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3.97 MB
- 文档页数:99
济源市娲皇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文本)(2015-2030年)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济源市旅游局二〇一五年四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一条规划背景 (1)第二条规划依据 (2)第三条规划原则 (3)第四条规划目标 (3)第五条规划范围 (4)第六条规划期限 (4)第七条规划成果 (4)第二章旅游区基本情况 (4)第八条区域位置 (4)第九条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4)第三章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4)第十条旅游资源分类 (4)第十一条旅游资源评价 (4)第四章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5)第十二条目标市场定位 (5)第十三条客源市场预测 (6)第五章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6)第十四条总体定位 (6)第十五条发展战略 (6)第十六条布局结构 (6)第十七条发展目标 (6)第六章功能分区及重点建设项目 (7)第十八条功能分区 (7)第十九条重点建设项目 (9)第七章旅游产品及线路规划 (13)第二十条旅游产品结构 (13)第二十一条旅游产品开发重点 (13)第二十二条旅游产品线路 (14)第八章旅游形象及识别系统规划 (16)第二十三条形象定位 (16)第二十四条形象宣传口号 (16)第二十五条视觉识别设计 (16)第二十六条行为识别设计 (17)第二十七条听觉识别设计 (17)第九章旅游市场营销战略规划 (17)第二十八条营销目标 (17)第二十九条营销定位 (18)第三十条客源市场开发规划 (18)第三十一条景区市场营销策略 (19)第十章服务设施规划 (20)第三十二条商品购物设施 (20)第三十三条服务接待设施 (21)第三十四条住宿设施规划 (21)第三十五条餐饮设施规划 (21)第三十六条娱乐休闲设施规划 (22)第十一章景区保障系统专项规划 (22)第三十七条旅游道路及交通规划 (22)第三十八条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23)第三十九条电力与电讯规划 (25)第四十条给排水规划 (26)第四十一条安全保障措施 (26)第四十二条人才保障系统 (27)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27)第四十三条总体投资估算 (27)第四十四条投资效益分析 (28)第十三章旅游管理体制与保障措施规划 (30)第四十五条管理体制 (30)第四十六条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31)第十四章附则 (33)第四十七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归属济源市旅游局....................... 33 第四十八条本规划由济源市娲皇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33)第四十九条本规划包括文本、图纸、说明书三部分。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1)录入:网站管理员来源: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时间:2012-7-6 关注度:6025目录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第一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二章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第三章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第四章村镇体系规划第五章市域城乡建设总体布局第六章村庄整合规划第七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八章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九章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十章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市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三章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指引第三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一章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第三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第四章居住用地与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第五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第七章土地开发强度控制与引导第八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第十章水系与景观系统规划第十一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三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十四章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第十五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第十六章旧城改造规划第十七章城市“五线”控制规划第十八章城市建设时序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第四部分附则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根据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三化”协调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部署,济源市确定了争当“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市的战略目标,为促进济源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批准,济源市人民政府对《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进行修编,编制《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理念,建立济源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济源从地区中心向区域中心转变;加强济源城乡总体规划的综合调控能力,提高规划实施效能。
济源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将旅游产业培养成为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增长极、带动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产业,实现济源旅游产业发展新跨越,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济源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发展背景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产业规模日益扩大,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
1、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
全市新增4A级景区2家,4星级酒店1家,入境旅行社7家,出境旅行社分社3家。
目前,全市共有王屋山、小浪底、五龙口、济渎庙、九里沟、黄河三峡、小沟背等8个旅游区,其中4A级景区4个,2A级景区1个。
全市拥有星级饭店8家,入境旅行社20家,出境旅行社分社3家,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达10080人。
2、经济社会效益不断增强。
截至2009年底,累计接待游客921.33万人次,预计到2010年底将累计接待游客1253.33万人次,相当于“十五”期间接待游客人数的2.35倍;截至2009年末,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78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旅游综合收入的2倍。
旅游业已成为我市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增长极和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3、品牌优势明显增强。
王屋山景区先后荣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小浪底景区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五龙口景区被评为河南省十佳山水景观景区,黄河三峡景区被评为中原四大避暑胜地等称号。
4、景区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按照所有权归国家、管理权归政府、经营权归企业的三权分离原则,2006年我市启动了景区体制改革工作。
经过5年的努力,王屋山、五龙口、九里沟三大景区改制成功。
真正实现了优势资源和优势资本的对接,将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市景区发展的资金、管理和人才等瓶颈问题。
二、“十二五”发展机遇今后五年,积极的国家产业政策、日趋加快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我市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凸显了我市旅游产业将进入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期。
济源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将旅游产业培养成为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增长极、带动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产业,实现济源旅游产业发展新跨越,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济源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发展背景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产业规模日益扩大,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
1、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
全市新增4A级景区2家,4星级酒店1家,入境旅行社7家,出境旅行社分社3家。
目前,全市共有王屋山、小浪底、五龙口、济渎庙、九里沟、黄河三峡、小沟背等8个旅游区,其中4A级景区4个,2A级景区1个。
全市拥有星级饭店8家,入境旅行社20家,出境旅行社分社3家,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达10080人。
2、经济社会效益不断增强。
截至2009年底,累计接待游客921.33万人次,预计到2010年底将累计接待游客1253.33万人次,相当于“十五”期间接待游客人数的2.35倍;截至2009年末,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78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旅游综合收入的2倍。
旅游业已成为我市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增长极和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3、品牌优势明显增强。
王屋山景区先后荣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小浪底景区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五龙口景区被评为河南省十佳山水景观景区,黄河三峡景区被评为中原四大避暑胜地等称号。
4、景区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按照所有权归国家、管理权归政府、经营权归企业的三权分离原则,2006年我市启动了景区体制改革工作。
经过5年的努力,王屋山、五龙口、九里沟三大景区改制成功。
真正实现了优势资源和优势资本的对接,将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市景区发展的资金、管理和人才等瓶颈问题。
二、“十二五”发展机遇今后五年,积极的国家产业政策、日趋加快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我市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凸显了我市旅游产业将进入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期。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1)录入:网站管理员来源: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时间:2012-7-6 关注度:6025目录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第一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二章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第三章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第四章村镇体系规划第五章市域城乡建设总体布局第六章村庄整合规划第七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八章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九章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十章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市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三章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指引第三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一章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第三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第四章居住用地与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第五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第七章土地开发强度控制与引导第八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第十章水系与景观系统规划第十一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三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十四章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第十五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第十六章旧城改造规划第十七章城市“五线”控制规划第十八章城市建设时序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第四部分附则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根据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三化”协调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部署,济源市确定了争当“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市的战略目标,为促进济源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批准,济源市人民政府对《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进行修编,编制《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理念,建立济源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济源从地区中心向区域中心转变;加强济源城乡总体规划的综合调控能力,提高规划实施效能。
