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5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模拟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是研究模拟信号处理和模拟电路设计的学科。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基本放大电路:包括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等。
2. 运算放大器:包括反相比例放大、同相比例放大、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等。
3. 滤波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数字多用表5. 绝缘导线6. 插头四、实验步骤1. 搭建共射放大电路:- 根据实验指导书,连接共射放大电路。
- 调整偏置电阻,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 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入正弦波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2. 搭建运算放大器电路:- 根据实验指导书,连接运算放大器电路。
- 输入不同电压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3. 搭建滤波电路:- 根据实验指导书,连接滤波电路。
- 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共射放大电路:- 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放大倍数为20。
- 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时,输出信号频率为10kHz,放大倍数为10。
2. 运算放大器电路:- 反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入电压为1V,输出电压为-2V。
-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入电压为1V,输出电压为2V。
- 加法运算电路:输入电压分别为1V和2V,输出电压为3V。
- 减法运算电路:输入电压分别为1V和2V,输出电压为-1V。
3. 滤波电路:- 低通滤波器: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5V;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1V。
- 高通滤波器: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1V;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5V。
模电实验报告范文本文以一个模拟电路实验为案例,撰写了一份超过1200字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了解并学习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以及使用实际器件搭建模拟电路的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将会验证和应用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使用了一个基础的模拟电路,反相比例放大器。
反相比例放大器是模拟电路中最常见的电路之一,通过调节输入电压和电阻的值,可以实现电压信号的放大和反向。
反相比例放大器的电路示意图如下:在理想情况下,输入电阻和放大倍数可分别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输入电阻:Rin=R1放大倍数:Av=-R2/R1三、实验设备与器件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与器件如下:1.功率供应器:用于提供电源电压,实验中使用的是可调直流电源,可以提供0-10V的调整范围。
2.变阻器:用于调节输入电阻的大小。
3.电容:用于调节电路的高频性能。
4.电阻:用于调节电路的低频性能。
四、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功率供应器的正负极分别与电路中的相应位置连接,注意连接的正确性。
2.调节功率供应器的输出电压:将功率供应器的输出电压调整到2V,作为测试电压。
3.调节变阻器的大小:根据所使用电阻的阻值范围,调节变阻器的旋钮,使得输入电阻的大小适合于所需的放大倍数。
4.测试电路:将待放大的电压信号输入到电路的输入端,同时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观察和记录两个信号的波形。
5.调整电容和电阻:根据实际需要,对电路中的电容和电阻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对高频和低频的需求。
6.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逐步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完成以上实验步骤后,我们观察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记录了不同输入信号幅度下的输出信号。
通过对比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输入信号经过反相放大后,输出信号的幅度相对放大,且符号相反,验证了反相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模电综合设计实训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加深对模拟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器件的特性;2. 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步骤;3. 进一步了解运放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应用;4. 实践并巩固模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用的器件和设备有:1. 电源供应器2. 可变电阻器3. 电容器4. 电感器5. 非线性电阻器6. 示波器7. 麦克风8. 背光液晶显示器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本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测试、信号处理电路(语音放大电路)设计和实现、以及显示电路设计和实现。
1. 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测试首先进行了对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进行测试。
通过分别连接电源和示波器,验证了运放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入偏置电流等性能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运放的性能参数较为理想,符合设计需求。
2. 信号处理电路(语音放大电路)设计和实现在此部分,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将麦克风输入的语音信号放大的电路。
首先进行了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确定了运放的增益、电容和电阻等参数。
然后进行了电路的实现,连接了麦克风、运放等器件,并使用示波器对输出信号进行检测。
经过调试和优化,成功实现了对输入语音信号的放大。
3. 显示电路设计和实现最后一部分是设计一个显示电路,可以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背光液晶显示器进行显示。
我们根据液晶显示器的特性和需求,选择了适当的电阻和电容值,成功地将放大的信号传递到了显示器上,并完成了整体的电路设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模拟电路的综合设计实训任务。
基于对模拟电路原理和器件特性的理解,我们完成了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测试、语音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实现,以及显示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模拟电路设计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相关的设计技巧。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使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电路参数测量和信号观测。
实验名称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预习成绩操作成绩总成绩(30分)(30分)(100分)
一、实验目的
1.
