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绩效与问题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收稿日期关于培育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几点思考张智杰(莆田市水利局,福建莆田 351100)摘要:该文根据各地用水户协会的成功实践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研究提出农民用水户协会培育的方法、组建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和确保农民用水户协会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用水户协会;灌区管理;农村水利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011(2008)01-0062-031 农民用水户协会简介农民用水户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属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一种,是以某一灌溉区域为范围,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实行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是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非营利性的群众性社团组织。
简单地说,协会就是农民自己的组织,由农民自己管理,为自己服务。
协会成立后,灌区实行“灌区水管单位+协会+农户”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灌区用水的统一调度,有利于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水费征收由农户-组-村-乡(镇)-县-灌区水管单位转变为农户-协会-灌区水管单位,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层层加码截留、挪用水费等现象,提高了灌区水管单位水费收取率,实现了灌区水管单位和农户的双赢。
工程管理由失管过度到协会管理,既减少了守水劳力和水事纠纷,降低了用水成本,又提高了农民主动投入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因此,协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推广。
至2005年,我国已有20个省80多个灌区开展了试点工作,成立了2万多家协会。
福建省试点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迅速,至2006年底,全省已成立协会560个,参与的农户达17146万户,计77139万人。
协会虽具优越性,发展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在参阅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见解,请同仁斧正。
2 开展农民用水户协会培育工作211 政策调动政策导向对协会的产生、生存与发展十分重要。
从2002年9月,国办转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以各种形式农村用水合作组织为主的管理体制”;2005年,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2007年,中央一号文提出:“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有效做法”,显然,中央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推广一直抱着积极的态度,并越来越明确地进行引导,调动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浅谈高台县三清渠灌区农民用水协会在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通过简要介绍农民用水协会发展历史及甘肃省高台县三清渠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现状,提出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三清渠灌区农民用水协会问题对策三清渠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始建于2003年,至当年底,共成功组建用水协会19个,形成了“农民+用水户协会+水管单位”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实行“水票制”供水机制。
10年来,在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的同时,加大了用水者协会组建的扶持推动和宣传力度,通过边试点、边规范、边推广的方式,农户参与式管理水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仅以节水效果为例:农民用水协会成立前,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还不足50%,而成立运行后,年均亩节水100m3,全年平均节水500万m3,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到了53.7%。
然而,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就职于基层水利管理部门,在这里针对农民用水协会在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民用水协会的发展历史自古至今,农民都是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许多灌溉工程由政府投资建设,受益农民不仅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而且参与灌溉用水的管理和供水渠道的维护。
如古浪水利碑文中规定“建立使水花户册,载明地亩粮额,各坝修浚渠,绅衿士庶,俱按粮夫。
如有管水佬派夫不均,致有偏估受累之家,禀县拿究”。
乾隆七年(1742年)十二月,甘肃巡抚黄廷桂奏:“甘、凉、西、肃等处渠工,应照宁夏之例,无论绅衿士庶,按田亩之数,一例备料襄办。
其绅衿不便力作者,许雇募代役。
倘敢违抗,即行详革。
掌渠乡甲,有徇庇受贿等弊,按律惩治,并枷号渠所示众,仍勒石以垂久远。
”御批:“甚是。
”河西各卫均有类似之规定,从而使绅衿士庶均平。
这也便是民办水利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农村的水里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农村在灌溉农业方面的设施更加的先进,农业生产力有所提高。
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XX市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调查报告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以XX灌溉区域为范围,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实行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属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一种,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非营利性的群众性社团组织。
