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动物园第二期杂志
- 格式:pdf
- 大小:11.72 MB
- 文档页数:66
野生动物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22,43(1):287-288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野生动物学报http ://ysdw .paperopen .com北京市鸟类分布新纪录———领雀嘴鹎New Distribution Record of Collared Finchbill (Spizixos semitorques )in Beijing City2019年1月10日,在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北京动物园瀛湖南岸(39°56′22.24″N,116°20′3.77″E)观察到5只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 )在灌丛和乔木树冠层觅食、停栖,并拍摄到照片(图1)。
后续观察,该鸟种冬季多呈3~5只的小群活动,在北京动物园栖息至2月底离开。
笔者于2019年12月8日在颐和园和2020年11月29日在北京植物园又观察到领雀嘴鹎小群活动。
领雀嘴鹎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鹎科(Pycnonotidae),雀嘴鹎属。
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1]、《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3版)[2]和《中国鸟类观察手册》[3]等文献资料后,确认领雀嘴鹎为北京市鸟类分布新纪录。
图1 北京动物园中观察到的领雀嘴鹎(崔多英摄影)Fig.1New distribution of collared finchbill(Spizixos semitorques )in Beijing City,China(Photoed by CUI Duoying)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460);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刘佳,女,37岁,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
E⁃mail:liujiayi1004@ ∗通讯作者:崔多英,E⁃mail:cuiduoying@ 收稿日期:2021-05-17 修回日期:2021-09-12 发表日期:2022-02-10 文章编号:2310-1490(2022)01-0287-02882刘 佳等:北京市鸟类分布新纪录———领雀嘴鹎领雀嘴鹎有2个亚种,分别为指名亚种(S.s.semitorques)和台湾亚种(S.s.cinereicapillus),这2个亚种在中国均有分布。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安庆市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全真模拟试题一、数量关系1.某次考试前三道试题的总分值是60分,已知第一题比第二题的分值少4分,第二题比第三题的分值少4分,问第三题的分值是多少分?A. 18B. 16C. 24D. 222.2,4,0,-16,-50,()A. -104B. -108C. -125D. -1283.某医院药品仓库有14600克浓度为98%的酒精。
问加入多少克蒸馏水之后,可以稀释成浓度正好为73%的消毒酒精?A. 4600B. 5000C. 9600D. 196004.由于IP地址难于记忆。
人们采用域名来表示网上的主机,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是由()进行转换的。
A、WWW服务器B、FTP服务器C、DNS服务器D、WINS服务器5.小明、小红、小桃三人定期到某棋馆学围棋,小明每隔3天去一次,小红每隔4天去一次,小桃每隔5天去一次。
若2016年2月10日三人恰好在棋馆相遇,则下次三人在棋馆相遇的日期是()A. 2016年4月8日B. 2016年4月11日C. 2016年4月9日D. 2016年4月10日6.一般而言,帕金森病多是因人类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细胞死亡而发病的。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一些基因改造过的双翅目昆虫果蝇来做实验,这些果蝇在迈入老年时期时,多巴胺细胞会逐渐死亡。
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当他们将烟草、咖啡榨成汁,喂给这些果蝇以后。
果蝇们的多巴胺细胞又增多了,而且这些果蝇又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因此,研究者指出,有烟瘾和嗜好咖啡的人,得帕金森病的几率更低。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质疑上述推测的是()。
A、人类与果蝇大脑产生多巴胺细胞的机制存在差异B、实验的4个小组当中,其中1组得出了相反结果C、人类大脑中的多巴胺细胞过量分泌容易导致暴力犯罪D、多数双翅目昆虫在获得新食物种类后均会产生多巴胺细胞分泌增多现象7.小王的手机通讯录上有一手机号码,只记下前面8个数字为15903428。
【导言】本期刊评的两类科普场馆是动物园和植物园。
提起动物园和植物园,特别是动物园,总会引起许多人的美好回忆。
近年来植物园也成了许多人假日休闲的优选。
但应该说,人们对动、植物园,是既熟悉又不熟悉。
熟悉的是到动、植物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鲜活的动物和植物,知道它们叫什么名称、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既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又得到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位、多感官的美感和享受。
我们国家的文化源远流长、宽广深厚,有关动、植物的文化俯拾皆是,这几年,许多动、植物园从这些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动物园的十二生肖连展,植物园的市花市树评选等活动,以及在说明牌、讲解报告和教育活动中插入的古今典故、民间谚语等都能使游客观众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不熟悉的是,动、植物园还有许多重要的功能是目前一般公众所不了解的。
