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0-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基于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294.44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四 GM 模型(1,1)及新陈代谢模型的应用实验目的:熟练应用GM 模型(1,1)及新陈代谢模型进行人口预测。
实验内容:GM(1,1)模型的原理及其应用一、原理GM (1,1)主要特点是能够用较短的基础数据序列,通过系统过去和现在采集的数据,将无规律的数据通过累加找出规律,然后对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在当前土地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运用GM (1,1)模型,进行预测研究无疑十分适宜。
其基本思路是将无规律的原始数据,通过一定方法的处理,变成比较有规律的时间序列数据,再建立模型进行预测。
二、建立GM (1,1)模型的步骤如下:⑴按关系式()()()()∑==ki i x k x101求原始数列()0x 的1--AGO 序列()1x 。
即:1、建立原始序列,并记作:X (0)={X (0)(1),X (0)(2),……X (0)(n)} 2、对原始序列作一次累加生成,得到X (1)={X (1)(1),X (1)(2),……X (1)(n)} 其中:X (1)(t)=X (0)(1)+ X (0)(2)+ ……+ X (0)(t)⑵求数据矩阵()()()()()()()()()()()()()()()⎥⎥⎥⎥⎥⎥⎥⎦⎤⎢⎢⎢⎢⎢⎢⎢⎣⎡-+-+-+-=1121::1322112121111111n x n x x x x x B 建立数据列()()()()()()()Tn n x x x Y 000,...,3,2=⑶用最小二算法求参数列∧a()n T TY B BB b a a 1-∧=⎪⎪⎭⎫ ⎝⎛=其时间函数为:()()()()ab e a b x k x ak +⎪⎭⎫ ⎝⎛-=+-∧1101⑷求导还原为:()()()()ak e a b x a k x-∧⎪⎭⎫ ⎝⎛--=+1100⑸计算()()t x 0与()()t x 0ˆ之差及相对误差: 记作:()()()()()()()()()()()%100,ˆ000⨯=-=t x t e t q t x t x t e o o最后还需检验模型的精度,如不满足精度要求还需对模型进行修正,才能进行预测。
改进GM(1,1)模型在城市流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廖媛;何志芳;王明刚【摘要】利用泰州市2003-2009年流动人口数据,建立GM(1,1)模型、残差GM(1,1)模型和等维递补GM(1,1)模型对流动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并用多种方法检验了三种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合理地对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进行预测,但残差GM(1,1)模型和动态等维递补GM(1,1)模型拟合效果优于一般的GM(1,1)模型.%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of Taizhou from 2003 to 2009, establish GM (1,1) model, remaining GM(1,1) model and the model of equivalent dimensions additional GM(1,1) for prediction and test the fitting results of the three models in several wa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three models all could predict th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but the remaining GM (1,1) model and the model of equivalent dimensions additional GM( 1,1) fitted better than the ordinary GM( 1,1) model.【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2(012)003【总页数】3页(P709-711)【关键词】人口流动;GM(1,1)模型;残差模型;等维递补【作者】廖媛;何志芳;王明刚【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225300;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225300;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6人口流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国的人口流动主要是农村人口流动。
基于等维递补灰色模型的建设用地预测作者:王珊珊黄楚兴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10期【摘要】利用鲁甸县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用过等维递补灰色模型预测方法预测其建设用地规模,结果表明,模型实用、有效。
【关键词】等维递补灰色模型;预测;建设用地引言灰色系统模型与传统预测模型相比,其建立的数学分析模型不仅适用样本数量较少、波动较大的数列,淡化多元灰色因素的干扰积累。
但未来时刻越远,预测值灰色区间就越大,模型对预测对象的描述因时间逐渐外推而失真。
可先用已知数据建立GM(1,1,)模型预测一个值,然后补充一个新信息数据到已知数据列中,同时去掉最老的数据,使序列等维,再次建立GM(1,1)模型预测,用预测灰数新陈代谢,逐步滚动预测,依次递推,直到完成预测目标。
1 研究区概况鲁甸县地处云贵高原西北部,县城海拔1917米。
年平均气温12.1℃,年平均降雨量923.5毫米。
全县辖9乡3镇,总面积2234091.7亩,至2008年,建设用地共80128.3亩,总人口为43.85万人。
鲁甸县开发较早,近十几年的鲁甸县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建设用地需求旺盛。
2 鲁甸县建设用地需求预测2.1数据与预测模型建立本文研究数据源于鲁甸县历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
首先使用统计软件EXCEL对原始数据进行一次累加生成和紧邻均值处理,得出建立GM(1,1)模型需要的数据序列x(1),z (1)。
并运用公式求得参数 a,b。
得出鲁甸县各建设用地拟合值与预测模型。
(模型在此省略)2.2模型检验根据模型检验公式求得后检验比 c=0.25,小误差概率 p=0.992。
c值越小P值越大模型的精度越高,一般要求 p>0.95 且c2.3 各类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根据等维递补GM(1,1)模型预测步骤预测鲁甸县2009-2020年各类建设用地趋势。
据预测,鲁甸县2009-2020年,建制镇平均增长率为2.841%,农村居民点平均增长率为0.368%,独立工矿用地平均增长率为1.894%,交通用地平均增长率为3.552%,水利设施平均增长率为0.357%。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03.19•【字号】•【施行日期】2012.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学校):《河南省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豫人才〔2012〕8号)已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十九日河南省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目录序言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战略目标二、主要任务(一)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着力建设基础教育人才队伍(二)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着力建设职业教育人才队伍(三)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着力建设高等教育人才队伍(四)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为主线,着力建设教育管理人才队伍三、机制创新与政策支持(一)培养开发(二)评价使用(三)管理配置(四)激励保障四、重点项目(一)名师培育工程(二)中小学名校长培育工程(三)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计划(四)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五)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发展计划五、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加大投入力度(三)加强舆论宣传为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结合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序言教育人才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大省转变、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第二批培训机构河南省拟入选名单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3.09.18•【字号】•【施行日期】2023.