2.
二、实验仪器
1.本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及型号
三、实验原理
1.简要地写出本次实验中应用到的定理和主要公式,其中应包括必须满足的实
验条件。
2.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应标明元件参数,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等等。
3.列出实验注意事项。
四、实验内容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记录表格、做好数据记录、数据计算、有关波形记录等。
五、实验结论
1.本次实验结论分析。
2.误差原因分析。
3.回答实验讲义中提出的问题。
4.收获及体会、建议等。
【附页】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
河北科技大学实验报告级专业班学号年月日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张凤凌实验名称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成绩实验类型综合型批阅教师一、实验目的(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交直流毫伏毫安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交直流毫伏毫安表测量静态信号和动态信号的方法。
(2)掌握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及测量频率和幅值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元器件(1)直流稳压电源1台(2)信号发生器1台(3)交直流毫伏毫安表1台(4)6502型示波器1台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1)使稳压电源输出+9V电压选择0~30V作为电压输出端。
“可调/固定”键弹起,调节“电压调节”旋钮,从数码显示器上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使数码显示为9V,并使用毫伏毫安表直流挡测量+9V。
(2)使稳压电源输出±12V电压将“可调/固定”键按下,按图2-1-2接线,将其中一路接成+12V,另一路接成-12V。
使用毫伏毫安表的直流挡进行测量,表的地线(黑色线)与稳压电源的参考电位“GND”相连,测试线(红色线)分别测量+12V和-12V。
2.交直流毫伏毫安表的使用(1) 测量+9V、±12V的直流电压。
(2) 测量5mV的交流电压。
3.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模拟信号,频率范围为2Hz~2MHz,分六挡连续可调;输出幅度为0V~25V P-P,连续可调。
模拟信号从“模拟输出”端输出。
(1)衰减开关“-20dB”和“-40dB”的作用波形选择“正弦波”,频率挡位选择“2k”。
调节“频率调节”旋钮,使数字频率计上的数码显示为1kHz。
当信号发生器衰减开关为0dB时(“-20dB”和“-40dB”键均弹起),调节其“幅度调节”旋钮,用毫伏毫安表的交流挡测量输出信号的电压值为5V(有效值)。
当衰减值分别为-20dB、-40dB和-60dB时,测量各输出电压值,将结果记入表2-1-1中。
表2-1-1 幅度衰减开关衰减值数据记录(2)使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为5mV、频率1kHz的正弦波信号信号发生器选择“正弦波”,频率为1kHz,衰减开关“-20dB”和“-40dB”同时按下。
模电实训报告总结本篇报告总结了模拟电子技术实训的过程、目标和成果。
通过实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深入了解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了实际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和回顾。
一、实训目标及准备工作在开始实训之前,我们明确了本次实训的目标和任务,同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我们的目标是学会设计和调试模拟电子电路,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研究了相关资料和实验手册,并提前熟悉了实验仪器和软件,以确保能够顺利进行实验。
二、实训过程及内容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手册的指导,完成了一系列实验任务。
我们学习了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电路元件的特性,如二极管、三极管等,并通过实际搭建电路来验证和应用所学知识。
我们设计并调试了各种类型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加深了对电路原理和信号处理的理解。
实训过程中,我们还学会了使用专业的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
三、实训成果及收获在实训结束后,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收获。
首先,我们掌握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了设计和调试模拟电路的能力。
其次,我们提高了实际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的技能,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通过实训的过程,我们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且养成了细心、严谨、耐心的工作态度。
四、实训心得及建议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对于这门课程,我们认为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和实践,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我们建议在实训过程中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和实际电路设计的项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总之,通过模拟电子技术实训,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相信,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通过这次实训,我们能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实验目的本次模电实验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模拟电路的设计、搭建、测试和分析方法,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实验:1. 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实验2. 晶体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3. 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实验4. 滤波电路实验5. 电源电路实验三、实验结果以下是对各个实验结果的分析:1. 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实验实验中,我们使用了Multisim软件对二极管进行伏安特性仿真,并使用示波器观察实际电路中的伏安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符合理论分析,即在正向电压作用下,电流随电压增加而迅速增大;在反向电压作用下,电流几乎为零。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二极管单向导通的特性。
