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考生物复习 专题复习(三)生物与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9
--江西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认识生物1、生物旳基本特性: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最基本旳特性)。
2、生物旳特性1)生物旳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旳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旳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旳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旳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旳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有严整有序旳构造(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旳)。
3、认识生物旳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旳家1、生物圈旳范围:大气圈旳底部、水圈旳大部和岩石圈旳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旳生存提供旳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合适旳温度和一定旳生存空间。
3、生物对环境旳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旳影响:①有利旳一面: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
②有害旳一面: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
(2)生物对环境旳适应:例如:青蛙冬眠(温度);仙人掌旳叶退化为刺(水分)等。
适应方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假死或自残等4、生态系统旳概念和构成概念:在一定地区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旳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5、食物链:生产者 -- 消费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6、列举不一样旳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旳生态系统。
三、生物学1、生物学探究旳基本措施:观测、调查、试验、分析等,但重要措施是试验法。
2、试验法探究旳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实行计划→得出结论→体现和交流。
其中①制定计划要注意变量和设置对照组,②任何探究活动旳开始都是提出问题旳。
第一节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特色训练1.(2017年云南)“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所描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生活需要营养B.遗传和变异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如图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生活在非洲的大耳狐,导致它们耳朵大小差别的环境因素主要是()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3.2016年5月,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能影响环境4.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湘潭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看出()A.在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变异性C.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 D.由环境条件引起甜度的变化不遗传5.(2017年广东)生物能保持物种性状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物具有()A.遗传的特性 B.变异的特性C.进化的特性 D.自然选择的特性6.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候鸟迁徙 B.山顶的旗形树 C.蛾类夜间活动 D.仙人掌叶特化成刺7.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A.绿头鸭趾间有蹼 B.莲藕根状茎中有气腔C.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D.蚯蚓疏松土壤8.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是()A.青草与山羊 B.害虫与青蛙 C.水稻和稗草 D.松树与松鼠9.有研究表明:提取健康人粪便中的微生物,注入到病人的肠道内,可以快速治愈长期腹泻的病人.由此可以推测,肠道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A.共生 B.竞争 C.寄生 D.捕食10.(2017年邵阳)下列生命活动中,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是()A.光合作用 B.简单反射 C.自由运动 D.进行繁殖1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鼠妇数量为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2)A装置与B装置组成实验,其中实验组是装置.(3)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装置A和B中鼠妇数量的值为实验结果.(4)根据该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实验,依据装置A与装置B中10分钟统计得出的鼠妇数量,进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5)根据实验装置图中所选用的鼠妇情况.若有错误请你指出其中的一种并改正,若没有错误请你不予改正..答案:1.C 2.C 3.C 4.D 5.A 6.A 7.D 8.C 9.A 10.D 11.(1)光照;(2)对照;A;(3)平均;(4)不正确.(5)实验中应选用更多的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专题复习(三) 生物与环境中考考情分析年份题号题型分值考查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关系,自动调节能力和生态2014 2、5 选择题 2平衡5、15 选择题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种类及调节能力201518(1) 非选择题 1 生态因素保护环境,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2016 10、13 选择题 2平衡8 选择题 1 生态系统201717(1) 非选择题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4、12 选择题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201816(3) 非选择题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自动调节生态因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2019 1、14 选择题 2成专题思维导图某某中考真题1.[2019·某某]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2.[2016·某某]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匹配的是( )A.焚烧、深埋地沟油3.[2018·某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4.[2014·某某]图ZT3-1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 ( )图ZT3-15.[2015·某某]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6.[2014·某某]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7.[2018·某某]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C.排汗、呼气、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在于它不断分裂,而不分化8.[2017·某某]如图ZT3-2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ZT3-2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9.[2015·某某]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
江西省生物中考考点江西省生物中考考点1.腔肠动物1.1腔肠动物的特征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1.2水螅运动:身体只有上下,不分左右,辐射对称,利于捕食和防御消化:内胚层围成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和消化后的残渣都由口进出防御:外胚层有刺细胞,藏有刺丝和毒液,是攻击和防御利器生殖:长出芽体,芽体长成小水螅后,从母体脱落,独立生活1.3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海蜇,营养价值高环保:珊瑚礁形成岛屿加固海岸,海洋生物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2.1扁形动物的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2.2涡虫(前端三角形,有黑色眼点感光)运动:身体两侧对称,有前后、左右、背腹,感官集中于前端,能先感知外界刺激,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更有效的运动、捕食、防御。
消化:腹面有口,口内有咽,咽可伸出口外,捕食,食物肠内消化,残渣由口排出2.3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消化器官简单,甚至无,生殖器官发达,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
3.线形动物3.1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3.2蛔虫运动: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身体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保护:体表有密不透水的角质成消化:消化管简单,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吸食半消化的食糜,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生殖:生殖器官发达3.3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蛔虫病威胁人体健康,蛔虫病的传染形式,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管理好粪便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繁殖快,生活周期短,是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的实验动物4.环节动物4.1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4.2蚯蚓体形特征:长圆筒形,许多相似环节,身体前部有环带运动:分节使躯体运动灵活,体壁有发达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消化:肠壁有发达的肌肉,可以蠕动,以土壤中有机物为食繁殖:环带腺细胞分泌蛋白质和黏液,形成蛋白质环在环带外面,有1-3个受精卵,从蚯蚓身体脱落,形成卵茧,受精卵在卵茧内发育为小蚯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