动物园和植物园是博物馆的两个门类,它们与其他博物馆一样,也有着收藏、研究和教育、休闲的功能。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又是重要的研究机构。
它们是研究自然保护中物种迁地保护的主要机构。
这在当前抢救濒危物种、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保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况且,动物园和植物园还要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及时地、通俗地向广大公众普及。
使广大公众在得到休闲的同时,能更全面、深入了解我们的地球,我们周围的动植物,我们身边的环境;认识到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目前地球的灾难。
从而使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公众的共识,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个个热爱自然的社会氛围。
当然,这种氛围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形成的,需要动、植物园的努力,也需要相关科普机构,特别是媒体的配合,更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
在科普方式上也要有所创新。
近年来,一些动、植物园发起的“认养古树名木”、“我当一天饲养员”、“环境变迁与植树研讨会”、“中国传统饮食与动物保护座谈会”等活动,既紧密贴近公众的生活实际,又有动、植物园的特色,使动、植物园与公众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的观念正逐渐被人们接受。
北京动物园历史介绍
北京动物园建于1928年,原名北平市立动物园,是一座古老的动物园。
它坐落在北京市中心,有“万园之园”之称。
1928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平市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这次大会通过了成立北平市立动物园的决议。
因“北平市立动物园”简称“市园”,后被人们简称为“北京动物园”。
抗战时期,日寇侵占北平,对这座古老的园林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破坏。
这是中国第一座被日军占领的动物园。
解放后,为保护、研究、展出珍稀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于1956年扩建为北京动物园。
1958年6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它坐落在市中心中轴线北侧,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全园分为10个动物区和1个植物园区,有40多种、近万只珍稀野生动物和40多种、10000余株野生植物。
北京动物园是我国较早建立的现代化动物园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 1 —1 —。
北京动物园的特别记忆▲1952年10月23日,《北京日报》3版▶1955年4月10日,《北京日报》2版▶1953年2月5日,《北京日报》2版▲1955年9月10日,《北京日报》3版北京动物园造型独特的砖灰色“三拱门”。
1962年,动物园的大夫在给大象治病。
冯文冈/摄1963年,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和幼子。
高宏/摄1954年,饲养员正在给小黑熊喂牛奶。
李祖慧/摄1953年,猴群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上世纪80年代,猴山是小朋友的最爱。
张风/摄1963年,第一只在北京动物园诞生的小白熊。
高宏/摄1958年,尼泊尔赠给周恩来总理的一头雌性半岁犀牛在北京动物园展出。
冯文冈/摄1956年冬天,为帮大象御寒,饲养员给大象穿上了棉衣。
曹尔泗/摄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北京动物园在“老北京”心里,有一份特有的情结。
动物园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是科普场所,更储藏着城市记忆。
动物寥寥无几的“万牲园”北京动物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被称为“万牲园”。
194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里,并定名为“西郊公园”。
说是“万牲园”,但这儿一共才剩下十多只动物:一只双眼失明、看上去很忧郁的鸸鹋,一只带病的鲵鱼,13只瘦弱的、无精打采的猴子……整个西郊公园显得非常荒芜、凄凉。
自从1908年公园开放,赵斌就在这里卖票,解放后,他当上了西郊公园售票班班长。
他说,解放前,来玩儿的都是王孙公子、豪商富贾、官僚政客。
后来,公园逐渐没落,有破坏、没建设,一天不如一天。
(1952年10月23日《北京日报》3版,《西郊公园大变样》)老工人王金刚回忆说,解放前,动物经常吃不饱。
“每次我把动物死了的消息告诉给场长的时候,场长总是漠不关心地说:‘啊!死了?好!我马上把账销掉。
’”(1954年8月17日《北京日报》2版,《五年之间》)一次,管理园子的“官老爷”无故把熟悉大象习性的老饲养员裁掉,又贪污饲料,使得大象瘦得皮包骨头。
和大象在一起多年的老饲养员曾经回来探望,大象“落了泪”。
北京动物园:中国第一家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办公室
【期刊名称】《管理观察》
【年(卷),期】2012(000)030
【摘要】北京动物园始建于1906年,在西直门外乐善园、继园和广善寺、惠安寺“两园、两寺”旧址上的清朝“农事试验场”内,由农工商部奉旨筹建。
农事试验场由动物园、植物园、农事试验三部分组成。
【总页数】1页(P84-84)
【作者】北京动物园办公室
【作者单位】北京动物园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档案见证北京动物园与莫斯科动物园的传统友谊 [J], 王羽佳
2.动物园游客观赏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动物园为例 [J], 程鲲;张楚翘;邹红菲;王进军;
3.动物园游客观赏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动物园为例 [J], 程鲲;张楚翘;邹红菲;王进军