2. 晶体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在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中,我们搭建了基本放大电路,并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放大电路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且放大倍数与电路参数相关。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放大倍数和带宽。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分析了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增益带宽等特性。
3. 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实验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基本的运算电路,如反相比例放大器、同相比例放大器、加法器和减法器等。
实验结果显示,这些运算电路能够实现相应的数学运算,且运算精度较高。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方法。
4. 滤波电路实验滤波电路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并使用示波器观察滤波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滤波电路能够有效滤除高频或低频信号,实现对信号的分离。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滤波效果。
5. 电源电路实验电源电路实验中,我们搭建了简单稳压电路和开关稳压电路,并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稳压电路能够有效稳定输出电压,使其不受输入电压波动的影响。
模拟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变调音频放大器二、实验设备(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2)万用表(3)示波器(4)信号发生器三、实验目的通过实际电路的搭建,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掌握实际元件的用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对模拟电路的仿真、设计、调试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
实验内容综合运用电子技术基础中模拟电子技术所学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有源滤波器、功率放大电路等知识,结合实际集成运算放大器芯片、集成功率放大芯片,设计一个可以改变输入音频音调的音频放大电路,参考系统框图如下:四、实验要求本实验要求实现从语音输入、放大、变调到功率放大并通过喇叭进行输出的具有完整功能的电路设计和实现。
话筒采用驻极体话筒,喇叭采用8Ω纸杯喇叭,其他电路根据具体设计确定。
要求,电路简洁,输出音量较大,噪音小,变调明显且可调。
另外,电源可采用实验箱提供的直流电源,无需另行设计。
五、实验步骤为实现实验音频放大以及变调,实验总分四部完成:一、信号放大电路。
二、带通滤波电路。
三、功率放大电路。
六、实验主要器件了解;实验总结与心得。
㈠、实验器件了解:本次实验主要应用器件有:驻极体话筒、UA741、TDA2030。
1、驻极体话筒:#驻极体话筒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电声性能好、价格低的特点,广泛用于盒式录音机、无线话筒及声控等电路中。
属于最常用的电容话筒。
由于输入和输出阻抗很高,所以要在这种话筒外壳内设置一个场效应管作为阻抗转换器,为此驻极体电容式话筒在工作时需要直流工作电压。
#话筒的基本结构由一片单面涂有金属的驻极体薄膜与一个上面有若干小孔的金属电极(背称为背电极)构成。
驻极体面与背电极相对,中间有一个极小的空气隙,形成一个以空气隙和驻极体作绝缘介质,以背电极和驻极体上的金属层作为两个电极构成一个平板电容器。
电容的两极之间有输出电极。
由于驻极体薄膜上分布有自由电荷。
当声波引起驻极体薄膜振动而产生位移时;改变了电容两极版之间的距离,从而引起电容的容量发生变化,由于驻极体上的电荷数始终保持恒定,根据公式:Q =CU 所以当C变化时必然引起电容器两端电压U的变化,从而输出电信号,实现声—电的变换。
模电实验报告(一)模电实验报告背景介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通常会在模电实验课程中进行各种实验。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模电实验报告是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的重要环节,为了满足实验报告的要求,以下是一些编写报告的建议和规则。
实验目的在每份实验报告中,首先应明确实验的目的。
可以简要描述实验所涉及的主题、问题或目标。
例如:•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和应用•学习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进行测量实验原理在实验原理部分,可以以标题的形式列出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和理论知识。
例如:放大电路基本原理•放大电路的分类•放大电路的基本模型•放大电路的增益计算方法运算放大器特性和应用•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性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运算放大器在比较器和反相运算等电路中的应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示波器的基本操作•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操作•测量电压、频率和相位的方法实验步骤在实验步骤部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操作顺序列出实验的具体步骤。
可以使用有序列表来清晰地呈现每个步骤。
例如:1.连接电路板上的电路元件2.打开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并进行基本设置3.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4.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结果与分析部分,可以使用无序列表或表格的形式来呈现实验的结果和数据。
对于每个实验结果,应给出相应的分析和解释。
例如:•测量电路的输入电压为3V时,输出电压为6V,增益为2倍。
说明该放大电路为2倍放大电路。
•在反相运算电路中,输入电压为正时,输出电压为负,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非反相输入端的特性决定的。
实验总结在实验总结部分,可以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和评价。
可以描述实验所达到的目标,总结实验结果和分析的重点,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例如:通过本次模电实验,我对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进行测量。