2023江西历年中考生物考点汇编生物(Organism),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
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江西历年中考生物考点汇编,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江西历年中考生物考点汇编1生物的多样性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1)分类依据主要是生物的结构特征和生理特征①植物分类比较形态结构,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是重要依据。
②动物分类比较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分类单位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2.细菌和真菌(1)细菌的形态结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结构:单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有鞭毛和荚膜。
没有成形细胞核,营养方式:异养。
生殖方式:细菌靠_进行生殖(2)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每个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还有大型真菌蘑菇等。
营养方式:异养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细菌个体微小,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_生殖;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孢子生殖。
3.脊椎动物(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1)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2)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羽毛。
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4.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生物与环境1.植树造林可以营造“金山银山",选好树种很关键。
树种单一的马尾松林往往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将马尾松和其他树种“搭配"种植形成混交林,能有效减少病虫害。
这种生态效益是由复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来的()A.种间关系B.种内关系C.地理环境D.气候类型2.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3.下列生态系统中,具有提供并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4.下列对诗句或谚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竞争的关系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生动地反映一条食物链:蝉一螳螂->黄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5.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
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是()A.甲和丙数量减少B.丙和丁数量增加C.甲和丁数量增加D.丙和丁数量减少6.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毒素情况如下表,那么该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生物体①②③④毒素含量(ppm)0.0570.5168A.④—②―③—①B.④一①一盅一②C.①一②一③一④D.①一③->②一④7.下列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阳光一草一兔一狐B.鼠—蛇—鹰C.小麦T蝗虫食虫鸟D.草籽-麻雀鹰8.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①一②一③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B. ③可将②的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盐,供①利用C. 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生态系统弱D. ②体内的能量来自①固定的太阳能9.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单向的B. 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C. 生态系统内的能剧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传递的D.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10. 下列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是()A. 将生活污水直接倒入江河B. 在景区游玩时,将自己的名字刻在景区大树的树干上C. 将纪念馆里的鲜花采摘下来并带回家D. 为了节能减排,禁止无环保标志的车辆上路11. 古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或规律。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说出影响鼠妇生存的环境因素。
(二)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2.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
3.进行观察,并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
2.取放鼠妇时动作轻柔,实验结束后能将鼠妇释放到自然环境中。
教学重点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2.组织好“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每组(四人)一套:打湿的粗纸板、一半遮光的鼠妇培养盒、鼠妇20只、计时表(学生准备)。
2.课前兴趣小组学生活动学生自由结为4~5人一组,每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捕捉鼠妇作为实验材料,并记录捕捉地点的环境及该地点鼠妇的数量,注意不要破坏学校、社区草坪或花坛,不伤害鼠妇。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为了避免大量学生在调查鼠妇过程中对花坛石头等景观的破坏,课前对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环境保护培训,请他们开展鼠妇在校园内分布的调查活动,要求仔细的观察、准确地描述并记录鼠妇所在地点的环境特点,为课上开展探究实验做好准备。
课上出示兴趣小组填写好的观察记录表,分析捕捉到鼠妇的不同地点其环境特点中相同的因素,学生能够很容易发现:潮湿、阴暗(无阳光)是鼠妇分布地环境的共同特点。
由此可见,哪些环境因素可能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学生从潮湿、阴暗会想到水分、光照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能否通过实验来验证到底是水分还是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还是两者都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我们是否需要把问题分解?怎样分解?学生会想到分解成(1)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2)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今天我们就先来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以观察实践为基础,基于学生对实际观察结果的分析,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问题分解成容易解决的子问题为探究实验的可行性提供了方向。
2023江西中考生物考点生物的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是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江西中考生物考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江西中考生物考点1、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探究法,实验法,分析资料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假设:是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想,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
假设是建立在观察和已有知识经验之上的。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时应该注意,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朵朵葵花向太阳。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非生物因素):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专题复习(三) 生物与环境中考考情分析年份题号题型分值考查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关系,自动调节能力和生态2014 2、5 选择题 2平衡5、15 选择题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种类及调节能力201518(1) 非选择题 1 生态因素保护环境,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2016 10、13 选择题 2平衡8 选择题 1 生态系统201717(1) 非选择题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4、12 选择题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201816(3) 非选择题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自动调节生态因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2019 1、14 选择题 2成专题思维导图江西中考真题1.[2019·江西]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2.[2016·江西]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匹配的是( )A.