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和Af的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 ◦ ①恢复窦性心律,减少房扑、房颤复发 ◦ ②控制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 当心室率>160次/分时,属心脏急诊,此时应积极控制心室率,或恢复正常窦 性心律。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 西地兰0.4mg+5%GS 10~20ml 10分钟内缓慢静注。
1.Ⅰ度与Ⅱ度可不予处理 2. Ⅱ度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Ⅲ度均需进行处理
①纠正酸中毒;②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③人工起搏
1.血压低或心率<50次/分时可用阿托品,异丙肾 2.血压正常或心率>50次/分暂不处理,加强监测 3.低温下出现暂不处理
麻醉用药
• 吸入麻醉药:心肌应激性提高 • 静脉麻醉药:对自律性影响很小 • 局部麻醉药:对自律性和传导性均有抑制 • 肌松药:琥珀酰胆碱 • 其他:麻醉镇痛药物,氟哌利多,纳洛酮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 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导致起搏和/或冲动传出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 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
• 心电图表现: – 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HR<50bpm) – 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并存 – 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 – 快-慢综合征
异位搏动
房性早搏
• 在青年人中多数为功能性,老年人则应考虑是否存在有器质性心脏病。 • 房性早搏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 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 VF)表现为QRS波、T波消失,代之规则、连 续、大幅度的“正弦波”型;频率约200次/分。
• 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表现为QRS波、T波消失,代之形 态、振幅不规则的基线;频率约150~50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