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其他规定正文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第二批培训机构河南省拟入选名单的公告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人社部发〔2021〕73号)和《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办法》(人社厅发〔2021〕71号),经自愿申报、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荐、专家评议等程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遴选确认了我省第二批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训机构入选名单,为接受社会监督,现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9月18日—9月22日。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联系电话:0371--69690083)反馈,或以书面信函方式发送电子邮件至**********************(邮件主题标明:数字技术工程师第二批机构公示反馈)附件: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第二批培训机构河南省拟入选名单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3年9月18日附件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第二批培训机构河南省拟入选名单一、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科技大学信阳师范大学河南省继续教育学会二、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郑州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三、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四、数字化管理师培训机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郑州大学河南省继续教育学会五、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大学河南省继续教育学会六、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七、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八、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九、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信阳师范大学河南省继续教育学会十、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
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学会):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豫办【2017】53号),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16号),结合我省工程技术人才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健全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体系(一)完善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层级设置。
工程技术人才高级职称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初级职称分设员级和助理级。
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
(二)建立工程技术人才职称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关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对工程系列相关评审专业进行动态调整,促进专业设置与我省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同步。
高级职称专业调整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中级及以下职称专业调整由各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相关单位和有关行业协会(学会)、企业负责提出申请,并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核准备案后执行。
(三)完善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衔接机制。
落实注册类职业资格考核认定高级工程师制度,进一步畅通注册类职业资格工程技术人才申报渠道。
针对注册类职业资格重点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实际工作能力、业绩、科技成果转化与实际贡献。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4.08.20•【字号】豫人社函〔2024〕174号•【施行日期】2024.08.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省直单位、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省管国有企业,省行业协会(学会),省级继续教育基地:为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豫人社函〔2022〕353号)要求,现就做好2024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强指导,统筹推进继续教育工作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提高各类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各项决策部署,发挥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指导协调小组作用,统筹指导各地、各行业分级分类开展好继续教育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各自的继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正确认识,增强其主动参与意识,实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创新继续教育方式,鼓励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性培训,满足专业技术人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培养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二、突出重点,开展继续教育科目学习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
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累计完成不少于90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人员【发布部门】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日期】2012.04.24【实施日期】2012.04.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厅机关各处、室,省知识产权局,各省辖市科技局,各省直管县、市科技局,各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经研究制定了《<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及《<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任务进度表》。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1、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2、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任务进度表二O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附件1: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为认真贯彻《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确保各项科技人才工作任务落在实处,现制定如下任务分工方案。
