工产品供给质量。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有机氟硅、聚氨酯、聚酰胺等材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工业特种气体、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专用润滑油脂等产品。
地方层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政策
显示,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发展,如2021年9月发布的黑龙江省中长期科学
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规划:开展高性能碳纤维、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智能复合材料、低成本复合材料、生物基复合材料等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