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危害及安全防范
- 格式:docx
- 大小:21.08 KB
- 文档页数:3
焊工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焊工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为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高温、电流、有害烟尘等,都可能对焊工造成伤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焊工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1. 火花和溅射:焊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火花和熔射金属,容易引发火灾和烧伤。
焊工应佩戴一次性防护眼镜、防火工业鞋、防火工作服等防护装备,确保身体各部位得到有效保护。
2. 高温和热辐射: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热辐射可能导致皮肤烫伤。
焊工应佩戴隔热手套、耐高温护腿、防暴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同时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直接接触高温区域。
3. 电击伤害:焊接工作需要使用电焊机,一旦操作不当可能会发生电击伤害。
焊工在操作电焊机之前必须穿戴合适的绝缘手套、绝缘鞋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电流无法通过人体导电。
4. 有害烟尘和气体: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气体,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焊工应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确保呼吸道畅通,并保持焊接区域的良好通风。
5. 噪音: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能对耳膜造成损伤。
焊工应佩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降低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6. 疲劳和劳损:焊工的工作强度较大,容易引发身体疲劳和劳损。
焊工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定期进行体力恢复性训练,保持身体健康。
7. 焊接设备的维护:焊工在使用焊接设备时,需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避免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焊工应定期检查设备的电线和焊枪是否损坏,保证设备工作正常。
总之,焊工安全风险的防范需要从个人防护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焊工应自觉佩戴防护装备,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同时企业也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焊接工作的安全进行。
电焊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及预防方法电焊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电焊作业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注意事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电焊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及预防方法,以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的电焊作业。
1. 环境准备与安全保障在进行电焊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准备,并确保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尽可能避免电焊烟雾对工人的危害;(2)清理工作区域的易燃物和可燃气体,防止火灾发生;(3)在作业区域周围设置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并限制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2. 个人保护措施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个人保护措施,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以下是几项关键的注意事项:(1)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如防火服、面罩等,以防止火花溅落和烟尘危害;(2)佩戴绝缘鞋以防止电击;(3)避免接触裸露的皮肤部位,如手臂、腿部等,可通过穿戴长袖衣物来实现。
3. 设备检查与维护电焊作业中,焊接设备的检查和维护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事项:(1)检查电焊机和电缆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修复;(2)使用合适的焊接电极和焊接材料,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3)确保电焊设备接地良好,以降低电击风险。
4. 火灾和爆炸防范电焊作业过程中,火灾和爆炸是潜在的风险。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禁止在易燃物附近进行电焊作业;(2)使用防火垫布或草帘等材料覆盖易燃物,以防止火花溅落;(3)使用防火灭火器等灭火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扑灭。
5. 人员培训和监督为了确保电焊作业的安全性,必须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并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
以下是相关的建议:(1)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使工作人员了解电焊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2)定期进行安全演习和检查,以评估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能力;(3)建立安全意识,提醒工作人员时刻保持警惕。
焊接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1.引言焊接是一种重要的制造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然而,焊接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性和潜在的风险,如电击、火灾、爆炸、有害气体等。
为了确保焊接作业安全,我们需要进行焊接作业的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风险。
2.焊接作业的危险性和风险焊接作业常常涉及使用高温、高压、高电压等设备和工具,如焊枪、氧气瓶、乙块瓶、电焊机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都有潜在的危险性,当与工人不当操作或不恰当的领导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
