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级职称考试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称考试思品社会真题演练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设计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建议,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

你在教学中是如何理解并实践这一建议的?

2、实践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特性,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及教学实践,谈谈你对这一特性的理解及教学操作。

3、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

4、课程标准

自尊自强

内容标准

2.2知耻、自尊、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3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4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活动建议

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的事例,或围绕自己和同学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开展一次“行为后果体验”活动,以增强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问题:上述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是如何体现初中思品课程基本理念的?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5、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学法知法

3.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建议

搜集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典型案例,讨论和说明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

查阅有关规定,了解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和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在承担刑事责任上的不同规定,讨论这样规定的依据。

结合本地实际,以生活中的案例,讨论和说明如何按照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回答:该内容标准是如何体现思想品德新课程基本理念的。

6、内容标准

1.1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1.2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1.3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活动建议

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与同学交流。、

回忆童年的游戏活动,讨论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之间相互矛盾与相互促进并存的关系,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和游戏观。

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讨论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

问题:上述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是如何体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基本理念的?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人的公民是课程的目标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7、阅读下列教学片断,回答问题

Z老师在《主动沟通健康成长》一课时,设计了以下教学情境和问题:

小周和小郑是同桌,一天小周在开小差,小郑提醒他上课认真听讲,结果小郑的说话被老师听到了,老师:小郑同学,上课为什么讲话?小郑:“老师,我没有。。。。。,老师:”你还不承认,我都看见了,站到后面去。“下课后老师走了。第二天,老师似乎已经忘记了昨天的一幕。。。。

依据上述情境,Z老师设计了以下教学问题:1.如小郑不和老师沟通,会产生怎样的后果?2.老师会怎样看这个问题?3.小郑有哪些途径去沟通?4.你们给老师打过电话吗?是什么情况下给老师打电话?5.为什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不太愿意和老师沟通呢?6.最不敢和老师沟通的话题是什么?

课堂上,Z老师围绕这这六个问题,以四人小组讨论和师问生答等形式进行着课堂教学,问题:依据新课程理念,说说Z老师在问题设计中的成功之处。

8、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你是如何体现“学为中心依标施教”的?

9、《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综合性”这一课程性质的?

10、针对《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正式实施,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践行“以生为本,学为中心”教学理念,把握课时教学目标?

11、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问题教学的价值和实施细节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问时,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2)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3)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