然而,对于某些实验步骤或数据处理方法还有一些疑惑,希望在之后的实验中能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模电设计性实验报告——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运用之模拟运算电路重庆科技学院设计性实验报告学院:_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 自动化1102学生姓名: 罗讯学号: 2011441657实验名称: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模拟运算电路完成日期:2013年 6月 20 日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验报告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名称模拟运算电路开课学院及实验室实验日期学生姓名罗讯学号 2011441657 专业班级自动化1102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实验六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模拟运算电路一、实验目的1、研究有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和减法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有些问题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数字万用表;3、信号发生器三、实验原理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的模拟运算电路。
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如图6-1所示。
对于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为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
RF 100k1 5 4 R1 10k2 Ui 6 Uo3 U1 R2 9.1k 7图6-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2) 反相加法电路电路如图6-2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RF 100kR1 10k Ui1 4 1 5 R2 20k 2 Ui2 6 Uo 3 U1 R3 6.2k 7图6-2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图6-3(a)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RF 100k1 5 4 R1 10k 26 Uo 3R2 9.1k U1 7RF10k4 1 526 R2 Uo 3 Ui 10k U1 7(a)同乡比例运算 (b)电压跟随器图6-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关系为://当即得到如图6-3所示的电压跟随器。
图中,用以减小漂移和起保护作用。
一般取10KΩ,太小起不到保护作用,太大则影响跟随性。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题目:简单音响电路的设计与实验班级:物理学2011级(1)班学号:2011433132姓名:甘国良小组成员:刘秦指导教师:潘金福凯里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3 年12月简单音响电路的设计与实验一、设计任务1.音响放大器设计输出小信号进行放大扩音。
2.主要指标要求:(1)最大输出功率 EMBED Equation.KSEE3 \* MERGEFORMAT=8Ω EMBED Equation.3 。
(2)负载RL(3)频率变化范围f=20HZ-20KHZ二、实验目的1.掌握模拟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功率放大器的特性和质量参数的测试方法。
3.通过实验加深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理解。
4.学习电压放大倍数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的测试方法三、实验仪器1、实验箱(TPE-A2)2、.示波器(V212)3、函数信号发生器(DF1642A)4、双通道交流毫伏表(AS2294D)5、台式数字万用表(VC8045)6、扬声器四、实验说明1、音响系统的组成框图2、音响系统简介(1)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可采用分立元器件组成,也可以使用集成功率放大器,前者常用于大功率或要求较高的音响系统中,后者常用于小功率或要求不太高的音响系统中,使用集成功率放大器应注意:在任何情况下,集成功率放大器都不能工作在超过极限参数或绝对额定值所规定的工作条件下。
(2)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属于小信号低噪声放大器。
可采用分离元件电路,也可采用低噪声运算放大器。
采用分离元件电路时,为了减少噪声,一般静态工作点选取较低。
五、实验原理1.前置放大器的设计前置放大器实际就是对一个小信号进行放大的作用。
因为功率放大器对输入信号有一定的要求,太弱的功率放大器“不理睬”,所以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增加一至数级的放大器。
将小信号逐步放大到功率放大器需要的信号幅度。
而反相比例放大电路使用比较方便,所以本实验采用了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模电实验报告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分支,通过对电压、电流、电子元器件等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电子系统的设计、分析和测试。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培养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1. 学习并掌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电路结构;2. 理解并掌握放大器的特性参数,如增益、带宽等;3. 了解并掌握反馈电路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4. 学习并掌握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5. 理解并掌握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和滤波特性。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放大器实验,第二部分为滤波器实验。
1. 放大器实验1.1 非反馈放大器实验通过搭建非反馈放大器电路,测量并计算其电压增益,并对其频率响应进行分析。
1.2 反馈放大器实验通过搭建反馈放大器电路,测量并计算其电压增益,并对其频率响应进行分析。
2. 滤波器实验通过搭建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电路,测量并计算其频率响应,并分析其滤波特性。
三、实验步骤以下为放大器实验和滤波器实验的基本步骤,具体实验步骤请参考实验手册。
1. 放大器实验1.1 非反馈放大器实验步骤:a) 搭建非反馈放大器电路;b)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调节信号源输出频率和幅度;c)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并计算电压增益;d) 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1.2 反馈放大器实验步骤:a) 搭建反馈放大器电路;b)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调节信号源输出频率和幅度;c)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并计算电压增益;d) 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2. 滤波器实验步骤:a) 搭建低通滤波器电路;b)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调节信号源输出频率和幅度;c)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并计算频率响应;d) 分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得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带宽等参数,并绘制频率响应曲线和滤波特性曲线。
