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结构火灾影响鉴定工程实例
- 格式:pdf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2
火灾后砖混房屋结构安全检测与鉴定及加固处理摘要:本文对火灾后砖混房屋结构安全检测与鉴定及加固处理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某三层砖混房屋概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后对现场查勘与安全检测进行分析,再后对砖混房屋结构进行安全鉴定,最后对其加固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火灾;砖混房屋结构;安全检测;安全鉴定;加固处理随着现代电器的广泛应用以及建筑高层化发展,火灾发生愈加频繁,造成的危害愈加广泛[1]。
为此,本文结合某三层砖混结构房屋火灾状况,对其安全检测、安全鉴定、加固处理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现代火灾后砖混房屋使用提供借鉴。
一、工程概况某三层砖混结构房屋建于1950年,双向承重构件是黏土砖墙体,屋面采用木质结构,选择硬山搁檩,黏土瓦双坡屋面,楼梯间的地面较室外地面更低,房屋整体造型为矩形结构,东西向布局,长度约为26.1m,宽度约10.8m。
该房屋为独立单元,设置有北向楼梯,每层四户居民,房屋西侧和一栋四层砖混结构居民楼相连,但没有进行变形缝的设置。
因为房屋建造的时期过于久远,整体建造施工期较短,使用建筑材料具有限制,所以房屋质量不佳。
二、火灾后砖混房屋结构安全检测1、外形检测某砖混结构居民楼在2016年3月7日凌晨时分发生火灾事故,楼房顶层完全着火,现场展开查勘鉴定时大伙已然扑灭,顶部坡屋面完全烧毁,少部分檩条还在冒烟,残留物在顶层屋面散布。
木质门窗多已烧损,屋面硬山墙体组砌质量不佳,吊顶及屋面木檩条已经烧毁,墙体上端成自由端,墙体因高度较高,多数墙体具有倾斜问题,变形量达到60mm的标准,已经为危险构件。
2、结构强度检测通过多次检测及观察,房屋地基基础尚能满足使用需求,没有观察到基础沉降导致上部结构发生明显损坏,从相邻两房屋相连处观察也没有看到因为沉降导致过大变形发生,房屋承重结构是黏土墙体,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明确有机制砖与手工砖两类,存在混用现象,使砖砌体组砌质量不佳,水平灰缝较大的时超过了18mm,小的情况下不到6mm,同时游丁走缝问题普遍,墙面平整度比较差。
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报告1. 背景介绍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事件,对建筑和工程结构造成的破坏往往是不可忽视的。
火灾后的工程结构鉴定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决定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对修复和重建提供重要参考。
2. 鉴定目的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建筑物或工程结构的受损程度,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修复和重建提供依据。
具体的鉴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受损程度的描述、修复建议、验收标准等。
3. 鉴定过程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的过程需要专业的鉴定人员进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实地勘察:鉴定人员首先需要实地勘察受损的建筑物或工程结构,了解火灾发生的情况以及对结构造成的影响。
(2) 结构分析:鉴定人员根据勘察结果和结构设计图纸等资料,对受损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受损程度,并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提出修复建议:根据结构分析的结果,鉴定人员会提出修复建议,包括修复方法、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
(4) 编写鉴定报告:鉴定人员根据勘察和分析结果,撰写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报告,详细描述鉴定过程和结果,提出修复建议。
4. 鉴定报告内容(1) 报告标题:明确报告的主题,如“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报告”。
(2) 项目概况:简要介绍受损建筑物或工程结构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类型、结构形式、火灾发生时间等。
(3) 鉴定目的:阐明鉴定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报告的重要性。
(4) 鉴定依据:列出鉴定所依据的资料和文件,包括火灾调查报告、设计图纸、勘察报告等。
(7) 验收标准:制定验收标准,说明结构修复后的验收标准和要求,以保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8) 结论和建议:总结鉴定结果,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为结构修复和重建提供参考。
5. 结语火灾后工程结构的鉴定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专业的鉴定人员进行。
鉴定报告是影响结构修复和重建的重要依据,必须严谨、准确。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编写,能为受损建筑物或工程结构的修复和重建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火灾事故房屋检测鉴定报告一、检测目的及依据本次检测旨在对火灾事故房屋的各项建筑结构、电气设施、消防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损坏程度和安全性,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火灾事故房屋的重建和使用安全。
依据《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和《火灾事故房屋检测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检测鉴定。
二、检测对象本次检测对象为某市某小区的一幢三层建筑,曾经发生过火灾事故,经过初步修复后,需要进行全面鉴定,确保安全性。
三、检测内容及方法1.建筑结构:采用结构探伤、声发射、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受损程度及安全性。
2.电气设施:检测电线、开关、插座等电气设施的受损情况,确保电气安全。
3.消防设备:检测消防器材、报警系统、应急疏散通道等设施的完好情况及使用效能。
四、检测过程及结果1.建筑结构检测:经过结构探伤、声发射和超声波检测,发现建筑结构整体受损程度较为严重,特别是楼梯和承重墙存在裂缝和变形情况,需要进行加固修复。
2.电气设施检测:发现部分电线、开关和插座已经因火灾损坏,需要重新布线和更换设备,确保电气安全。
3.消防设备检测:部分消防器材及报警系统因火灾受损,需要重新购置安装,同时应急疏散通道需要重新规划设计,确保安全有效。
五、鉴定意见及建议1.建议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加固修复,对存在变形和裂缝的地方进行重点处理,确保建筑安全使用。
2.建议对电气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更换,确保电气安全。
3.建议重新购置安装消防器材和报警系统,规划设计应急疏散通道,确保消防安全。
