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中考语文作文指导 推荐
- 格式:ppt
- 大小:305.01 KB
- 文档页数:21
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运用意象组合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运用意象组合一、引子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考生展示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运用意象组合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技巧。
本文将为同学们介绍如何运用意象组合,提高作文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二、什么是意象意象是指通过生活经验和想象力表现出的能刺激感官的形象,可以通过具象的事物、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展现出来。
意象能够让读者产生具体的感受,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具有感染力。
三、如何进行意象组合1.留意生活细节意象来源于生活,我们要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去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一切。
例如,细心观察一朵盛开的花朵,你会感受到它的芳香、柔软和美丽,这些都可以成为你写作中的意象。
同时,还可以观察风吹树叶的动态、草地上跳跃的小兔子等等,这些都能丰富你的意象库。
2.结合情感意象是表达作文主题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当你要写一篇感人的文章时,可以通过描写细小的事物来表达情感,比如通过描写一只流浪猫在雨中挣扎求生来表达对弱者的同情。
运用意象组合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表达情感,打动读者的心。
3.细致描写意象的力量在于细致的描写。
在作文中,要将意象描写得尽量详细和具体,让读者可以通过想象感受到你所描绘的景物、情感和氛围。
例如,当你要描写夏天的草地时,可以写到阳光下草地的颜色、草丛中蜜蜂的嗡嗡声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青草味道等等。
四、意象组合的作用1.增强表达力意象使作文更有画面感,增强了文章的表达力。
通过描绘丰富的意象,可以使作文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提升记忆力意象组合需要运用到大量的事物形象,这对于学习的记忆力是很有帮助的。
通过不断运用意象组合进行写作,可以提高学生记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增加感染力经过精心的意象组合,作文会变得更加感人动人。
读者可以通过意象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从而被作文所感染。
运用意象组合可以让作文更具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中考作文指导:如何让文章文采斐然“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准确生动是中考记叙文取得高分的基本。
一篇优秀的考场文章要文从字顺、文字精彩灵动、文采飞扬飘逸。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高远的立意、精巧的构思、选材的新颖都离不开精彩语言的润饰。
其中,中考作文评分细则中明确对“语言”以板块的形式划定了标准:(1)基本等级:语言简洁流畅;(2)发展等级:语言丰富饱满;(3)最高等级: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诗意。
这就是要求考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力求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进行个性化的表达,真正地表现出“自我”“有我”,进而让文章有血有肉、丰富多彩。
技法运用技法一:化用诗文,增强文化底蕴记叙文写作往往借助意象,构成景象,进而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烘托人物的心理或者展示人物的形象。
巧用古诗文、名人名言等可以交代故事的背景,增强叙事的情感性。
通常,在记叙文写作中,考生可以运用景物描写有效地化用到记叙文写作中,增加语言的典雅感,进而让情感更加富有诗意。
(1)用诗文意象,自然成景象记叙文写作除了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以外,还需要自然环境的渲染。
写作时,考生不妨用古诗文中意象叠加的方式,自然转化为景象。
这里以《心里装着春天》为例,以下是考生写的原文与修改稿:原文:早春是寒冷的,是三月的春风带来温暖。
早春是泥泞的,是破土而出的小草点缀大地。
我的心曾是寒冷的,是母亲让我的心里装满春天。
修改:2021年的冬天刚走,静悄悄,无声无息。
冰雪破春,雪晴天际,嫩草破土……三月的早春已经悄然来到,在这春色渐浓的时候,我那颗寒冷的心,也变得一半诗意一半从容,不知不觉中装下了这个浪漫的春日。
修改的文段运用“冰雪破春”“雪晴天际”等古诗文中的意象,进行同类叠加,增强了语言的文化味,让平淡的语言富有诗意。
所谓的意象叠加就是围绕主题以及环境,有意识地选取一组意象连缀成段,进而让场景更有诗意。
比如,“夕阳”可以为“余晖脉脉”,“晚霞”可以为“落霞满天”,“杨柳”可为“杨柳依依”,“乌云密布”可为“积云低垂”,等等。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书推荐一、《优秀满分作文选》推荐理由:本书由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先生主编,经专家评审推荐,目前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有售。
他们从众多的稿件中精选出许多优秀作品,可以说这本书非常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二、《读写天地》推荐理由:它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每篇文章后面都有名师指导,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为同学们开辟了写作的新思路。
书中不少文章还被选入高考满分作文和高中生优秀作文。
1。
《魅力阅读》推荐理由:本书所选短文内容丰富,既有实用性又有哲理性,还注重趣味性,让你感受到别具风格的阅读体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从当代中学生的心灵深处挖掘那些震撼人心灵的东西,并在每篇文章之后附上了“意蕴解读”和“素材链接”,使每一篇文章变成了一道供读者品尝的小甜点。
而在作文中恰当引用诗词佳句,更是令人赞叹。
如果想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就要看这本书哦。
