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机器人小车停下来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科技教案《机器人小车》教案:机器人小车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机器人小车的外形及名称。
2. 了解机器人小车的用途与功能。
3. 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及创造力。
5.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机器人小车基本组成部分。
2. 机器人小车的用途与功能。
3. 操作机器人小车的方法。
4. 制作机器人小车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机器人小车的外形,名称及基本组成部分。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机器人小车的用途与功能,并与幼儿互动交流。
3. 为幼儿分组进行机器人小车的操作体验。
教师介绍机器人小车的操作方法,然后让幼儿根据要求操作机器人小车,如前行、后退、左转、右转等。
4.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操作难度,进行机器人小车的简单制作。
教师在幼儿的辅助下,利用简单的废品材料完成机器人小车的制作,如利用饮料瓶、废纸板等制作车身,电池等制作动力装置,瓶盖等制作车轮等。
5. 在完成机器人小车的制作后,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了解不同小组所制作车辆的特点。
6. 最后,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室内或室外进行机器人小车比赛,通过比赛增添游戏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四、教学重点1.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机器人小车的外形及名称。
2. 介绍机器人小车的用途与功能,启发幼儿思考。
3. 操作机器人小车的方法,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4. 制作机器人小车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机器人小车的认识更加深入,对其用途与功能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机器人小车的操作和制作过程中,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最后,通过比赛形式的互动,有效地增加了幼儿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和有趣。
南京极智嘉机器人amr小车操作手册引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南京极智嘉机器人AMR小车作为一种智能化的自动导航小车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医疗、制造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使用这款AMR小车,本操作手册将详细介绍其操作流程和相关知识。
1. 基本介绍南京极智嘉机器人AMR小车是一种基于自主导航技术的智能化机器人,具备自主避障、自动充电等功能。
尺寸紧凑,结构坚固,适合在狭小空间内操作。
下面我们将介绍该小车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1.1 机身结构AMR小车由底盘、导航系统、传感器、控制系统、电池等组成。
底盘是整个小车的基础,负责支撑和移动。
导航系统采用激光导航技术,可实现精确定位和路径规划。
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等,用于感知环境并实现避障。
控制系统负责指挥小车行动和监控运行状态。
电池则提供小车的动力。
1.2 功能特点AMR小车具有以下特点:- 自主导航:通过激光导航技术,实现自主定位和路径规划,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指定地点。
- 智能避障:激光雷达和红外传感器可感知环境,小车可以智能避开障碍物,保证安全运行。
- 自动充电:当电量低于设定值时,小车会自动返回充电桩进行充电,充满电后继续任务。
2. 操作流程在使用AMR小车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环境准备AMR小车适用于干燥、温度适宜的室内环境。
确保工作区域内没有明显的电磁干扰源,并且地面平整、无明显障碍物,以保证小车的正常运行。
2.2 电源检查检查小车的电池电量,确保充足。
如果电量低于设定值,需要将小车返回充电桩进行充电。
2.3 控制设备准备准备好控制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确保设备已经安装好嘉极智嘉小车的控制应用程序。
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启动控制设备上的嘉极智嘉小车控制应用程序。
步骤二:在应用程序中添加、注册AMR小车。
步骤三:在应用程序中设置任务和路径规划。
步骤四:确认设置无误后,点击“开始任务”按钮,小车将自动启动并执行任务。
wedo2.0避障小车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长课是基于教科版《信息找术基础》第三章第二惜信息的编程加T工》进课程内容开发,以bat教育机器人为载体,利用基于seralc上的编程工具如1ock进行器人编教学。
