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计组实验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3
北航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旨在加深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解,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二、实验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对实际物体或过程进行控制的系统。
其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执行机构、人机界面、控制算法和控制器等。
传感器负责将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入给计算机;执行机构根据计算机的控制信号完成相应的动作;人机界面提供了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方式;控制算法基于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和用户的输入,计算出执行机构所需的控制信号;控制器根据控制算法输出的控制信号与执行机构进行交互。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的主要内容为设计一个自动化温控系统。
系统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加热器和一个温度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负责采集环境温度,并将其转换成模拟电信号输入给温度控制器;加热器根据温度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加热功率,从而调节环境温度;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和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计算出加热功率控制信号。
四、实验步骤1.连接硬件设备将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接口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入接口相连;将温度控制器的输出接口与加热器的输入接口相连。
2.设计控制算法根据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和实际温度,设计一个控制算法,计算出加热功率控制信号。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3.编写控制程序使用编程语言编写一个控制程序,根据控制算法计算出的控制信号,通过温度控制器的输出接口发送给加热器。
4.调试控制系统运行控制程序,观察温度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根据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偏差调整控制算法的参数,使系统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运行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偏差,可以评估系统的控制效果。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控制算法的参数,使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并在实践中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双端口存储器原理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成绩: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端口静态存储器IDT7132的工作特性及其使用方法2.了解半导体存储器怎样存储和读取数据。
3.了解双端口存储器怎样并行读写,并分析冲突产生的情况。
二、实验电路图3.2 双端口存储器实验电路图图3.2示出了双端口存储器的实验电路图。
这里使用一片IDT7132(2048×8位),两个端口的地址输入A8-A10引脚接地,因此实际使用的存储容量为256字节。
左端口的数据输出接数据总线DBUS,右端口的数据输出端接指令总线IBUS。
IDT7132有六个控制引脚:CEL#、LR/W#、OEL#、CER#、RR/W#、OER#。
CEL#、LR/W#、OEL#控制左端口读、写操作;CER#、RR/W#、OER#控制右端口的读写操作。
CEL#为左端口选择引脚,低电平有效;当CEL#=1时,禁止对左端口的读、写操作。
LR/W#控制对左端口的读写。
当LR/W#=1时,左端口进行读操作;LR/W#=0时,左端口进行写操作。
OEL#的作用等同于三态门,当OEL#=0时,允许左端口读出的数据送到数据总线DBUS上;当OEL#=1时,禁止左端口的数据放到DBUS。
因此,为便于理解,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将OEL#引脚称为RAM_BUS#。
控制右端口的三个引脚与左端口的三个完全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有两点需要说明:(1)右端口读出的数据(更确切的说法是指令)放到指令总线IBUS上而不是数据总线DBUS,然后送到指令寄存器IR。
(2)所有数据/指令的写入都使用左端口,右端口作为指令端口,不需要进行数据的写入,因此我们将右端口处理成一个只读端口,已将RR/W#固定接高电平,OER#固定接地。
这两点请同学好好理解。
存储器左端口的地址寄存器AR和右端口的地址寄存器PC都使用2片74LS163,具有地址递增的功能。
同时,PC在以后的实验当中也起到程序计数器的作用。
实验一、组合逻辑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2)掌握TTL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3)掌握TTL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方法,完成单元功能电路的设计(4)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译码器、数据译码器的性能与应用(5)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的功能及使用方法二、仪器设备(1)双踪示波器1台(2)500型万用表1台(3)数字逻辑实验箱(4)74LS00(5)74LS39(6)74LS153三、用两片74LS00自拟一个三人表决电路设三输入分别为A、B、C,当两人以上同意时发光二极管亮真值表如下1 0 0 0 1 0 1 1 1 1 0 1 1 1 1 1电路图如下: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一人按下:二人按下:三人按下:2、设计一个三输入三输出的逻辑电路真值表如下用两个数据选择器74LS153设计电路,电路图如下:红绿灯亮:黄红灯亮:绿黄灯亮:实验二、时序逻辑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D触发器和JK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2)掌握74LS161功能和引脚图,设计和实现具有一定功能的时序逻辑电路,体会不同控制端在电路设计中的作用(3)了解所用总规模集成器件的性能和应用二、仪器设备(1)双踪示波器1台(2)500型万用表1台(3)数字逻辑实验箱(4)74LS74(5)74LS20(6)74LS00(7)74LS161三、实验原理与内容1、利用2片74LS74、1片74LS20和2片74LS00设计一个4人抢答器。
电路图如下:主持人未按下抢答无效:A完成抢答其他选手按下无效:抢答完成后选手松开按钮灯保持不灭:2、利用中规模计数器74LS161实现任意进制计数器(1)用预置数置0实现七进制计数器电路图如下:计数为3的图片:计数为6的图片:,.。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方案设计】
1. 利用Visual Basic里的VB Application Wizard按照步骤逐步创建一个窗体应用程序,并链接到上一实验创建的数据库中,同时添加各种操作按钮,如插入、删除、更改等,最后将数据库的每个表视图集合到主视图中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选择数据来源种类
2.选择数据库文件并做链接
3.选择数据视图布局,此处选择网格式布局,便于查看全部数据
4.选择一个表及要添加的字段和排列顺序
5.选择对数据可进行的操作按钮,如添加、更改、删除、更新、关闭等
6.添加完一个表后,继续添加其他表,直到整个数据库所有表已添加
7.添加完成后界面
8.通过链接到ACCESS数据库的VB数据库管理程序查看每个表数据,并进行数据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9.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对数据进行增加操作,此处增加一条订单ID为151112的记录,可以看到在ACCESS中的数据表进行了同步增加。
这样就可以达到不打开ACCESS而只通过一个单界面应用程序就实现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具有简单性、高效性的特点。
北航制造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北航制造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制造技术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制造技术的理解。