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通过协会的有效管理,对实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和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和运行的基本情况XXX市在利用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建设农民用水户协会48个,涉及XX、XX、XX、XX4个县;安排XX县建设农民用水户协会12个。
合计近几年来,我市共建设农民用水户协会28个,涉及12个乡镇,46个村,1.5万户农户,6.8万农业人口,控制灌溉面积8.6万亩。
通过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运行管理,使灌溉用水在时间上、空间上有更合理的分配,既满足农作物生产的需要,又能节约灌溉用水量。
在组建和运行管理中我市坚持自愿参加,民主管理;依照水系,划分辖区;计量供水,按方结算;合理收费,财务公开;水源充足,供水可靠的五项基本原则,实行“一把锄头”放水,“一把尺子”量水,“一张票据”收费,“一支队伍”管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农民用水户协会成效1、规范了用水管理。
农民用水协会成立后,统一灌溉用水管理,用水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水量分配,统一安排上下游用水时间,实行“一把锄头”管水,用水户对灌溉管理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对各项水事活动进行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真正实现了农民在水权上的当家作主。
由于灌溉用水管理公正、民主、透明,用水秩序规范,解决了过去用水过程中的许多矛盾和纠纷,不仅农民满意,而且政府和水管部门也非常满意,灌区内出现了“无水事纠纷、无干旱死角、无人为破坏灌溉设施”的良好局面。
2、提高了节水意识。
长期以来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通过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为农民节水搭建了一个平台,促进了用水观念转变,农民多用水就得多交钱。
浅谈农民用水协会在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摘要:通过简介农民用水协会发展历史及宁夏青铜峡河东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现状,提出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宁夏青铜峡河东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管理运行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0 引言宁夏青铜峡河东灌区自2004年3月开始,按照水利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的有关灌区改革精神和我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在灌区开展了以组建农民用水协会为主的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农民参与式管理模式,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水管单位”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实行“一价制”农业供水水价机制。
5年来,在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的同时,加大了用水者协会组建的扶持、推动和宣传力度,通过边试点、边规范、边推广,全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得到快速发展。
在发展中也存在者不少问题,笔者曾在最基层农民用水协会协助工作,在这里针对农民用水协会在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农民用水协会的发展历史及宁夏青铜峡河东灌区农民用水协会发展现状1.1 简介农民用水协会的发展历史自古至今,农民都是改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许多灌溉工程有政府投资建设,受益农民不仅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而且参与灌溉用水的管理和供水渠道的维护。
如南宋的浙江丽水通济堰灌区的“堰首”,公元1218年有用水农民自建自管的山西洪洞县通利渠的“渠长”,明清年代四川的都江堰灌区的“斗管会”等等。
这些都是农民用水户协会的雏形。
宁夏引黄灌区“民办、公助、官督”的治水、用水方式,也因其具有受益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性质而生命力极强,为历朝历代所采用。
兴修水利所需三费用和人工物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受行政体制的干扰;举荐的管水员多数是当地深孚众望的贤能。
可见民办水利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宁夏引黄灌区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水利迅速发展,特别是灌溉农业有了长足进步,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都是集体所有制,虽然灌区也采取了专业管理和群众民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但基本上是以政府或集体的形式体现,所谓群众管理组织基本上有名无实。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绩效与问题探索
作者:陈云花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7年第03期
摘要: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一个小的灌溉系统,它能够为农民提供灌溉用水。
要想建立起良好的灌区协会,就需要我们做好宣传工作,让人们了解它的好处,让人们能够自愿的参与到其中。
建立灌区协会,不仅给农民灌溉提供了便利,同时还节约了水源。
主要以永昌灌区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讨论,永昌灌区用水户协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多数用水户协会没有水费收集权利,其财务管理内容不公开。
为此,首先提出了永昌灌区用水户协会发展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解决农民用水户协会存在的问题,促进永昌灌区的发展。