本长内容在学习程序设计中,归入机器人硬件,通过实现智能巡障车的过程,介纠机器人程序设计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白主探究能力,吴各了本节课学习的能力要求。
虽然通过前一节课,学习了Mblecx中的编程方法,但六多数学生还没形成程序设计思维,对于实际操作机器人和机器人结程来说,也还比较陌生。
国比,未堂教学中要注意隆低起点.遂步引导。
三、教学日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程产的三种基本结构,能在程序设计中熟缘运用选择结构和箱环结构。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转化为程序设计的流理图,并在程序斗山以实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底科技素养,激发创新精神、探究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选择结构和循环给构应用、机器人程定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机器人程序设计方法:
五、教学方法
本课的设计贯得“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置身于
自主探充、决问题的氛围中。
用实物演小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并面里智先避障车流程图:空用小组竞泰的方法年织教学,以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效率:对学生探究过程中退到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授法统指导。
第课程序设计—机器人的大脑和初步编程教学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8课程序设计—机器人的大脑和初步编程教学案一、提出问题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很多任务,它可以进行水下作业,可以在医院辅助医生给患者治病,非常厉害!我们知道人可以通过大脑思考,那么机器人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呢它是如何像人一样完成各种工作呢二、联想如图8-1所示,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的进行思考,那机器人的大脑究竟是什么呢?技能牌乐高机器人的大脑:EV3控制器,如图8-2所示。
EV3控制器基于Linux 操作系统,300MHz ARM9 处理器,16M 闪存,64M 随机存储器。
EV3控制器是乐高机器人的大脑,换句话说乐高机器人的数据计算,电机控制,传感器采集都要通过控制器来完成。
下面,先介绍一下EV3控制器。
如图8-3所示,控制器正面由显示屏和按键组成,按钮分别为①返回按钮,②确定按钮,③上,④下,⑤左,⑥右6个按钮组成。
如图8-4所示,控制器侧面有USB 插口和SD 卡插口,USB 口可以连接USB 无线网卡,但网卡需要匹配控制器的硬件要求。
SD 卡可以扩展控制器的内存,最大可以扩展到32GB 。
图8-1 机器人和人图8-2 EV3控制器图8-3 EV3控制器按键如图8-5所示,控制器前面是A ,B ,C ,D 四个输出口,输出口可以连接电机或灯。
此外,还有控制器的PC 程序传输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通过数据线把程序传输给控制器。
如图8-6所示,控制器后面是1,2,3,4四个输入口,输入口用来连接传感器。
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以传输给控制器去处理。
三、要求:指定距离的机器人小车小车向前行走50CM ,然后停车,并鸣笛。
1. 小车向前行走的距离越准确越好2. 小车停下后要鸣笛示意机器人小车要向前行走一段距离,然后停下,这就需要通过乐高机器人的大脑——EV3控制器来对乐高电机进行控制。
AGV机器人小车问题分析和总结一、系统调试:1、开机顺序:答:1)打开主控柜上的“电源”开关SA2;2)按下主控柜“启动”按钮SB1;3)打开机器人控制柜“电源”开关;4)按下机器人“开伺服”按钮打开机器人伺服;5)打开AGV小车“开关”。
2、关机顺序:答:1)按下机器人控制柜“关伺服”按钮关闭机器人伺服;2)关闭机器人控制柜“电源”开关;3)按下主控柜“停止”按钮;4)关闭主控柜“电源”开关;5)关闭AGV小车界面,关闭系统;6)关闭AGV小车“开关”。
3、调试步骤:答:1)插上380V电源;2)插上空压机电源,打开空压机按钮,关闭空压机阀门待充满气,再打开空压机阀门;3)打开主控柜上的“电源”开关SA2;4)按下主控柜“启动”按钮SB1;5)打开机器人控制柜“电源”开关;6)按下机器人“开伺服”按钮打开机器人伺服;7)打开AGV小车“开关”;8)触摸屏:登陆→单元控制→触发拍照,看到有数据;9)机器人示教:手动→main→回原点→回段首→自动→MOT→START,进入到待机状态,等待联机通讯;10)打开AGV操作界面,进入联机等待;11)选择主控柜上的“联机/单机”按钮到“联机”(默认为单机,若一开始为联机,在做步骤8之前,把它选择到“单机”);12)通信成功的情况下,按“复位”按钮,进行复位,等待输送线、步进电机和AGV小车等复位完成;13)按“启动”按钮,AGV小车自动回到起点(入库位置);14)装载工件及托盘到AGV小车上,当3个托盘均放置于AGV小车上之后,小车自动向前运行至输送线位置,实现托盘向输送线的传送;当3个托盘均进入输送线之后,AGV小车自动回起点等待,视觉系统、输送线系统、机器人进入自动工作。
4、输送线动作流程答:1)SEN1检测到来的工件,延时2-3秒进行计数,排除手划过等人为因素,计数到3个之后,PLC给AGV小车返回一个信号,使AGV小车自动回起点(返回什么信号?);2)SEN2感测到有托盘,则当SEN2变成下降沿时,使得电磁阀YV1得电,使气缸1伸出;3)拍照完成后,PLC收到视觉相机Y4(即I2.0)得电信号,则电磁阀YV2失电,使气缸1缩回;4)SEN5有信号,且SEN4有信号时,使得电磁阀YV2得电,使气缸2伸出,挡住后续工件。