一、实验目的本次数模电综合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验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1. 熟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元件特性。
2. 掌握常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搭建方法。
3. 学会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仪器。
4. 提高电路分析、故障排查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1. 模拟电路部分:搭建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测量其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2. 数字电路部分:搭建一个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如译码器、编码器、计数器等,观察其逻辑功能。
3. 数模混合电路部分:搭建一个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电路,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4. 电路故障排查:模拟电路出现故障,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排查和修复。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模拟电路部分(1)搭建放大电路:选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元件,设计电路参数,连接电路。
(2)测量静态工作点: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三极管的基极电压、集电极电压和电流,确定静态工作点。
(3)测量放大倍数:输入一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计算放大倍数。
(4)测量频率响应: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实验结果:成功搭建放大电路,测量出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2. 数字电路部分(1)搭建译码器电路:使用二极管或门电路实现译码功能,观察输出信号。
(2)搭建编码器电路:使用二极管或门电路实现编码功能,观察输出信号。
(3)搭建计数器电路:使用触发器实现计数功能,观察输出信号。
实验结果:成功搭建译码器、编码器和计数器电路,观察出其逻辑功能。
3. 数模混合电路部分(1)搭建DAC电路:使用电阻网络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观察输出电压。
(2)搭建ADC电路:使用比较器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观察输出信号。
最新实验五(模电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和实验流程。
2. 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和性能参数的测量。
3. 学习并实现常见模拟电路的设计与搭建,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4. 提高分析和解决模拟电路问题的能力。
实验设备:1. 双踪示波器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直流电源4. 交流电源5. 多用表6. 面包板及跳线7. 运算放大器LM7418. 电阻、电容等被动元件实验原理: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增益、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直流耦合放大器。
它可以用于模拟信号的放大、滤波、积分、微分等多种功能。
本次实验主要围绕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和应用进行。
实验内容:1. 搭建基本的非反向放大器电路,并测量其增益。
2. 设计并实现一个反向放大器电路,计算并验证其增益。
3. 构建一个低通滤波器,并使用示波器观察其频率响应。
4. 搭建一个高通滤波器,并测试其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
5. 对运算放大器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如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偏置电压等。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原理图,使用面包板和跳线搭建非反向放大器电路。
2. 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适当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
3. 将信号输入到非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端的波形,并计算增益。
4. 重复步骤1-3,搭建并测试反向放大器电路。
5. 设计并搭建低通滤波器,调整交流电源频率,记录不同频率下的输出波形,绘制频率响应曲线。
6. 搭建高通滤波器,重复步骤5的测试和记录。
7. 测量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偏置电流和输入偏置电压,并记录数据。
实验数据与分析:1. 记录非反向放大器和反向放大器的增益,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
2. 绘制低通和高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并分析其特性。
3. 整理运算放大器性能参数的测量结果,并与数据手册中的规格进行对比。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并测试了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器和滤波器电路。
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期相符,验证了运算放大器在模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一、实习目的模拟电子技术(简称模电)实习是我校电子工程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1. 理解和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
2. 熟悉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和测试方法。
3. 学会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实习内容1. 电子工艺基本常识及要求在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电子工艺的基本常识,包括电子元器件的命名规则、封装形式、电气性能等。
同时,了解了焊接工艺的基本要求,如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焊接材料等。
2.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如色环电阻的识别、二极管、三极管的测试等。
学会了使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进行电路测试。
