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3年级上册第11课(三单元1课时)去年的树 重点讲解
- 格式:pdf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46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及反思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去年的树》的基本意思和情节;2.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事件;3.了解怎样用计数的方法度过各种快乐时光。
能力目标1.能运用语言形象直观地描绘事物;2.能建造逻辑梯次清晰的故事框架;3.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情感体验;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事件;2.能运用语言形象直观地描绘事物;3.能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
教学难点1.建造逻辑梯次清晰的故事框架;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 教学过程3.1 导入与预习引导学生谈论种植树木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预习今天掌握的知识。
3.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耐心听读《去年的树》;2.分角色齐读,体验有情读书的魅力;3.解析重要句子,理解情节变化;4.分组展开小组讨论。
3.3 写作练习1.练习用词,模仿写作;2.利用故事框架,写一篇类似的文章。
3.4 任务实践1.带领学生数数所有树叶,总结论证;2.建议学生一年四季数点树叶,分享心得。
4. 课堂实录今天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的第3课,我们要讲的故事是《去年的树》。
开始上课前,我先引导学生们谈论种植树木的重要性和意义。
然后,预读今天的篇章,让学生们了解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在阅读理解环节中,我让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耐心听读《去年的树》。
我采取分角色齐读的形式,让学生们体验有情读书的魅力,并解析重要句子,理解情节变化。
然后,我分成小组,引导他们展开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深入探讨故事的意义。
在写作练习环节中,我建议他们进行词汇练习,模仿写作,并且利用故事框架,写一篇与本文类似的文章。
借助此环节,我能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水平,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法。
在任务实践环节中,我带领所有学生数数所有树叶,总结论证,建议他们一年四季数点树叶,分享心得。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去年的树》。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倡导从语文特点出发,即要从文本出发,对字、词、句、段、篇进行揣摩和体悟,同时感知文本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因而我从教材简说、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四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去年的树》讲述了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即将来临,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郑重承诺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她的朋友树却不见了。
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女孩的指引下,四处寻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她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童话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读过之后,我们会为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纯真友谊而感动,会赞赏鸟儿信守诺言的品质,会产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二、学情简析对于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读通这篇课文并不困难,课文的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要读懂并不容易。
在教学中以鸟儿与树根、大门和小女孩的三组对话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到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从而激发他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字。
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体验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4.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融、伐”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特点。
3.分角色朗读鸟儿与树、树根、大门、小女孩的四次对话,能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体会鸟儿与树之间的深厚情谊,感悟鸟儿信守承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认识“融、伐”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切”。
教学难点2.能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体会鸟儿与树之间的深厚情谊,感悟鸟儿信守承诺的品质。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去年的树。
板书课题。
指生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字词环节下面有请本节课的小老师上场。
1.注音词语:自读,小老师领读。
正音。
2.去掉拼音读词语:指生读,同位合作读。
选词语说句子。
3.游戏巩固本课生字(放飞小鸟):自读,扩词,游戏巩固。
接下来由王老师带领大家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解读课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感谢今天的小老师。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第28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一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读文,汇报。
根据提示,梳理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愿意读一读?(课件展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指生读读得真棒!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
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时光,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生齐读)(2)读完之后你能体会到鸟儿和树是一对什么样的好朋友?生汇报:鸟儿和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朝夕相伴)你从哪个词中体会出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引出“天天”。
生齐读。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正是这两个“天天”,让我们感受到了树和鸟儿朝夕相伴的深厚的友谊。