幼儿园玩转机器人——机器人小车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玩转机器人——机器人小车教案教学对象:幼儿园儿童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机器人小车的构成及使用方法;2. 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教学器材:机器人小车、遥控器、拼图板、传感器、编程卡片。
教学内容:1. 机器人小车介绍教师向幼儿简要介绍机器人小车的构成及功能,向幼儿展示机器人小车。
2. 小车控制教师向幼儿介绍遥控器的使用方法,并向幼儿演示如何控制机器人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基本操作。
3. 小车拼装教师向幼儿展示机器人小车的拼装方法,引导幼儿通过拼图板拼装出机器人小车,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4. 小车任务教师向幼儿提出小车任务,要求幼儿将机器人小车通过传感器和编程卡片指令完成指定的任务,如:小车在矩形区域内绕圈、倒着行驶、穿过障碍物等,培养幼儿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力。
5. 小车比赛教师组织小车比赛,要求幼儿分组,通过控制机器人小车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并依据小车完成任务的速度、准确度、创意性等评分,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体验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评价:1. 教学前测:通过问答的方式测试幼儿对机器人小车的理解程度。
2. 教学中测: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表现及控制小车的能力。
3. 教学后测:通过问答和综合评价的形式测试幼儿对机器人小车的控制、操作和应用的能力及团队合作及交流能力。
教学拓展:1. 推广机器人编程教育:通过教授编程语言的语法和函数、控制流程、传感器等基本概念,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幼儿学习乐趣:通过互动式学习和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增强幼儿学习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小结:机器人小车作为一种新型玩具及教育工具,能够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龙源期刊网
让机器人小车停下来
作者:闻迪张铧珊
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8年第15期
设计依据
“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设置的重要特点之一,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倒车雷达”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认识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过程以及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利用乐高机器人的设计、搭建以及编程,模拟制作出一款可以持续、自动躲避障碍的机器人小车,并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课例特点
本节课是机器人程序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重点讲授了乐高机器人超声波传感器的具体应用,初步了解程序设计中的循环结构,改变了学生前期学习程序设计中的顺序结构运行模式。
教师以乐高EV3机器人为平台,与信息技术拓展课程“机器人”进行整合,理解科技领域
的前沿技术和工作原理。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以往的研究活动了解了基本的机器人搭建方法,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技巧,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对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熟练地进行机器人的搭建和改装,具备进一步学习乐高机器人程序设计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超声波传感器,了解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能够利用超声
波传感器测控距离,利用循环结构进行编程。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机器人编程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程序编制的过程,了解传感器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增
强学习机器人编程的兴趣,体验到学习机器人技术的成就感。
行为与创新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固有学习的基础上,认识机器人传感器的工作
过程,依据生活需要,对机器人进行创新设計。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