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历史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6
开封开封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河南省自贸区三个组成片区之一。
2016年,开封市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人,辖四县五区。
现状中心城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目前已基本形成古城和新区联动发展的城市格局。
一、历史沿革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朝、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二、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开封古城集宋文化、都城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近代文化为一体,是历史上著名的八朝都会、宋都皇城;是滨临黄河,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水色半城、清秀旖旎的北方水城;是五教并举、民族融合的豫中明珠。
开封市历史文化价值的精髓可概括为“宋都皇城、宋韵水城”,其城市特色突出表现为:“城市格局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北方水城独特、古城风貌浓郁、古风民俗犹存”。
三、重要文物开封市域范围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7处,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22处,市级40处。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于2009年4月21日全面展开,现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它们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盘鼓、大相国寺梵乐、二夹弦、汴绣、汴京灯笼张、麒麟舞、石锁、杞人忧天传说。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8项。
五、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地段开封市规划历史文化街区3处,分别为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历史文化风貌区3处,分别为御街中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花井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定巷历史文化风貌区。
1、历史文化街区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至三眼井街一线,西至黑墨胡同一线。
开封文化
开封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一直以来就负有
东京梦华的美誉。
开封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十分
深厚。
开封作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因此在众多文化表现形式中,集中体现了宋文化特色。
在戏
曲文化方面,开封为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著名
豫剧表演艺术家陈素真、常香玉都是成名于开封
而名扬全国的。
开封书法、绘画艺术驰名神州,
饮誉海外。
开封杂技可追溯到宋代的百戏、路技及勾栏、瓦舍的作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
开封饮食文
化极为丰富,是中原豫菜的发祥地。
连绵千年的
开封夜市,荟萃着中国传统的风味小吃,摊点云集,食客靡至,炊烟缭绕,亘夜不绝,是开封独
有的人文景观。
开封民俗、民间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源于北
魏的开封盘鼓以粗犷豪放的风格,声震中天,气
势不凡。
民间游艺、斗鸡、斗狗、风筝等民俗文
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汴绣、官瓷、朱
仙镇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无不蕴藏着深厚的历
史文化内涵。
开封城市介绍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城市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市区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开封古称东京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辖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开封新区金明区五区。
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
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
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
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150余万。
2 地理位置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
开封的特点简短介绍
开封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
开封有着悠久的历
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以下是开封的特点简要介绍:
1.历史悠久:开封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曾是北宋(960年-1127年)的首都。
在这个时期,开封成为东亚最大的城市之一,文化繁荣,经济富庶。
2.文化底蕴:开封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许多著名的
文化遗产,如大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等。
3.清净祥和:开封被誉为“八百里画廊”,这里有着广袤的田园风光
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与繁华的大城市相比,开封更具有宁静之美,给人一
种宜居和宜游的感觉。
4.美食之都:开封是中国著名的美食之都,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菜肴,如开封菜、铁观音茶、包子等。
开封菜以其独特的烹饪工艺和口味而闻名
于世。
5.旅游景点众多:开封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龙亭、郑成功墓、
清明上河图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
游客前来观光。
总体而言,开封以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独特的美食、宁静的环
境以及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而独具魅力,值得一游。
文化古都领略开封的历史底蕴开封,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历史上七个古都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文化古都,开封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承载了无数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在这个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索开封的历史底蕴,领略这座文化古都的魅力。
一、丰厚的历史积淀开封作为古都,自秦朝始有国都设立,先后成为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后梁、后晋、后汉、北宋、金朝等朝代的中心城市,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
这座城市承载了丰富的历史积淀,见证了中国几个重要朝代的兴衰史。
二、千年历史古迹开封以其众多的历史古迹而著名。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位于城市中心的开封城墙遗址,领略到古代城市建设的壮丽和规模。
而在城墙内的开封府,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府邸建筑,亦是中国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府邸建筑。
除此之外,开封还有著名的千佛洞、双塔寺、铁塔寺、清明上河园等。
千佛洞以其丰富的佛教艺术和壁画而闻名,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双塔寺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其檐下彩画更是引人入胜;而清明上河园,则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以极具艺术感的手法复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
三、名人文化聚集地开封历史上,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古迹,还出了众多的名人和文化名人。
北宋诗人苏东坡,就是开封留下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代表。
他在开封期间潜心写作,并留下无数动人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了文人雅士们追逐与传颂的对象。
此外,开封还是古代文化名人欧阳修、辛弃疾等的出生地。
