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30
柴胡柴胡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多年生草本,根直生,分歧或不分歧。
茎丛生直立,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总苞片缺,花小,黄色,花瓣5,花药卵形;花期8~9月。
果期9~10月。
柴胡是常用解表药。
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
性味苦,微寒。
归肝、胆经。
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形态特征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植物名实图考》),铁苗柴胡、蚂蚱腿、山根菜、黑柴胡、山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
根直生,分歧或不分歧。
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分枝,并略作之字形弯曲。
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0.6~1.3厘米,先端渐尖,最终呈短芒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平行脉7~9条。
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10,长1~4厘米,不等长;总苞片缺,或有1~2片;小伞梗5~1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径1.5毫米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曲成2齿状;雄蕊5,花药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光滑无毛,花柱2,极短。
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左右扁平,长3毫米左右,分果有5条明显主棱,棱槽中通常有油管3个,接合面有油管4个。
花期8~9月。
果期9~10月。
狭叶柴胡,又名:红柴胡、细叶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
根深长,不分歧或略分歧,外皮红褐色。
茎单1或数枝,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
叶互生;根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叶脉5~7条,近乎平行。
复伞形花序;伞梗3~15;总苞片缺,或有2~3;小伞梗10~2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花瓣5,先端内折;雄蕊5;子房下位,光滑无毛。
柴胡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1. 柴胡的简介柴胡,又称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茜草科植物,主要产于我国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
柴胡味苦、性凉,具有疏肝解毒、清热解郁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2. 柴胡的作用与功能柴胡具有以下作用与功能: - 疏肝解郁:柴胡能够疏肝解郁,舒缓情绪,缓解因情绪紧张导致的不适症状,如头痛、胸闷等。
- 清热解毒:柴胡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感冒等症状。
- 利胆解热:柴胡能够刺激胆汁分泌,帮助消化和排出体内的废物,还可以缓解胆囊炎等疾病。
- 抗肝纤维化:柴胡能够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对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 抗病毒:柴胡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对改善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有一定帮助。
3. 柴胡的主治柴胡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 情绪紧张、抑郁症状:柴胡的疏肝解郁作用可以缓解情绪紧张和抑郁症状。
- 感冒、发热:柴胡的清热解毒作用使其成为治疗感冒和发热的常用药物之一。
- 失眠:柴胡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失眠症状。
- 肝炎、肝硬化:柴胡可以改善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等疾病的症状。
- 胃肠功能紊乱:柴胡的利胆解热作用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4. 柴胡的用法用量常见的柴胡用法用量如下: - 冲剂:将柴胡研碎,取适量用开水冲服,一日分2-3次,每次6-9克。
- 汤剂:将柴胡煎煮,取汁液饮用,一日分2-3次,每次12-15克。
- 酒剂:将柴胡与白酒混合,浸泡数天,取适量口服,一日分2-3次,每次10-15毫升。
- 胶囊剂:根据药物标识上的剂量,每次口服,一日分2-3次。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年老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柴胡。
-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 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示使用柴胡,不可过量或长期使用。
以上是关于柴胡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的简要介绍。
柴胡(中药)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柴胡,中药名。
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柴胡是常用解表药。
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