一、主要任务(一)造就一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队伍1、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国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务为依托,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人才资源,造就一支具有原创能力的科学家队伍。
到2020年,力争在豫院士达到25人以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科技人才达到10人次以上,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科技人才达到200人次以上。
(省科技厅人合处、成果处)2、重点推进科学家工作室建设,瞄准前沿,围绕具有比较优势的科研领域,加强原始创新。
到2020年,建设5-10个以杰出科学家及其研究团队为中心、具有国内一流研究水平的科学家工作室。
灰色预测理论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作者:胡金杭摘要:灰色系统理论在自动控制领域中已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灰色预测理论的特点,分析了它在数学建模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本文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灰色GM(1,1)预测模型给了具体的步骤,同时针对模型的特点,可以对其的预测精度进行后验差检验,随后,针对基本灰色GM(1,1)预测模型单调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改进的等维灰数递补模型,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模型对实际问题的预测精度。
关键字:GM(1,1)预测模型后验差检验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引言现实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通过分析现有的数据,对该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随后决策者参考预测得到的结果,就可以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预测分析中,最基本的预测模型为线性回归方程,针对一些规律性较强的数据,该模型能作出精确的预测,但在实际中,我们得到的常是一些离散的,规律性不强的数据,为解决此类问题,线性的方法就不适用了,此时,就需要采用灰色预测的方法。
灰色预测理论是将看似离散的数据序列经数据变换后形成有规律的生成数列( 如累加生成、累减生成) ,然后对生成数列建立微分方程,得到模型的计算值后,再与实测值比较获得残差,用残差再对模型作修正,然后便可用建立的灰色模型对该问题进行预测。
一、具体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的建立:我们设已知数据变量组成序列,则我们可得到数据序列,用1-AGO生成一阶累加生成序列为:其中 (1-1) 由于序列具有指数增长规律,而一阶微分方程的解恰是指数增长形式的解,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序列满足下述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模型(1-2)我们利用离散差分方程的形式对上微分方程可以得到下矩阵形式:(1-3)简记为: (1-4)式中;;上述方程组中,和B 为已知量,A 为待定参数。
可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最小二乘近似值。
因此,式(1-4)可改写为式中,E —误差项。
利用矩阵求导公式,可得(1-5)解得结果代入(2-2)中,我们可以得到(1-6)写成离散形式(令),得到GM(1,1)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K =1,2,…)(1-7) 我们对其做累减还原,即可得到原始数列的灰色预测模型为:(K =1,2,…) (1-8) 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中进行运算,我们得到系数的具体值,即得到了具体的预测公式。
基于GM(1,1)作者:刘枚莲钟海玲王媛媛来源:《中国市场》2015年第12期[摘要]以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器、电冰箱、家用电脑和移动电话等6类电子产品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2012年广西电子产品的销售量,应用灰色序列GM(1,1)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方法预测了2013—2022年的销售量,应用斯坦福估算模型预测了2013—2022年的电子废弃量。
预测结果表明,6类电子产品的销售总量从2013年的646.05万台增长到到2022年2005.1万台,增长率为210.40%;电子产品废弃量从2013年的199.31万台增长到2022年的674.44万台,增长率为238.38%。
预测结果可以为广西电子产品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为电子产品废弃物回收处理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决策借鉴。
[关键词]电子产品;GM(1,1)模型;斯坦福估算模型;废弃量;预测分析[DOI]10.13939/ki.zgsc.2015.12.095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废弃的电子产品也急剧增加。
由于废弃电子产品具有两面性:一是经过简单翻新可以再使用或者可以提炼贵重金属以及其余有用材料;二是不处理或者不合适处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因此,如何科学规范地回收处理废弃电子产品是回收物流系统研究的重要命题,而准确有效地估算电子产品废弃量是关键,直接关系到回收处理企业的发展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
电子产品的废弃量估算一般考虑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以及产品的使用年限,估算模型主要有7种[1]:第一,市场供给模型。
该模型是根据产品的销售量数据和产品的平均寿命期来估算电子废弃量。
第二,市场供给A模型[2]。
该模型在市场供给模型的基础上,假设每年销售的产品服从几种不同的寿命期,并赋予一定的比例再进行估算电子废弃量。
第三,斯坦福模型[3]。
该模型采用某时间段内进入社会的销售量和该时间段内社会保有量的变化来计算电子废物的产生量,其计算方法与市场供给A模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市场供给A模型中的废弃的百分比是定值,而斯坦福模型中的废弃的百分比是变化的。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特聘研究员岗位设置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特聘研究员岗位设置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12]9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科技厅制定的《河南省特聘研究员岗位设置试点实施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河南省特聘研究员岗位设置试点实施办法(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二○一二年六月十五日)一、总则(一)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科技创新,培养科研领军人才,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设立河南省特聘研究员岗位,制定本实施办法。
(二)河南省特聘研究员岗位先期在省科学院、社科院、农科院开展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三)特聘研究员岗位是根据科研项目所需用人情况,向国内外发布需求信息,通过一系列的选拔程序确定人选,实行项目目标任期责任制,吸引国内外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来我省开展研发创新工作,不断提升我省科研机构整体研发水平,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研发创新领军人才。