六、总结经过本次检测鉴定,发现火灾事故房屋的建筑结构、电气设施和消防设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进行全面修复和加固,确保安全使用。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火灾安全管理和监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火灾后房屋结构构件损伤评级及危险性鉴定作者:田浩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19年第04期摘要:因受火灾性质及现场实际可操作条件限制,在无法对结构构件取芯检测的情况下,通过对杭州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楼中某户房屋火灾后结构及构件表观现象的检查、分析,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对过火构件进行鉴定评级,并参照《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2016作出鉴定结论。
能够为该房屋火灾后的处理决策、房屋结构实际损失估值,并使其尽快恢复使用功能提供相应依据。
关键词:火灾;过火构件;表观现象;鉴定评级一、房屋概况某住宅楼为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五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南北朝向,竣工于2012年。
该住宅楼为桩基础,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梁、柱、剪力墙承重;外墻填充墙、卫生间隔墙采用烧结页岩多孔砖、内墙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分户内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砌块;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楼屋盖,刚柔性防水平屋面。
钢筋混凝土檐沟集排水。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发生火灾的为该住宅楼18层某户。
二、现场查勘情况及火灾后结构构件鉴定评级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对受损明显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楼板、框架柱及剪力墙构件损伤状态初步评级如下(B表示楼板;KL表示框架主梁;Z表示柱;Q 表示剪力墙。
):(一)严重过火区:(2-A)~(2-C)/(2-30)~(2-36)轴区域(含C轴)为严重过火区:填充墙砖块脱落,室内装饰装修及外围护玻璃窗、阳台玻璃栏杆等全部烧毁,烧毁残渣尚未作清理。
该区域内结构构件火灾后现状如下:1、楼板火灾后现状:(1)19B-(2-B)~(2-C)/(2-32)~(2-34)轴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底部混凝土保护层局部脱落、单块脱落面积>100cm2;部分受力钢筋外露、露筋长度大于20%板跨;细裂缝网;声音发闷;表面熏黑或呈灰白色。
房屋结构火灾影响鉴定工程实例
发表时间:2017-11-08T09:48:15.5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作者:陈凯骎张斌[导读] 摘要:为了解房屋受火灾影响后的受损情况,准确判断房屋结构的受损程度,及时处理房屋受损构件,为后续房屋的加固修复提供技术依据。
浙江中岩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杭州 311113 摘要:为了解房屋受火灾影响后的受损情况,准确判断房屋结构的受损程度,及时处理房屋受损构件,为后续房屋的加固修复提供技术依据。
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分析与论述了房屋结构火灾影响鉴定。
关键词:火灾;影响;鉴定 0 前言
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因意外导致房屋着火,房屋多处构件过火后受损,为准确评定构件过火后的残余强度及过火后的受损程度,相关单位或个人需委托专业资质的鉴定机构分析与评价房屋的受损程度并给出鉴定报告,相关部门才能依据鉴定报告给出的结论对相应的建筑(构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鉴定的方法及等级划分、现场调查及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今后房屋结构火灾影响鉴定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平湖市某房屋(以下简称“被鉴房”)为四层砖混结构建筑,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竖向承重构件主要为承重墙,预制板楼板,设置圈梁、地梁;原设计屋面为平屋面,因屋面存在渗水现象在平屋面上设置人字木屋架坡屋面。
据现场查勘及有关人员介绍确认,2016年3月24日,被鉴房由于意外屋顶(平改坡屋顶)发生火灾,初步判断火势起火点位于屋顶的西侧向四周范围蔓延,引燃木屋架。
从发现火灾报警,到消防车赶来用高压水枪将火全部扑灭,明火持续约1个小时左右。
屋面大部分区域过火且坍塌。
为判明本次火灾对被鉴房的结构损伤程度,并为下一步处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对其作技术鉴定。
2 鉴定方法及等级划分根据协会标准《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火灾后结构构件的初步鉴定评级,应根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或断裂)程度按下列标准评定损伤状态等级:Ⅱa级——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Ⅱb级——轻度烧灼,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提高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和外观修复措施;Ⅲ级——中度烧灼尚未破坏,显著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Ⅳ级——破坏,火灾中或火灾后结构倒塌或构件塌落;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或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3 房屋现场调查情况根据现场查勘,该房屋过火区域集中在屋顶,构件损伤详细勘查情况如下:
4 鉴定分析及结论本次现场查勘时距火灾时间4小时左右,火灾现场经高压消防水枪的冲刷,导致构件表面颜色失真,只能根据构件表面残留颜色及混凝土构件受损等情况综合分析如下:火势自起火点初步判断屋面西侧区域向四周范围蔓延,引燃房屋木屋架。
明火持续约1个小时左右。
1单元401室、1单元402室、2单元401室、3单元401室、3单元402室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局部房间顶板出现渗水现象,未对原主体结构产生破坏;根据协会标准《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标准,鉴定评级(损伤状态)为Ⅱa级;即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坡屋面破坏,火灾中构件塌落;根据协会标准《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标准,鉴定评级(损伤状态)均为Ⅳ级;即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拆除更换措施。
5 处理意见根据国家有关规程,结合受火灾作用后各构件的损伤等级,建议对被鉴房作以下处理: 5.1考虑到屋面塌落的构件对屋面板产生过大的荷载,且屋面积水可能导致屋面板出现渗水现象,建议对屋面立即采取拆除更换措施;
5.2房屋拆除更换处理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
6结语
通过对本鉴定工程实例的鉴定的方法及等级划分、现场调查及分析几个方面的阐述,房屋受火灾影响后多处构件受损,必须经过必要的鉴定,以确定房屋现状受损情况,为房屋后续加固提供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1]《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
[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