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中文学名柴胡别称地熏、山菜、菇草、柴草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伞形目科伞形科属柴胡属分布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采收时间春、秋二季用量3-10g 毒性无毒目录1入药部位2性味3归经4功效5主治6用法用量7禁忌8炮制方法9生理特性10产地11相关论述1入药部位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2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3归经归肝、胆、肺经。
4功效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5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6用法用量3-10g。
7禁忌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8炮制方法①柴胡: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②醋柴胡:取净柴胡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柴胡片每100kg,用米醋20kg。
③鳖血柴胡:取净柴胡片,用鳖血及适量清水拌匀,稍闷,待汁液被吸尽后,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柴胡片每100kg,用鳖血12.5kg。
9生理特性柴胡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
其生长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
10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
11相关论述①《滇南本草》:“伤寒发汗用柴胡,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先,阳症引入阴经,当忌用。
”②《本经逢原》:“柴胡,小儿五疳羸热,诸疟寒热,咸宜用之。
柴胡的使用技巧
柴胡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调理肝气郁结、解郁开窍、疏肝理气的功效。
以下是柴胡的使用技巧:
1. 适用范围:柴胡适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等症状。
2. 剂型选择:柴胡可选用中药片、中药颗粒、中药水剂等剂型,根据个人需要选择。
3. 用量用法:一般情况下,每次服用柴胡的剂量为3-9克,每日3次。
可以根据个人症状的轻重和身体反应调整用量。
4. 注意禁忌: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柴胡。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5. 与其他药物的搭配:柴胡常配伍与黄芩、白芍、制香附等药物,以增强药效。
6. 煎煮方法:煎煮柴胡时,可先将药材用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水煎煮20-30分钟,取汁喝。
7. 注意饮食:使用柴胡期间,尽量避免寒凉、辛辣、油腻等食物,保持饮食清淡为宜。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建议,具体的使用方法还是需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柴胡的种类柴胡,《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属伞形科植物(银柴胡属石竹科),主要分南柴胡、北柴胡两大类。
1.品种及入药部分南柴胡类中,包括软柴胡、川柴胡、红柴胡3种,原植物名狭叶柴胡,主销于江浙地区。
北柴胡,又称硬柴胡,原植物包括长白柴胡、六安柴胡、长茎柴胡等。
各种柴胡的产地和入药部分,如下图。
2.用药习惯全国大多数地区,以用北柴胡为主。
如两广、两湖、江西、福建、陕、甘、华北(包括北京、天津)等地的药店,虽亦备有各类柴胡,但处方单写柴胡者,即付给北柴胡。
炮制(如鳖血拌、醋炒、水炒),均以北柴胡加工;丸散修合(如逍遥丸、补中益气丸、人参鳖甲煎丸等),亦用北柴胡。
江浙沪,习用南柴胡,如处方只写柴胡,即付南柴胡类的软柴胡;炮制及丸散修合,均用软柴胡。
3.处方应用《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规定:处方写柴胡、春柴胡、软柴胡、细柴胡者,概付软柴胡;处方写川柴胡、竹叶柴胡者,概付川柴胡;处方写红柴胡、柴胡头者,概付红柴胡;处方写北柴胡、秋柴胡、硬柴胡者,概付北柴胡。
历代本草所载,柴胡的地上部分名柴,地下部分名胡,古时入药概取其根,并从北柴胡为正品。
如李时珍说:“柴胡生山中,嫩则可药,老则采而为柴,故苗有芸蒿、山菜、茹草之名,而根名柴胡也。
”又说:“北地所产者,亦如前胡而软,今人谓之北柴胡是也,入药亦良;南土所产者,不似前胡,正如蒿根,强硬不堪使用。
”根部作用较之茎叶部为著,故入药取其根。
此外,临床常用的“银柴胡”,属石竹科,其极肥白软濡,形如黄芪,它和“柴胡”不是同一科属的植物,临床应用,应加区分。
4.“柴胡劫肝阴”之说南、北柴胡的功能,由于品种和入药部分的不同,有其同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从柴胡是否劫肝阴问题,来反证南、北柴胡的特性。
论述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索认为“柴胡劫肝阴”的医家们所用的柴胡品种,才能提出初步的论据。
柴胡劫肝阴之说,初见于张司农《治暑全书》的序文中;其后,叶天士在《幼科要略·疟门》中曾引用之;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更加申述;近人张山雷氏进一步加以发挥。
柴胡中文名称:柴胡英文名:RADIX BUPLEURI拉丁学名:RootofChneseThorowax别名:茈胡、地薰《神农本草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性味:苦,微寒,归经:肝经、胆经功效:解表和里、疏肝解郁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病一、来源伞形科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北柴胡”狭叶柴胡 B. scorzonerifoliumWilld. 干燥根。
“南柴胡”•多年生、单叶互生、伞形花序、花鲜黄色、双悬果●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少分枝。
•根头部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近根头处有细密环纹。
•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
•具败油气。
●以根粗长、分枝少、质柔软、残留茎枝少者为佳。
二、性状鉴别●北柴胡•类圆锥形,长6-15cm。