二、设岗条件(一)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优势项目、学科,依托团队的研发能力和水平,在近期达到或有可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二)承担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建有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学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机构;(三)科研团队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主要研究方向属于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前沿,通过设岗和特聘研究员引进,有望实现学科发展的重大突破;(四)机构综合实力较强,能为特聘研究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录序言一、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一)指导思想(二)工作方针(三)战略目标(四)总体部署二、统筹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科学发展需要(一)以建设创新型河南为目标,加紧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二)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加紧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三)以提升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四)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六)以提升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七)以提升致富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八)以提升专业素质为核心,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九)以提升创意能力为核心,加强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三、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一)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构建人力资源优势(二)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四)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配置(五)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四、实施重大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二)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创新人才政策(三)引导人才服务和向农村基层及艰苦偏远地区流动政策(四)人才创业扶持政策(五)支持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勇于创新政策(六)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八)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五、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快推进河南振兴(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二)现代工业产业人才支撑工程(三)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人才支撑工程(四)城镇化建设人才开发工程(五)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六)技能人才振兴工程(七)创业人才推进工程(八)教育名师名家培育工程(九)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十)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工程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规划贯彻实施(一)完善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营造人才发展良好氛围(三)抓好《人才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为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纲要。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系列大数据专业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0.09.28•【字号】豫人社办〔2020〕 78号•【施行日期】2020.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系列大数据专业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信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16号)和我省《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豫人社【2019】20号),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与业务主管部门协调,我们研究制订了《河南省工程系列大数据专业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0年9月28日河南省工程系列大数据专业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培养造就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大数据技术人才队伍,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大数据技术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为我省实施大数据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豫办〔2017〕53号)、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豫人社〔2019〕2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大数据发展实际,制定本条件。
第二条坚持科学人才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奖项、坚持标准、注重实践、突出业绩。
第三条根据大数据技术体系的技能要求和工作内容,全省大数据专业主要分为数据开发、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维护等相关工作领域。
第四条本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类从事大数据相关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
基于GM(1,1)模型的河南省经济发展预测研究董广萍;李玉楠;艾栋;申向东【摘要】基于河南省2000—2013年的GDP数据,根据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
根据此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较低,表明该预测模型适合河南省经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