三、《中学生必读》推荐理由:本书所选短文内容丰富,语言典范,构思精巧,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不但可以让你从故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且可以扩大你的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文学修养,增强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绿色生活》推荐理由:在本书中,编者向我们介绍了各种有关绿色的知识,比如什么是生态环境?怎样预防生态环境破坏等。
其中介绍的各种科学小实验让你惊喜万分,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五、《小学生素质拓展》推荐理由:本书包括名人轶事、社会万象、凡人小事、科技纵横、艺术长廊、人与自然等几个部分,让你感受到一个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世界。
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会你许多做人的道理,让你懂得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并给你以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六、《散文》推荐理由:在本书中,编者将各种文体都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让我们轻松阅读。
在每篇散文后面,都配有名师精心设计的训练题,对我们的写作很有帮助。
如果你不想动笔,没关系,本书最后还安排了“技法加油站”,详细讲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指导(合集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作文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作文指导11、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像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
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的谈判。
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语文老师的。
你要知道,你的文章的惟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
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
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尽可能赢得评卷老师的同情。
2、写法上可以求新,要考虑,怎样表现更智慧,更艺术,更有可读性;但更要求稳。
我的意见是大家一定要在一种比较稳的情况下,确有把握时才可写小小说或者是写戏剧,或者是写别的,确有把握之后才写这种文体,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就选择比较稳妥的老的文体,老的写法。
3、不可按上年或前几年的中考作文思路行文。
求新、求变是人们所追求的,中考作文也不例外。
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中考作文思路行文,甚至拿来套用,机械模仿,不懂灵活应变,就会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失分的点。
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相对固定的,对以前的中考作文非常熟悉。
不主张写诗歌、文言文。
4、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爱好。
你如果喜欢体育,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
你如果喜欢听××的歌、看××的书、爱好上网……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
那样就不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
不要瞎编乱造。
靠编故事骗取老师的眼泪从而获得高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5、要美化自己,而不是丑化自己。
要显现自己的高境界、大抱负、多知识、同情心,要显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中考应试作文指导方法
中考作文是考察学生基本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考生表现自己思维和观点的机会。
下面是中考应试作文的指导方法,供参考。
一、认真审题
中考作文题目一般有两到三个要点,考生在写作前要仔细审题,明确要点,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避免偏离主题。
二、理清思路
确定写作方向后,要通过构思全文的大纲,明确每一段的内容,逐个展开思路,以保证文章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三、扩充要点
根据写作方向,对每个要点进行扩充,可以通过举例、引用名言、详细描述等方式丰富文章内容,使其更有说服力和可读性。
四、合理布局
中考作文通常分为引子、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引子要简洁明了地引出主题,正文要充分展开要点,结尾要简洁明了地总结全文。
五、发挥想象力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发挥想象力,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六、注意语言表达
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要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不要使用生僻词汇或语言模糊的表达方式。
七、注意段落衔接
每段的开头句要与前文联系起来,使文章结构紧密有机,逻辑感强,整体流畅自然。
八、注意遣词造句
要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句式多样。
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排比、倒装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九、注重细节
文章中应注意细节的刻画,通过描写细节使文章更加真实、有感染力。
十、注意篇幅控制