•根头部膨大,常有残留的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下部有分枝。
•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有纵纹、•支根痕、皮孔。
•质硬韧,断面呈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木部黄白•气微香,味微苦。
南、北柴胡分布三、药理作用1、解热有效成份: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皂苷元A,有良好的解热降温效果。
柴胡皂苷有溶血作用,现在多用挥发油来解热。
挥发油中的解热成分为丁香酚、对-甲氧基苯二酮、γ-十一酸内酯。
2、抗炎有效成份:柴胡皂苷。
机理:(1)抑制组胺释放。
(2)抑制白细胞游走。
(3)抑制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结缔组织增生(4)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柴胡皂苷a和b可兴奋脑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肾上腺引起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促进免疫功能有效成份:柴胡多糖。
机理:明显增加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
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均促进作用。
可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
4、保肝利胆有效成份:柴胡皂苷机理:(1)稳定肝细胞膜,抑制干细胞内脂肪的产生,防止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发生。
柴胡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抑郁作用:柴胡具有镇静、舒缓情绪的作用,可以缓解抑郁症状,促进心情愉悦。
2. 解热利湿作用:柴胡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口苦等症状。
3. 抗炎作用:柴胡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炎、胃炎等炎症性疾病。
4. 肝保护作用:柴胡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
食用方法:
1. 煎汤饮用:将柴胡切成小段,放入锅中煎煮30分钟左右,取汤水饮用。
2. 泡水喝:将柴胡放入热水中浸泡15分钟,可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枸杞一起冲泡,冷热皆可。
3. 炖煮食用:将柴胡与其他药材搭配,炖煮成汤,可以起到滋补养身的作用,但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柴胡属于中药,食用时应该根据具体的体质状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合理的用量和使用方式。
长期服用柴胡时,应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身体健康。
柴胡的药典标准柴胡,是一种中药材,原植物为钩吻(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和地上部分。
在中医药学中具有清热解毒、宣肝散结、和中止痛热的作用。
柴胡的药典标准主要体现在其药材的鉴定、性状、质量标准和药用功能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柴胡的药典标准。
一、柴胡的鉴定标准1.观察:柴胡根呈圆锥状、长圆柱形或略扁平,黄白色或微带紫灰色,外皮较薄。
柴胡地上部分呈短柱形,带细小的绒毛,灰绿色。
2.气味:柴胡根具有特殊的芳香味,地上部分有苦味。
3.器械面征:柴胡根横切面呈块状,地上部分呈细柱状。
4.鉴别:柴胡根的横切面下缘有卫星状的黄色油点,地上部分具有明显的黄色斑点。
二、柴胡的性状标准1.柴胡根:形状规整,长圆柱形或圆锥形,长度一般为20-30厘米,直径为0.3-1.5厘米。
表面黄白或微带紫灰色,纵沟不明显。
质硬而脆,断面黄白,心材稍窄,木质部呈圆形或近圆形同心环结构,波形纹理明显,边缘皮质无明显皱褶,呈有微波曲面。
2.柴胡地上部分:形状规整,通常为直立状态,高度15-45厘米,上部多分枝,分枝尖端有小的蓝紫色花穗。
茎部中空,表面棕黄或灰绿色,有细小的绒毛。
叶片互生,略呈倒披针形,边缘有黄褐色细锯齿。
三、柴胡的质量标准1.外观:柴胡根整体形状完整,无有色斑点,无霉变、虫蛀等现象。
地上部分无疮痂、灰黑色和虫蛀现象,无明显异味。
2.水分含量:柴胡根的水分含量不得高于12%,地上部分的水分含量不得高于13%。
3.有机杂质:柴胡根和地上部分的有机杂质不得超过5%。
4.重金属含量:柴胡根和地上部分的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0.5ppm。
四、柴胡的药用功能1.清热解毒:柴胡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喉咙痛等症状。
2.宣肝散结:柴胡能够缓解肝脏郁结引起的胸闷、胁痛等不适症状。
3.和中止痛:柴胡具有和中止痛的作用,可用于缓解胃脘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综上所述,柴胡的药典标准主要包括其鉴定、性状、质量标准和药用功能等方面。
柴胡鉴别要点
1. 哎呀,看柴胡的颜色可是很关键的哟!就像人有不同肤色一样,好的柴胡颜色可比较鲜明呢!比如说真柴胡的颜色就比较正,不会是那种暗淡无光的呀。
2. 柴胡的质地也能告诉你真假呀!想象一下,就像挑水果要挑结实的,好的柴胡质地也是有讲究的呢!那种软绵绵的可不行哦。
3. 味道也是一绝呀!真正的柴胡是有它独特味道的,你闻闻,是不是和其他的不一样?就像识别朋友身上独特的气味一样。
4. 柴胡的形状也别小瞧了!它就像人的外貌特征,长得独特的柴胡才更值得关注呢,细细观察一下它的形态特点吧。
5. 还有啊,它的断面也有说法呢!就好像切开一个东西看里面好坏一样,柴胡的断面能给你很多信息哦。
6. 再看看它的生长环境,这可真是个重要因素呢!就如同鱼儿离不开水,好的柴胡也是在适宜的环境中成长的呀。
7. 市场上的柴胡那么多,怎么分辨?这可是个技术活呀!就像在人海中找到对的人,得有敏锐的眼光才行。
8. 总之,柴胡的鉴别要点可不少呢,大家可得仔细着点呀!只有这样才能挑到真正的好柴胡呀!。
柴胡功效作用
柴胡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以下是关于柴胡的一些重要信息:
1. 抗抑郁作用:柴胡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改善情绪和抑郁症状。
2. 解热镇痛:柴胡有镇痛作用,可减轻发热和疼痛引起的不适。