3. 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在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方面,我们学习了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焊接后检查等内容。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焊接技巧,提高了焊接质量。
4. 声光控楼道控制电路安装及调试我们以声光控楼道控制电路为案例,学习了电路设计、元器件选型、电路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等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电路安装和调试的方法。
5.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环节,我们学习了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基本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通过实验,掌握了电路搭建、调试和性能分析等技能。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初期,我们进行了电子工艺基本常识及要求的培训,了解了电子元器件的命名规则、封装形式、电气性能等。
2. 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培训中,我们学会了使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进行电路测试,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
3. 在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培训中,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掌握了焊接技巧,提高了焊接质量。
4. 以声光控楼道控制电路为案例,我们学习了电路设计、元器件选型、电路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等技能。
最新模电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实验设备和测试方法。
2. 掌握基本模拟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技巧。
3. 学习测量和分析模拟电路的性能参数。
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围绕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进行。
运算放大器是一种直流耦合的高增益电子电压放大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特点。
通过外部反馈网络的配置,可以实现多种模拟信号处理功能,如放大、积分、微分等。
实验设备与材料: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板2. 运算放大器LM7413. 电阻、电容等基本电子元件4. 函数发生器5. 数字万用表6. 示波器实验步骤:1. 搭建基本的同相放大器电路,调整电阻值以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并使用函数发生器输入正弦波信号。
2. 测量并记录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3. 改变输入信号频率,观察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并记录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的情况。
4. 搭建反相放大器电路,重复步骤1至3,并比较同相放大器与反相放大器的性能差异。
5.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低通滤波器,并测试其滤波特性。
6.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验证理论分析与实际测量的一致性。
实验数据与分析:1. 同相放大器与反相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测量结果。
2. 输入输出阻抗的测量数据。
3. 频率响应的测试数据及分析。
4. 低通滤波器的频率截止点和滤波效果。
5. 示波器波形图的记录与分析。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并测试了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模拟电路。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运算放大器在不同应用下的配置方法和性能特点,为后续更复杂的模拟电路设计打下了基础。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此处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包括相关公式、电路图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模拟电子实验箱5. 连接线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原理图连接实验电路;2.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相关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等;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幅值的信号;4.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波形,分析电路性能;5.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波形变化;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7. 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此处列出实验数据,包括测量结果、波形图等。
)1. 电路参数测量结果:(列出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测量值)2. 电路输出波形分析:(分析电路输出波形,如幅度、频率、相位等)3.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对比:(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分析误差原因)六、实验结论1.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总结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3. 对实验电路进行改进,提高电路性能;4. 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实验技能。
七、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仪器与设备;4. 实验步骤;5. 实验数据与分析;6. 实验结论;7. 参考文献。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2. 操作实验仪器时,轻拿轻放,避免损坏;3. 严谨实验态度,认真记录实验数据;4.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场地,归还实验器材。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和要求请根据实际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第2篇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