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一)
- 格式:ppt
- 大小:330.00 KB
- 文档页数:39
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考虑的问题
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 通胀目标:中央银行通常设定一个通胀目标,即通胀率的目标范围或目标水平。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确保物价的稳定,而不是过高或过低的通胀。
2. 经济增长和就业:货币政策还应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因素。
中央银行会根据经济数据和预测来判断经济增长的趋势,然后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措施,以支持经济增长和就业。
3. 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需要决定货币供应量的适当水平。
过度增加货币供应可能导致通胀加剧,而过度减少货币供应可能导致经济活动放缓。
4. 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决定短期利率来影响整体经济活动。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胀,但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5. 货币汇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还考虑国际汇率。
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国内的出口和进口,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因此,中央银行可能会采取措施来影响货币汇率,以达到经济政策目标。
6. 金融稳定:中央银行还需要考虑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银行体系的健康。
他们可能会采取措施来监管银行行为,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进行专业的分析和决策,以确保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以后,还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来保证其实现。
中央银行可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等。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且能对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即规定金融机构只要经营存款业务,就必须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
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盲目发放贷款,保证客户存款的安全,维护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一个重要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从而达到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具体来说,当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数量减少,可自主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加,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增加贷款或投资,引起存款的数倍扩张,市场中货币供给量增加。
相反,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数量增加,可自主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减少贷款或投资,引起存款的数倍紧缩,市场中货币供给量减少。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优点和局限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优点主要有:第一,中央银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定者和施行者,中央银行掌握着主动权。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手段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行调控,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金融稳定等目标。
中央银行通过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来实施货币政策。
本文将探讨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执行操作的方式。
一、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存款的一部分进行强制储备的比例。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金融机构的存款储备量,从而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和货币供应量。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金融机构的储备量减少,可贷款能力减弱,货币供应量相应减少;相反,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金融机构的储备量增加,可贷款能力增强,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
二、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和出售政府债券等金融工具来调节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
当中央银行希望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可以通过购买政府债券等进行市场投放,使市场上的流动性增加,进而刺激经济活动;相反,当中央银行希望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可以通过出售政府债券等进行市场回笼,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从而收紧经济活动。
三、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的货币供应和需求状况。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存贷款利率等方式来实施利率政策。
当中央银行希望刺激经济时,可以降低利率水平,从而降低借款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相反,当中央银行希望抑制通胀时,可以提高利率水平,从而增加借款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
四、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汇率水平和外汇市场供求关系。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和出售外汇等手段来影响汇率的波动。
当中央银行希望调升汇率时,可以通过购买外汇来增加外汇储备,提高汇率水平;相反,当中央银行希望调降汇率时,可以通过出售外汇来减少外汇储备,降低汇率水平。
五、定向降准和定向操作定向降准和定向操作是中央银行针对特定领域或行业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
定向降准是指中央银行对特定金融机构或行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以刺激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定向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向特定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或向市场注入资金等方式来对特定领域进行干预。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练习题-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单选题]1.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不足时,中央银行会对他们给予信用支持,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A.集(江南博哥)中存款准备金B.发行货币C.充当最后贷款人D.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对银行的业务。
对银行提供服务的第二个方面:充当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不足时,可获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
[单选题]4.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一职能的是()。
A.保管国家外汇储备B.充当最后贷款人C.经理国库D.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经理国库;②代理发行国家债券;③对国家提供信贷支持;④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⑤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此外,还体现在代表政府参加各种国际性会议及金融活动上。
[单选题]5.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对银行的业务的是()。
A.集中存款准备金B.充当最后贷款人C.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D.黄金储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中央银行对银行提供的服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充当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
而黄金储备属于中央银行对政府的业务。
[单选题]6.我国金融业的清算中心是()。
A.中央银行B.工、农、中、建四大银行C.票据交换中心D.中国结算公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是中央银行主要的中间业务,并由此使中央银行成为全国金融业的清算中心。
[单选题]7.当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感到资金不足时,可获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A.集中存款准备金B.发行货币C.充当最后贷款人D.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对银行的业务。
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不足时,可获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
