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博士简介(二)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40
第1章桥梁博士系统的基本介绍(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1.1 系统概况(10分钟)1.2 系统功能(15分钟)1.3 系统的基本操作(20分钟)1.4 系统的基本约定(20分钟)1.5 系统项目的管理和操作(25分钟)【重点与难点】1、重点:系统的基本操作、系统的基本约定、系统项目的管理和操作。
2、难点:系统项目的管理和操作。
【教学要求】1、了解系统概况和功能;2、掌握系统的基本操作、系统的基本约定、系统项目的管理和操作;【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配合课堂操作演示第1章桥梁博士系统的基本介绍第一节系统概况Dr.Bridge系统是一个集可视化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结构分析、打印与帮助为一体的综合性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系统。
系统的编制完全按照桥梁设计与施工过程进行,密切结合桥梁设计规范,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符合设计人员的习惯。
对结构的计算充分考虑了各种结构的复杂组成与施工情况。
计算更精确;同时在数据输入的容错性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1) 历史概述该系统自1995年投向市场以来设计计算了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连续拱、桁架梁、斜拉桥等多种桥梁。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程序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好、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对于提高桥梁设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设计应用过程中,通过实践校核及与其它软件的比较,桥梁博士进行了完善和扩充,进一步得到了稳定。
(2) 改版介绍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进行补充修改。
对程序的前处理和后处理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大的改进,扩充的每个功能块都凝聚着开发组多年来的心血,都是经过认真的总结、研究和精心设计而最终完成的;新增功能密切与桥梁工程设计实践相结合,借助力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全力解决用户在桥梁工程设计过程中碰到的棘手的数据处理问题,使用户能够集中精力解决桥梁结构的合理性问题。
桥梁博士计算桥梁上部结构一、截面几何特性和冲击系数:0、桥博内裂缝输出单位为mm,内力输出单位为KN,弯矩输出单位KN.m,应力输出单位Mpa。
1、从CAD中往桥博里面导入截面或者模型时,CAD里面的坐标系必须是大地坐标系。
2、桥博里面整体坐标系是向上为正,所以我们在输荷载的时候如果于整体坐标系相反就要输入负值。
3、从CAD往桥博里导截面时,将截面放入同一图层里面,不同区域用不同颜色区分之。
4、桥博使用阶段活载反力未计入冲击系数。
5、桥博使用阶段活载反力分已计入1.2的剪力系数。
6、计算横向力分布系数时桥面中线距首梁距离:对于杠杆法和刚性横梁法为桥面的中线到首梁的梁位线处的距离;对于刚接板梁法则为桥面中线到首梁左侧悬臂板外端的距离,用于确定各种活载在影响线上移动的位置。
7、当构件为混凝土构件时,自重系数输入1.04。
(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容重为25KN.m3,但实际上为26 KN.m3,则自重系数为26/25=1.04。
素混凝土构件填1即可)8、桥博里通过截面修改来修改截面钢筋时,需将“添加普通钢筋”勾选去掉,在截面里输入需要替换的钢筋就可以把钢筋替换掉。
9、在施工阶段输入施工荷载后,可以通过查看菜单中的“显示内容设定”将显示永久荷载勾选上,这样就可以看看输入的荷载位置、方向是否正确。
10、桥博提供自定义截面,但是当使用自定义截面后,显示和计算都很慢,需要耐心。
11、桥博提供材料库定义,建议大家定义前先做一下统一,否则模型拷贝到其他电脑上时材料不认到那时就头疼了。
12、有效宽度输入是比较繁琐的事情,大家可以用脚本数据文件,事先在excel中把有效宽度计算好,用Ultraedit列选模式往里面粘贴,很方便!!14、当采用直线编辑器中的抛物线建立模型时,需要3个控制截面,第一个控制截面向后抛物线,后两个控制截面向前抛物线,桥博里面默认的是二次抛物线!!15、当采用直线编辑器建立模型时,控制截面要求点数必须一致,否则告诉你截面不一致。
桥梁博士使用中的难点疑问在使用桥梁博士软件,遇到以下的几个难点,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1.在活荷载描述输入时,有一个“横向分布调整系数”,是否就是教材中所讲的横向分布系数?如果是,按道理对这个系数软件应该可以自行计算的,而不需用户来输入。
2. 在活荷载描述中,对横向加载,有一个“有效区域”对话框,是否指的是教材中的“桥面板沿桥梁纵向的有效工作宽度”?还是指桥面扣除车轮到路缘石的最小距离后的宽度??即横桥向的数值?3. 在斜弯桥的钢束输入时,有“竖角”和“倾角”两个参数,不知这两个参数如何理解?有何区别?4. 桥梁博士软件系统在计算主梁内力时(在后台进行,我们当然看不到),对固定的某一片梁来说,是否沿跨长取用的横向分布系数m 在桥长方向每一点都是不同值?还是全跨近似取用一个常数??跨中处的 ?chelicheng 工程师1.横向分布调整系数不一定是教材中所讲的横向分布系数,对计算单块板梁即是.其他情况还需乘车道数和折减系数等.因为它是平面系杆计算软件.不能自行计算.2.指扣除最小距离后的宽度3.没用过.看帮助.4.我的理解是全跨用的是同一常数.这可以建个简单模型试算就知.wanyunhui 助理工程师精华 0 积分 11 帖子 17 水位 36 技术分 0 状态 离线我来回答一下chdh 同志的问题:1.“横向分布调整系数”可以理解为教材中的横向分布系数,在进行平面杆系计算时采用,程序不能自己计算。
