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算24点教学设计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每人九张牌,多媒体课件,铅笔和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生1生2生31.2生1……师:现在给你2、3、4,说说怎样算出24?生反馈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用这三组牌算24点时,通常都用到了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小朋友真聪明!师:那这一题该怎样算呢?(点击:3、5、9)同学们在算这一题时还是想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吗?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3×5=15,15+9=24。
师:哦,看来我们用三张牌算24点,也可以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加得24,我们再来看一组,你会算吗?(点击:4、4、7)师:谁来说说该怎样算?生:4×7=28,28-4=24。
师:这一次我们是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减得到了24。
小结:看来玩算24点的游戏挺有趣的。
我们用三张牌,用加减乘除分两步算出了24。
师:小朋友想不想也用三张牌算算24点?小组合作,比比哪组算得又对又多。
师:请看比赛规则点击:第一、组长记录算式,其余同学每三人一组轮流出牌,每人每次各出一张;第二、牌中的A看作1;第三、如果根据拿出的三张牌算不出24,可以重拿三张牌进行计算。
音乐响,小朋友们开始算,音乐停,比赛结束。
各组汇报。
3、第三环节:四张牌算24点师:假如增加到4张牌,要算24点,你有勇气算吗?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行!怎样将1、2、5、8这四张牌算出24点?提醒小朋友们这里的“A”应该看作1。
生讲4、524点,答了…………3、四个4克牌算24四张算2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着以活动为载体,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让学生在领会活动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分享,相互补充、吸收,逐步增强合作的意识。
孙培第17周数学科教学反思算“24点”这一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可以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节课的开始,从深受小朋友们喜爱和熟悉的扑克牌入手,向小朋友们介绍牌的知识。
一副牌有54张,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其余52张代表一年中的52个星期。
有四种花色,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种花色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每种花色各有13张牌,表示每个季节有13个星期。
把J、Q、K当作11、12、13点,大王、小王为半点,一副扑克牌的总点数恰好是365点。
若把大小王各算为1点,共366点。
这一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单调的计算是非常枯燥的,而这节课又必须以计算为主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整节课设计成游戏闯关的形式,扑克牌分别从3张到4张算24点,算法从一种到多种,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是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的,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教学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同时能使教学目标层层递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基础进行目标选择,分解了学生的难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尤其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我能学会,让中等生感到我能行,使优等生产生试一试更有成功的期望。
由于采取的是游戏的形式,同学们从1个人玩到2个人、3个人、4个人玩,把大量的练习寓于游戏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到四个人游戏的时候,我觉得达到了这节课的高潮,学生纷纷上黑板写出自己的组合方式,然后回到座位再继续思考,瞬时间黑板上都是满满的数字,算式。
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
但是,在这节课的前半部分,出三张牌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不太高,而且也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数24点》教学设计三篇数24点教学设计三篇教学设计一:基础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掌握数24点游戏的基本规则,并能够运用基本的运算符号和数字解决简单的数24点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数24点游戏的概念和规则。
介绍游戏的目标是通过运用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将给定的四个数字组合成24。
2. 提供一些例题,让学生尝试运用运算符号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解题的策略和技巧,例如先确定某个数字的位置,然后通过运算符号组合其他数字等。
4. 练时间:给学生一些练题目,让他们尝试解决。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提示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教学设计二:拓展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和数字解决更复杂的数24点问题,并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复数24点的基本规则和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到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
2. 引入更复杂的数24点问题。
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解决。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3. 练时间:让学生团队合作,解决更多的数24点问题。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并互相研究、交流。
4. 分享与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团队解题的过程和策略,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提高。
5. 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和挑战更难的数24点问题。
教学设计三:创新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和算法设计解决复杂的数24点问题,并能够培养创造力和自主研究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复数24点的基本规则和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到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
教案小学数学24点活动方案及反思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解决24点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24点游戏卡片若干。
2. 计时器。
3.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24点游戏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四个数字通过加、减、乘、除得到24。