全文共计4690字济源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下步发展思路
济源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下步发展思路
3-4月份,我利用两个月时间,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济源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
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济源旅游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做了初步探讨。
现将调查情况及下步发展方向报告如下:
一、济源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旅游资源概况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的“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
悠久的历史馈赠给济源不可胜数的文明瑰宝,文物古迹和文化遗址遍布城乡,木结构古建筑居全省之首,被誉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的历史传说古老久远,神话寓言名扬中外,如黄帝祭天、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不胜枚举。
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此流连驻足,挥毫泼墨,白居易
1。
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正文:----------------------------------------------------------------------------------------------------------------------------------------------------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济政〔2017〕37号各产业集聚(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河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69号)的有关要求,市政府对2016年年底前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公布的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结果公布如下:一、《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国有化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1992〕92号)等253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
二、对《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年租制试行办法的通知》(济政〔2002〕6号)等30件规范性文件予以修改。
三、《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制度的通知》(济政〔2004〕46号)等115件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
凡决定修改的规范性文件,自本决定印发之日起3个月内,由起草单位重新起草报市政府印发,逾期自动失效。
凡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自本决定印发之日起一律停止执行,不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附件:1.济源市人民政府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2.济源市人民政府决定修改的规范性文件目录3.济源市人民政府决定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2017年11月3日附件1济源市人民政府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名称文号1《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国有化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1992〕92号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国有土地收购储备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济政〔2002〕5号3《济源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济源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2002〕52号4《济源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济源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2002〕53号5《济源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济源市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2002〕54号6《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02〕58号7《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03〕68号8《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外来投资者实行“一卡通”优惠政策(试行)的通知》济政〔2004〕42号9《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干线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济政〔2005〕16号10《济源市人民政府济源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街道办事处老居委会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实施意见的通知》济政〔2005〕54号11《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济政〔2007〕37号1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意见》济政〔2007〕45号13《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的意见》济政〔2007〕73号14《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济政〔2008〕15号15《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标准化项目奖励办法的通知》济政〔2008〕46号16《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济政〔2009〕33号17《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人事局等部门济源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济政〔2009〕45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通知》济政〔2009〕46号19《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10〕13号20《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被征地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办法(试行)的通知》济政〔2010〕20号21《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工业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济政〔2010〕24号2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意见》济政〔2010〕26号23《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及稽核工作的意见》济政〔2011〕11号24《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办法的通知》济政〔2011〕19号25《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实施办法的通知》济政〔2011〕24号26《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规定的通知》济政〔2011〕36号27《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2011〕40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补充意见》济政〔2011〕42号29《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2011〕52号30《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和战略重组工作的意见》济政〔2011〕57号31《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济政〔2011〕60号3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外来投资环境保护客商权益的意见》济政〔2011〕61号33《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内村(居)民搬迁的实施意见》济政〔2011〕64号34《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和加强被征地村(居)安置留用地管理的意见》济政〔2011〕82号35《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11〕86号36《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经济适用房违规问题的处理意见》济政〔2011〕93号37《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水功能区排污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12〕20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12〕22号39《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水平衡测试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12〕23号40《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济政〔2012〕25号41《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12〕33号4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办法(试行)的通知》济政〔2012〕36号43《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管理的意见(试行)》济政〔2012〕38号44《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济政〔2012〕43号45《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管理规定的通知》济政〔2012〕46号46《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12〕49号47《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济政〔2012〕50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12〕51号49《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社区网络化管理的意见》济政〔2012〕53号50《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济政〔2012〕70号51《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济政〔2012〕72号5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济政〔2012〕73号53《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济政〔2012〕76号54《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的指导意见》济政〔2012〕83号55《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意见》济政〔2012〕84号56《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见》济政〔2012〕86号57《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型农村社区房屋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济政〔2012〕87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