如果桥梁结构为多主梁形式,则可以根据桥梁博士提供的工具计算。
若为单主梁形式,则这个系数就等于车道数*车道折减系数*偏载系数。
2.毫无疑问“有效区域”为横桥向的数值,只有正确输入了此项数值,程序才能正确的进行横向加载。
3.“竖角”和“倾角”两个参数是表示预应力钢筋竖弯和平弯的参数。
4.对于此项桥梁博士的设计是开放的,用户可以选择是沿跨长取用同一个数值(主要对于单主梁结构)还是不同数值(多主梁结构)。
利用折线横向分布系数可以实现后面的功能。
桥梁博士意外的文件格式1. 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文件格式对于信息交流和存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文件格式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用途,如文档处理、图像编辑、音频视频播放等。
然而,在我们使用文件格式进行工作和娱乐的同时,我们很少去思考这些文件格式背后的故事。
本文将探讨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桥梁博士意外的文件格式,并深入研究这个神秘文件格式的来龙去脉、特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2. 桥梁博士与神秘文件格式故事开始于一位名叫桥梁博士(Dr. Bridge)的计算机科学家。
他是一位热衷于研究新型文件格式和数据压缩算法的专家。
在他长期从事研究并取得巨大成果后,他偶然发现了一种神秘而未知的文件格式。
这种未知的文件格式具有非凡之处,它能够以惊人的压缩率存储数据,并且在解压缩后保持高质量和完整性。
桥梁博士深感这个文件格式的独特价值,并决定将其带到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展示给其他专家。
然而,就在展示之前,桥梁博士发生了一场意外。
他的实验室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摧毁,所有记录这个神秘文件格式的数据都被毁坏了。
桥梁博士本人也在火灾中不幸丧生。
3. 研究者们的努力尽管桥梁博士已经离世,但他发现的神秘文件格式引起了其他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
他们深入研究桥梁博士留下来的代码和文档,试图重建这个失落的文件格式。
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有一位名叫莉莉(Lily)的年轻研究者取得了突破。
她发现了一个关键部分——该文件格式使用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数据压缩算法。
该算法结合了传统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好地压缩和解压缩各种类型的数据。
莉莉与其他研究者们一起合作,不断优化算法,并逐渐还原出这个神秘文件格式的核心特点和工作原理。
4. 桥梁博士意外的文件格式的特点经过研究与还原,我们可以总结出桥梁博士意外的文件格式的几个主要特点:•超强压缩能力:该文件格式采用了创新的数据压缩算法,能够以惊人的压缩率存储数据。
相比传统文件格式,它可以将文件大小大幅减小,节省存储空间。
横梁计算(1) 计算方法概述横梁按照一次落架的施工方法采用平面杆系理论进行计算,考虑长度为6倍顶板厚度的顶底板参与横梁受力,根据荷载组合要求的内容进行内力、应力、极限承载力计算,按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横梁)/预应力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横梁)验算结构在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应力、极限承载力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 荷载施加方法横梁重量按实际施加,同时将纵向计算时永久作用和除汽车、人群以外的可变作用引起的支反力标准值作为永久荷载平均施加在横梁的各腹板位置,汽车、人群荷载在其实际作用范围按最不利加载。
当然,用户可以采用其他的荷载施加方法,不必拘泥于上述内容。
(3) 将纵向一列车的支反力作为汽车横向分布调整系数时(注意城市荷载纵向计算的车道数大于4时,计算剪力时荷载乘1.25,故用多列车支反力除横向分布系数较真实),横向加载有效区域需手动扣除车轮距路缘石的距离。
(4) 每m宽人群纵向支反力作为人群横向系数,人行道宽度为纵向宽度,填1,人群集度填1,加载有效区域按实际填。
(5) 满人横向系数与人群相同,满人总宽填1预应力构件中单元应力验算应以主应力控制还是正应力控制?主应力主要用来控制构件腹板内部斜裂缝的,铁路规范明确定义截面重心轴处及翼缘板与腹板交接处需要进行主拉应力验算,桥博的计算结果中虽然也给出了主应力值,但是对于单元顶、底缘的主应力可以不受控制,因为一般主应力在单元内部发生。
正应力主要是用来控制单元顶、底缘的。
使用刚接板梁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左板和右板惯矩怎么计算出来的啊?对于小箱梁和T梁,就是将上部结构沿纵桥向取1m,在这1m的范围内上部结构拼接处的悬臂接触面积。
以T梁为例,就是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惯性矩即可。
部分支座的反力为0?Q:桥博计算的收缩支反力中部分支座的反力为0,结构自重在各支座处产生的支反力均不为0,可为何支反力汇总列表中收缩反力为0的支座,支反力汇总也为0。
A:程序计算各项反力后,将各作用产生的支反力叠加,若某个支座支反力为负,即出现支座脱空时,程序就将这个支座拆除,在其上反向增加一个外荷载,荷载大小等于除收缩之外其余荷载及作用产生的支反力合力,重新计算其余支座的支反力,在各支座支反力汇总时,被拆除的支反力为0,其余支反力为各作用的合力汇总。
桥梁博士高校版申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这个部分,你可以简要介绍桥梁博士高校版是什么,它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为什么值得读者关注。
你可以提及桥梁博士高校版是一个为在校博士生提供的全新机会,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
