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VFP数据库及其基本操作
- 格式:ppt
- 大小:717.50 KB
- 文档页数:82
填空题1. 254个字符。
2. 4 ,数值型、浮点型、整形、双精度型。
3..DBF ,.DBC 。
4..CDX 。
5.wyb.DBC,wyb.DCT,wyb.DCX 。
6.任何数据库。
7.一对多、多对一,一对多8. 备注文件。
9..T.。
10.填写下列各小题中的Visual FoxPro命令。
①USE STUDENT②DISP STRUCTURE③MODIFY STRUCTRUE④DISP ALL FOR 总分>200 .AND. 性别=”女”⑤DISP OFF ALL FIELDS 姓名, 性别⑥DISP ALL FOR 性别=”男” .AND. (“张”$姓名)⑦DELETE ALL FOR 总分< 200⑧RECALL ALL FOR 出生日期<= CTOD(“2/12/77”)11. 16 ,文件结束标识。
12. DISP ALL FOR YEAR(出生日期) >= 1993 .AND. 性别=”女”。
13. DELETE ALL FOR LIKE(分类号,”A*”)。
14. Ctrl + PgDn,Ctrl + W15. REPLACE 合格否WITH .T. FOR笔试成绩>= 60 .AND. 上机成绩>= 60USE HGAPPEND FROM STD FOR合格否= .T.LISTUSE16.物理,逻辑。
17.数值型、字符型、日期型、逻辑型。
18.数据表文件。
19.源表。
20. INDEX ON 职称+ STR(基本工资, 6, 2) TO ZS 。
21. SORT TO 工资.dbf ON 工资/D, 出生年月/D FOR 学历=”硕士”。
22. 李中明、郭天才、蔡阳、凌光。
23.两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外关键字数据对应一致(当插入、删除、修改一个表中的数据时,通过参照引用相互关联的另一个表中的数据,来检查对表操作是否正确。
24. 在一个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记录。
第三章 Visual FoxPro自由表及其数据库的操作第一节自由表的基本操作一、定义表结构1.命令格式: CREATE <表名>2.菜单/工具栏法:文件→新建→表→新建文件→输入表名→保存→……→确定作业:创建表文件人事管理(RSGL.DBF)并输入10条以上的数据,表文件的结构要求如下:1 编号 BH C 42 姓名 XM C 63 性别 XB C 34 出生日期 CS D NULL5 婚否 HF L NULL6 基本工资 JB N 7,27 奖金 JJ I(整型)二、记录的输入1.在创建表文件完成后单击"是"命令按钮(针对新表)2.追加命令(针对旧表)命令:APPEND [BLANK]3.插入命令命令:INSERT [BEFORE] [BLANK]三、自由表的使用1.表的打开格式:USE <表名>注:刚创建的表文件自动处于打开状态,在当前工作区打开一个新的表文件的同时会自动关闭原有的表文件NOUPDATE:只读方式打开EXCLUSIVE:以独占方式打开(默认) SHARED:以共享方式打开2.表的关闭命令:USE注:退出VFP时,所有打开表会自动关闭四、记录的定位1.绝对定位格式: GO <N> | TOP |BOTTOM2.相对定位格式: SKIP [N]注:以当前记录为准,使记录向下(N为正)、向上(N为负)移动若干条,N的默认值为1例: .USE DJKS &&打开表文件DJKS .?RECNO() &&以数值型数据返回当前的记录号1注:刚打开的表文件,记录指针指向首记录.GO 78+1.?RECNO()79.SKIP.?RECNO()80.SKIP –3.?RECNO()77.GO BOTTOM &&将记录指针指向尾记录.?RECNO()100.?RECCOUNT() &&以数值型数据返回当前表的记录个数100.?EOF() &&当记录指针下出表时返回.T..F..SKIP.?EOF(),RECNO().T. 101注:当记录指针下出表时,记录号为当前表记录总数加1.GO TOP &&定位到首记录.?RECNO(),BOF() &&BOF()当指针上出表时返回.T.1 .F..SKIP –1.?BOF(),RECNO().T. 1注:当记录指针上出表时,记录号为1 *.表文件检测函数(1).记录号测试函数格式:RECNO()(2).表文件尾部测试函数格式:EOF() .T.:下出表 .F.:表内或上出表(3).表文件首部测试函数格式:BOF() .T.:上出表 .F.:表内或下出表(4).记录个数测试函数格式:RECCOUNT()【范围】1.ALL:表示所有记录2.NEXT <N>:表示从当前记录开始连续的N个记录3.RECORD <N>:表示第N条记录4.REST:表示从当前至表尾的所有记录例:显示DJKS.DBF表中的所有信息.DISPLAY ALL.LIST ALL.LIST.?EOF(),RECNO().T. 101注:DISPLAY与LIST均为显示命令,但DISPLAY为分屏显示,而LIST为滚屏显示.在无范围时,DISPLAY默认显示当前记录,而LIST默认显示所有记录例:显示90条(包括第90条)以后的所有记录.GO 90.DISP REST.?EOF().T.注:以ALL为范围或以REST为范围的命令在使用结束后一般记录指针会下出表(LOCATE命令除外)例:显示从第50条记录开始的连续7条记录.GO 50.DISP NEXT 7.?RECNO()56注:以NEXT为范围的命令使用完成后,记录指针大多指向范围内最后一条记录(LOCATE命令除外)例:显示第17条记录的信息.GO 17.DISP注:也可用命令 DISP RECORD 17 .?RECNO()17注:以RECORD为范围的命令使用完,记录指针指向指定的记录【条件】1.FOR <条件>:表示对满足条件的记录进行操作。
第三章VisualFoxPro数据库及其操作第三章VisualFoxPro数据库及其操作主要内容VisualFoxPro数据库及其建立建立数据库表表的基本操作索引数据完整性自由表多个表的同时使用排序3.1VisualFoxPro数据库及其建立几个基本概念数据库文件(.dbc)数据表文件(.dbf)数据库备注文件(.dct)数据库索引文件(.dcx)新建数据库在项目管理器中新建用新建对话框建立用命令创建createdatabase[数据库名|?]区别:后两种方法建立的数据库游离于项目之外最后一种方法建立的数据库不会打开数据库设计器打开数据库在项目管理器中打开用打开对话框菜单:文件-?打开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用命令打开(在程序中用)命令方式OPENDATABASE[FileName|?]注意点P96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数据库但当前数据库只有一个常用工具栏的数据库下拉列表选择切换数据库命令SETDATABASETO[databasename]修改数据库三种方式P97项目管理器打开对话框菜单:文件-?打开(不同方式)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使用命令方式使用命令打开数据库格式:MODIFYDATABASE[DatabaseName/?][NOWAIT][NOEDIT]功能:打开数据库设计器[NOWAIT]:在程序中有效。
即打开数据库设计器后继续运行程序。
[NOEDIT]:只是打开数据库设计器,而禁止对数据库进行修改。
删除数据库从项目管理器中选择要删除的数据库,然后单击‘移去’按钮。
注意:不管是移去还是删除,都没有删除数据库中的表文件。
若要删除数据库的同时删除数据库所包含的表,需要使用命令方式。
DELETEDATABASEDatabasename/?[DELETETABLES][RECYCLE]选择[DELETETABLES]表示删除其中的表文件。
选择[RECYCLE]表示把删除的库文件和表文件放到回收站。
关闭当前数据库Closedatabase3.2建立数据库表3.2建立数据库表新建表的方式数据库菜单中的新建表选项文件的新建菜单Create表名命令字段的命名规则自由表字段名最长为1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