二、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每组抽取一张24点游戏卡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题方法。
3. 小组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小组评价并给出建议。
三、游戏竞赛1. 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
2. 老师出示一张24点游戏卡片,两个代表同时计算,最快得出答案的代表获胜。
3. 进行多轮竞赛,统计获胜次数最多的大组。
1.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 学生填写小组合作学习表格,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和游戏竞赛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表格,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教学延伸:1. 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设计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
2. 开展类似的数学活动,如数学接龙、数学谜语等,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案小学语文创意写作活动方案及反思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写作。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创意写作素材卡片若干。
2. 写作纸张和笔。
3.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创意写作素材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根据素材进行创作。
二、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每组抽取一张创意写作素材卡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咼口算能力。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每人九张牌,多媒体课件,铅笔和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师:瞧,老师带来什么?生:扑克牌。
师:平时看到大人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生:讲师:孩子们你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生:我们玩过算24点。
师:知道怎样算24点吗?生1:只用1到9这九张牌,每次选其中的两张、三张或四张。
生2:用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生3: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
师:对,就是根据几张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为24 o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算24点。
二、层层递进,探究规律1.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师:小朋友们,你能说说哪两个数相乘等于2 4?生反馈,师板书:师:看,我们可以乘得24、加得24、减得24。
2、第二环节:三张牌算24点师:现在我出8,请你选出两张牌和8 “碰”出24。
师:你选的是哪两张牌?怎样算出24?生讲,师板书师:小朋友用加、减、乘、除算出3,再和8相乘得到24,真聪明!师:现在我出6,你选哪两张牌和我“碰”出24 ?生1:我选2和2, 2+2=4,四六二十四。
师:现在给你2、3、4,说说怎样算出24?生反馈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用这三组牌算2 4点时,通常都用到了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小朋友真聪明!师:那这一题该怎样算呢?同学们在算这一题时还是想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吗?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3X5二15, 15+9二24。
师:哦,看来我们用三张牌算2 4点,也可以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加得24 ,我们再来看一组,你会算吗?师:谁来说说该怎样算?生:4X7二28, 28 -4=24o师:这一次我们是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减得到了24。
《算24点》教学设计三篇1、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根本方法,并在游戏中稳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
师:这节课,同学们和老师都带来了扑克牌,大家都很熟悉它,那你知道扑克牌有哪几种花色吗?每一种花色又有多少张牌呢?扑克牌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工具,它有很多种的玩法,今天我们就用它来算算24点。
师:你会玩算“24点”吗?能否说说怎么玩?结合学生的介绍,出示游戏规那么:(1)每人准备扑克牌A-10各一张(A表示1);(2)在我们准备的扑克牌中拿出几张牌,利用加加、减、乘、除进展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24。
注意: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活动一:新手上路(两张牌算24点)1.找一找:找出两张牌算出24点。
(3和8,4和6)2.分别出示1、2、5、7、9,你能找出和这些数算出是24点的牌吗?小结两张牌算“24点”的根本方法: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两张牌算出24点的可以直接用乘法算出。
见到3,想8;见到4,想6??活动二:能手展示(三张牌算24点)1.出示3张牌:7、6、3每组分工合作,一人拿出牌7,一人拿出牌6,一人拿出牌3,看看谁先算出24?(提示:联系这3个数,那些书能让你直接想到24?见6,想4。
7和3这两张牌怎样算,能够得到4?见3,想8。
7和6这两张牌怎样算,能够得到4?)交流、汇报。
2.出示3张牌:7、8、9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示:联系这3个数,这里有8,如果去找3,行吗?那该怎么办?乘法不行,我们可以试一试别的运算方法。
)小结三张牌算“24点”的根本方法: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取2个数进展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出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展第二次运算,使算出的结果为24。
(我们在算24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我们可以换其他方法再进展计算。
)3.出示3张牌:3、8、9汇报交流:活动三:高手擂台(四张牌算24点)出示4张牌:A、2、5、8小组合作交流,鼓励不同的算法小结:四张牌算24点,可以经过三步计算得到,一般都有好几种算法。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算24点》的教学设计教后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每人九张牌,多媒体,铅笔和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师:瞧,老师带来什么?(师出示扑克牌)生:扑克牌。
师:平时看到大人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生:讲师:孩子们你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生:我们玩过算24点。
师:知道怎样算24点吗?生1:只用1到9这九张牌,每次选其中的两张、三张或四张。
生2:用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生3: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
师:对,就是根据几张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为24。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算24点。