我们再一起读这部分,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和味道来。
生齐读,感悟和体会树和鸟儿之间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谊。
3.学习课文2--16自然段。
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1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1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案篇1预设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通过多角度的对话,体会童话中所蕴含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体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的对话,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出示媒体画面)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只漂亮的小鸟正用清脆宛转的嗓子为一棵大树唱歌呢。
大树呢,正摇曳着他那茂盛的枝条,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啊!今天,围绕着小鸟和大树,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的时候,要一字一句地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直奔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快地接触文本,防止因过多预设消耗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故事后,填空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鸟和大树是,小鸟飞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大树。
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后却发现,于是他,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师:从同学们所说的感受中,我们体会到了小鸟和大树之间浓浓的情谊,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这种浓浓的真情。
(学生读找划,汇报)三、读中感悟,体会鸟的真情。
这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童话,而这些对话也正是最能体现小鸟和大树友情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演演、体验体验他们的心情。
(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1、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同桌互相扮演角色读一读——指名表演读——评议——师生对读——师和全体生对读。
(把握第一次对话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及小鸟保证时的坚决与肯定。
)师:第二年,小鸟终于回来了,但小鸟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出示:春天又来了。
三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教材解读一、教材特点:1.从思想内容上看:《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7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故事主要由四次对话构成,分别是鸟儿与树、鸟儿与树根、鸟儿与大门、鸟儿与小姑娘。
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美丽而略带忧伤的故事。
读后不仅使人感动,更是叫人潸然泪下,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2.从语言表达上看:语言朴素平淡、情节简洁明快:这是一篇拟人体童话。
四次对话构成故事情节,课文说明的道理通过四次对话及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语,用白描的方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
读写结合,想象补白,给人感觉“情尽意无穷”。
二、教材位置:1.??人文主题的位置。
本文是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以“中外童话”为专题,包括《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精读课文和《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两篇略读课文。
2.训练重点的位置。
本组的训练重点是“了解童话的特点”,通过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
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童话,而且《去年的树》是在学习了本组两篇课文之后安排的第二篇精读课文,因此,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形象,明白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应注意提升、总结童话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为下一步创作童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词语: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在阅读方法上,他们能边读文章边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表情达意的。
童话这种文体,学生并不陌生。
他们在生活中读过童话、听过童话,有的还讲过童话,而且在三上27课《陶罐和铁罐》、三下19课《七颗钻石》的学习中,学生也已与童话亲密接触,对童话有一定的感知。
《去年的树》优秀教案范文模板优秀《去年的树》优秀教案优秀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去年的树》优秀教案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去年的树》优秀教案优秀1一、教材分析: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
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但本人觉得:运用本文来进行诚信教育不是最好。
面对越来越现实、理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诚信教育最好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语、寓言故事等,这些在中国便有很多。
所以,本人想轻讲本文教材,重在诚信教育。
二、教学目标: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四、教时安排:2教时第一教时一、教时目标: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1、揭题引入: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
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
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因为它_____。
5、体会课文情感:(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6、朗读指导:(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总结一、复习课文1、《去年的树》主要写鸟儿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的朋友树,最后面对着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唱起了去年的歌,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真挚情谊)。
2、《那一定会很好》主要讲了一粒被泥土包裹的种子努力长成了一棵大树,然后从大树变成了(手推车)、(椅子),最后变成了(美丽的木地板)。