中考作文一般要求在800字左右,不要写得过长或过短,要合理控制篇幅。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指导1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指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作文指导1(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让一组学生随便以自己生活中某一物,仿照“一本书”说一个短语。
2、给自己说的短语加上修饰语,谁的?什么时间或什么地方?怎样的?如:“我奶奶房间里的一张老照片”3、引导思考:——提问:这些物都是你们的写作素材吗?——如果这个物见证了或记录了一件事、一个人或一段情,那么它就成了你的素材。
其实,只要有心留意,我们身边的许多物都是我们的素材,比如:一本书,一棵树,一张照片等等。
牛汉先生小时候的一本书让他写出了《我的第一本书》;英子家院子里的一株夹竹桃让我们读到了《爸爸的花儿落了》;鲁迅先生书桌前的一张黑白照片让我们认识了藤野先生。
(二)课文分析回顾:1、牛汉《我的第一本书》学生分小组回忆讨论后,填出空格,看那一组想到得更多。
一本书——一个人物——一段情一本书——父亲——父子情一本书————一本书————一本书————2、口头表达:牛汉小时候的一本书——记录了一段苦难的岁月,见证了人间温馨的真情和纯真的童趣。
英子家院里的夹竹桃——鲁迅时时凝望的一张照片——小结:物——人——事情——趣——理——以物为线写人记事(三)步骤一:“感受生活,发现线索”1、“那些难忘的物”——经典回顾: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会发现很多写人叙事抒情的文章都与“物”有关的,记录了(“见证了”等)。
2、“那些难忘的物”——搜索生活: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句式照前)的,记录了(“见证了”等)。
(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他人的)(四)步骤二:“穿针引线,谋篇布局”——用四类不同的例文让学生理解怎样才是有效的物线和如何设物线。
例文一:有物,但不是线索而是介绍的主体。
(四类卷)例文二:有物,能贯穿一件事,但意义不大。
中考应试作文指导方法中考作文指导方法中考作文是考生在考试中展现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写好作文是决定考试成绩的关键之一。
那么,如何指导考生在中考中写好作文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作文指导方法。
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培养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词汇量、语法运用、逻辑思维等方面。
考生需要多读书、多背诵好的范文,积累词汇量,熟悉语法规则,提高语言感知能力。
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练习,可以提高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提升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指考生在写作时运用一些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对比、举例、归纳等手法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考生需要在平时多加练习,尝试不同的写作技巧,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训练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对于一篇作文的整体框架和逻辑展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训练文章结构就是让考生在写作时能够清晰地表达主题,合理地展开论述,形成完整的文章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考生篇章的结构方法和写作范例来指导考生如何构建完整的文章结构。
四、鼓励积累素材写作时,积累丰富的素材和例证是写好一篇作文的重要前提。
考生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思考,积累各种各样的素材和例证,以备不时之需。
教师可以组织考生进行素材积累的训练,比如写作预备活动、写作素材大搜索等。
五、提升综合能力写好作文不仅需要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文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来提升考生的综合能力,如举行作文比赛、开展讨论活动、进行写作指导等。
要指导考生在中考中写好作文,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技巧、训练文章结构、鼓励积累素材和提升综合能力。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考生的不懈努力,相信考生一定能够在中考中写出优秀的作文。
一缕芳香夏日,阳光犹如细密的丝,懒洋洋地倾泄着,在知了的声声夏天里,我倚在姥姥的背上,微垂着眼,贪欲地嗅着阳光中槐花的馨香。
姥姥弓着腰,剥着豆角,轻声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仿佛这就是陶渊明笔下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年幼的我天真无知,像只歇不下来的小狗,一会儿去东边捉捉蚂蚱,一会又去西边捕蜻蜓,要么就是找来一根极长的竿子,去打槐树上的槐花。
细碎的、像风铃一样的槐花被我打落,那香气萦绕在我身旁,像是无处不在的小精灵。
那时,姥姥会在不远处看着我到处疯跑,唇角总是洋溢起华蜜的微笑。
“小宝呐,你看你跑得鞋子都不知飞到哪去了!”姥姥是济南人,用着极富济南腔的口吻唤我消停些,这时的我照旧像个小疯子似的踮着脚丫,伸长了手臂,跳呀跳地去打槐花,雪白芳香的花瓣像雨似的落下,落得我满身都是,直到累得直不起腰了,便顺势向落满槐花的青草地上倒下去,嘴角照旧是笑的,身边还是萦围着槐花清爽淡雅的香气。
这时姥姥会将我抱起,嗔骂一句:“小祖宗。
”笑着捡起地上的串串槐花,又道:“姥姥给你做槐花饼吃,泡槐花茶喝好不好呀?”模糊的我自然会咧嘴一笑,说:“好呀好呀。
”童年里,总有明媚的阳光,雪白芳香的槐花和浑身上下充溢槐花香气的姥姥陪伴我。
日子过得飞速,我已不是当年那个举着竹竿打槐花的小女孩了,种种苦恼随之而来。
学习压力也像山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儿,我丝毫不敢放松,也极少回姥姥家了,即便是回去小住几日,也赶不上当年槐花雪白满树,像云一样飘在我头顶的初夏日子了。
姥姥的背更驼了,当年抱着我,逗我快乐的姥姥已经没有我高了。
“喏,槐花茶,小宝你喝吧,我冰过了。
”照旧是济南腔,照旧是槐花茶,照旧是那么芳香,我抬眼,眼前这位矮小、干瘦的老人……虽然风韵不再,但我闻到了那股久置心底,分毫未变的槐花香!姥姥笑着,那笑是纯白的,宛如当年被我打落的簇簇槐花;那笑是芳香的,宛如当年萦绕在我身旁的槐花香。
那份被蒙上厚厚灰尘的记忆之匣被开启,心底那一缕芳香又萦绕在了我的身边,耳边是知了的声声夏天,眼前是慈爱、充溢爱意的老人,童年好像又回来了,我笑了,笑得是那样天真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