焊接作业的常见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电击和烧伤在焊接时,设备和工具均可能输出高温、高压、高电压的电流,这些电流可以直接危及工人的身体安全。
若工人不恰当操作设备和工具,可能会导致电击和烧伤事故。
2.2火灾和爆炸焊接操作中常使用高温明火,如果不当心触碰到可燃材料或者燃气管道等,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
2.3有害气体焊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氧气、氧化物、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都会对工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2.4噪声和振动焊接操作中常使用电焊机等设备,这些设备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噪声和振动中,会导致工人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受损。
3.安全控制措施为了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和危险性,保护工人的身体和健康。
3.1培训和教育在进行焊接作业之前,我们需要对工人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教育,包括对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防范意识、紧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知识,才能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3.2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和维护为了减少电击和烧伤等风险,我们需要选择并配备优质的设备和工具,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高效、安全的操作。
3.3工作场所的安全为了减少火灾和爆炸等风险,我们需要建立安全的工作场所,确保场所内无可燃物、非爆炸性材料等物品,设备和工具也需要远离这些危险因素。
3.4健康安全的控制措施为了减少有害气体、噪声和振动等对工人身体的危害,我们可以通过限制工作时间、戴好个人防护设备等方式,来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行业资料:________ 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9 页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
一、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1.金属烟尘的危害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还有碳、锰、硅、铬、镍、硫和磷等;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咸、水玻璃、锰铁等组成。
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2.有毒气体的危害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1)臭氧,为无色、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它对呼吸道粘膜及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短时间吸入低浓度(0.4mg/m3)的臭氧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症状,长期吸入第 2 页共 9 页低浓度臭氧时,则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等。
(2)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它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颂遄橹蛉毖醵邓馈?/P(3)氮氧化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中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
电焊隐患及整改措施电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然而,电焊作业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加以及时的整改和防范,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针对电焊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电焊隐患及其原因1. 电击风险:电焊作业过程中,电极和工件之间会产生高温电弧。
如果操作不当或设备维护不到位,可能会导致电击事故的发生。
2. 火灾爆炸风险:电焊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火花和高温,如果工作场所存在易燃、易爆物质,就会增加火灾爆炸的风险。
3. 有害气体风险:电焊过程中,焊接电弧会产生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长时间吸入这些有害气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4. 高温烫伤风险:电焊作业需要用到高温电弧和熔化的金属,如果操作不慎或没有正确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导致工人被高温烫伤。
二、电焊隐患整改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针对电焊作业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包括电焊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培训。
2. 定期维护检修设备:确保电焊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维护检修,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同时,要求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规范作业程序:制定电焊作业的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各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的发生。
4.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为电焊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确保他们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5. 安全通道和防护设施:保持电焊作业区域的通道畅通无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迅速疏散。
另外,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防火墙、防爆设备等。