这些名人不仅通过他们的文学作品留下了千古的佳话,也为开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传统文化与民俗活动开封的历史底蕴不仅体现在建筑和名人上,还能在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中感受到。
开封话作为河南方言的代表,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色,是中国现存最接近古代汉语的方言之一。
每年的清明节,开封还会举办盛大的清明园民俗文化节,让人们体验到传统的文化活动和民俗风情。
尤其是清明上河园的大型舞龙舞狮表演,让游客们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美。
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朔至新石器时代。
夏朝(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157年,史称老丘。
商朝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大梁,这足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魏国在大梁建都,历六世136年。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公兀前225年,秦改大梁为浚仪。
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没汴州总管府。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定都东京,置开封府领17县。
北宋时期,开封历经儿帝168年,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均出自北宋时期。
公元1130年,金灭北宋后改东京为汴京。
元灭金后,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
元朝末年,韩林儿、刘福通毕领的红巾起义军,曾在开封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汴粱路为开封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
清承明制,但撤去藩封,开封仍为省、府治所。
中华民国改制,废开封府设豫东道。
民国3年(公兀1914年)祥符县改为开封县。
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
民国21年(公元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
1938年日军占领丌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在开封成立河南省政府。
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恢复开封原来建置。
1948年6月22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因战略需要,旋即撤离。
我的家乡开封的历史与文化开封,是一座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的历史名城,也是我幸运的故乡。
作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开封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与赞美。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开封的历史沿革以及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历史沿革开封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两千多年前,开封就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公元前179年,汉武帝设立开封县,这标志着开封作为一个行政区域的形成。
随后,开封陆续成为东汉、三国、北魏、隋朝和唐朝等多个王朝的都城,享有盛名。
然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要属开封作为北宋首都的时期。
公元960年,北宋开封建都,这一历史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史上的“中兴之治”。
北宋的统治者注重文化建设,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得开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富庶的城市之一。
而且,开封还享有“东京”之称,表明其非凡的地位。
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北宋选址开封作为首都的决策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灾难。
公元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王朝灭亡,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
开封由此失去了首都地位,但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愈发深厚。
如今的开封,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成为了一座兼具古迹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二、文化遗产与名胜古迹开封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于世。
首先要提及的是开封的古城墙,这是我家乡的象征之一。
古城墙环绕整个城市,追溯到北宋时期,为木结构城墙。
虽然历经岁月,但至今仍然保持着它的雄伟与独特。
其次,必须提及的是位于开封县的龙亭。
作为我家乡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龙亭是北宋皇家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瑰宝之一。
它是一座木结构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和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而著名。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涌入这里,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名胜古迹值得提及,如清明上河图影视城、中山陵、铁塔寺等等。
这些古迹无不体现了开封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文化传承。
八朝古都开封读后感20字
摘要:
1.开封简介
2.开封的历史文化底蕴
3.开封旅游景点介绍
4.开封的历史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5.读后感的总结
正文:
八朝古都开封,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其古城的缘故,城市建设与人们的思想相对沿海城市而言较为保守。
然而,正是这种保守,让开封拥有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开封有着众多保持着宋、元、明时代建筑风格与规模的古城墙、宋皇宫建筑遗址龙亭、高耸入云的铁塔、包龙图打坐的开封府、水浒传所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大相国寺,以及李白、杜甫、高适挥毫《梁园吟》的禹王台等历史遗迹。
这些历史遗迹与现代文明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探访。
漫步在开封的街头巷尾,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时代。
开封的历史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让人们在品味古老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都市的活力。
这座古城散发着无尽的魅力,让人心生向往。
总的来说,八朝古都开封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景点丰富多样。
在感受古代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现代都市的繁华。
这次开封之行,让我深
感不虚此行,对这座古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开封城市介绍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城市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市区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开封古称东京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辖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开封新区金明区五区。
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
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
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
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150余万。
2地理位置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
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
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
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3自然气候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