同时,也可以强调桥梁博士高校版对于提升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和拓展其国际视野的重要性。
最后,可以鼓励读者继续阅读下文,了解更多关于桥梁博士高校版的信息。
json"1.2 文章结构":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桥梁博士高校版申请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桥梁博士高校版的定义及特点、申请条件和流程、以及优势和未来发展。
结论部分总结了桥梁博士高校版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鼓励读者积极申请参与。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和深入思考的信息和指导。
"}文章的目的是介绍桥梁博士高校版项目,并分析其对于高校学生和毕业生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桥梁博士高校版项目,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该项目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申请和参与其中。
同时,本文旨在鼓励读者积极申请桥梁博士高校版项目,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什么是桥梁博士高校版桥梁博士高校版是一种针对优秀学生的特殊博士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博士生。
这个项目结合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成为未来领域的领先专家。
桥梁博士高校版的学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
学生将在这个项目中接受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拓展视野、提升能力。
参与桥梁博士高校版项目的学生将有机会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开拓思维,拓展人际关系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项目时间灵活,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安排,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目标。
桥梁博士软件开发时并没有先张法计算模块,若利用程序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需在钢束和应力添加过程中进行处理。
1、张拉控制应力的处理,
由于桥梁博士对先张法的几项预应力损失是不计算的,所以首先依照规范6.2.3到6.2.8逐项计算出相应的应力损失,然后在张拉控制应力里扣除,在程序中填写的张拉应力是扣除预应力损失的。
2、考虑先张法中预应力束的传递长度
依照规范 6.1.7,在预应力传递长度有效范围内预应力钢筋的实际应力值在构件端部为零,在传递长度末端取有效预应力值,在零和有效预应力值之间按直线变化取值。
为了模拟预应力钢束在端部预应力传递长度区域内应力呈线性变化,对空心板中添加的钢束的有效长度进行了处理,以16米空心板1号钢束为例,图纸中1号钢束共6根,其中取第一根钢束令其有效长度为图纸中所示,第六根钢束令其有效长度为图纸中所示数值减去按规范计算所得的预应力传递长度,其余几根钢束的有效长度插值取值,否则所有钢束都在梁端达到张拉应力值,梁端的应力值就偏大了,不符合先张法的实际传递情况。
这种模拟方法依旧是一种近似的模拟,由于模拟时仍有钢束在梁端达到张拉应力值,上部张力应力数值只能趋于一个较小的数值,与实际应力趋于零的情况接近。
2.3.1 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施工阶段)----对应桥博(施工阶段单项,应力,包络图根据公路桥规 JTG D62-2004 第7.2.1条规定,桥梁结构应计算其在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由自重、施工荷载等引起的下截面和斜截面的应力。
施工荷载除有特别规定外均采用标准值,当有组合时不考虑荷载组合系数。
图2-2表示半桥主梁施工阶段上、下缘最大应力包络图。
从图可知:施工阶段主梁上缘最大压应力为6.7MPa ,主梁下缘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9.3MPa 。
计算结果表明:主梁上缘在施工阶段最大拉应力为0.3MPa ,主要发生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注:由于混凝土硬化过程是支撑于挂篮模板之上,因此实际上在张拉预应力前,混凝土单元并不受力,此处的应力可理解为程序处理);主梁下缘在施工阶段最大拉应力为0.7MPa ,发生在索塔施工过程中,实际上该阶段0#块与1#块支撑于支架上,基本上不会出现拉应力。
根据公路桥规 JTG D62-2004 第7.2.8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预应力和构件自重等施工荷载作用下截面边缘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压应力 MPa f ck t cc 68.224.327.070.0'=×=≤σ拉应力 MPa f tk t ct 05.365.215.115.1'=×=≤σ均满足规范要求。
图2-3为在恒载作用下,主梁截面上下缘最大压应力。
可见,主梁上下缘除0#块附近外均有较大的压应力储备,0#块附近压应力储备很小(但是由于此处应力分布较为复杂,本计算模型模拟时并未考虑细节,因此该处的应力计算值并不能反应真实情况,宜对该处作进一步的局部分析)。
图2-2 主梁施工阶段上、下缘最大应力包络图(MPa )图2-3 成桥恒载作用下各截面应力分布示意图(MPa)2.3.2 持久状况构件应力验算(正常使用组合III)根据公路桥规JTG D62-2004 第7.1.1条规定,按持久状况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计算其使用阶段正截面混凝土的法向压应力、受拉区钢筋的拉应力和斜截面混凝土的主压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