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商鞅变法的的历史局限
(1)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变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 的剥削和压迫
(3)变法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 划清界限
(4)商鞅变法的严峻的刑法和文化高压 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的影响,如 “焚书坑儒”政策
P28学思之窗
秦二世灭亡的根子在商鞅变法时期 就已经种下了?你认为呢?
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槽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
稷。
——《汉书·食货志》
问(1)根据材料说明商君所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动。
(2)材料三中的“务本”是什么意思?“王制”指什 么?
参考答案
▪ (1)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 (2)“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
制”指以井田制、分封制为基础的奴 隶制度
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稳定财政收入
2)奖励耕织
增强国家实力 提高生产积极性
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对秦国有那些影响?
1、历史作用:
军事方面(强兵)
1)废除世卿世 禄,奖励军功
增加士兵勇气, 提军队战斗力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2)严肃军纪
3)严格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制度
提高军队战斗力 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2.原因:
(1)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 坏与反扑
(2)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
3.结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商鞅虽死,但新法未废,变法二十 年,深入人心,妇孺皆知,改革措 施在他死后保留下来,新的生产 关系和设县户籍等在秦国确立.----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 败了呢?讨论……
不难看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 革也应该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目 的的。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 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 的原则,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 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 的确立与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