6. 加强通风换气:在电焊作业区域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排除产生的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7. 安全监测和应急预案:安装相应的安全监测设备,及时监测电焊作业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温度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电焊作业的危害和预防范本电焊作业是一项常见的工业作业,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电焊作业的危害,并提出预防范本,以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一、电焊作业的危害1. 电磁辐射:电焊产生的强电磁辐射可能会对工人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如头痛、恶心、胸闷等症状,并且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疾病。
2. 高温和火花:电焊作业中会产生高温和火花,这会导致烧伤和火灾的发生。
工人如果没有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可能会受到火花的灼烧。
3. 有害化学物质:电焊作业中使用的焊条和焊剂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铅、镉、锰等。
工人长时间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患上中毒和呼吸道疾病。
4. 网格电母线:电焊作业中使用的网格电母线,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安装,可能会导致触电和火灾的发生。
5. 噪音:电焊作业中会产生噪音,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
6. 硬质碰撞:电焊作业中,可能会出现硬质碰撞的事故,如物体坠落、工人被压倒等。
二、电焊作业的预防范本1. 整改工作环境:电焊作业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聚集和吸入;工作区域应清洁整齐,避免堆放杂物和易燃物。
2. 个人防护措施:工人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面罩、防噪耳塞、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可有效减少电磁辐射、火花、有害物质和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3. 培训和意识提升:企业应定期进行电焊作业的培训,包括对相关危害的介绍、安全操作规程的讲解以及个人防护知识的培养。
工人需要意识到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安全意识。
4. 使用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企业应购买合格的电焊设备和材料,并保证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工作。
5. 定期检查和维护:企业应定期检查电焊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
工人应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6. 应急准备: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在发生事故或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伤亡最小化。
7. 监督和督促:企业应加强对电焊作业的监督和督促,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执行。
电焊作业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及预防方法电焊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并采取预防方法。
以下是一些电焊作业的安全事项及预防方法:1. 熟悉相关安全规程:在进行电焊作业之前,首先应该熟悉电焊的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了解电焊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电焊作业时,要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帽、焊光镜、皮手套、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可以保护工作人员免受电弧的辐射和金属溅射的伤害。
3. 确保工作区域安全:在进行电焊作业之前,需要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清除工作区域的杂物和易燃物,并设置警示标志,以防止其他人员误入工作区域。
4. 确保设备安全:检查电焊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电焊设备正常运转,并检查电缆和插头是否有损坏。
遇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避免电焊事故的发生。
5. 防止电击伤害:在进行电焊作业之前,应将电焊设备的电源开关关闭,并确保设备上的电容器已经放电。
工作人员要确保身体干燥,并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操作,以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6. 预防火灾:电焊作业易于产生高温并伴有火花飞溅,因此要特别注意防火措施。
将易燃物、易爆物远离焊接区域,并用防火毯或阻焰剂覆盖附近的可燃物。
7. 防止辐射伤害:电焊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光辐射和紫外线辐射。
工作人员应佩戴专用的焊光镜,以保护眼睛免受辐射伤害。
8. 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电焊作业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和有毒烟雾,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有害。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应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有害气体在工作区域内积聚。
9. 防止触电事故: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工作人员应注意防止设备和电缆受潮。
保持工作环境干燥,并使用绝缘手套和绝缘板等绝缘工具,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10. 做好火灾应急准备:尽管有了防火措施,但火灾仍有可能发生。
在电焊作业之前,应做好火灾应急准备工作,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确保灭火器的有效性。
总之,电焊作业需要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焊接作业中的安全防护范文焊接作业中的安全防护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保护焊工的安全,同时也能降低因焊接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风险。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焊接作业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安全防护意识提升首先,要加强焊工的安全意识培养。