4.北京动物园领导团队——北京动物园创新发展之路——教育保护并举安全服务并重 [J],
5.在动物园“玩转”保护教育——来自北京动物园的环境教育实践 [J], 李平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动物展示与植物造景及维护
陈旸;乔轶伦;王树标;卢岩;牛蕾
【期刊名称】《中国园艺文摘》
【年(卷),期】2016(032)002
【摘要】越来越多的现代动物园认识到动物环境丰容的重要性.营造动物自然栖息地环境,满足动物生理习性和需求,向游人传递动物与环境的正确关系,成为摆在动物园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持续性课题.北京动物园对部分两栖爬行动物的展示环境进行丰容改造,营造生态景观,进行植物筛选、养护观察,提高动物福利,增加展区丰容度,以期为国内动物园两栖动物展示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32-135)
【作者】陈旸;乔轶伦;王树标;卢岩;牛蕾
【作者单位】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细节入手让服务贴近游客——北京动物园牌示系统科学展示研究与示范 [J], 赵靖;肖方;吴兆铮
2.从受众出发策划科普展览——以北京动物园北极熊展区科普展示设计为例 [J], 张伟;张帆;
3.北京动物园大鲵展示环境丰容设计 [J], 陈旸;李晓光;王树标
4.两栖爬行动物馆环境设计以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馆改造项目为例 [J], 崔雅芳
5.从受众出发策划科普展览——以北京动物园北极熊展区科普展示设计为例 [J], 张伟;张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雉卵的人工孵化张敬;梦彤;马刚;邢海健;王丽营;杜洋;张希明;袁朝晖【摘要】2008~2010年,北京动物园在陕西洋县长青自然保护区采集血雉卵进行人工孵化研究.卵的保存及运输期为5~7 d,卵保存温度17.14~18.66℃,湿度73.5%~87.1%,卵使用防震运输箱经34h运输后入孵,运输过程温度在16.38~25.95℃之间.孵化前使用碘氟稀释液擦拭卵表面.35枚受精卵中,19枚使用3台孵化机孵化,孵化温度37.4~37.5℃,使用14%~33%、40%~45%和60%~70%3个湿度梯度孵化;16枚卵使用乌鸡代亲孵化,袖珍温度记录仪测量乌鸡孵化温度在34.81~39.18℃之间,孵化环境湿度为23.4%~72.4%.记录孵化过程中的卵重量变化和孵化期.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血雉卵平均孵化率为76.5%,其中机器孵化率为84.2%,代亲孵化率为68.8%;平均孵化期为27 d 11 h;卵失重率11.23%~16.54%,平均为13.77%±1.51%.【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1(030)006【总页数】3页(P937-939)【关键词】血雉;卵;人工孵化【作者】张敬;梦彤;马刚;邢海健;王丽营;杜洋;张希明;袁朝晖【作者单位】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洋县723300;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洋县72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7;S814.5血雉Ithaginis cruentus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血雉属,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青藏高原边缘及邻近的山系,包括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祁连山脉和秦岭地区,地理位置在26°0'~39°2'N,84°0'~108°3'E 之间。
北京动物园爬行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普查
卢岩;孙亚美;王昕;张成林
【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
【年(卷),期】2018(54)12
【摘要】寄生虫病是危害爬行动物的一类常见疾病,野生和圈养的爬行动物受到各式各样的体内和体外寄生虫的感染。
大量的寄生虫感染对爬行动物的正常生存与繁殖影响极大,一方面是造成圈养爬行动物生病和死亡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寄生虫感染降低了爬行动物机体的抵抗力,使其对其他疾病易感,从而发病,甚至死亡。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卢岩;孙亚美;王昕;张成林
【作者单位】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西城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西城100044;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西城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西城100044;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西城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西城100044;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西城100044;北京动物园,北京西城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95.3
【相关文献】
1.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动物展示与植物造景及维护 [J], 陈旸;乔轶伦;王树标;卢岩;牛蕾
2.两栖爬行动物馆环境设计以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馆改造项目为例 [J], 崔雅芳
3.北京动物园动物粪便寄生虫卵检查及分析 [J], 杨明海;龚光建
4.合肥野生动物园部分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的调查 [J], 王根红