(板书:算“24点”)二、层层递进,探究规律1.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师:小朋友们,你能说说哪两个数相乘等于24?生反馈,师板书:师:看,我们可以乘得24、加得24、减得24。
2、第二环节:三张牌算24点师:现在我出8,请你选出两张牌和8“碰”出24。
(拿走3)师:你选的是哪两张牌?怎样算出24?生讲,师板书师:小朋友用加、减、乘、除算出3,再和8相乘得到24,真聪明!师:现在我出6,你选哪两张牌和我“碰”出24?(拿走4)生1:我选2和2,2+2=4,四六二十四。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现在给你2、3、4,说说怎样算出24?生反馈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用这三组牌算24点时,通常都用到了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小朋友真聪明!师:那这一题该怎样算呢?(点击:3、5、9)同学们在算这一题时还是想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吗?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3×5=15,15+9=24。
师:哦,看来我们用三张牌算24点,也可以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加得24,我们再来看一组,你会算吗?(点击:4、4、7)师:谁来说说该怎样算?生:4×7=28,28-4=24。
《巧算24点》教案教案:《巧算24点》教案概述:本教案将以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数学运算的能力,特别是加减乘除运算和运算顺序的灵活运用。
通过解决各种不同复杂度的"24点"游戏题目,学生将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得出结果为24的算式。
2.学生能够想出不同的解法来解决"24点"游戏题目。
3.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考虑方式,提高解题思路和运算技巧。
4.学生能够提高计算速度和抗压能力,培养耐心和毅力。
教学步骤:1.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出几个简单的算术题(如:9+3、6*4、16/4等),检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并引导学生讨论运算的顺序和规律。
2.游戏规则介绍(10分钟):向学生介绍"24点"游戏的规则和目标。
游戏的规则是:给定四个1-10之间的数字(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通过加减乘除和括号的运算,得到结果为24且使用所有的数字。
解题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简单示例演练(15分钟):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24点"游戏题目,引导他们尝试解决。
例如,给定数字4,6,8,9,要求通过运算得到结果为24、引导学生思考运算顺序和可能的解法。
4.困难示例演练(20分钟):逐渐加大题目的难度,给学生出一些较为复杂的"24点"游戏题目,例如给定数字3,5,7,8、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尝试不同的解法,然后分享和讨论解题思路。
5.拓展练习(15分钟):给学生准备一些额外的"24点"游戏题目,并鼓励他们自由组合数字,自己编写题目互相出题。
提醒学生在设计题目时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简单或困难的数字。
鼓励学生互相竞赛,比较谁解题速度更快或找到更多解法。
6.游戏总结(10分钟):总结游戏的要点和学到的技巧,引导学生分享对游戏的感想和体会。
巧算24点教案教案标题:巧算24点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24点游戏的规则和目标。
2.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和策略,解决24点游戏中的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24点游戏的概念和规则。
解释游戏的目标是通过组合四个数字,使用加、减、乘、除运算得到结果为24的算式。
2. 提供一个简单的示例,解释如何使用给定的数字进行运算,以得到结果为24的算式。
活动一:练习运算符的使用1. 给学生提供一组数字(例如:2、3、4、5),让他们尝试使用加、减、乘、除运算得到结果为24的算式。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组合和运算符,讨论他们的策略和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常见的运算规律和技巧,例如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
活动二:合作竞赛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竞赛。
2. 给每个小组提供一组数字,并设定一个时间限制,例如5分钟。
3. 每个小组的代表需要尽快找到一个结果为24的算式,并将答案写在纸上。
4. 时间结束后,代表们逐一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解释他们的解决方法。
5. 鼓励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或改进的建议。
活动三:拓展挑战1.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数字组合,例如:6、8、9、12。
2. 鼓励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策略和技巧,解决更难的问题。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给定的数字,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运算符和运算顺序。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的运算规律和策略。
2. 强调数学运算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3.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24点游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策略的合理性。
3.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和思考过程。
巧算24点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学习掌握算24点的方法和规则,巩固学生对加、减、乘、除法的计算与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算24点的方法和规则,能比较快地利用3张牌算24点。
难点: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过程:
一、师出示3张牌:7、6、3
师:你能根据这三张牌上的数字写出各种算式吗?
学生分组写算式后进行交流。
二、师:你能用这三个数字,用上加、减、乘、除进行计算,每个数字计算一次,能算出得数是24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尝试算一算,再进行交流。
师小结:
三、师出示
1、第一组:
2、
3、4
2、第二组:9、8、3
3、第三组:3、5、9
学生自主算一算并进行交流。
四、师出示:1、2、5、8
师:现在有4张牌,你还能算出24吗?让老师先算一算:
师:8÷2=4 1+5=6 4×6=24
师:你还能想出其它算法吗?
学生试一试,再进行交流。
练习:
师出示:
第一组:4、5、7、8
第二组:3、1、7、9
第三组:5、6、5、3
学生算一算,老师巡视指导。
5、师:算24点时,我们要注意找到3和8、4和6,这样就能方便快速地算出24。
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算,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课后反思:
算24点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活动,它是孩子利用加、减、乘、除解决问题的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
教学中由浅入深,从三张牌开始,再到四张牌。
一方面让孩子将自己的解答过程写出来,另一方面提倡孩子探索多种方法。
同时老师给孩子一点技巧:如在计算的过程中考虑到最后一步应该是3和8或4和6。
避免孩子无从下手。
整个课堂气氛是可以的,但是总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感觉到还有一些孩子还缺少策略和方法。
于是要求孩子回家后和家长再一起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