焊工应通过培训和教育了解焊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并且要不断提醒自己在作业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
其次,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向焊工灌输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并且要营造出安全的工作环境,让焊工们能够时刻感受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二、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焊工在作业时应佩戴护目镜、焊手套和护耳器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眼睛、手部和听觉免受伤害。
2.穿戴合适的工作服。
焊工要穿戴防火、防静电的工作服,以防止火花或静电引起火灾或爆炸。
3.确保良好的通风设施。
焊接作业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如焊烟、焊渣等,对焊工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在作业现场要确保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及时排除废气和有害物质。
4.避免操作过程中的过度疲劳。
长时间的焊接作业容易导致焊工疲劳,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增加操作不慎发生事故的风险。
因此,在作业过程中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三、设备安全1.检查和维护焊接设备。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要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如电路是否完好,接地是否良好等。
并且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以确保其工作安全可靠。
2.合理安排焊接设备的摆放位置。
焊工在作业现场要合理布置焊接设备,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距离,防止发生交叉干扰和设备损坏。
3.确保焊接区域的安全。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要确保焊接区域周围没有易燃物品和易爆物品,并保持整洁。
另外,焊接时要注意避开水源和电源等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
四、应急准备1.熟悉应急通道和逃生路线。
在焊接作业现场,要设立明确的应急通道和逃生路线,并告知焊工。
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焊工能快速逃离现场。
电焊工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电焊工是一项需要高度注意安全的职业。
在电焊作业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点,如电击、火灾、烟尘、高温等。
为了保障电焊工的安全,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电击是电焊作业中最常见的安全风险点之一。
电焊作业中产生的电弧和电流极易对人体造成电击伤害。
为了防范电击,电焊工应保证工作区域的接地良好,确保焊机和工作台等设备有良好的接地连接。
同时,电焊工应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具,以减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电焊工应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进行电焊作业,以免增加电击风险。
火灾是电焊作业中的另一个重要安全风险点。
电焊作业中产生的高温和火花,很容易引燃可燃物,从而引发火灾。
为了防范火灾,电焊工应确保作业区域周围没有易燃物品,如油漆、涂料等。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将焊机放置在防火垫上,以防止火花引燃地面。
此外,电焊工应保持焊接区域周围的清洁,及时清除焊渣和火花,以减少火灾的发生。
烟尘是电焊作业中的一个常见安全风险点。
焊接产生的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铅、镍、铬等,长时间暴露在烟尘中会对电焊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防范烟尘,电焊工应佩戴防护面具、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和眼睛。
同时,电焊作业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尽量减少烟尘的积聚。
高温也是电焊作业中一个重要的安全风险点。
焊接时产生的高温容易对电焊工的皮肤造成烧伤。
为了防范高温,电焊工应佩戴耐高温的防护手套、防护服等防护装备,以减少高温对皮肤的直接接触。
另外,电焊工应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必要时可以利用防护屏隔离高温源。
电焊工作为一项潜在的高风险职业,需要电焊工本人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除了上述提到的电击、火灾、烟尘和高温,还有其他安全风险点也需要电焊工关注和防范。
通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保证工作区域的安全和良好通风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电焊工的工作风险,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电焊安全作业与防范措施概述电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修理等多个领域。
然而,电焊作业也伴随着很高的安全风险,如电击伤、火灾等,因此,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电焊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为电焊操作人员提供常见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安全风险1.电击伤:在电焊作业中,电极提供高强度电流,如果不注意安全操作,则有可能发生电击事故,导致身体受到严重伤害。
2.火灾:在电焊作业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火花,可能引发周围物品着火,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3.窒息、中毒:焊接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若聚集在狭小空间中,会使人体窒息、中毒,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4.其他:如严重的眼部和皮肤损伤、身体不适等。
安全注意事项1. 维护设备在进行电焊操作之前,必须检查焊接设备状态是否正常,设备的外壳、电缆是否完好无损,电极是否磨损,如发现损坏,则需要立即更换或维修设备。
2. 保持安全距离在进行焊接时,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因工作区域太窄而导致的意外伤害。
