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道德与法治 第7课、多元文化多样魅力 (课件+教案+习题+知识点)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35.50 MB
- 文档页数:47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多元文化多样魅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第7课,授课内容为“多元文化多样魅力”。
具体内容如下:1.学生认识文化及文化多样性的本质含义。
2.学生了解国家中各民族文化特点及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成员应具有的素质。
3.学生认识区域文化差异以及学习交流的重要性。
4.学生体验沉浸式学习的乐趣,并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是一节以情境体验为主的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的方式感受文化多样性的美好;2.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包容性,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和谐;3.通过情境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记忆;4.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将来拥抱多元文化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达到以上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适当调整学生认知,引导学生审视文化及文化差异;2.建立情景和学生的情感密切结合,促进学生情感体验;3.采用游戏体验的方式,适当调整难度,增加学生参与度。
三、教学重点1.学生认知文化及文化差异的本质;2.学生自省并掌握作为中华民族成员应具备的素质;3.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增强文化意识并体验跨文化交流的快乐。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反思及认知文化本质;2.如何利用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体验文化多元性;3.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及步骤1.入门引导通过视频或相册展示各民族特色建筑和服饰,出示各民族特色美食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中国各民族文化差异。
2.情境创设通过游戏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受各文化之间的不同以及它们的美好和独特之处。
3.具体操作(1)通过游戏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以自然、生活等角度开始探究文化多样性。
(2)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本质。
(3)通过小组分享交流各民族传统节日及庆祝方式,增强学生对民族特色的了解,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
(4)引导学生在游戏体验中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文化交流与交融。
第七课《多元文化多样魅力》教案+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地球的满变进程,自然对生物产生的影响2.通过影音材料,欣赏世界上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感受地球的壮美,体会自然之美。
3.在分享交流中,初步了解一些经典自然环境在地球上的分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全球各地的特色自然景观,感受不同的生活环、地球的壮美。
三、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本课通过展现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带领学生学习了解不同的文化,为开阔学生眼界,培养良好的世界观做出了贡献。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一切充淸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尤其对网络更感兴趣,一学期来,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己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习惯,在网上读名人故事,会下载图片,会下就相打印学习资料,这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四、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地球前世我来看学习地球演变史:1.在46年前,地球诞生之初环境曾有过翻天覆地的演变。
2.师: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地球的前世今生?(观看一段有关于地球演变史的视频)3.师: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发现?环境对于生物有什么影响?发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出示物种的进化图以及相关文字材料2.师:观察进化图中各个阶段,联想一下当时的自然环境,你发观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小组分享活动二:多元环境我来赏。
(一)自然景观大搜查。
1.出示东非高原,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北极地区自然景观图。
2.师:观察这几处图片中的信息,小组交流每种地区中的环境特征与生物特征。
小组交流讨论4.谈谈你喜欢哪一种?单独交流(二)亚马孙雨林之失1.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它横跨8个国家,覆盖了南美40%的面积,而且它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物种最多的热带而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它贡献了地球大气中20%的氧气,对全球变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 7 课《多元文化多样魅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多元文化多样魅力》第1课时,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导入部分、正文部分和小结部分。
本课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认知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文化概念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面对具体的文化差异时,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好奇心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不同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文化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相关的教学道具和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世界各地的建筑物、美食、服饰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的存在。
7《多元文化多样魅力》(教案)教学背景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中的第七课,涉及到多元文化这一话题。
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以及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多元文化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方式•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能力目标•发掘文化交流的价值•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树立开放的文化观念和态度教学重点•多元文化的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的特点•了解多元文化的交流方式,包括语言、艺术、食品、信仰等方面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意识到多元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倡导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友好性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国内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形象,例如中国的熊猫、巴黎的爱丽舍塔、日本的富士山、非洲的大象、印度的泰姬陵等,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看法,引入本节主题。
学习(30分钟)课文讲解通过讲解本节课文《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介绍多元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了解文化的重要性。
活动1:文化交流方式分组讨论,每组对一种文化交流方式进行介绍,包括了解其背景、特点和意义。
例如:•语言交流:学习各国的常用语言,掌握各国文化的基本语境。
•艺术交流:了解各国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了解艺术背后的文化特点。
•食品交流:尝试各国特色菜品,了解各国的饮食文化。
•信仰交流:了解各国的主要宗教信仰,了解宗教信仰对文化的影响。
活动2:文化差异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不同国家对于言语、行为习惯的差异•不同国家对于礼仪、礼节的重要性•不同国家对于同种节日的不同庆祝方式总结(10分钟)通过选择学生发言,进行总结。
课后作业•家庭作业:谈谈自己对多元文化的看法,从自己的角度描述其重要性。
•自主学习:了解一种陌生的文化,基于该文化进行报告和展示。
知识点103.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104.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有连绵起伏的高山,有低洼的盆地,有宽广的高原,有低平的平原......105.在地球上我们可以欣赏到神秘的原始森林、壮美的山脉峰峦、寂寥的沙漠戈壁、坦荡的冲击平原、幽深的峡谷海湾、汹涌的海洋瀑布、柔美的河流泉水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是不同自然环境的显著标记。
106.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亚马孙河中下游。
北极地区终年积雪,气温非常低,几乎见不到太阳。
107.“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情。
”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创造出来绚丽多姿的文化,包括舞蹈、礼仪、建筑等。
108.草裙舞和花环被称为夏威夷的两大特征,生活着波利尼西亚人。
苏格兰凯利舞是苏格兰高地的象征。
拉丁美洲的探戈、桑巴、恰恰、伦巴等舞蹈除了受印第安文化影响外,还受非洲、欧洲文化影响,是一种混合艺术。
孔雀舞是我国西南地区“原生态”民族文化。
109.礼仪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用它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尊重,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礼仪。
110.东南亚和南亚人居住干栏式房屋,非洲草原建“牛粪屋”,内蒙古大草原人们住蒙古包。
蒙古族人穿着的蒙古袍也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
111.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文化的交融,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理解。
同时,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长补短,共存共荣。
112.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间的接触和与交往日益频繁。
人们会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而尴尬,甚至出现矛盾和冲突。
对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尊重差异。
113.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
在文化交流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要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1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