济政〔2012〕88号59《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济政〔2012〕89号60《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林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济政〔2012〕90号61《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意见》济政〔2012〕91号6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教育布局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济政〔2012〕92号63《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夜市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12〕93号64《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济政〔2012〕94号65《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人民政府行政奖励表彰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2012〕99号66《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的实施意见》济政〔2013〕4号67《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济政〔2013〕11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意见》济政〔2013〕13号69《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济政〔2013〕35号70《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济政〔2013〕36号71《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济政〔2013〕37号7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济政〔2013〕48号73《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承接具有审批性质管理事项的通知》济政〔2013〕52号74《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居建设秩序的意见》济政〔2014〕7号75《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意见》济政〔2014〕10号76《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取消下放调整和保留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济政〔2014〕14号77《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济政〔2014〕25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的通知》济政〔2014〕27号79《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占用税征管工作的通知》济政〔2014〕29号80《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济政〔2014〕30号81《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2014〕34号8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济政〔2014〕36号83《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济政〔2014〕39号84《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调整惩戒行政审批项目和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济政〔2014〕46号85《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意见》济政〔2014〕51号86《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济政〔2015〕10号87《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济政〔2015〕12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济政〔2015〕24号89《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2015〕26号90《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济政〔2015〕28号91《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济政〔2015〕30号9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通知》济政〔2015〕32号93《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济政〔2016〕4号94《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的意见》济政〔2016〕21号95《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的通知》济政〔2016〕26号96《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调整承接行政审批项目和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济政〔2016〕30号97《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济政〔2016〕37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济源市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济政〔2016〕44号99《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建设征收(用)土地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济政〔2016〕51号100《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及贫困家庭在校残疾学生和贫困重度残疾人子女就学补助实施办法的通知》济政〔2016〕52号101《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民政局等三部门关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病人医疗救治及救助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04〕80号10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建委济源市自来水水源地卫生防护地带管理规定的通知》济政办〔2005〕39号103《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等3部门关于加强全市工业用气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济政办〔2005〕51号104《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05〕79号105《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市属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05〕80号106《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济源市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缴费标准的通知》济政办〔2005〕81号107《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06〕42号108《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的通知》济政办〔2006〕49号109《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06〕50号110《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总工会济源市爱心助学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06〕80号111《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市级储备粮食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06〕82号112《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07〕87号113《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济政办〔2007〕104号114《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修订版)的通知》济政办〔2008〕32号115《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的意见》济政办〔2009〕59号116《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依法征收排污费强化环境保护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济政办〔2009〕63号117《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转移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09〕85号118《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计划生育家庭人员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0〕3号119《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济政办〔2010〕8号120《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放心早餐工程的实施意见》济政办〔2010〕103号121《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运行管理的通知》济政办〔2010〕111号122《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民政局等三部门关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治及救助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济政办〔2010〕120号123《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济政办〔2010〕134号124《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见》济政办〔2010〕136号125《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0〕148号126《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粗铅冶炼企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村庄进行搬迁的通知》济政办〔2011〕34号127《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1〕79号128《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和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济政办〔2011〕99号129《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外来投资项目无偿代理制的通知》济政办〔2011〕100号130《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农村饮水工程维护积累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1〕101号131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外来投资企业投诉处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1〕102号132《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严厉打击传销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11〕115号133《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市级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济政办〔2011〕121号134《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等组织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办〔2011〕127号135《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1〕129号136《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1〕163号137《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济政办〔2012〕3号138《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水权转换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2〕4号139《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济源”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济政办〔2012〕5号140《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通知》济政办〔2012〕22号141《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加强城中村环卫保洁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2〕25号142《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济政办〔2012〕64号143《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市级财政追加预算审批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2〕82号144《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