另外,还应避免焊接时将电焊电弧指向其他人,以免对其他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3. 使用防护措施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包括护目镜、手套、防火服等,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损伤。
另外,在焊接时应该确保身体部位没有暴露在飞溅的金属火花中。
4. 通风在进行电焊工作时,必须确保周围空气流通,避免过多的废气聚集在工作区域内,从而造成中毒或窒息等危险。
5. 关注温度在电焊操作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设备是否会产生高温,如设备运行温度过高,则应停机检查设备,以避免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
防范措施为了降低电焊作业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范措施:1. 提醒标识在电焊作业现场,应设立明显的提醒标识,警示工作区域内的人员注意安全风险。
2. 培训和提醒针对电焊作业人员,必须有必要的培训和提醒措施,使他们了解电焊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警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氩弧焊危害及安全防范
(一)氩弧焊的有害因素
1.放射性钍钨极中的钍是放射性元素,但钨极氩弧焊时钍钨极的放射剂量很小,在
允许范围之内,危害不大。
如果放射性气体或微粒进入人体做为内放射源,则会严
重影响身体健康。
2.高频电磁场采用高频引弧时,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强度在60~110V/m之间,超过
参考卫生标准(20V/m)数倍。
但由于时间很短,对人体影响不大。
如果频繁起弧,
或者把高频振荡器做为稳弧装置在焊接过程中持续使用,则高频电磁场可成为有害
因素之一。
3.有害气体——臭氧和氮氧化物氩弧焊时,弧柱温度高。
紫外线辐射强度远大于一
般电弧焊,因此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臭氧和氧氮化物;尤其臭氧其浓度远远
超出参考卫生标准。
如不采取有效通风措施,这些气体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是氩
弧焊最主要的有害因素。
(二)安全防护措施
1.通风措施氩弧焊工作现场要有良好的通风装置,以排出有害气体及烟尘。
除厂房
通风外,可在焊接工作量大,焊机集中的地方,安装几台轴流风机向外排风。
此
外,还可采用局部通风的措施将电弧周围的有害气体抽走,例如采用明弧排烟罩、排烟焊枪、轻便小风机等。
2.防护射线措施尽可能不用钍钨棒而用铈钨棒或钇钨棒,因后两者无放射性。
钍钨
极和铈钨极加工时,应采用密封式或抽风式砂轮磨削,操作者应配戴口罩、手套等
个人防护用品,加工后要洗净手脸。
钍钨极和铈钨极应放在铝盒内保存。
3.防护高频的措施
a)工件良好接地,焊枪电缆和地线要用金属编织线屏蔽;
b)适当降低频率;
c)尽量不要使用高频振荡器做为稳弧装置,减小高频电作用时间。
4.其它个人防护措施氩弧焊时,由于臭氧和紫外线作用强烈,宜穿戴颜色深的
服装,最好是深蓝色非棉布工作服(如耐酸呢、柞丝绸等)。
在容器内焊接又不能采
用局部通风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送风式头盔、送风口罩或防毒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焊接主要危害及防范
(一)焊接的危害
1.电焊弧光电焊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线和紫外线。
当光辐射作用在人体上,
机体内组织便会吸收,引起组织热作用、光化学作用或电离作用,致使人体组织发
生急性或慢性的损伤。
2.焊接烟尘黑色金属涂料焊条产生粉尘的主要元素有铁、硅、锰等其中锰毒性最大。
在焊接粉尘浓度较大的情况下,又没有相应的排尘措施时,长期接触焊接粉尘能引
起焊工尘肺、锰中毒和金属热等职业性疾病。
(二)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预防电焊弧光对人体的危害,在焊接工作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穿好表面平整、反射系数大的工作服,戴好手套、鞋盖,不允许焊工卷起袖口或穿
短袖衣、敞开衣领从事焊接工作。
2.工作裤穿上后要保证在蹲下时的足够长度,避免脚腕处裸露而被弧光灼伤。
3.必须使用镶有特制滤光镜片的面罩,滤光镜片必须是国家定点厂生产的合格产品,
不可随意使用一般的墨光镜。
4.为了保护焊接区域其他工作人员的眼睛不受伤害,应在焊接现场设屏障围住,其屏
障的区域,焊接工人应经常提醒其他工作人员注意避开,有条件的单位可给焊接区
域的其他工作人员配备防护眼镜,以免弧光伤眼。
5.焊接铜、铝、锌、锡、铅等有色金属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焊接人员应
戴防毒面具或呼吸滤清器
暂行操作规程
一、焊接前的准备
通风:焊接工作环境需保证空气的流通;
穿着:焊接工作人员及相关辅助人员必须穿戴规定的劳保用品;劳保用品包括工作服、手套、口罩、焊接防护面罩;
电焊机焊钳、电源线以及各接头部位要连接可靠、绝缘良好。
不允许接线处发生过热现象,电源接线端头不得外露,应用电胶布包好。
电焊机与焊钳间导线长度不得超过30米,特殊情况不得超过50米,导线有受潮、断股现象应立即更换。
电焊线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穿入防护管内埋入地下,如通过轨道时必须从轨道下面通过。
次级抽头联结铜板必须压紧,接线柱应有线圈。
合闸前详细检查接点螺栓及其他元件应无松动或损坏。
二、焊接中注意事项
应根据工作的技术条件,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不允许超负载使用,不准采用大电流施焊,不准用电焊机进行金属切割作业。
在载荷施焊中焊机温升不应超过A级60度、B级80度,否则应停机降温后再进行施焊。
电焊机工作场合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
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源的方法移动电焊机。
如焊接中突然停电,应切断电源。
在焊接中,不允许调节电流。
必须在停焊时,使用调节手柄调节,不得过快,过猛,以免损坏调节器。
三、焊接完后注意事项
完成焊接作业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焊接机开关,分别清理归整好焊钳电源和地线,以免合闸是造成短路。
焊接时如发现自动停点装置失效,应立即停机断电检修。
清除焊缝焊渣时,要带上眼镜。
注意头部避开焊渣飞溅的方向,以免造成伤害。
不能对着在场人员敲打焊渣。
不进行焊接时(移动、修理、调整、工作间歇休息)应切断电源以免发生事故。
个人卫生清洁,使用流通的水流清理
电焊和氩弧焊的区别:
●电焊:属于熔化极焊接方式,采用夹持电焊条与工件产生电弧热,焊条融化至熔池中粘
接金属。
焊条燃烧过程中涂料在电弧热作用下一方面可以产生气体以保护电弧,另一
方面可以产生熔渣覆盖在熔池表面,防止熔化金属与周围气体的相互作用。
熔渣的更重要作用是与熔化金属产生物理化学反应或添加合金元素,改善焊缝金属性能。
●氩弧焊:(非熔化极)1.采用钨极作为电极,钨极自身不熔化,与工件(被焊材料)之
间产生电弧热,可填充金属也可直接熔接。
2.采用氩气(Ar)做为保护气体,有效的隔绝空气中对熔池产生缺陷的气体 3.氩弧焊主要适用于焊接易氧化的有色金属和合金钢(目前主要用Al、Mg、Ti及其合金和不锈钢的焊接);适用于单面焊双面成形,如打底焊和管子焊接;钨极氩弧焊还适用于薄板焊接。
✧相比电焊,氩弧焊电流比较小,热影响区小,焊接速度慢,但焊缝更美观,氩气隔氧稳
定性更好。
氩弧焊焊接时产生的热变形小,适合薄件焊接,尤其适合不锈钢的焊接。
氩弧焊的成本会高点,无药皮,外观和质量相对会好点。
手工电弧焊飞溅比较大,也有药皮,一般用在不太重要的结构。