作者满含浪漫情怀地讲解了木头的(各种变化),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追求)的人生才充实的道理。
3、《在牛肚子里旅行》记叙了红头不小心被牛吃进肚子里后,被好朋友青头救出来的故事,告诉我们当遇到困难、危险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我们要(真心去帮助他人)。
4、《一块奶酪》主要讲了蚂蚁队长在禁止偷吃的命令下,将不小心拽掉的奶酪分给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吃的故事,表现了蚂蚁队长(平等相待、严于律己、关爱幼小)的美好品德。
二、背诵、默写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三、听写等着剩下斧子砍到切成火柴睁眼接着摇晃缩小努力根茎推车拆除旧书旅行咱们可怜救命拼命疼痛大喊胃口刚才流泪就算诱人强调纪律稍息犹豫跺脚执行煤油灯来不及舔一下犯禁令吱吱嘎嘎四、比较组词等(等待)诗(诗人)乘(乘法)爷(爷爷)吹(吹风)柴(柴火)些(一些)谋(计谋)由(由于)静(安静)咱(咱们)自(自己)冷(冷冻)求(要求)并(并且)胃(胃口)泪(流泪)猬(刺猬)目(目光) 五、多音字qiē ( 切开yīng(应该)qiè ( 亲切 ) zuān(钻研)dá(回答)y ìng (答应)gū ( 骨碌ǔ(处理)shāo(稍微)g ǔ ( 骨头 ) jī(几乎) chù(处处) shào(稍息) 六、填空1、填入合适的动词(唱)歌 (锯)木头 (切成)细条 (做成)火柴(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 (长出)叶子 (钻出)地面(来到)树林 (做)椅子 (铺)地板 (挺直)腰背(贮藏)食物 (搬运)粮食 (集合)队伍 (执行)命令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1)(寒冷)的冬天(细细)的根(很远很远)的地方(锯木头)的声音(高大)的树(真正)的农夫(可怜)的红头(诱人)的奶酪(小小)的阳光(四面八方)的草丛(2)(沙沙)地响(轻轻)地摇晃(紧紧)地包裹(大口大口)地呼吸(哗哗)地拂动(吱吱嘎嘎)地响(悄悄)地躲(笑眯眯)地说七、近义词寒冷——冰冷融化——溶解舒服——舒适努力——勤奋调皮——顽皮费力——用力满意——如意可怜——怜悯贮藏——储藏悲哀——悲伤勇敢——英勇照样——依旧凉快——凉爽牵挂——惦记八、反义词寒冷——温暖融化——凝结点燃——熄灭舒服——难受高大——矮小费力——省力年轻——年迈可怜——可恨悲哀——快乐光明——黑暗勇敢——懦弱集合——分散凉快——炎热消失——出现犹豫——坚定九、量词一(盏)煤油灯一(棵)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一(个)阳台一(只)蟋蟀一(头)黄牛一(个)喷嚏一(团)草一(次)旅行一(块)奶酪一(块)石板十、特殊词语ABB式:暖洋洋笑眯眯AABB式:吱吱嘎嘎ABAC式:跑来跑去蹭来蹭去含反义词的:争先恐后七上八下十一、关于友谊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去年的树》知识全解
我会写的字
我会认的字
课文结构
课文中心
这篇课文通过记叙一只鸟儿为实现自己对朋友的承诺,到处寻找好朋友的事。
告诉我们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完成,要守信用,同时也赞美了小鸟与树之间高尚而真挚的友谊。
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
【点拨】朗读课文前,先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读出课文的韵律感和美感,感受童话故事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
鸟儿第一次与树道别的时候是有所期盼的,期盼明年再唱歌给树昕,语气是轻快的,语调是上扬的;鸟儿归来时找不着树,询问树根的时候是焦急的,语气应该是急切的;接着询问大门、小女孩儿时,心情是逐渐低落的,语气应该是悲伤的。
2.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试着走避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它在想些什么。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
【点拨】鸟儿与树都在努力遵守它们之间的约定,都期盼着来年的再相遇。
当鸟儿得知
树化成灯火后,它非常哀伤,它在想:我终于找到你了,这样我们又在一起了,我又能唱歌给你听了,只是明年呢?明年我们还能再相见吗?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和他们交流你的感受。
【点拨】读完课文后,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些小触动,将自己的想法与家人交流。
8去年的树第一课时初读感知学习字词当堂检测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想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吗?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切”,正确读写“剩下、伐木、工厂、煤油灯”等词语。
(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体会人物心情读好人物对话。
(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目标新美南吉(1913--1943)日本著名儿童和文学作家。
她创作了许多儿童文学作品。
主要作品有《毛毯和钵之子》、《爷爷和玻璃罩煤油灯》、《新美南吉全集》等。
她的儿童文学作品,非常强调故事性,以极富想象力的文字,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美丽心灵的窗户。
走近作者相关资料童话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布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知识题童话。
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化木子木头成油点我会认róng fá fǔjù qiē méi rán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切qiē(切菜)qiè(亲切)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大门回答说:“树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读一读:妈妈在厨房切(qiē)菜,我走过去问:“妈妈,今天给我做什么好吃的?”妈妈亲切(qiè)的说:“宝贝,你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
”..多音字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加点的字是多音字!煤油灯为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
【融化】【煤油灯】【伐木】【摇晃】(冰、雪等)变成水。
摇摆,晃动。
采伐林木。
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鸟儿四处寻访它的朋友——树的经过。
我会写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
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火柴(cái chái )伐木(fáhuà)燃烧(rán lán )斧子(fǔfù)••••√√√√一( )树一()鸟儿一( )煤油灯一( )尺子一()电话一( )大象一()电视机一()邮票棵只盏把部头台枚我会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课后习题1哦!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
点拨:分角色朗读要读出文中各个角色说话时的语气。
如:课文中的对话,第一次鸟儿与树的对话,树的话“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要读出树内心的不舍。
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去年的树8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想象鸟儿的内心世界,体会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重点)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难点)学习目标树与鸟之间有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叙述鸟儿四处寻访它的朋友——树的经过。