实验原理:制造技术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工艺流程设计、质量控制等。
本实验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制造技术,如切削加工、铸造、焊接等,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这些技术的应用。
实验器材与材料:- 金属板材或棒材- 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设备- 量具(如卡尺、千分尺)- 焊接设备及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铸造用模具及铸造材料- 安全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了解实验要求,熟悉实验器材和安全操作规程。
2. 材料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
3. 加工准备:设置加工设备的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
4. 切削加工:进行车削、铣削或钻削等加工操作,制造出所需的零件。
5. 质量检测:使用量具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尺寸和形状的检测。
6. 焊接操作:根据需要进行焊接操作,并确保焊接质量。
7. 铸造实验:制作模具,浇注材料,进行铸造实验。
8. 实验总结: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成功加工出了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并对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了精确的检测。
在焊接和铸造实验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巧,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制造任务。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使学生对制造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 使用任何设备前,确保已经熟悉其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 实验结束后,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所有设备和工具都已归位并处于安全状态。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多媒体关系型数据库的建立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5、利用向导制作报表, 显示表内容;
B.建立多媒体数据库MM-shop.mdb
1.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建立空白数据库MM-shop.mdb;
2.使用VisData联接MM数据源, 联接到MM-shop.mdb;
4、在VisData中使用SQL语言建立以下表:雇员、商品、客户、订单。
具体字段名称如下, 字段属性自己定义。
5.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上进一步设计各个字段的唯一性、值域、格式、默认值、是否允许为空等约束条件;
6、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上输入示例数据, 包括多媒体数据(JPG图片、MP3音频);
7、在VisData平台上采用SQL语言执行数据查询、删除、插入、更新操作。
附: 在VisData中使用SQL语言的步骤
(1)启动VisData ;
(2)从菜单“文件->打开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进入标准文件对话框, 选择MM-shop.mdb数据库;
(3)“SQL语句”窗口中输入SQL语句, 然后“执行”即可。
C.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上建立查询表(视图)
1.查找出三种最贵的商品;
2.统计某一雇员的销售额。
(二)实验截图
【小结】。
北航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了保障学校实验室的实验安全与实验环境,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实验室及其所属场地、设施。
所有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教师、学生和社会服务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
1.实验室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2.实验室应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和急救器材,并应定期检查其使用状态。
实验室人员必须熟悉消防器材和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
3.实验室应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非实验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实验室。
4.实验室应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废弃等环节的管理要求。
5.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和维护保养要求。
三、实验操作规范
1.实验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如实验服、防护眼镜、口
罩等。
2.实验人员应熟悉实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3.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需离开,应经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同意。
4.实验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实验室安全责任人。
5.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确保实验室整洁有序。
四、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分组实验注意事项分组实验注意事项一、学生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
学生没有明确实验目的就来到实验室,来到实验室不知道做什么,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所以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教材和学习有关章节内容,要拟订实验思考题,要求学生在预习中作到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内容,并理解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和注意事项,扼要地作好笔记,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
按实验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及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也是很重要的,让学习好的学生辅导后进生,尽量照顾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让后进生也感受实验的乐趣。
二、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
指导学生严格遵守物理实验操作规程,学生违反操作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
例如,不按规定取用天平的砝码,造成砝码生诱等;连接电表时,不注意量程和正负接线柱,造成电表的损坏等。
指导中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
不能代替学生操作如需教师示范,示范后也要求学生重做,在纠正错误中向学生分析说明原理。
还有通过答疑与质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
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情况给学生恰当地揭示观察要点。
三、要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假设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我们所研究的内容能进行大胆地猜想和假设。
并根据他们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从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和假设是否正确。