焚烧、深埋地沟油B.植树造林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D.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3.[2018·江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B.低碳绿色出行C.沿河排放污染物D.禁燃烟花爆竹4.[2014·江西]图ZT3-1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 ( )图ZT3-1A.甲是生产者B.丙不是消费者C.丁是分解者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5.[2015·江西]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6.[2014·江西]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7.[2018·江西]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茎中的形成层和叶芽中的生长点均属于分生组织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是寄生关系C.排汗、呼气、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在于它不断分裂,而不分化8.[2017·江西]如图ZT3-2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ZT3-2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9.[2015·江西]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B.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C.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D.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10.[2016·江西]如图ZT3-3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图ZT3-3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11.[2018·江西]某地采用人工浮床(如图ZT3-4)治理水体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ZT3-4A.植物通过根尖分生区吸收含氮、磷等元素的污染物,净化水体B.植物根系上吸附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图中包括一条食物链:植物→食草鱼→野鸭D.人工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能防止水华12.[2019江西] 某同学对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生物种类大鱼小鱼水蚤河蚌消化道内的食物小鱼水蚤小球藻水蚤、小球藻A.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写出4条食物链C.河蚌与水蚤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D.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大鱼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13.[2018·江西]下列生物度过不良环境的方式错误的是( )A.病毒——形成孢子B.细菌——形成芽孢C.种子——休眠D.青蛙——冬眠14.[2013·江西]如图ZT3-5甲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为四种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ZT3-5(1)图甲中,蝗虫的发育过程是发育。
植物中的能量流动到鹰的途径有条。
汞在生物体内难分解并且无法排除,当该生态系统长期被汞污染后,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2)图乙中的阴影部分是鼠、鹰、蛇和蛙的共同特点,若阴影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组成成分,则该阴影为;若阴影表示生殖方式,则该阴影为。
专项提分训练1.[2019·南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从这句古诗中,你能体会到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2.[2019·菏泽]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3.[2019·娄底]捕虫植物瓶子草捕获的小虫被瓶内细菌分解,瓶内细菌获得有机物,瓶子草获得氮素。
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4.[2019·安徽]玉米田中有杂草,有玉米螟等害虫,还有以害虫为食的天敌。
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玉米是生产者B.杂草和玉米之间是竞争关系C.玉米螟和它的天敌之间是捕食关系D.玉米田中物种少,自动调节能力强5.[2019·新疆]假定在一个由草、兔和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狐消灭了,则表示兔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是( )图ZT3-66.[2019·乐山]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 )A.食物链B.食物网C.消费者D.A和B7.[2019·十堰]武当山和汉江河是十堰旅游的两张名片,它们分别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B.“鼠→蛇→鹰”是武当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一条食物链C.杀灭森林中所有害虫,会更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D.上述两个生态系统彼此独立,互不关联8.[2019·临沂]2019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世界环境日,中国成为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
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
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B.退耕还林还草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9.[2019·青岛]图ZT3-7(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①~⑥表示生理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图ZT3-7(1)图(一)中的动物可分为两类:甲类是昆虫、蜗牛,乙类是蝙蝠、杂食性鸟、野兔、鼠、蛇,分类依据是。
乙类动物所属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蜗牛的运动器官与蝙蝠的呼吸器官分别是,杂食性鸟与蛇的关系是。
(2)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图(一)中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填字母)。
若图(二)中的食物链对应图(一)中的某条含昆虫的食物链,则 C 对应的生物是。
(3)图(二)中, 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填字母),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生理过程是(填数字),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是(填数字)。
(4)青岛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海洋生物及生态环境,从而保护了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0.[2019·绍兴]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昆虫,目前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已造成一定灾情。
图ZT3-8(1)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用来防治草地贪夜蛾,这两种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生殖发育方式也不同,苏云金芽孢杆菌是生殖,草地贪夜蛾的发育方式是发育。
(2)如图ZT3-8所示为一种防治方法:将草地贪夜蛾爱吃的草种在农作物(如玉米)的四周。
并释放捕食蝽去捕食草地贪夜蛾,进而降低灾情。
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
(3)草地贪夜蛾对农田生态系统会造成毁灭性破坏,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 能力就越弱。
11.[2019·绵阳]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指导下,运用生态学原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
如图ZT3-9是绵阳城郊某农村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ZT3-9(1)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理由是它们能够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最终来自。
(2)鸡和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鸡的体表覆羽,体温(填“会”或“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猪的心脏主要由组织组成。
(3)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填“属于”或“不属于”)分解者。
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4)农作物秸秆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每年农田中有大量秸秆需要处理,请从生态农业角度提出一种合理的处理措施。
【参考答案】江西中考真题1.C2.A3.C4.B5.B6.D7.B8.A9.D 10.C 11.A 12.B 13.A14.(1)不完全变态 3 鹰(2)消费者有性生殖[解析] (1)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在体内积累得越多。
此生态系统中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动到鹰的途径有3条,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汞含量最高。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若阴影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组成成分,则该阴影为消费者;若阴影表示四种生物的生殖方式,鼠、鹰、蛇和蛙的生殖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专项提分训练1.C [解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2.A [解析] “雨露滋润禾苗壮”意思是禾苗吸收水分,以满足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