同时运用此模型对河南省2014年的GDP进行预测,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Based on the GDP datas of Henan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3,the paper established GM(1,1)model by using grey prediction theory. The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actual value was lower , showing that the forecast model was suitable for the predic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The paper also used the model to predict GDP data of Henan Province in 2014,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5页(P281-285)【关键词】GDP;灰色理论;趋势预测【作者】董广萍;李玉楠;艾栋;申向东【作者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郑州 450003;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郑州 450003;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郑州 450003;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郑州 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灰色系统理论[1-3]是中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创立的一门新兴横断学科,它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确切描述,并据以进行科学预测.灰色模型[4-5](Grey Model,简称GM)就是通过少量的、不完全的信息,建立灰色微分预测模型,对事物发展规律做出模糊性的长期描述.GM(1,1)模型是将离散的随机序列经过一次累加成具有弱随机性的新序列,然后通过建立一阶线性白化微分方程,运用OLS法估计出方程中未知参数,进而得到最终的预测模型.目前,灰色系统理论在经济、农业、地质、气象等学科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设给定原始数列X(0)为:为了弱化数据的随机性和无规律性[6],将原始数据作一次累加生成的处理,即1-AGO,生成新的序列X(1):其中x(1)(k) =.X(1)的紧邻均值生成序列为Z(1):其中z(1)(k)=.由此得到GM(1,1)模型的基本形式:采用一阶微分方程进行拟合,得到白化方程的GM(1,1)模型:式中:a,u是待定系数;a是发展系数;u是灰色作用量.构造累加生成矩阵B和常数项向量Y:对公式(5)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将上述参数代入方程式(5),得到:对模型数据进行累减,还原得到原始数据,可得原始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为:模型建立以后,还要进行相对误差检验.设原始数列X(0)为:X(0)=(x(0)(1) ,x(0)(2) ,...,x(0)(n)),预测序列(0)为:,绝对误差为:ε=(ε(0)(1) ,ε(0)(2) ,...,ε(0)(n )),其中ε(0)(k) =x(0)(k) -(0)(k) (k=1,2,...,n) .则相对误差为:Ψ(0)(i)的数值越小,表示预测值越准确.一般要求Ψ(0)(i)≤10%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其处于黄河以南而定名.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发祥地,华夏历史文化的中心,数千年来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是中国农产品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肉类、速冻水饺、汤圆等产量占全国的1/2.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总人口1.06亿,居全国第3位.河南具有庞大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处于中国的交通枢纽,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可见河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河南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预测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7-8].河南省2000—2013年间GDP数值如表1所示.根据GM(1,1)模型原理,把河南省2000—2013年的GDP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列,建立预测模型进行检验[9 -13].首先,建立原始数据序列X(0):对原始数据作进行累加,即1-AGO,得到新的序列X(1):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6)、(7),得到: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8),得到:刘思峰等人(2008)根据GM(1,1)预测模型中发展系数阈值a的取值,将其适用范围明确界定为GM(1,1)的有效区、慎用区、不宜区和禁区.当模型发展系数|| a≥2时,模型失效;当a≥-0.3时,可中长期预测;当-0.5≤a≤-0.3时,可短期预测,中长期慎用;当-0.8≤a≤-0.5时,短期预测慎用;当-1≤a≤-0.8时,应用残差修正模型;当a≤-1时,该模型不宜用来预测数据.这里,我们计算得到a=-0.143 7,表明可以用GM(1,1)模型进行中长期预测,此模型对于河南省经济增长有效.根据计算得到的数据,可建立河南省经济发展预测的GM(1,1)模型,根据此模型可计算得到2001—2013年的GDP预测值,根据公式(11)得到相对误差,计算结果见表2.根据表2,除了2008年和2013年,其他年份的相对误差绝对值都不超过2.8%,模仿精度较高.因此可以利用此模型对河南省2014年的GDP数值进行预测,预计有望突破4万亿元.2000—2014年河南省GDP数值趋势图如图1所示.GM(1,1)模型对于河南省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效果良好,能够比较真实地反应数据变化趋势.总体上看,河南省经济发展态势良好,GDP增长快速稳定.这能较好地使地区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说明国家和河南省政策的正确性.目前,中原经济区正在建设,这将为河南省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驱动力[14-20].参考资料:[1]刘思峰,党耀国.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郑蕊蕊.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D].吉林大学,2007.[3]王小飞,涂建军.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156-158.[4]张超锋,周云.GM(1,1)模型的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29(1):17-19.[5]张超锋,张莉敏.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达州市农业经济预测[J].科技和产业,2012,12(8):75-77.[6]张长耀.基于GM(1,1)模型的西藏林芝地区人口预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8):7-9.[7]韩现辉.GM(1,1)在中国GDP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1):28-30.[8]徐华峰,李秋.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河南省农民收入[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47-5348.[9]艾栋.基于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河南省科技投入预测分析[J].河南科技,2011,27(12):12-13.[10]张文龙,李炳军.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灰色预测[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17(6):56-59.[11]李壮,胡炳清.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河南省能源消费预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3):146-149.[12]张福玲.基于GM(1,1)模型的陕西省货运量预测分析[J].物流技术,2015,34(8):161-162.[13]屈聪,张水利.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河南省农村劳动力预测[J].河南科学,2015,33(4):651-654.[14]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5]杨艳,李新波.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5(2):74-81.[16]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7]喻新安.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0(5):72-79. [18]李登峰.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287-288.[19]周文斌.中部崛起与科技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0]冯德显,汪雪峰.中原城市群和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