鸟儿为什么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串珠问题4)因为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鸟儿和树分别时答应回来给它唱歌,可是当鸟儿回来履行诺言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多方打听才知道树已经变成了火柴,而火柴也用完了,只有火柴点燃的灯火还亮着,为了信守承诺鸟儿就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告诉我们树和鸟儿是好朋友揭示了童话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这里为什么要用必须,把这个词去掉可以吗?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必须”就是不得不。
鸟儿要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不得不离开树,此时的鸟儿是多么无奈与伤感。
不可以,必须写出了鸟儿离开大树是情非得已,突出了鸟儿和大树的感情很深厚。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一定”写出了鸟儿对树的承诺。
这是鸟儿与树的约定,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约定,才会有下文鸟儿对树的执著的寻找。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体会到了鸟儿和树分别时的无奈、伤感,以及对来年欢乐时光的期盼。
从树和鸟儿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他们分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写出了树对鸟儿的依恋、请求与期盼。
鸟儿为了找到树,先后拜访了谁?鸟儿先后拜访了树根、门先生和小女孩。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树根“可是”写出了鸟儿看不见大树的失望、着急、惊讶与不安的心情。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树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大门这是对鸟儿(和大门对话)的语言描写,表明鸟儿的心里很着急,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很焦急、很担心。
“切、做、运、卖”等动词描述了树的去向。
作者借大门之口,表达了对树变成火柴的不幸遭遇的惋惜之情。
积累:“沙沙”是拟声词,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呼的风声滴答滴答的雨声叮叮咚咚的泉水女孩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儿。
鸟儿问女孩儿:“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这是对鸟儿(和小女孩对话)的语言描写,表现了鸟儿对树的关心和寻找树时的急切心情。
如何读好人物对话?要点:1.关注提示语;2.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心情;3.大胆想象进行角色体验。
位置:如本课鸟儿的四次对话,都没有提示语,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鸟进行角色体验。
想着自己心心念念地要为好朋友唱歌,可是好朋友却不见了。
此时此刻小鸟该多么着急、多么伤心。
那么在朗读课文时就能走进“人物”内心,朗读也会有声有色,有情有义了。
鸟儿几次盯着灯火看,她心里在想些什么?(串珠问题3)两次。
第一个“看”,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之时──虽然只是用自己的好朋友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睁大眼睛,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第二个“看”,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
这两个“看”字,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使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跃然纸上。
这是课后习题2哦!只剩树根—山谷问门先生—火柴问小女孩—灯火去年的树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起因:告别朋友约定唱歌结果:兑现诺言为树唱歌经过:寻找树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课文结构课文主旨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核心问题)本文叙述鸟儿四处寻访它的朋友——树的经过,赞扬了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
怎样写拟人化童话拟人化童话是童话的一种类型。
拟人化童话就是把动植物或世上没有生命的东西,当做人来写,使它有了生命、言行和情感。
本课中的小鸟、大树、门先生和树根作者都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让它们会思考、会说话具有人的不同的性格。
举例:小鹿装扮好了,在镜子里照来照去,它感到很满意。
第二天,它向那个树根走去。
小蜜蜂看见这棵会跑的树,笑着说:“你的花朵多香呀,我要在你的花朵里采蜜呢。
”小鹿说:“采吧,采吧,反正我是一棵树。
”一只梅花雀看见了,追着这棵会跑的树,乐呵呵地说:“你的枝丫多漂亮呀,我要在你的枝丫间做窝下蛋孵娃娃呢。
”这段文字中小鹿装扮、照镜子等动作以及小鹿和梅花鹿的对话都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形象、生动。
练一练:夜深了,周围安静极了,可是教室里的桌子和椅子却怎么也睡不着……(原来,它们的小主人--小华同学一点也不爱惜它。
上课时不是在桌子上刻字就是用笔划。
下课还把桌子摇来晃去,把桌子弄得伤痕累累、脏兮兮的。
)请你采用拟人化的写法,写一写桌子和椅子的对话。
课堂小结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
我们会为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纯真友谊而感动,会赞赏鸟儿信守诺言的品质。
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去体会童话人物的心理。
主题延伸小鸟与大树的情,把大树也深深打动了,大树决定趁着自己还没被燃尽时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请为大树设计一张友情卡。
真情无限诚信无价小鸟和牵牛花的故事(一)院子里的榆树上有一个鸟窝,里面住着一只小鸟,小鸟每天飞下树来,跟小花、小草一起玩儿。
有一天,小鸟病了,躺在窝里,一动也不能动。
他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个歌,跟小草一起跳个舞,该有多好哇!可是他病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飞下来呢?推荐阅读小鸟费了好大的劲儿,从窝里伸出头来,对榆树下面的凤仙花说:“凤仙花姐姐,我病了,请你上来,跟我玩儿一会儿,好吗?”凤仙花听了,红着脸说:“真对不起!我长在地上,不会爬树,也不会飞,怎么能上去跟你玩儿啊!”小鸟又对榆树下面的小草说:“小草弟弟,我病了,请你上来,跟我说一会儿话,好吗?”小草听见了,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我长在地上,也没法上去陪你说话呀!”这时,牵牛花在一旁说话了:“凤仙花姐姐,小草弟弟,你们别发愁,我去陪陪小鸟。
”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她终于爬到了鸟窝旁。
“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小鸟醒来了,睁开眼睛一看,牵牛花正在他身边,冲着他吹喇叭呢!小鸟一高兴,病就好多了。
牵牛花看见小鸟高兴的样子,举起一个个小喇叭,吹得更带劲了:“嗒嘀嗒,嗒嘀嗒……”。
思考:从牵牛花为小鸟唱歌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纸船和风筝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
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
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
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