年均气温为14.52℃,年均无霜期为221天,年均降水量为62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
4旅游景区《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国家5A级景区。
陈运和的诗题称之《复活的古画》赞扬“‘清明上河图’又复活北宋的京城又复活著名七大古都之一的原貌又复活当时150万人的大都会又复活城在画中画在城中一个繁华的王朝到这儿停泊”。
该园占地面积510亩为国家黄河旅游专线重点配套工程.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现场制作荟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京都风情。
并根据宋氏历史故事表演“文包武杨”及宋代婚礼习俗等节目游人亦可换作宋装手持宋币尽情感受古人生活习俗。
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是为再现宋代御街风貌于1988 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业街。
据史记载北宋的东京城富丽堂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街道就是御街了。
御街是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关大道它从皇宫宣德门起向南经过里城朱雀门直到外城南熏门止长达十余里。
是皇帝祭祖、举行南郊大礼和出宫游幸往返经过的主要道路所以称其为“御街”也称御路天街或者宋端礼街。
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地上则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
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5旅游指南开封灌汤包、鲤鱼焙面、套四宝、清汤东坡肉、白扒豆腐、卤煮黄香管、灌汤包子、桶子鸡、庞记桶子鸡、沙家牛肉、开封套四宝、三鲜莲花酥、五香兔肉.等。
汴梁西瓜、杞县酱菜、杞县大蒜、五香豆腐干、桶子鸡、花生糕、尉氏青豆等。
6历史文化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夏朝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157年史称老丘。
商朝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魏国在大梁建都历六世136年。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公元前225年秦改大梁为浚仪。
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汴州总管府。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仍都东京置开封府领17县。
北宋时期开封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均出自北宋时期。
公元1130年金灭北宋后改东京为汴京。
元灭金后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
元朝末年小明王韩山童、刘福通率领的红巾起义军曾在开封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
清承明制但撤去藩封开封仍为省、府治所。
中华民国改制废开封府设豫东道。
民国3年1914年祥符县改为开封县。
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
民国21年公元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
1938年日军占领开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在开封成立河南省政府。
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恢复开封原来建置。
1948年6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因战略需要旋即撤离。
同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开封11月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
1954年10月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
1955年郑州专区驻地迁至开封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开封市委托开封专区管辖1962年开封市恢复为省直辖市。
1983年实行“市带县”体制撤销开封专区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管辖。
开封汴绣刺绣在我国起源较早北宋时开封刺绣工艺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开封云集各地的巧匠绣工官办的有文绣院民间的有秀巷。
当时大街小巷皆是锦绣之衣绣额珠帘巧制新装竞夸华丽。
汴绣即在此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
近些年开封的汴绣独树一帜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绒彩夺目丰神宛然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成为国内外游人必买的佳品。
开封戏曲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祥符调是豫剧的一支重要流派。
明末清初陕西人来汴经商定居其家乡戏秦腔也随之传入并与地方戏曲汴梁腔、梆子秧腔、女儿腔以及镇南技、山坡羊、打枣杆等民歌长期融会贯通而逐步形成豫剧祥符调。
唱、念俱用标准的汴梁音韵发音多假嗓音域属上五音。
开封种植菊花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唐宋时期就已经驰名全国明清尤盛绵延至今。
“黄花遍圃中汴菊最有名。
”清乾隆皇帝来开封赏菊时亲赋诗词留下“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百堆”的美句。
在开封禹王台至今还留有乾隆的咏菊诗碑。
每到秋季古城开封秋风送爽菊花飘香到处繁花似锦蔚为壮观。
“花以景衬景以花容”人们置身于菊花的海洋里如痴如狂真是“十月花潮人影乱香风十里动菊城。
”如今焕发出新活力的开封享有“戏曲之乡”、“木版年画之乡”、“汴绣之乡”、“菊花之乡”等美誉之称。
在开封能看到舞狮、盘鼓、高跷、旱船、唢呐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徜徉在开发一新的包公祠、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翰园碑林、天波杨府、开封府、大梁门龙亭湖、包公湖、繁塔、禹王台等景区。
流连于灯火辉煌的夜市身边是国内外如织的游人耳边是“中不中”、“得劲的很”醇厚的乡音让心不禁热起来七朝古都开封在时代的浪涛里再谱写出新的篇章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7政治经济开封市现下辖五县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开封县、兰考县五县五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禹王台区、开封新区金明区。
七朝古都、菊花名城、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书法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比照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列出24座未来十年最具竞争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河南省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庙会一年一度的东京禹王大庙会是展示开封民间艺术的大舞台也是品尝开封风味小吃的好去处1993年开封恢复了“东京禹王大庙会”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市民的京剧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及风味小吃、旅游商品展卖活动。
灯会开封的元宵灯会自宋代以来绵延千年。
古都灯会继承了历史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灯会种类繁多设计新奇规模宏大。
每当元宵之夜市内造型各异的彩灯比比皆是。
整个古城火树银花璀璨夺目。
一年一度的灯会常常吸引大批中外游人前来观赏。
每年的元宵灯会让人充分领略“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绚烂风姿。
鸟市养鸟是七朝古都开封的风俗是其他古都都所不及的特点。
追溯汴京鸟开封的养鸟、买鸟又有了新的发展。
到了清代开封的养鸟达到鼎盛时期鸟市就在大相国寺。
近年来在汴京公园西侧自发形成的汴京鸟市是我市一个独特的景观。
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就盛极一时明清时代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品种繁多近千余种有菊城之称。
深秋时节满城金菊盛开游人络绎不绝形成了传统的菊花花会。
夜市开封夜市久负盛名早在北宋时期东京夜市便处处皆是热闹非凡。
今日开封每当夜幕降临遍布大街小巷的夜市便开始紧张的忙碌。
那盏盏灯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熙来攘往的人流看上去分外热闹。
位于市体味古都民俗风情已成为游开封的一大乐事。
风筝三月春风放风筝是开封市民家家户户喜爱的活动。
开封风筝历史悠久花样繁多制作考究。
每到春季古城上空风筝纷飞争奇斗艳。
民间艺人制作的工艺风筝、微型风筝是中外风筝爱好者收藏欣赏的佳品。
近年来开封先后承是开封人喜爱的一项民间传统博戏活动。
斗鸡比赛勇猛激烈精彩有趣。
斗鸡的选择、饲养、深受广大市民和中外游人的喜爱。
目前开封有盘鼓队30余支每逢元旦、春节、国庆和文化节、菊花花会、庙会都要举行盘鼓表演和比赛。
那隆隆的盘鼓声豪放的击鼓英姿促人精神振奋。
开封盘鼓队曾赴日本、香港表演广受赞誉中国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郑州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