一、单选题1、作为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产生的最初原因是()A.稳定货币和金融系统的需要B.票据交换、清算的需要C.为政府融资的需要D.统一银行券发行的必要正确答案:C解析: C、市场经济体制下,之所以需要中央银行,主要处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必要。
(2)票据交换、清算的需要。
(3)稳定货币和金融系统的需要。
(4)金融监管的需要。
2、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本质的职能是()A.代理国库和组织清算B.最后贷款人职能C.垄断货币发行并实施货币政策D.促进经济发展正确答案:C解析: C、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的商业银行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职能。
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是货币正常有序流通和币值稳定的保证。
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的需要。
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
3、20世纪中期以来中央银行制度设计的重点内容是()A.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B.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强化C.中央银行承担清算银行职能D.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附属作用的强化正确答案:B解析: B、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必要性有:(1)货币政策的特殊性。
依赖于市场机制,央行职能与业务有一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2)中央银行与政府地位、目标、利益驱动和制约机制不同。
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产生的可能;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代表和捍卫社会利益;为了搞好金融监督与管理。
(3)在特殊情况下,央行必须完全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
为了防止央行陷入独善其身的误区,需要让央行承担政策责任。
加强对央行组织效率的监督。
4、可以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指标是()A.基础货币B.货币供应量C.汇率D.市场利率正确答案:A解析: A、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包括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等,中间目标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
5、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是()A.中央银行缺乏主动权B.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配合C.对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管理干扰较大D.降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正确答案:C解析: C、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频繁变动会给银行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一)(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1. 由于劳动力流动,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对称所造成的失业是______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偶然性失业2. 由于整个社会的总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业是______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偶然性失业3. 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自愿放弃工作所造成的失业是______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偶然性失业4. 中央银行为增大就业量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______A.减少货币供给量 B.增加货币供给量 C.增加社会总需求 D.提供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5.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国际金本位制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______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平衡D.稳定物价6.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______A.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B.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C.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7. 菲利普斯曲线显示:失业率高,物价上涨率______A.高 B.低 C.不变 D.与失业率同比例上升8. “奥肯定律”证明______A.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B.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变化关系 C.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同向的变动关系 D.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无关9. 在货币政策实践中,奉行“单一目标论”的典型国家是______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10. 在货币政策实践中,奉行“多目标论”的典型国家是______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在______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12. 最早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存入中央银行的国家是______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13. 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利率着眼于______A.短期的供求平衡 B.短期供大于求 C.短期供不应求D.长期的供求平衡14. 中央银行规定与调整再贴现资格着眼于______A.短期供求平衡 B.长期结构调整 C.短期结构调整D.长期供求平衡15. 依据规定与调整再贴现资格的作用机理,对朝阳产业、“短线”部门签发的票据予以______A.再贴现支持 B.再贴现限制 C.再贴现制止 D.再贴现调整16. 目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______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直接信用控制17. 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范围施以干预,这一直接信用控制手段是______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流动性比率 D.利率最高限18. 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商业银行扩张信用,规定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这一直接信用控制手段是______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流动性比率 D.利率最高限19. 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与收益率______A.呈正比 B.呈反比 C.无任何关系 D.以上说法都不对20. 规定商业银行的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这一直接信用控制手段是______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流动性比率 D.利率最高限额21. 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是在______A.1996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22.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不包括______A.信用卡交易 B.回购交易 C.现券交易 D.发行中央银行票据23. 人民银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这一债券交易方式为______A.回购交易 B.现券买断 C.现券卖断 D.信用卡交易24. 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利率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是______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再贷款政策 D.利率政策25. 我国目前汇率政策的主要内容不包括______A.加快人民币汇率上调速度 B.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C.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D.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26.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主要特征不包括______A.离政策工具较远 B.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灵敏 C.离最终目标较近 D.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27. 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是______A.基础货币 B.库存现金 C.备用金 D.备用货币28. 基础货币作为操作指标的主要优点不包括______A.可测性强 B.可控性强 C.相关性强 D.排斥性强29. 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水平及结构,可随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这体现了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______A.可控性强 B.可测性强 C.相关性强 D.抗干扰性30.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______A.利率 B.汇率 C.股票价格指数D.货币供给量31. 利率传导机制理论以______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