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列传》古文赏析-古文观止
- 格式:docx
- 大小:22.90 KB
- 文档页数:7
滑稽列传原文及翻译滑稽列传,出自《史记》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六十六。
小编整理的滑稽列传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查阅。
滑稽列传的原文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梗、枫、豫章为题凑,发*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的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之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盂。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
欲以为相。
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滑稽列传原文滑稽列传(选自《史记·滑稽列传》)◇原文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①。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②!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③。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④。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⑤。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⑥?”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语在《田完世家》中⑦。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⑧。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⑨。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⑩。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侍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司马迁《滑稽列传》原文|译文|作者简介《滑稽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收录于《史记》的一篇文言文,这篇古文是专记滑稽人物的类传。
下面是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这篇古文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滑稽列传》原文两汉:司马迁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呜,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人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侍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覩,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清代人吴楚材和吴调侯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因这两人长期办学教学生读书人字,类似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而这本《古文观止》就是当时他们使用的教材。
古文观止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也。
这句话怎么讲呢?也就是说,我们编写这部《古文观止》所选的文言文,都是历朝历代的经典代表作品,看过这些,就没有必要再看其他的了。
说白了就是,我这本书是最好的,其他都是垃圾,不要再看了。
也许在那个时候,真是最好的一本书。
《古文观止》的选文,有的是散文,有的则是人物传记,有议论有寓言等等。
可见,这本书选文丰富多彩。
书中的文章篇幅较短,语言精炼,十分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尽管《古文观止》里有很多名篇,可我们也不能一一通读,今天就特地甄选了其中十六句富含人生智慧及哲理的章句,可谓是十六句至此观止也,一起来看看吧。
《古文观止》精妙十六句,黑暗中一盏明灯,指引人生前进方向【1】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出处】——宋代·苏洵《辨奸论》【注解】事情的发展有必然如此的原因,情理有原本如此的根源。
只有天下最冷静的有修养的人,才能从细微的变化中预知发展的结果。
月亮周围起晕,将要刮风,屋柱石础返潮,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人世间事情的发展变化,道理情势的相互因循,其空疏难知、变化莫测的程度,怎能与天地阴阳之事相比呢?而贤能的人也有不知道的,那是什么缘故呢?是爱憎的感情扰乱了他们的思想,利害得失的考虑影响了他们的行为。
【解析】公元一零六九年,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
保守派为打击王安石,传出了这篇文章,并署名为已死去的苏洵,借以闲适作者早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就见微知著,预见到他得志必为奸。
史记·滑稽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范君石译注【说明与解析】这是专记滑(gǔ,古)稽人物的类传。
滑稽是言辞流利,正言若反,思维敏捷,没有阻难之意。
后世用作诙谐幽默之意。
《太史公自序》曰:“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
作《滑稽列传》”。
此篇的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
他们出身虽然微*,但却机智聪敏,能言多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与“六艺于治一也”的重要作用。
全传貌似写极鄙极亵之事,而开首却从六艺入笔,可谓开宗明义。
以下相继写“齐髡以一言而罢长夜之饮,优孟以一言而恤故吏之家,优旃以一言而禁暴主之欲”,均紧扣全文主旨,多用赋笔,布局精巧,句法奇秀,妙趣横生,读来令人击节。
李景星评论本篇:“赞语若雅若俗,若正若反,若有理,若无理,若有情,若无情,数句之中,极嘻笑怒骂之致,真是神品。
”(《史记评议》卷四)可谓深得该传之精髓。
至于褚少孙先生增补进去的文字,历来方家学者褒贬不一,大多以为较之太史公,显得“蔓弱”。
不过,也应指出,篇中西门豹治邺一段,叙来有条不紊,栩栩如生,历历如画,它在众多读者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孔子说:“六经对于治理国家来讲,作用是相同的。
《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生活方式的,《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书》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诗》是用来抒情达意的,《易》是用来窥探天地万物的神奇变化的,《春秋》是用来通晓微言大义、衡量是非曲直的。
”太史公说:“世上的道理广阔无垠,难道不伟大么!言谈话语果能稍稍切中事理,也是能排解不少纷扰的。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
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
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
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
《史记·滑稽列传》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滑稽列传》课堂练习一、给加点字注音:滑稽淳于髡赘婿沉湎不治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赍金禳田者酒一盂瓯窶满篝穰穰满家黄金千溢恶能饮一石哉奉觞上寿卒然相睹州闾之会目眙不禁盱眙侪辈前有堕珥后有遗簪履舄交错罗褥啖以枣脯胸脯使群臣丧之棺椁文梓楩题凑穿圹赇枉法优旃大呼苑囿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诸侯振惊2、黄金千溢3、威王大说4、合尊促坐5、微闻芗泽6、文梓为椁7、楩枫豫章为题凑8、赍以姜枣9、属其子10、此知可以言时矣11、陛遁郎12、髡常在侧三、解释加点的字:1、好为淫乐2、奋兵而出3、楚大发兵加齐4、五谷蕃熟5、穰穰满家6、赍金百斤7、不过一斗径醉矣8、若亲有严客9、目眙不禁10、寡人之过一至此乎?11、赍以姜枣12、妇言慎无为13、受赇枉法14、漆城荡荡15、齐威王横行16、竟死不敢为非17、相引为曹18、冠缨索绝赍以姜枣陛遁郎辍止抵掌而谈受临槛旧时栏楯四、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字并指出其用法:1、先生少之乎?2、韩魏翼卫其后3、皆知大六王鬼马而贱人也4、请为大王畜葬之5、始皇尝议欲大苑囿、6、使群臣丧之五、指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1、居无何,二世杀死2、淳于髡说之以隐曰3、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六、翻译下列各句:1、言谈微中,亦可以解纷。
2、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3、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4、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5、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说,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七、名句积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篇一:滑稽列传阅读答案九上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
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享其余钱持归。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
《滑稽列传》古文赏析
【作品介绍】
《滑稽列传》出自《史记》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六十六。
是专记滑(gǔ,古)稽人物的类传。
此篇的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
【原文】
滑稽列传
出处:《史记》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①。
《礼》以节人②,《乐》以发和③,《书》以道事④,《诗》以达意,《易》以神化⑤,《春秋》以义⑥。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⑦,岂不大哉!谈言微中⑧,亦可以解纷⑨。
”
【注释】
①六艺:即六经,指《礼》、《乐》、《书》、《诗》、《易》、《春秋》,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②节人:指节制、规范人的言行。
③发和:促进和谐。
④道事:指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
⑤神化:窥探神奇变化。
⑥义:正义。
⑦恢恢:广阔无垠。
⑧谈言微中:谈话微妙而切中事理。
⑨解纷:解除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