意见》济政办〔2012〕92号145《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济政办〔2012〕97号146《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12〕102号147《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通知》济政办〔2012〕104号148《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新型农村社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2〕126号149《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苗木花卉产业基地建设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济政办〔2012〕127号150《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村民委员会改社区居民委会工作的意见》济政办〔2012〕131号151《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济源市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12〕134号152《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名师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12〕137号153《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大蔬菜制种产业培育力度的意见》济政办〔2013〕5号154《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医疗机构实施住院患者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的意见》济政办〔2013〕8号155《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重点工业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的通知》济政办〔2013〕14号156《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3〕26号157《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地方储备食用油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3〕27号158《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无主管楼院(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济政办〔2013〕33号159《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豫政〔2011〕89号文件精神明确防震减灾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济政办〔2013〕41号160《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济政办〔2013〕42号161《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非经营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单位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通知》济政办〔2013〕52号162《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教育局济源市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济政办〔2013〕56号163《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意见》济政办〔2013〕64号164《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筛选上报工作的通知》济政办〔2013〕67号165《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严格控制济源市引黄调蓄玉阳湖工程用地范围内违法违规建设和人口迁入的通知》济政办〔2013〕69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名医名护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13〕70号167《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保障住房准入退出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3〕72号168《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我市普通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济政办〔2013〕74号169《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投资建设项目模拟审批暂行规定的通知》济政办〔2013〕81号170《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济源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济政办〔2013〕84号171《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3〕93号172《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道路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3〕103号173《关于印发济源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3〕111号174《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乡居民低保及相关社会救助标准的通知》济政办〔2013〕126号175《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村居违法建设认定处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4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7号177《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轻微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14号178《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16号179《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济政办〔2014〕18号180《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道路交通安全三年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14〕22号181《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农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26号182《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划的通知》济政办〔2014〕37号183《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济政办〔2014〕38号184《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支队考核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41号185《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健全企业服务工作体系构建企业服务长效机制实施细则的通知》济政办〔2014〕42号186《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中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和济源市中小微工业企业转贷应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47号187《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中村(旧城)改造工作补充规定的通知》济政办〔2014〕48号188《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51号189《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财政对外借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53号190《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54号191《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济政办〔2014〕55号192《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财政配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56号193《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14〕57号194《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14〕58号195《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布日期】2019.03.24•【字号】济政办〔2019〕21号•【施行日期】2019.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的通知济政办〔2019〕21号各产业集聚(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企业:《济源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3月24日济源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深入践行“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和产城转型升级中的撬动作用,特制定本政策。
一、鼓励创牌升级(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期内,市财政每年列支不少于1000万元支持创建工作;创建成功后,市财政每年列支500万支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复核和提升工作。
(二)对新获评国家5A、4A、3A级的旅游景区(点),当年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3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
(三)对新获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旅游度假区,当年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3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
(四)鼓励争创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村、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乡村旅游特色村、水利风景名胜区等称号,创建成功后,当年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30万元。
(五)对新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的旅游饭店,创建成功后,当年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80万元、50万元、20万元。
(六)对新评定的金鼎级、银鼎级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当年分别一次性奖补10万元、5万元。
(七)对新评定的精品旅游饭店,当年一次性奖补5万元。
第一章规划总纲一、规划范围、性质与时段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济源市所辖行政区,面积1893.76平方公里。
重点规划区域:黄河三峡—小浪底旅游带、王屋山—九里沟—五龙口旅游带和城市中心景区。
2.规划性质市域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属宏观战略性规划。
3.规划时段⏹近期:2002—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0—2020年二、规划的战略目标1.总目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1⏹实现旅游业的产业化2.阶段性目标⏹近期目标(2002—2005年):完成旅游发展规划所确定的主导旅游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详细规划,完成招商引资,进入前期建设阶段。
进行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实施旅游业投资的优惠政策,提高基本的旅游接待能力。
⏹中远期目标(2011—2020年):旅游业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达到较高的综合服务水平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间形成衔接良好的产业链。
2第二章旅游开发条件分析一、自然和人文环境是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地区。
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中,拥有四大自然景观区和一个人文景观区,旅游景区的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1/3左右1.自然景观处于由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上,形成了各具个性特色的四大自然景观区:⏹东北部太行山断崖峭壁和深切河谷景观区⏹西部王屋山山岳景观区⏹南部黄河峡谷、水利工程景观区⏹中东部平原景观区2.人文景观⏹处于中华民族的发源地的中原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地区之一,文物古迹数量在河南省居于突出地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河南省仅次于郑州市,居于第二位,是河南省经济条件较好的市。
⏹矿藏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是济源市三大资源优势。
33.旅游资源开发的区域组合划分为中心城区、王屋山区、九里沟区、五龙口区和黄河带:⏹中心城区的旅游开发以古代建筑文化景观、古代祭水文化景观和民俗风情文化景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