3. 提神醒脑:柴胡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氧供应,从而提高认知功能和注意力。
4. 抗炎作用:柴胡具有一定的抗炎能力,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5. 改善肝功能:柴胡可以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改善肝功能,对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6. 抗病毒作用:柴胡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7. 调节免疫系统:柴胡可以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柴胡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同时,柴胡也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需要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柴胡的药典标准柴胡(学名Radix Bupleuri)是一种常用于中药中的草本植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在中药药典中,存在针对柴胡的标准,用于指导草药采集、加工、贮藏以及药物的制备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柴胡的药典标准。
一、柴胡的识别标准根据中医药标准,柴胡应满足以下识别要求:1. 草本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2. 植株直立,高度约为30-60厘米;3. 茎圆柱形,上部呈分枝;4. 叶子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边缘略波状;5. 花黄绿色,集生于枝顶或上部叶腋;6. 去花后果实为蓇葖果。
二、柴胡的采集与贮藏标准为了确保柴胡品质与药效的稳定性,中药药典对于柴胡的采集与贮藏提出了一些要求:1. 采集时应选择无病虫害的植株,收获柴胡时应尽量保留根部;2. 采集的柴胡应及时晾晒至干燥,避免受潮霉变;3. 成品柴胡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光照和高温;4. 贮藏柴胡宜采取分装分层的方式,以减少与空气接触。
三、柴胡的质量标准中药药典对柴胡的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检验项目,以保证其药效与安全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标准:1. 含水量:柴胡的含水量应不超过12%;2. 残留农药限量:柴胡中的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标准;3. 挥发性油含量:柴胡中的挥发性油含量应不低于0.2%;4. 柴胡皂甙含量:柴胡中的总皂甙含量应不低于4%;5. 微生物限量:柴胡中的细菌和霉菌总数应符合国家标准。
四、柴胡的药用标准柴胡作为一味常用中药,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中药药典规定了柴胡的一些药用标准:1. 功能主治: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解表散邪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肝胆不调、感冒等疾病;2. 用法用量:一般建议每次用柴胡10-15克,煎服或入丸、散剂;3. 药物配伍:柴胡常与黄芩、半夏等中草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总结:柴胡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药典标准对于指导柴胡的采集、贮藏与质量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和遵守药典标准,能够保证柴胡药材的质量与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保证。
柴胡和元胡是两种常见的中药,它们在中医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
虽然它们的名称相似,但它们确实有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以下是柴胡和元胡在来源、性味、功效和应用方面的详细比较。
1. 来源•柴胡:柴胡,学名为Bupleurum chinense DC.,是一种多年生植物。
主要生长在中国的南北各地,包括河北、山西、辽宁等地。
常见的柴胡有枝条较粗壮,叶片较大。
•元胡:元胡,学名为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元胡植株较小,一般高度不超过50厘米。
2. 性味•柴胡:柴胡的性质为苦、微寒,具有苦味、微甘和微辛的特点。
•元胡:元胡的性质为苦、辛,具有苦味和辛味的特点。
3. 主要功效•柴胡:柴胡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中医中,柴胡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导致的各种疾病,如胸闷、胁肋疼痛、抑郁等。
柴胡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性疾病,如感冒、咽喉肿痛等。
•元胡:元胡主要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中,元胡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痛经、胸痹等。
元胡能够促使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4. 应用方面•柴胡:柴胡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胃痛、胸闷、抑郁等。
柴胡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肝脏功能,缓解肝郁导致的不适症状。
•元胡:元胡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痛经、瘀血性痛症等。
元胡能够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综上所述,柴胡和元胡虽然在名称上相似,但来源、性味、功效和应用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选择使用柴胡还是元胡,应根据具体的病症和个体差异来决定。
在使用中药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