5.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J], 裴志阳;国欣欣;杨宵宵;普天春;乔飞;宁长申;闫亚群;齐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物园中大熊猫粪便菌群的检测
彭真信;朱飞兵
【期刊名称】《中国兽医科技》
【年(卷),期】1998(028)012
【摘要】大量文献和实践证明,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消化道疾病多与消化道菌群紊乱有密切的关系,为科学防治大熊猫消化道疾病,我们对北京动物园大熊猫粪便中的菌群中图分类号S852.61收稿日期1998-04-02进行了检测。
1材料与方...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彭真信;朱飞兵
【作者单位】北京动物园;北京动物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964
【相关文献】
1.春季动物园大熊猫粪便可培养真菌鉴定与分析 [J], 周杰珑;刘丽;王家晶;刘成会
2.北京动物园3只亚成体大熊猫粪便菌群比较分析 [J], 刘燕;王曦;刘学锋;李林海;郑常明;夏茂华;张成林;;;;;;;
3.北京动物园3只亚成体大熊猫粪便菌群比较分析 [J], 刘燕;王曦;刘学锋;李林海;郑常明;夏茂华;张成林
4.堆肥中大肠菌群等粪便污染指标菌的残留状况调查 [J], 龚春明;王晓丹;顾卫兵;染谷孝
5.大熊猫粪便菌群ERlC-PCR指纹图谱的分析及优势菌群的鉴定 [J], 崔明全;何廷美;钟志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舒泰对18只黑猩猩短期重复化学保定的效果分析霍永腾;赵素芬;陈海良;夏茂华;戴春阔;卢岩;李胜;雷英;焦思敏;朱云芸;范昕琳;韩俊武;杨明海;刘金鹏;普天春;张成林【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24(60)3【摘要】为配合黑猩猩引进检疫和转运,本试验使用舒泰分别对18只(第1次)和15只(第2次)黑猩猩进行短期内2次化学保定,通过比较用药剂量及诱导期、麻醉期和恢复期的持续时间差异,探讨舒泰对不同年龄和性别黑猩猩的保定效果。
结果显示:保定效果总体良好,黑猩猩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2次保定的用药剂量介于1.69~9.75 mg/(kg·bw),平均用药剂量为(4.90±2.02)mg/(kg·bw);诱导期黑猩猩四肢逐渐无力,对外部刺激逐渐失去反应;麻醉期生理状况平稳,肌松效果良好,睁眼,呼吸平稳通畅,翻正反射和痛觉消失;恢复期眼睑和前肢手指最先活动,随后肢体动作逐渐加大,至完全恢复正常;统计结果显示,成年组的平均用药剂量显著高于幼年组和老年组(P<0.05);恢复期时长存在年龄依赖性增长(P<0.05);雄性组的诱导期时长显著少于雌性组(P<0.05)。
本试验结果可为临床使用舒泰对黑猩猩进行化学保定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142-147)【作者】霍永腾;赵素芬;陈海良;夏茂华;戴春阔;卢岩;李胜;雷英;焦思敏;朱云芸;范昕琳;韩俊武;杨明海;刘金鹏;普天春;张成林【作者单位】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绿野晴川动物园有限公司;大兴区农业服务中心农业环境与设施管理服务站;太原动物园;东方尚锐(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9【相关文献】1.6种麻醉药和化学保定药剂对虎的保定效果比较2.多次或短期内重复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观察3.3.0T MR正常肾脏短期重复DWI 扫描:ADC值及IVIM参数值的可重复性分析4.西门塔尔牛短期重复超排效果与分析5.氯胺酮对黑猩猩的麻醉保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笼养朱鹮雏鸟的行为发育刘佳;崔多英;毛宇;张媛媛;刘娜;贾婷;刘斌【摘要】2014年5-8月和2015年5-8月,在北京动物园利用扫描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10只圈养朱鹮(Nipponia nippon)雏鸟的行为发育过程进行观察。
提出笼养朱鹮雏鸟的行为谱,记录雏鸟发育过程中各种行为首次出现时间,分析了朱鹮雏鸟行为时间分配及与日龄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雏鸟出壳后至10-16日龄,以休息行为为主,休息行为时间分配达46.87%以上,随日龄增加休息行为逐渐减少,趋于稳定;休息行为与日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站立、游走和理羽等行为与日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趴卧行为在开始阶段随日龄增加,7 d达到最大值,随着蹲伏和站立行为的出现,趴卧行为逐渐减少;4日龄雏鸟排便时上体趴伏,尾部抬高,粪便呈喷射状排出至巢窝外,排便姿势具有明显的卫生功能;观察中首次发现朱鹮雏鸟有藏食行为和涮食行为,隐藏食物和涮洗食物的行为可能来自遗传,在群体中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期刊名称】《野生动物学报》【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6页(P55-60)【关键词】朱鹮;雏鸟;行为发育;北京动物园【作者】刘佳;崔多英;毛宇;张媛媛;刘娜;贾婷;刘斌【作者单位】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1行为发育是动物个体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发育过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结果。
在动物发育期间,各种行为陆续出现和消失,一种行为在动物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出现,但此后不久可能消失或发生变化。
神经系统的发育、激素变化、形态结构的发育以及经历与经验等都可能引起动物行为的变化[1]。
研究圈养条件下野生动物的行为发育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物种行为发育的特点。
朱鹮(Nipponia nippon)隶属于鹳形目(Ciconiiformes)、鹮科(Threskiornithidae),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