例如:在研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会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液体的深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等等的因素有关,这时作为教师就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他们自己的猜想去设计能进行研究、进行验证的实验,教师就应该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究,然后根据实验的结果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归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北航的六系,我们所经历的那些实验,实习,实践们~~~~泪(完整版)zz2008-06-15 15:59这篇文章写出了从一个计算机女生的角度体验北航培养计划中设置的这些实践性科目。
所有这些科目我都亲身体验过,作为男生没有如此痛苦的感觉,但仍然觉得很不爽。
我记得做模拟电路的时候,那个板子拍拍它示波器看起来就有结果,不拍就没结果,这种设备不知道给多少人造成了麻烦。
你越是希望好好弄成绩好一点就越是冒汗。
虽然说北航的七年给人带来这样那样的很多痛苦,包括早上六点半的早操,包括三年的TD 生涯......但读起师妹的文章来,还是让人感觉异常的感动,那毕竟是洒下过青春、汗水和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啊~--------------------四年就要结束了,大学马上成为往事。
这些年,我们经历了很多痛苦,这些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淡去,但是,我们说但是,那些实验们,带给我们心灵的创伤……永远也不能释怀……这里小作总结,以示留念。
我算了一下,不算暑期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因为那个各人痛苦程度不同就不写了),一共12个~~以下详情……(一)工程认识实习大一上,为了下学期的金工实习做准备的“前奏”,主要是参观,自己动手的时候还比较少。
当时参观了自己以后将会工作的车间,比如车工,砂型铸造,铣工,钳工等。
因为还不知道金工实习的具体内容,所以那时参观除了觉得无聊和浪费时间,并不觉得很可怕。
记得还在一台冲压类的机器那里问那个老师买铝制的那种压制的小圆牌,有北航的标识,小猪什么的,一块钱一个,还挺贵的。
记忆最深的就是金工实习基地每天上午下第二节课要做广播体操,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的规定。
音乐一响起,不管在做什么都要跑到楼道里排队做操,后来的金工实习也是一样,很傻,有点像犯人……(二)航概现场课关于会开航概课这件事我一直都耿耿于怀……导致后来还挂了……这个现场课名曰课,其实就是参观,和认识实习差不多,以小班为单位的。
我们说航概现场课绝对是这么多的实验实习实践中最无聊的一个~~~我留下的记忆就只有去那种掩映在树林中的看似很神秘的楼里参观被解剖的涡轮发动机……还有就是参观飞机,啥飞机呀,都是残骸,没有武器装置,没有动力装置,没有……说白了除了有个壳在那表明它是过一架飞机,就是一堆废铁~~那时因为航空馆满是这种只有壳子没有实质的东西,我们称其为“飞机墓场”,无疑为它的破烂添了几分神秘与诡异的色彩~~~当时还看到了我们自己拿铆钉钉出来的“北京一号”,我真的怀疑,这架钉出来的飞机,到天上会不会散了……(三)物理演示实验大一下,刚开物理课,学校规定以小班为单位上物理演示实验,说是实验其实不然(好学生当然会试试身手研究一下,我们这样的多半是围着最好玩的鼓捣),就是一位老师在讲,大家围一圈假装在听或者直接不用装爱干嘛干嘛,没有人管,老师讲完就可以自由实验了。
计算机实验注意事项引言:计算机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然而,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免浪费时间和资源,同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计算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顺利完成实验。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学习实验说明书:在进行实验之前,应仔细阅读实验说明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助教提问,确保自己对实验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2.检查实验设备和工具: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检查实验室中的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
例如,检查电脑是否正常运行,实验仪器是否齐全,并确保实验所需的软件和驱动程序已经安装和配置好。
3.备齐实验材料和实验样本:根据实验说明书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样本。
例如,如果实验需要使用电路板和元器件,需要提前准备好这些材料,确保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遵循实验操作规程:在进行实验时,应遵循实验操作规程,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不要随意更改实验步骤或跳过某些步骤,以免影响实验结果或导致实验失败。
2.注意实验安全: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室的安全规定,戴好实验室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要注意实验材料和仪器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在进行实验时,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
可以使用笔记本、实验记录表或实验软件进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
4.注意实验环境和条件: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环境和条件的控制。
例如,如果实验需要在特定的温度、湿度或光照条件下进行,需要确保实验室的环境符合要求,并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节。
5.合理利用实验时间和资源:在进行实验时,要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确保每个步骤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
北航计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北航计网实验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观察,提高对网络协议、数据传输、网络拓扑结构等方面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北航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软件包括 Wireshark 网络抓包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软件等。
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三、实验内容(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一台服务器、若干台客户端计算机和一台交换机。
通过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等参数,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二)网络协议分析利用 Wireshark 工具抓取网络数据包,对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UDP、IP 等进行分析。
观察数据包的格式、字段含义以及协议的工作流程,例如 TCP 的三次握手建立连接过程和四次挥手断开连接过程。
(三)数据传输实验进行了文件传输和实时数据传输的实验。
在文件传输实验中,比较了不同传输协议(如 FTP 和 HTTP)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在实时数据传输实验中,观察了音频和视频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情况,分析了网络延迟和丢包对传输质量的影响。
(四)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模拟了网络中的常见故障,如线路中断、IP 地址冲突等,并通过网络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学习了如何使用 Ping 命令、Tracert 命令等工具来检测网络连通性和确定故障位置。
四、实验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1、打开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从设备库中选择服务器、客户端计算机和交换机等设备,并将它们拖放到工作区。
2、用网线将客户端计算机和交换机连接起来,形成星型拓扑结构。
3、为服务器和客户端计算机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等参数,确保它们在同一网段内能够相互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