关键词:永昌灌区;用水户协会;土地灌溉;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03.050
1 永昌灌区基本情况
永昌灌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的武威市城北,辖4个乡镇53村527个村民小组,现在人口11.92万人。
此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类型,平均每年的降水量160 mm左右,水的蒸发量却达到了1 200~2 000 mm,目前拥有耕地面积约13 773 hm2,生态面积1 727 hm2,进行农业灌溉的用水全部来自于地下,灌区现在可用机电井1 192眼,累积建设“U”型农井渠道1 087 km。
2 永昌灌区用水户协会存在的问题
2.1 绝大部分用水户协会并没有水费收集权
根据对永昌灌区的农户进行调查发现,协会的用水户根本没有水费收集的权利。
水费收集制度与协会建立之前根本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即使是协会内的领导者也没有收集水费的权利。
根据协会农户的解释,水费收集工作都是部分地区的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的,他们将水费收集以后,根本不会交到供水公司,而是将费用挪为他用,造成水费长期拖欠的现象发生。
这样一来,供水公司就会停水,最终的受害者还是用水户协会内部的农户,农作物不能够及时灌溉,大大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
2.2 用水户协会财务管理不公开
用水户协会内部的财务都是由村委会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通过我们的调查,协会内部的农户根本不知道每个季度的水费情况,更不知道相关的财务状况,这些都是由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来负责的。
农户对此根本不了解,可见用水户协会财务管理还没有公开。
2.3 农民缴纳水费有所上升
目前,永昌灌区的水费在逐年上涨,这对于农民来说压力是很大的。
经过调查,大多数农户表示并不知道水费上涨的具体原因。
但是有些人表示水价之所以会有所上涨,是因为供水公司的水价上涨,这样的说法不是没有可能,但是由于大多数人不能说明原因,可见农户处于被动的状态。
2.4 用水户协会成立后农户压力变大
自从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以后,从表面看,农民的用水权利有所增大,但是很多用户认为用水户协会成立以后与成立之前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一些农户认为,自从用水户协会成立以后,农民的压力却变得更大了,不仅要缴纳水费,还要支付相关负责人的工资。
由于建立用水户协会是地方政府和水管部门为了通过世行项目验收临时建立的,各项管理还没有明确,这样就出现了农民压力增大的问题。
3 解决永昌灌区用水户协会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明确水费收集权
在上述内容中已经提到,水费收集的工作都是由村委会的人员进行的,他们收完水费后不会将费用直接交到供水公司,而是别有他用,这对农民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水费收集权应该由协会内部的领导者所有,这样他们将水费收完以后,就会及时交向供水公司。
这样既体现出诚信合作,同时也保证了供水的准时,对农作物的灌溉也是非常有利的。
3.2 公开财务,适当收取用水费用
经过调查显示,永昌灌区用水户协会的财务没有公开,这样对农民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同时一些费用的去向也不够明确,滥用费用的情况就会增多。
因此,永昌灌区用水户协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将财务公开,让协会内部的每个用户都能够明确财务的具体用处。
如果用户有什么疑问,可以去核实财务信息,这样就防止了一些工作人员滥用费用的现象发生。
另外,自从用水户协会建立以来,由于水费上涨,同时还要支付管理人员的费用,农民用户的压力变得更大了,因此,相关领导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利益,适当收取农民水户的用水费用,缓解农民的压力。
3.3 确定水权,控制总量是关键
对水资源进行配置,应该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主要指导依据。
首先,应该对农民的土地耕种面积进行测量,确立农民的水权面积,然后给每个水用户发放水权证,这样才能够保障用水户协会的农民用水公平。
在农民进行灌溉的时候,应该根据农民的土地面积发放相应的水量,这样既能够满足农民土地灌溉的需求,同时也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3.4 改革土地制度和用水户协会的制度
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基层领导官员从土地的控制权力中逐渐剥离开来,加快土地物权法的出台,将农民的土地产权进行明确,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
另外,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立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建立起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透明,维护农民的知情权。
4 结束语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一个小的灌溉系统,它能够保证农民的灌溉用水。
在永昌灌区用水户协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费用收集权不明确、农民用水费上涨、用水户
协会财务管理不公开、用水户协会成立后农户压力变大等。
所以,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明确水费收集权、公开用水户协会的财务、适当收取用水费用和确定水权、控制总量是关键等,希望能够以此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高雷,张陆彪.自发性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现状及绩效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
(S1):127-132.
[2]马智晓,崔远来,王建鹏.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模型的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绩效评价[J].节水灌溉,2009(08):42-45.
[3]杜鹏,徐中民,唐增.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转绩效的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 冰川冻土,2008(04):697-703.
〔编辑: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